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鼎

《神灸經綸》~ 卷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

1. 中風症略

經曰風為百病之長,善入數變。其中人也有中腑、中臟、真中、類中之不同。後之論治者,有主痰、主火、主氣虛之各異。要求其所自,無不由中氣之虛,外邪乃得乘其虛而襲之。真中之症,西北方風高,往往有之。

故客於脈者,則為厲風;客於臟腑之俞,則為偏風;風氣循風腑而上,則為腦風;自腦戶而合於太陽,則為目風;飲酒汗出見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當風,則為內風;入於腸胃,則為腸風;外客腠理,則為泄風。其名不同,其治亦異。類中者,狀如中風,但無痛苦、寒熱,而肢節忽廢,神氣言語倏忽失常。

此非外風所致,乃肝邪風木所化,戕賊中土。故忽然卒倒,昏不知人,口眼歪僻,痰涎上壅,甚則口開心絕,手撒脾絕,目合肝絕,遺尿腎絕,聲如鼾睡,肺絕。五症全者,死不治。又見有吐沫直視,面色如妝者,肉脫筋痛者,不治。若非預防於平時,而欲圖功於末路,則幸而生全者,良亦苦矣。

白話文:

[中風症簡述]

古人說風是各種疾病的先驅,它善於進入人體並引起多種變化。當風邪侵襲人體時,會有中腑、中臟、真中、類中等不同情況。後世治療中風的方法,有人認為痰是主要問題,有人認為火氣是主因,也有人認為氣虛是關鍵。但追根究柢,這些都是因為身體氣血虛弱,讓外界邪氣有機可趁。在西北地區,因為風大,真中(直接由風邪引起的中風)的情況比較常見。

風邪進入人體脈絡,就會形成厲風;入侵臟腑的穴位,就會形成偏風;風氣沿著頭部向上,會形成腦風;從腦後進入,影響到太陽穴一帶,會形成目風;喝酒流汗後吹風,會形成漏風;性行為後流汗吹風,會形成內風;風邪進入腸胃,會形成腸風;風邪入侵皮膚表層,會形成泄風。這些風邪的名稱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類中(類似中風的病症),看起來像中風,但沒有疼痛或寒熱的感覺,突然間肢體無法活動,精神和語言能力瞬間失去正常功能。

這種情況不是由外界風邪造成的,而是由肝臟功能失調,產生類似風邪的影響,對脾胃造成傷害。所以病人會突然倒下,失去意識,嘴角歪斜,口水不斷湧出,嚴重的話會口張心停,手撒脾停,眼睛閉上肝臟功能衰竭,小便失禁表示腎臟衰竭,呼吸像打鼾一樣,顯示肺部功能已經停止。如果這五個徵兆全部出現,就無法救治。另外,如果病人開始吐沫,眼睛直瞪,臉色像化了妝一樣,肌肉脫落,筋骨疼痛,也是無法救治的。如果不事先預防,等到病情嚴重纔想治療,就算能保住性命,後果也是非常辛苦的。

2. 中風灸穴

、崑崙 氣塞痰湧昏危不省人事

百會、風池、大椎、肩井、間使、曲池、足三里、肩髃、環跳、絕骨

手足攣痹心神昏亂將有中風之候,不論是風與氣,可依次灸此則愈

合谷、風市、崑崙、手三里、關元、丹田

卒中風

神闕;凡卒中風者此穴最佳,羅天益雲:中風服藥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為良,蓋不惟追散風邪,宣通血脈,其於回陽益氣之功,真有莫能盡述者。

風癇

前神聰;去前頂五分,自神庭至此穴共四寸,灸三壯。

後神聰;去百會一寸,灸三壯。

口禁不開

機關;在耳下八分,近前。千金翼云:凡中風口禁不開,灸此二穴五壯即愈。一云灸:頰車、承漿、合谷。

偏風半身不遂,左患灸右,右患灸左

肩髃、肩井、百會、客主人、承漿、地倉、三里、三間、二間、陽陵泉、陽輔;(口歪)列缺、風市、曲池、環跳、足三里、絕骨、崑崙

手足髓孔;千金雲:手髓孔在腕後尖骨頭宛宛中,足髓孔在足外踝後一寸,俱主治痿,追風半身不遂,灸百壯。

口眼喎斜

頰車、地倉、水溝、承漿、聽會、合谷

凡口喎向右者是左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喎陷中二七壯。喎向左者是右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喎陷中二七壯。炷如麥粒。

喑啞

天突、靈道、陰谷、復溜、豐隆、然谷

戴眼

神庭;脊骨三椎五椎各灸五七壯(齊下火立效)

癱瘓

肩髃、合谷、曲池、環跳、風市、足三里、絕骨、陽陵泉、崑崙、肩井、中渚、陽輔;

角弓反張

百會、神門、間使、僕參、命門

風痹不仁

天井、尺澤、少海、陽輔、中渚、環跳、太衝

預防中風

風池、百會、曲池、合谷、肩髃、風市、足三里、絕骨、環跳、崑崙

白話文:

[中風治療穴位]

當出現氣息阻塞、痰多且意識不清的危急情況,或是手腳僵硬、心神混亂,顯示有中風的徵兆,無論是由於風邪或氣滯,可以按照順序施灸以下穴位以求康復:百會、風池、大椎、肩井、間使、曲池、足三里、肩髃、環跳、絕骨。

若手腳出現痠麻無力,心神混亂,將有中風的預兆,不論是由風邪或氣滯引起,可以依次灸以下穴位:合谷、風市、崑崙、手三里、關元、丹田。

對於突然中風的情況:

神闕穴是最適合的選擇,據羅天益所述:中風後服用藥物只能維持病情,要完全康復,灸火療法更為有效,不僅能驅散風邪,疏通血液,對於回陽益氣的效果更是無法言喻。

對於風癇(類似癲癇):

前神聰穴,位於前頂下五分,從神庭到此穴共四寸,灸三次。

後神聰穴,位於百會下一寸,灸三次。

對於嘴巴不能開啟的情況:

機關穴,在耳朵下方八分處,靠近前方。《千金翼方》提到:中風導致口不能開,灸此兩穴五次即可痊癒。另一種說法是灸頰車、承漿、合谷。

對於半身不遂的中風患者,若是左側患病,應灸右側的穴位;右側患病,則灸左側的穴位:

肩髃、肩井、百會、客主人、承漿、地倉、三里、三間、二間、陽陵泉、陽輔;(口歪)列缺、風市、曲池、環跳、足三里、絕骨、崑崙

手足髓孔:《千金方》指出,手髓孔在手腕後方的尖骨頭凹陷中,足髓孔在腳外踝後一寸,都適用於治療半身不遂,灸一百次。

對於口眼歪斜:

頰車、地倉、水溝、承漿、聽會、合谷

如果口部歪向右邊,表示左側脈絡中風且鬆弛,應灸左側的喎陷中十四次。若口部歪向左邊,表示右側脈絡中風且鬆弛,應灸右側的喎陷中十四次。艾炷大小如麥粒。

對於聲音沙啞:

天突、靈道、陰谷、復溜、豐隆、然谷

對於眼睛上翻的情況:

神庭;脊骨第三和第五椎骨各灸五至七次(同時下火立即見效)

對於癱瘓:

肩髃、合谷、曲池、環跳、風市、足三里、絕骨、陽陵泉、崑崙、肩井、中渚、陽輔;

對於角弓反張:

百會、神門、間使、僕參、命門

對於風濕性麻痹:

天井、尺澤、少海、陽輔、中渚、環跳、太衝

為了預防中風:

風池、百會、曲池、合谷、肩髃、風市、足三里、絕骨、環跳、崑崙。

3. 厥逆症略

厥者,四肢厥冷,逆者,氣血逆亂。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大奇論曰:「脈至如喘,名曰暴厥。」厥逆一症,內經特重而詳言之。如雲「卒厥、暴厥」,皆厥逆之總名也。

如雲「寒厥、熱厥」,分厥逆之陰陽也。連經連臟,論厥逆之生死也。再若諸經臟腑之辨,又極明顯。後世又有「氣厥、血厥、酒厥、痰厥、色厥、食厥」,無非本之經義。仲景傷寒論厥逆與內經有異,臟厥、蛔厥,皆傷寒症也。內經之厥重在元氣,故熱厥當補陰,寒厥當補陽。

傷寒之厥辨在邪氣,故寒厥宜溫,熱厥可攻也。二者不可不察。至若屍厥一症,乃外邪卒中之惡候。凡四時不正之氣及山魔土煞、五屍魘魅之屬皆是也。犯之者,忽然手足厥冷,肌膚寒慄,面目青黑,精神不守,或口噤妄言,痰涎壅塞,或頭旋運倒,不省人事,即名飛屍卒厥。宜用針法。

若用艾灸,則莫如秦承祖灸鬼法及華陀救陽脫法之妙。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對厥逆症的理解和治療方式。厥逆症主要表現為四肢冰冷,以及體內氣血混亂。當人出現厥逆時,身體的陽氣會集中到上半身,陰氣則集中在下半身。根據古書記載,過度勞累會使陽氣亢進,精氣耗盡,夏天時容易引發煎厥;極度憤怒會導致氣血斷絕,血氣聚集於頭部,造成薄厥。還有一種突然發生的暴厥,也是厥逆的一種。

厥逆這個病狀,在中醫古籍中有詳細的描述。比如「卒厥」、「暴厥」,都是厥逆的統稱。而「寒厥」、「熱厥」,則分別代表厥逆中的陰性和陽性類型。厥逆可能涉及多個經絡和臟腑,影響生命的存亡。後世醫學家又將厥逆細分為「氣厥」、「血厥」、「酒厥」、「痰厥」、「色厥」、「食厥」等類別,這些都是基於古籍理論的延伸。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對厥逆的描述與古籍有所不同,他提到的「臟厥」、「蛔厥」,都屬於傷寒的範疇。古籍認為厥逆的關鍵在於元氣,因此熱厥應補陰,寒厥應補陽。然而,張仲景認為傷寒引起的厥逆需辨別邪氣,寒厥應溫補,熱厥則可以攻治。這兩種觀點不能混淆。

至於屍厥這種情況,是由外邪突然侵襲所導致的危急徵兆。無論是四季不正之氣,還是山間的邪靈、地下的惡鬼,都能引起屍厥。一旦被邪氣侵犯,患者會突然四肢冰冷,皮膚發冷顫抖,臉色青黑,精神恍惚,可能口齒不清、胡言亂語,痰多堵塞,或者頭暈目眩,失去意識。這種狀況被稱為飛屍卒厥,應採取針刺療法。

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參考秦承祖的灸鬼法,或是華佗的救陽脫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4. 厥逆灸治

厥冷逆。

氣海,腎俞,肝俞,陽谿,人中,膻中,百會。

一法以繩圍男左女右臂腕,將繩從大椎向下度至脊中,繩頭盡處是穴,灸二十一壯。屍厥灸此亦妙。

屍厥卒倒氣脫。

百會,人中,合谷,間使,氣海,關元。

扁鵲治虢太子疾,取三陽五會,更熨兩脅下即蘇。

腎厥頭痛筋攣不嗜臥。

關元(灸百壯)。

卒忤。

肩井,巨關,水溝(小炷三壯),神門(小炷三壯),又灸中惡等症(其穴在乳後三寸,男左女右灸之)。

陰厥脛直。

照海,陽陵泉。

鬼魅狐惑。

鬼哭穴,取將手兩大指相併縛定,用艾炷於兩甲角反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則患者哀告我自去為效。

面青腹痛,嘔吐瀉利,舌卷囊縮,手指甲唇青,心下結硬脹滿,冷汗不止,四體如冰,厥逆昏沉不省人事,脈伏絕者。

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穴在臍下二寸,關元,穴在臍下三寸,用大艾炷灸二七壯,得手足溫暖,脈至知人事,無汗要有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脈不至者死。

中暑神昏。

症見卒倒無知名曰暑風,大率有虛實兩途。實者,痰之實也,平素積痰充滿經絡,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氣卒倒流涎,此濕暍合病之最劇者也,宜先吐其痰,後清其暑猶易為也。虛者,陽之虛也,平素陽氣衰微不振,陰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湊其虛,此濕暍病得自虛寒者也,宜回陽藥中兼清其暑最難為也。丹溪謂夏令火盛之時,爍石流金,何陰寒之有?此其見偏主於熱,治宜清涼,灸法似不可用,然亦不盡然也。天有非時之氣,人即有非時之病,如夏行秋令,冬行春令,寒時得熱症,熱時得寒症往往有之。況盛暑之氣外陽而內陰,中之者卒暴面垢,冷汗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甚至不省人事宜灸。

百會,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陰谷,三陰交。

冒暑霍亂。

百勞,委中,合谷,曲池,三里,十宣。

白話文:

[處理厥逆的灸療方法]

當出現四肢冰冷、氣逆的情況,可灸以下穴位:氣海、腎俞、肝俞、陽谿、人中、膻中、百會。

另一種方法是,男性在左手腕,女性在右手腕纏上繩子,再將繩子從大椎穴向下量至脊椎中央,繩子盡頭的位置即是穴位,需灸二十一壯。對於突然倒地、氣息微弱的情況,灸此穴也非常有效。

若突然倒地、氣息脫離,可以灸百會、人中、合谷、間使、氣海、關元等穴。

扁鵲治療虢太子的疾病,選擇了三陽五會穴,再配合兩脅下的溫熨,患者即刻甦醒。

對於因腎厥引起的頭痛、肌肉抽搐且不喜臥牀的病情,可灸關元穴(灸一百壯)。

突發的狀況,可以灸肩井、巨關、水溝(小炷三壯)、神門(小炷三壯)。對於中邪等症狀,可以在乳後三寸位置,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

對於腿腳僵直的陰厥症,可灸照海、陽陵泉。

對於受到鬼魅幹擾產生的病症,可灸鬼哭穴。首先將雙手大拇指併攏綁定,然後在兩指甲角後方的肉處,使用艾炷灸四處,患者哀求停止時,表示鬼魅已自行離開。

對於面色蒼白、腹部疼痛、嘔吐、瀉痢、舌卷、睪丸縮小、手指甲和嘴脣呈青色、心下結塊且脹滿、冷汗不止、四肢冰冷、昏厥不醒、脈搏消失的情況,可灸氣海穴(位於肚臍下1.5寸)、丹田穴(位於肚臘下2寸)、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寸),使用大艾炷灸十四壯。當手腳回暖、脈搏恢復、意識清醒,且原先無汗者出現汗液,即可康復。如果持續手腳冰冷、意識不清、脈搏未恢復,則可能危及生命。

對於中暑導致神智混亂的病情,一般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通常是由於痰多導致,平時痰濕充斥經絡,遇到酷熱的夏天,痰濕阻礙氣血運行,造成突然倒地、口角流涎,這是濕熱和暑熱合併的嚴重情況,應先催吐痰濕,再清暑解熱。虛證通常是因為陽氣衰弱,平時陰寒過重,遇到酷熱的夏天,暑熱趁虛而入,這是濕熱病由虛寒引起,應在回陽藥物中加入清暑成分,但治療較為困難。丹溪認為,在夏季火氣旺盛的時候,炎熱如燒石熔金,怎麼可能有陰寒呢?這種看法偏重於熱性,治療應以清涼為主,似乎不宜使用灸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天氣可能在不同季節出現異常,人也可能在不同季節得到與季節相反的病症,例如夏季像秋季一樣寒冷,冬季像春季一樣溫暖,寒冷時得到熱病,熱時得到寒病的情況並不少見。而且,酷熱的天氣外表雖陽熱,但內裡卻有陰寒,受此影響的人可能突然臉色晦暗、冷汗直冒、手腳微冷,或嘔吐、腹瀉、呼吸急促、脹滿,甚至失去意識,這時適合使用灸法。

對於此類病情,可灸百會、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陰谷、三陰交等穴。

對於因酷熱引發的霍亂,可灸百勞、委中、合谷、曲池、三里、十宣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