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傷寒脈證
漢張仲景先師,通內經精義,抉其奧旨,著《傷寒論》,脈證詳明,立法制方,條分縷悉。如太陽病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噁心拘急,體痛骨節疼,則知是太陽經表症,標病也。若加發熱煩渴,小便不利,則知是太陽腑病,經傳裡症,本病熱結膀胱也。若或有汗,惡風,不惡寒,則知是傷風而非傷寒也。
其脈浮緊有力為傷寒,浮緩無力為傷風。其要在脈靜為不傳,脈躁盛為欲傳也。傷風脈當浮緩而反緊盛者,其證熱盛而煩,手足皆溫,則知是傷風而得傷寒,脈躁盛為傳也。傷寒脈當浮緊而反浮緩者,其證不煩少熱,四肢厥冷,則知是傷寒元氣虛而得傷風脈也。若或身熱惡寒,頭疼而脈反沉,則知是太陽得少陰脈也。
若無頭痛,但有身熱惡寒而脈沉,則知病還在少陰經也。如陽明病身熱微惡寒,頭額目痛,鼻乾不眠,則是陽明經表症,標病也。若皆身熱煩渴,欲飲汗出,惡熱,則知是陽明傳裡證,本病也。若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癍黃,狂亂,大便燥實不通,或手足乍溫乍冷,腹滿,硬痛,喘急,則知是正陽明胃腑傳裡本實病也。其脈微洪為標,洪數為本,沉數為實也。
如少陽病頭角痛,目眩,胸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心下滿悶,則知是少陽經病也。其脈乃弦數焉。如太陰病身體壯熱,腹痛,咽乾,手足溫,或自利不渴,則知是陽經熱邪傳太陰經標病也。若加燥渴,腹滿,身目黃,小水赤,大便燥實不通,則知是太陰經傳本病也。
若初病起頭不疼,口不渴,身不熱,怯寒,手冷,中脘腹滿痛,吐瀉,小便清白,或嘔噦,則知是太陰經直中本病也。若初病起無熱不渴,止有胸膈䐜脹滿,面唇皆無光澤,或嘔胸急痛,手足冷,自覺不舒快,少情緒,則知是太陰經飲食生冷傷於脾胃而為內傷寒也。其脈沉緩為標,沉實為本,沉細直中也。
其內傷寒亦沉細焉。如少陰病引衣蜷臥而惡寒,或舌乾口燥,譫語發渴,大便不通,則知是陽經熱邪傳少陰標病也。若或身熱面赤,足冷,脈沉,則知是腎經自受夾陰傷寒,標與本俱病也。若加煩躁,欲坐臥泥水中,雖欲飲而不受,面赤,脈沉,足冷,則知是陰極發躁本病也。
若身熱面赤,足冷,煩躁,欲飲,揭去衣被,脈數大無力,則知是虛陽伏陰,標與病也。若初病起頭不疼,口不渴,身不熱,就便怕寒,厥冷蜷臥,或臍腹痛而吐瀉,或戰慄,面如刀刮,則知是腎經直中本病也。若無熱惡寒,面色青,小腹絞痛,足冷,脈沉,蜷臥,不渴,或吐利甚則舌卷囊縮,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過肘膝,心下脹滿,湯藥不受,則知是腎經夾陰中寒本病也。若身面赤,足冷,脈沉,身疼痛,下利
白話文:
漢代的醫學家張仲景,精通《內經》的精義,揭開其中深奧的知識,寫下了《傷寒論》。他詳細地闡述了脈象和病症,並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處方,把病情的分析做得條理清晰。例如,如果患者有發燒、畏寒、頭部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肌肉疼痛、骨骼疼痛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陽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發燒、煩躁、口渴、小便不順暢等症狀,我們就能判斷這是太陽腑的疾病,是經絡傳到內部的病症,病因是熱結在膀胱。如果患者有汗,畏風,不畏寒,我們就可以判斷這不是傷寒,而是風邪。
脈象浮緊有力的是傷寒,浮緩無力的是風邪。判斷病情是否會傳播,主要看脈象是否平靜,如果脈象躁動,那麼病情可能會傳播。如果風邪的脈象應該是浮緩,卻出現緊盛,那麼患者會有高熱、煩躁、手腳溫暖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風邪轉變為傷寒,脈象躁動表示病情正在傳播。如果傷寒的脈象應該是浮緊,卻出現浮緩,那麼患者會有輕微的發燒、四肢冰冷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傷寒的元氣虛弱,脈象顯示風邪。如果患者有高燒、畏寒、頭痛,但是脈象卻是沉的,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陽經絡受到了少陰經絡的影響。
如果患者沒有頭痛,只有高燒、畏寒和沉脈,我們可以知道疾病還在少陰經絡。陽明病的患者通常會有高燒、輕微畏寒、頭痛、眼睛痛、鼻子乾燥、失眠等症狀,這是陽明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高燒、煩躁、口渴、出汗、畏熱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陽明經絡傳到內部的病症,屬於本病。如果患者有高燒、自汗、說胡話、口渴、不畏寒反而畏熱、脫掉衣服、掙扎、或者皮膚出現紅斑、精神失常、大便乾燥、不通暢、手腳忽冷忽熱、腹部脹滿、疼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陽明經絡的本病。
少陽病的患者通常會有頭痛、目眩、胸脅疼痛、耳鳴、寒熱交錯、噁心、口苦、胸悶等症狀,這是少陽經絡的疾病。其脈象通常是弦數。太陰病的患者通常會有全身高燒、腹痛、咽喉乾燥、手腳溫暖、或者自利、不口渴等症狀,這是陽經的熱邪傳到了太陰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口乾、腹脹、身目黃、小便紅、大便乾燥、不通暢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的本病。
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頭痛、口渴、高燒、畏寒、手腳冰冷、中脘腹脹滿、疼痛、嘔吐、腹瀉、小便清澈、或者噁心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的本病。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高燒、口渴,只有胸膈脹滿、面色無光澤、噁心、胸悶、手腳冰冷、自我感覺不舒適、情緒低落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受到生冷食物傷害脾胃,導致的內傷寒。其脈象通常是沉緩、沉實、沉細。
對於內傷寒,其脈象也是沉細。少陰病的患者通常會蜷縮著睡覺、畏寒、或者舌頭乾燥、口渴、說胡話、大便不通暢等症狀,這是陽經的熱邪傳到了少陰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臉色紅潤、腳冷、脈象沉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受到夾陰傷寒,標病和本病同時存在。如果再加上煩躁、想要坐在泥水中、雖然想喝水但喝不下、臉色紅潤、脈象沉、腳冷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陰極發躁的本病。如果患者有臉色紅潤、腳冷、煩躁、想要喝水、揭掉衣服、脈象快速而無力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虛陽潛藏在陰中,標病和本病同時存在。
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頭痛、口渴、高燒、就畏寒、手腳冰冷、蜷縮著睡覺、或者肚臍周圍疼痛、嘔吐、腹瀉、或者戰慄、臉色像被颳了一樣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的本病。如果患者沒有高燒、畏寒、臉色蒼白、小腹劇痛、腳冷、脈象沉、蜷縮著睡覺、不口渴、或者嘔吐、腹瀉嚴重到舌頭捲曲、睪丸縮小、昏迷不醒、手腳指甲都青冷超過肘膝、胸口脹滿、不能接受藥物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受到夾陰中寒的本病。如果患者有臉色紅潤、腳冷、脈象沉、身體疼痛、下痢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