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 卷之一 (4)
卷之一 (4)
1. 臥時祝法
經云:夜寢欲閤眼,以手撫心三過,微祝曰:太靈九宮太乙守房,百神安位,魂魄和同,長生不死,塞滅邪凶。祝畢而寢,此名九宮隱祝寢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然,永獲貞吉。
白話文:
經典上說:在夜晚準備睡覺,要閉上眼睛之前,用手輕輕拍打胸口三次,心裡默默禱告:願太靈九宮的太乙神駐守在我的心房,所有的神靈都能安穩於其位,我的魂魄得到和諧共處,得以長生不老,消滅一切邪惡與不幸。禱告完畢後再入睡,這被稱為九宮隱祝寢魂的方法。若經常實踐此法,能使人的魂魄安定,永遠獲得吉祥安康。
2. 治虛癆咒
孫真人云:人病虛癆,陰虛火旺,易生忿怒,莫能自制。崑崙大隱仙師有滅火咒曰:上天下地,有我一身,生氣運動,耳目聰明,神失氣散,冥冥一心,富貴安在,妻拿匪親,為榮為辱,任人旦評。我今現在,有喜無嗔,靈臺仙子,玉闕真君,祛我煩惱,助我精神,真丹內結,淨掃六塵,默誦數遍,五臟自覺清虛,內火平熄。久久誦之,虛者實,弱者強,病可不治而愈。
白話文:
孫真人說:當人患有虛勞病時,體內陰虛導致火氣旺盛,容易生氣發怒,自己很難控制。崑崙山的大隱仙師有一個滅火的咒語:無論上天入地,我的身體都存在於這世界中,生機盎然,耳聰目明,如果神識失去氣息就會散去,只剩一片混沌的心靈。富貴在哪裡,妻子不是親人,榮華或屈辱,任由他人評論。現在我活在當下,心中只有喜悅沒有怒氣,靈臺仙子和玉闕真君,請為我驅除煩惱,增強我的精神,真正的丹藥在內心結成,清掃掉所有的塵囂,默默唸誦幾次,五臟就會感覺到清新空靈,內心的火氣自然平息。如果長久唸誦,虛弱的人會變得強壯,弱小的人也會變得強大,疾病可以不用治療就痊癒。
3. 用艾
凡下艾時,必先以蒜切片擦穴上,然後安艾,不然則運動之間,其艾必落矣。如著艾火痛不可忍,預先以手指緊罩其穴處,更以鐵物壓之即止。或著火有眩暈者,神氣虛也,仍以冷物壓灸處,其暈自蘇。再停良久,以稀粥或薑湯與飲之,以壯其神,復如前法以終其事。
白話文:
在使用艾草進行灸療時,必須先用蒜頭切片擦在要施灸的穴位上,然後再放上艾草。如果不這樣做,在活動身體時,艾草可能會掉下來。如果艾草點燃後的熱度讓人難以忍受,可以事先用手指緊緊蓋住穴位的地方,再用鐵製物品壓上去,疼痛感就會停止。有些人灸療時會感到頭暈目眩,這是因為精神氣息不足,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冰冷的物品壓在灸療的部位,頭暈自然會緩解。之後,要稍作休息,再喝一些稀粥或是薑湯,以增強體力和精神,然後再按照原先的方法完成整個灸療過程。
4. 灸瘡候發
灸法以陽勝陰著艾火後須要瘡發,所患即瘥。若見灸瘡不發,用故鞋底焙熱熨之,三日而發。仍以小雞、鰱魚、豆腐等物與食,其瘡必發。若氣血衰弱者,調之以藥餌。又灸後瘡未發,宜烏桕樹葉貼之。瘡發痛不止,用柏葉、芙蓉葉端午日午時採陰乾為細末,每遇灸瘡黑蓋平脫水調少許如膏著紙貼之即愈。若灸瘡出血,用百草霜為末摻之即止。
又洗法以蔥葉、薄荷煎水溫洗,可逐風邪。若瘡發黑爛疼痛,用桃枝、柳枝、胡荽、黃連煎水溫洗。總之,灸後瘡發病易已,瘡不發病難已,以人之元氣勝與不勝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灸療後傷口處理的相關方法。灸療原理是利用艾草的熱力刺激,達到治病的效果,通常在施灸後會出現傷口,此即所謂的灸瘡,若灸瘡能順利形成,表示病情將有所好轉。
如果發現灸後的瘡沒有出現,可以試著使用舊鞋子的底部加熱後熨燙,約莫三天後應就會出現。此外,也可以吃一些小雞、鰱魚、豆腐等食物,這樣也有助於灸瘡的生成。對於那些氣血較虛弱的人,則應適度地服用一些藥物來調理身體。另外,如果灸後瘡仍未出現,可以試著貼上烏桕樹的葉子。
如果灸瘡出現後疼痛不止,可以用檳榔葉、木芙蓉葉,在端午節午時採集並晾乾磨成細粉,每次當灸瘡上的黑色痂皮脫落時,取少量的粉末調和水,像膏藥一樣貼在傷口上,就能減緩疼痛。若灸瘡有出血的情況,則可用百草霜研磨成粉撒在傷口上,可以立即止血。
至於清洗的方法,可以使用蔥葉和薄荷煎煮的水溫和清潔,有助於驅除風邪。若灸瘡出現黑色、腐爛且疼痛,則可用桃枝、柳枝、香菜和黃連煎煮的水進行溫和清潔。
總的來說,灸療後若能順利出現灸瘡,病情較容易康復;反之,若灸瘡未能出現,病情可能較難恢復,這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元氣是否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