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十二經脈起止
經始太陰而厥陰最後,穴先中府而終則期門。原夫肺脈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於少商,絡食指而接手陽明。大腸起自商陽,終迎香於鼻外。胃歷承泣而降,尋厲兌於足。經脾自足之隱白,趨大包於腋下。心由極泉而出,注小指之少衝。少腸兮起端於少澤,維肩後上絡乎聽宮。
白話文:
從太陰經開始,以厥陰經結束。穴位始於中府穴,終於期門穴。肺經的脈絡始於胸中,從腋下行至少商穴,絡於食指,與手陽明經相接。大腸經起於商陽穴,終於鼻外的迎香穴。胃經經過承泣穴而下降,至厲兌穴止於足。脾經從足之隱白穴開始,至腋下的天溪穴。心經從極泉穴而出,注於小指的少衝穴。小腸經起於少澤穴,經肩後上行,絡於聽宮穴。
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陰於足外。腎以湧泉發,脈通俞府於前胸。心包起乳後之天池,絡中衝於手中指。三焦始名指之外側,從關衝而絲竹空。膽從童子髎穴連竅陰於足之四指。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門,而復歸太陰以終。
白話文:
膀胱穴位從睛明穴開始,向下經過足外側。腎臟以湧泉穴為發源地,經脈與前胸的俞府穴相通。心包經起於乳後的「天池」,與手中指部位的「中衝穴」相連。三焦經從名指外側開始,經過關衝穴,再連接絲竹空穴。膽經從童子髎穴連接到足之四指的「竅陰穴」。肝經因太敦穴而向上延伸至期門穴,最後又回到太陰穴而結束。
2. 肺經穴歌
手太陰經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缺、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大淵、涉魚際、直出大指端內側、少商如韭葉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有 11 個穴位:
- 中府:位於鎖骨下緣,當胸鎖關節外側
- 雲門:位於鎖骨下緣外側,當胸鎖關節外側
- 天府:位於肩胛骨下端,當肩胛骨脊柱側
- 列缺:位於前臂橈骨莖突和尺骨莖突之間,靠近橈骨一側
- 俠白:位於腕關節背面,當橈骨遠端與尺骨遠端之間
- 尺澤:位於肘橫紋上 2 寸,當尺骨鷹嘴外側
- 孔最:位於腕關節尺側,當尺骨莖突後緣
- 列缺:位於前臂橈骨莖突和尺骨莖突之間,靠近橈骨一側
- 經渠:位於前臂橈骨莖突和尺骨莖突之間,靠近尺骨一側
- 大淵:位於肘內側,當肱二頭肌腱內側
- 涉魚際:位於手太陰肺經脈下行至手大指橈側之端,當手大指橈側之端
- 直出大指端內側:位於手大拇指末端,內側
- 少商:位於手大拇指末端,外側
3. 肺經十一穴分寸
中府 穴在任脈中行,華蓋穴旁直開,去六寸,乳上三肋間陷中,動脈應手,仰而取之,灸三壯、五壯。
白話文:
中府穴位於任脈上,靠近華蓋穴旁邊,向側邊量六寸,正好在乳房上方的第三根肋骨之間的凹陷處,這裡的動脈可以手感觸到,採用仰臥姿勢來針刺此穴,艾灸可用三次或五次。
雲門 穴在手陽明大腸經,巨骨之下,夾氣戶旁二寸,去中行六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灸五壯;千金云灸五十壯。
白話文:
雲門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上,在大臂骨的下方,夾在氣戶穴旁二寸,離開中行穴六寸,呈現凹陷,動脈明顯,手舉起即可觸摸到,艾灸五壯;《千金方》說艾灸五十壯。
天府 從雲門穴下循臑內,腋下三寸,動脈陷中,以鼻尖點脈取之;此穴禁灸,灸之令人氣逆。
俠白 從天府穴下行肘中約紋上去五寸,動脈中,灸五壯。
白話文:
天府穴位在雲門穴下方,沿著上臂內側,腋下三寸的動脈凹陷處,可以用鼻尖觸摸到脈搏來定位;這個穴位禁止使用艾灸,艾灸可能會導致氣逆。
俠白穴從天府穴向下至肘部的橫紋上約五寸處的動脈中,可以進行艾灸,通常灸五壯。
尺澤 從俠白穴下行肘中約紋上,屈肘橫紋筋骨罅中,動脈應手,灸三壯、五壯;甄權云臂屈伸橫紋間筋骨罅中不宜灸。
孔最 從尺澤穴下行腕前約紋上七寸,上骨下骨間陷中,灸五壯。
白話文:
尺澤穴:從肘橫紋俠白穴下約一寸處,肘彎曲時橫紋筋骨之間的縫隙裡。腕動脈可以觸碰到。艾灸三壯或五壯。
甄權說:在屈臂伸臂時橫紋之間的筋骨縫隙裡不應該艾灸。
列缺 從孔最穴循外側行腕後側上一寸五分,以兩手交叉,當食指末筋骨罅中,從腕後別走陽明,直出食指內廉,出其端,灸三壯。
白話文:
列缺穴:從孔最穴沿著外側,往手腕後側往上行走一寸五分,以兩手交叉,當食指末節掌骨的縫隙中,從手腕後側另外走陽明經,直接到食指的內側,走到它的頭端,灸三壯。
經渠 從列缺穴循行寸口陷中,禁灸,灸則傷人神明。
太淵 從經渠穴內循手掌後陷中,每日平旦寅時脈從此始,故一難曰寸口者,脈之大會,灸三壯。
魚際 從太淵穴上魚手太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散脈中白肉際,灸三壯。
少商 從魚際穴循行手大指內側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許,白肉際宛宛中,不宜灸;甲乙經云灸一壯。
白話文:
經渠穴位於手腕橈側,從列缺穴沿著寸口陷中(手腕橈側的凹陷處)循行,禁灸,灸之則傷人神明。太淵穴位於手腕橈側,從經渠穴內側沿著手掌後陷中(手掌後面的凹陷處)循行,每日平旦寅時(凌晨3點到5點)脈象從此開始,因此稱為寸口,是脈絡匯聚之處,可灸三壯。魚際穴位於手掌橈側,從太淵穴上沿著食指本節後內側的凹陷處循行,散佈在脈絡間的白色肉際處,可灸三壯。少商穴位於大拇指內側,從魚際穴沿著大拇指內側端,距離指甲角如韭葉般長度,白色肉際凹陷處,不宜灸;甲乙經則記載可灸一壯。
4. 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越、五里、臂臑、肩髃
巨骨起天鼎、扶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白話文:
手陽明穴起始於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越、五里、臂臑、肩髃。
-
商陽穴:位於手食指橈側面,第一掌骨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咽痛、齒痛、鼻塞、流鼻涕等。
-
二間穴:位於手食指與中指之間,第一掌骨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口乾、咽痛、胸痛、咳嗽等。
-
三間穴:位於手中指與無名指之間,第一掌骨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合谷穴:位於手第二掌骨中點,拇指與食指根部之間。主治頭痛、目赤、鼻塞、牙痛、咽痛、咳嗽等。
-
藏穴:位於手拇指橈側面,第一掌骨遠端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咽痛、牙痛、鼻塞、流鼻涕等。
-
陽谿穴:位於手小指尺側面,第五掌骨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偏歷穴:位於手小指尺側面,第五掌骨遠端中點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歷穴:位於手腕部掌面,橈骨遠端,第一掌骨橈側面。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溫溜穴:位於手腕部掌面,尺骨遠端,第五掌骨尺側面。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下廉穴:位於手肘部,尺骨尺側緣,肘關節後下方。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上廉穴:位於手肘部,尺骨橈側緣,肘關節前下方。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緣一指寬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長穴:位於小腿前外側,三里穴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指寬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曲池穴:位於肘部,肱骨外髁後緣凹陷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肘髎穴:位於肘部,尺骨鷹嘴後下方。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越穴:位於上臂外側,肱骨外髁前下方。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五里穴:位於前臂外側,肘部以下五寸,尺骨遠端一寸處。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臂臑穴:位於上臂外側,肱骨中點,三頭肌下緣。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
肩髃穴:位於肩部,肩關節後外方,大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主治頭痛、目赤、耳鳴、咽痛、胸痛、咳嗽等。
5. 大腸經二十穴分寸
商陽(一名絕陽),穴在手食指內側端,後去爪甲如韭葉許,灸三壯。
二間(一名間谷),從商陽循,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灸三壯。
三間(一名少谷),從二間循,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灸三壯。
合谷(一名虎口),從三間循行,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灸三壯。
陽谿(一名中魁),從合谷循行,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張大指次指取之,灸三壯。
偏歷,從陽谿上行,手腕後上側三寸,灸三壯。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蛇頭),從偏歷上行三寸,手陽明郄,灸三壯。
下廉,從溫溜上行二寸五分,輔銳肉分,灸三壯。
上廉,從下廉上行一寸,曲池下三分,灸五壯。
三里,從上廉上行一寸,銳肉之端,按之肉起,灸三壯。
曲池,從手三里上行,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灸三壯。
肘髎,從曲池上行,在肘大骨外廉陷中,與天井相併,相去一寸四分,灸三壯。
五里,從肘髎循行,肘上三寸,向里大脈中央,一云在天府下五寸,灸三壯。
臂臑,從五里上行四寸,兩筋兩骨罅,宛宛陷中,伸臂平手取之,灸三壯。
肩髃,從臂臑上行,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處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灸三壯至七七壯。
巨骨,從肩髎上行,臂端兩叉骨間陷中,灸三壯、五壯。
天鼎,從巨骨循頸,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灸三壯。
扶突,從天鼎上直行,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仰而取之,灸三壯。
禾髎,從扶突貫頰,直鼻孔下,水溝旁五分,灸三壯(此穴一名長頻)。
迎香(一名衝陽),從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禁灸。
白話文:
商陽穴位於食指內側端,指甲根部靠近指甲的地方,像韭菜葉那麼長,灸三壯。二間穴從商陽穴沿食指往上,在食指第一節前內側凹陷處,灸三壯。三間穴從二間穴沿食指往上,在食指第一節前內側凹陷處,灸三壯。合谷穴從三間穴往上,在拇指和食指之間骨頭交界處的凹陷處,灸三壯。陽谿穴從合谷穴往上,在手腕中上側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張開拇指和食指,就能找到它,灸三壯。偏歷穴從陽谿穴往上,在手腕後上側三寸處,灸三壯。溫溜穴從偏歷穴往上三寸,在手陽明經的郄穴,灸三壯。下廉穴從溫溜穴往上二寸五分,在輔骨和銳肉分開的地方,灸三壯。上廉穴從下廉穴往上 一寸,在曲池穴下方三分處,灸五壯。三里穴從上廉穴往上 一寸,在銳肉末端,按壓時肉會隆起的地方,灸三壯。曲池穴從手三里穴往上,在肘外側輔骨,屈肘時曲骨中間,用手拱住胸部取穴,灸三壯。肘髎穴從曲池穴往上,在肘外側大骨外緣凹陷處,與天井穴相距一寸四分,灸三壯。五里穴從肘髎穴往上,在肘上三寸,靠近裡面的大脈中央,也有人說是在天府穴下方五寸,灸三壯。臂臑穴從五里穴往上四寸,在兩條筋和兩塊骨頭之間的縫隙,凹陷處,伸直手臂,手掌平放取穴,灸三壯。肩髃穴從臂臑穴往上,在肩端兩塊骨頭之間凹陷處,舉起手臂,就會有空隙,灸三壯至七七壯。巨骨穴從肩髃穴往上,在手臂末端兩塊骨頭分叉處的凹陷處,灸三壯或五壯。天鼎穴從巨骨穴沿著脖子往上,在缺盆上直行,扶突穴下方一寸,灸三壯。扶突穴從天鼎穴往上直行,在曲頰下方一寸,人迎穴後方一寸五分,仰頭取穴,灸三壯。禾髎穴從扶突穴穿過頰部,直達鼻孔下方,水溝穴旁邊五分,灸三壯。迎香穴從禾髎穴往上 一寸,在鼻孔旁邊五分,禁灸。
6. 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登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關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里水道、歸來、達氣街、髀關、伏兔、走陰市、梁邱、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底、下巨虛、下有豐隆、解谿、衝陽、陷谷、同內庭、厲兌、陽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終。
白話文:
四十五個穴位分別為:足陽明穴、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翳風穴、地倉穴、大迎穴、登頰車穴、下關穴、頭維穴、對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連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尋膺窗穴、乳中穴、下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出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起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裏水道穴、歸來穴、達氣街穴、髀關穴、伏兔穴、走陰市穴、梁邱穴、犢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虛穴、連條口底穴、下巨虛穴、下有豐隆穴、解谿穴、衝陽穴、陷谷穴、同內庭穴、厲兌穴、陽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終。
7. 胃經四十五穴分寸
承泣(一名面髎,一名氣鼷穴) 穴在目下七分,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視取之,禁灸。
四白 從承泣直下三分,頰空骨內,亦直瞳子,取之,禁灸。甲乙經曰灸七壯。
巨髎 從四白下行俠鼻孔旁八分,亦直瞳子,取之,灸七壯。
白話文:
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七分處,眼窩凹陷處,與瞳孔直線對應,正視時取穴,禁灸。
四白穴從承泣穴直下三分,位於頰骨空隙處,同樣與瞳孔直線對應,取穴,禁灸。甲乙經記載,此穴可灸七壯。
巨髎穴位於四白穴下方八分處,與鼻孔旁相鄰,同樣與瞳孔直線對應,取穴,灸七壯。
地倉(一名會維) 從巨髎下行俠口吻旁四分外許,近下微有動脈,灸七壯,重者七七壯。病左治右,病右治左,炷宜小如粗釵腳。
大迎(一名髓孔) 從地倉行腮頷下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灸三壯。
白話文:
地倉穴(又名會維穴):從巨髎穴向下行,到人中溝旁四分左右的地方,靠近下方微有動脈,灸七壯,病情嚴重者灸七七壯。左側的疾病灸右側,右側的疾病灸左側,艾炷宜小,如粗釵腳般粗細。
頰車(一名機關,一名齒牙) 從大迎行耳下曲頰端近前八分,陷中,側臥開口取之,灸三壯或七壯至七七壯,炷如小麥。
白話文:
頰車(又名機關,亦名齒牙):從大迎穴沿著耳部向下,轉至臉頰;在耳前,下頜骨旁,偏向臉部中央,約八分處的地方,有一個凹陷,側臥,開口,取此穴,灸三壯或七壯,最多七七壯,艾炷要像一粒小麥那麼大。
下關 從頰車上行耳前動脈,側臥合口有空取之,灸三壯。
頭維 從下關上行額角入髮際,以督脈中行,神庭穴旁開四寸半,禁灸。
人迎(一名天五會) 從頭維下行頸下俠結喉旁一寸五分,大動脈,應手伸頭取之,禁灸。
水突(一名水門) 從人迎下直行頸大筋前內貼氣喉,灸三壯。
氣舍 從水突下直行頸大筋前結喉下一寸許,陷中,貼骨尖上有缺處,灸三壯。
缺盆(一名天蓋) 從氣舍下行肩上橫骨陷中,為五臟六腑之道,灸三壯。
氣戶 從缺盆下行巨骨下一寸,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三壯,五壯。
庫房 從氣戶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三壯,五壯。
屋翳 從庫房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
膺窗 從屋翳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
乳中 從膺窗下行當乳頭之中,禁灸。
乳根 從乳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三壯,五壯。
不容 從乳根行在第四肋端,幽門旁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對巨闕,灸五壯。
承滿 從不容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對上脘,灸五壯。
梁門 從承滿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灸五壯。
關門 從梁門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對中脘,灸五壯。
太乙 從關門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對下脘,灸五壯。
滑肉門 從太乙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對水分,灸五壯。
白話文:
下關位於頰車上方,沿著耳前動脈上行,側臥合口時,在有空隙的地方取穴,灸三壯。
頭維位於下關上方,沿著額角上行至髮際,與督脈中線平行,神庭穴旁開四寸半,禁灸。
人迎位於頭維下方,沿著頸部下方,緊貼結喉旁一寸五分,是大動脈,應手伸頭取穴,禁灸。
水突位於人迎下方,沿著頸部大筋前側,內貼氣喉,直行而下,灸三壯。
氣舍位於水突下方,沿著頸部大筋前側,緊貼結喉下一寸許,凹陷處,貼著骨尖有缺口的地方,灸三壯。
缺盆位於氣舍下方,沿著肩上橫骨凹陷處,為五臟六腑的通道,灸三壯。
氣戶位於缺盆下方,巨骨下一寸,旁開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三壯或五壯。
庫房位於氣戶下方一寸六分,也旁開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三壯或五壯。
屋翳位於庫房下方一寸六分,也旁開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五壯。
膺窗位於屋翳下方一寸六分,也旁開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五壯。
乳中位於膺窗下方,正對乳頭,禁灸。
乳根位於乳房下方一寸六分,也旁開中線四寸,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三壯或五壯。
不容位於乳根下方,第四肋骨末端,幽門旁一寸五分,去中線二寸,對應巨闕穴,灸五壯。
承滿位於不容下方一寸,也旁開中線二寸,對應上脘穴,灸五壯。
梁門位於承滿下方一寸,也旁開中線二寸,灸五壯。
關門位於梁門下方一寸,也旁開中線二寸,對應中脘穴,灸五壯。
太乙位於關門下方一寸,也旁開中線二寸,對應下脘穴,灸五壯。
滑肉門位於太乙下方一寸,去中線二寸,對應水分穴,灸五壯。
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 從滑肉門下一寸,俠臍旁二寸許,陷中,去肓腧一寸五分,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久冷痛癖可灸百壯。
外陵 從天樞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對陰交,灸五壯。</p
白話文:
天樞穴(別名長溪穴、谷門穴):從滑肉門穴下一寸,與肚臍旁約兩寸處,凹陷處,距離肓腧穴一寸五分,《千金要方》說:此穴是魂魄的住所,不可針灸,孕婦不可灸,長期冷痛麻痺可灸百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