《神應經》~ 序 (2)
序 (2)
1. 序
唐虞之紀,官非剡子不能,以明其制;羲軒之制,藥非師襄則無,以審其音。是以聖人師之醫道之學,吾未能也,故有吾不如老農之嘆。然人之有身,血氣所醉,嗜欲所汩,寒暑所搏,萬慮所攻,鮮有不至於疾者,非至人何能安之?是以聖人因之而制砭焫之方出焉。昔在太樸之世,未有藥物,獨用砭焫之道,活生民於掌握,此醫道之大者也。
予喜其無藥物㕮咀之勞,而能回生於指下,可謂易矣。乃求其術於醫者,久而得之者,十有餘家,獨宏綱乃遇信卿席真人所授之術,故其補瀉折量之法,其口訣指下之妙,與世醫之所不同,出於人者,見於此也。其徒二十四人,獨劉瑾得其指下之秘,故能繼宏綱之術而無墜也。
予謂干將,雖神使之補履,莫若一錐之能;良藥雖眾,至於劫病,莫若一針之捷。藥以氣味而達之,故其宣利經絡也遲;針以⿰𤰞刂劘而取之,故其疏通血脈也速。況加以冰臺,灼以神燧,助其真陽,逐其陰邪,而元氣充矣,奚何病之有哉!若人遇夜或在路,倘有微恙,藥不可得也,惟砭焫之術,可以應倉卒之用。士之於世,欲治生者,不可不知。
予故愛而學之,乃命醫士劉瑾,重校其師宏綱先生所傳《廣愛書》十卷,予止取其穴之切於用者為一卷,更其名曰《神應經》,內五百四十八證,計二百一十一穴。又擇其劉瑾之經驗者六十四證,計一百四十五穴,纂為一冊目,曰《神應秘要》。而以此心推之於眾庶,不負宏綱廣愛之仁也。
此書世所未有,用傳於世,今命刊行,以紀於首。
章云時在洪熙乙巳四月二十一日書
成化九年癸巳,孟冬,日本國島山殿所使副官人信⿰夕刂隱士良心言,我國二百年前有兩名醫,一為和介氏,一為丹波氏,此二醫專治癰疽疔癤瘰癧等瘡,定八處灸法甚有神效。
白話文:
[序] 在上古唐虞時期,非剡子這樣的賢能之士不能擔任官職,來明確制定規則;在羲軒時代,非師襄不能辨識藥物,來審核其藥效。因此,聖人學習醫道,我自認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所以感嘆自己不如老農。然而,人有身體,被血氣所滋潤,被慾望所困擾,受到寒暑侵襲,萬般思慮的攻擊,很少有人不會生病的,如果不是聖人如何能安然度過?因此,聖人制定了砭焫的方法來治療疾病。在太樸時代,沒有藥物,只使用砭焫的療法,就能在手頭活生生地拯救人民,這就是醫學的最大價值。
我喜歡這種不需要藥物的煩瑣,卻能在手指下回復生命的方式,可謂非常簡單。於是向醫生尋求這種技術,長時間後,我找到了十多家,只有宏綱遇上了信卿席真人傳授的技藝,因此他的補瀉調整方法,他手下口訣的精妙,與一般醫生不同,這些不同,都展現在這裡。他的弟子二十四人中,只有劉瑾學到了他的祕密,因此能夠延續宏綱的技藝,沒有遺失。
我認為,即使幹將神使能夠修補鞋履,但比不上一個錥子的實用;即使有良藥,但在緊急情況下,比不上一針的迅速。藥物通過氣味來療效,因此它對經絡的宣導作用較慢;針灸通過刺激穴位來療效,因此它對血液脈絡的疏通作用更快。再加上冰臺的冷敷,神燧的熱灸,幫助提升體內的真陽,驅逐陰邪,讓元氣充沛,何來疾病呢!如果人在夜晚或在路上,突然有小病痛,找不到藥物,只有砭焫的技藝,可以在突發情況下使用。對於想要在世上生存的人來說,這是必須知道的。
因此,我學習了這種技藝,並命令醫生劉瑾重新校對他的老師宏綱先生傳授的《廣愛書》十卷,我只選擇其中最實際的穴位為一卷,改名為《神應經》,內含五百四十八種病症,共計二百一十一個穴位。再選擇劉瑾經驗中的六十四種病症,共計一百四十五個穴位,編纂成一冊,名為《神應祕要》。我用這種精神來推廣到大眾,不辜負宏綱廣泛的愛心。
這本書是世上前所未有的,我將它傳播到世間,現命令人刊印發行,作為開篇。
章雲時在洪熙乙巳四月二十一日寫下。
在成化九年癸巳,孟冬,日本國島山殿的副官信刀隱士良心說,我們國家二百年前有兩位著名的醫生,一位是和介氏,一位是丹波氏,這兩位醫生專門治療癰疽、疔癤、瘰癧等皮膚病,他們制定的八處灸法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