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鼎

《神灸經綸》~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本願五則

一拙性耽閒散,且有希夷先生之癖,時或懶於酬應,故不敢懸壺以完吾璞。

一診病必詳問病因,參以色脈,務得其表裡虛實,不敢少存率略。

一立方不拘大小奇偶,必法古而不滯於古,務期當理中病。

一用藥不取隱僻奇異之品,用引不過藉以引經,不學時習,多選新奇希貴之物,以標異邀名,作難文過。

一病有萬變,治亦有萬變,非具聖明之質,不能盡徹其微,予或心有疑似,即使就正明哲,不敢苟且誤人。

白話文:

[本願五則]

一、我天生喜歡閒散的生活,且對希夷先生的淡泊性格有所偏好,偶爾會因懶惰而不想處理一些事務,因此我不敢公開行醫,以免影響我自由自在的生活。

二、在診斷病情時,我必定詳細詢問病發的原因,並結合面色和脈象來判斷,力求瞭解病症的表面和內在,虛實情況,絕不會草率行事。

三、我在開方子時,不會受制於方子的大小或奇偶,一定會遵從古人的方法,但又不會完全被古人所束縛,目的是要讓藥方既合理又能治病。

四、我選擇藥材時,不會刻意去選些罕見或奇特的藥材,使用導引藥也不會為了引經據典而使用,我更不會為了追隨流行,選用新奇或珍貴的藥材來炫耀,或者用難懂的語言來掩飾錯誤。

五、疾病有千變萬化,治療方法也同樣如此,若沒有聖明的智慧,是無法透徹理解其中的微妙。如果我對於病情有疑慮,我會向更有智慧的人求證,絕不會輕率地誤導他人。

2. 不治五則

一、貪欲無度,怪僻反常者不治。

一、有挾自任,輕醫試藥者不治。

一、病家亂雜,疑忌多端者不治。

一、一家人怨詈,與病人違忤者不治。

一、不守醫戒,陽奉陰違者不治。

凡此五者,皆由人作,苟自知所病,不治亦治,明者鑑之。

白話文:

[不治療的五種情況]

一、對於那些慾望無止境,行為古怪偏離正常的人,不會進行治療。

二、那些自視甚高,對自身病情有錯誤認知,輕易嘗試各種藥物的人,不會進行治療。

三、如果病人家屬混亂無序,對醫生懷疑重重且充滿忌諱,這種情況下不會進行治療。

四、如果家人間彼此怨恨,與病人關係緊張,互相對立,這種情況下不會進行治療。

五、如果病人不遵守醫生的指示,表面順從實際上卻違背醫囑,這種情況下不會進行治療。

以上這五種情況,都是由人的行為造成的。但如果病人能清楚自己的病情,即使不進行治療,也等於在治療了,明智的人應當明辨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