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鼎

《神灸經綸》~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傷寒脈證

漢張仲景先師,通內經精義,抉其奧旨,著《傷寒論》,脈證詳明,立法制方,條分縷悉。如太陽病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噁心拘急,體痛骨節疼,則知是太陽經表症,標病也。若加發熱煩渴,小便不利,則知是太陽腑病,經傳裡症,本病熱結膀胱也。若或有汗,惡風,不惡寒,則知是傷風而非傷寒也。

其脈浮緊有力為傷寒,浮緩無力為傷風。其要在脈靜為不傳,脈躁盛為欲傳也。傷風脈當浮緩而反緊盛者,其證熱盛而煩,手足皆溫,則知是傷風而得傷寒,脈躁盛為傳也。傷寒脈當浮緊而反浮緩者,其證不煩少熱,四肢厥冷,則知是傷寒元氣虛而得傷風脈也。若或身熱惡寒,頭疼而脈反沉,則知是太陽得少陰脈也。

若無頭痛,但有身熱惡寒而脈沉,則知病還在少陰經也。如陽明病身熱微惡寒,頭額目痛,鼻乾不眠,則是陽明經表症,標病也。若皆身熱煩渴,欲飲汗出,惡熱,則知是陽明傳裡證,本病也。若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癍黃,狂亂,大便燥實不通,或手足乍溫乍冷,腹滿,硬痛,喘急,則知是正陽明胃腑傳裡本實病也。其脈微洪為標,洪數為本,沉數為實也。

如少陽病頭角痛,目眩,胸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心下滿悶,則知是少陽經病也。其脈乃弦數焉。如太陰病身體壯熱,腹痛,咽乾,手足溫,或自利不渴,則知是陽經熱邪傳太陰經標病也。若加燥渴,腹滿,身目黃,小水赤,大便燥實不通,則知是太陰經傳本病也。

若初病起頭不疼,口不渴,身不熱,怯寒,手冷,中脘腹滿痛,吐瀉,小便清白,或嘔噦,則知是太陰經直中本病也。若初病起無熱不渴,止有胸膈䐜脹滿,面唇皆無光澤,或嘔胸急痛,手足冷,自覺不舒快,少情緒,則知是太陰經飲食生冷傷於脾胃而為內傷寒也。其脈沉緩為標,沉實為本,沉細直中也。

其內傷寒亦沉細焉。如少陰病引衣蜷臥而惡寒,或舌乾口燥,譫語發渴,大便不通,則知是陽經熱邪傳少陰標病也。若或身熱面赤,足冷,脈沉,則知是腎經自受夾陰傷寒,標與本俱病也。若加煩躁,欲坐臥泥水中,雖欲飲而不受,面赤,脈沉,足冷,則知是陰極發躁本病也。

若身熱面赤,足冷,煩躁,欲飲,揭去衣被,脈數大無力,則知是虛陽伏陰,標與病也。若初病起頭不疼,口不渴,身不熱,就便怕寒,厥冷蜷臥,或臍腹痛而吐瀉,或戰慄,面如刀刮,則知是腎經直中本病也。若無熱惡寒,面色青,小腹絞痛,足冷,脈沉,蜷臥,不渴,或吐利甚則舌卷囊縮,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過肘膝,心下脹滿,湯藥不受,則知是腎經夾陰中寒本病也。若身面赤,足冷,脈沉,身疼痛,下利

白話文:

漢代的醫學家張仲景,精通《內經》的精義,揭開其中深奧的知識,寫下了《傷寒論》。他詳細地闡述了脈象和病症,並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處方,把病情的分析做得條理清晰。例如,如果患者有發燒、畏寒、頭部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肌肉疼痛、骨骼疼痛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陽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發燒、煩躁、口渴、小便不順暢等症狀,我們就能判斷這是太陽腑的疾病,是經絡傳到內部的病症,病因是熱結在膀胱。如果患者有汗,畏風,不畏寒,我們就可以判斷這不是傷寒,而是風邪。

脈象浮緊有力的是傷寒,浮緩無力的是風邪。判斷病情是否會傳播,主要看脈象是否平靜,如果脈象躁動,那麼病情可能會傳播。如果風邪的脈象應該是浮緩,卻出現緊盛,那麼患者會有高熱、煩躁、手腳溫暖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風邪轉變為傷寒,脈象躁動表示病情正在傳播。如果傷寒的脈象應該是浮緊,卻出現浮緩,那麼患者會有輕微的發燒、四肢冰冷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傷寒的元氣虛弱,脈象顯示風邪。如果患者有高燒、畏寒、頭痛,但是脈象卻是沉的,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陽經絡受到了少陰經絡的影響。

如果患者沒有頭痛,只有高燒、畏寒和沉脈,我們可以知道疾病還在少陰經絡。陽明病的患者通常會有高燒、輕微畏寒、頭痛、眼睛痛、鼻子乾燥、失眠等症狀,這是陽明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高燒、煩躁、口渴、出汗、畏熱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陽明經絡傳到內部的病症,屬於本病。如果患者有高燒、自汗、說胡話、口渴、不畏寒反而畏熱、脫掉衣服、掙扎、或者皮膚出現紅斑、精神失常、大便乾燥、不通暢、手腳忽冷忽熱、腹部脹滿、疼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陽明經絡的本病。

少陽病的患者通常會有頭痛、目眩、胸脅疼痛、耳鳴、寒熱交錯、噁心、口苦、胸悶等症狀,這是少陽經絡的疾病。其脈象通常是弦數。太陰病的患者通常會有全身高燒、腹痛、咽喉乾燥、手腳溫暖、或者自利、不口渴等症狀,這是陽經的熱邪傳到了太陰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口乾、腹脹、身目黃、小便紅、大便乾燥、不通暢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的本病。

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頭痛、口渴、高燒、畏寒、手腳冰冷、中脘腹脹滿、疼痛、嘔吐、腹瀉、小便清澈、或者噁心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的本病。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高燒、口渴,只有胸膈脹滿、面色無光澤、噁心、胸悶、手腳冰冷、自我感覺不舒適、情緒低落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太陰經絡受到生冷食物傷害脾胃,導致的內傷寒。其脈象通常是沉緩、沉實、沉細。

對於內傷寒,其脈象也是沉細。少陰病的患者通常會蜷縮著睡覺、畏寒、或者舌頭乾燥、口渴、說胡話、大便不通暢等症狀,這是陽經的熱邪傳到了少陰經絡的表面病症,屬於標病。如果再加上臉色紅潤、腳冷、脈象沉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受到夾陰傷寒,標病和本病同時存在。如果再加上煩躁、想要坐在泥水中、雖然想喝水但喝不下、臉色紅潤、脈象沉、腳冷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陰極發躁的本病。如果患者有臉色紅潤、腳冷、煩躁、想要喝水、揭掉衣服、脈象快速而無力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虛陽潛藏在陰中,標病和本病同時存在。

如果患者一開始就沒有頭痛、口渴、高燒、就畏寒、手腳冰冷、蜷縮著睡覺、或者肚臍周圍疼痛、嘔吐、腹瀉、或者戰慄、臉色像被颳了一樣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的本病。如果患者沒有高燒、畏寒、臉色蒼白、小腹劇痛、腳冷、脈象沉、蜷縮著睡覺、不口渴、或者嘔吐、腹瀉嚴重到舌頭捲曲、睪丸縮小、昏迷不醒、手腳指甲都青冷超過肘膝、胸口脹滿、不能接受藥物等症狀,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腎經受到夾陰中寒的本病。如果患者有臉色紅潤、腳冷、脈象沉、身體疼痛、下痢等症狀。

2. 兩感

張介賓曰病有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太陽與少陰表裡俱病。凡頭痛發熱惡寒者,邪在表;口乾而渴者,邪在裡。二日則陽明與太陰表裡俱病。凡身熱目痛鼻乾不眠者,邪在表;腹滿不欲食者,邪在裡。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幾耳聾脅痛寒熱而嘔者,邪在表;煩滿囊縮而厥,水漿不入,邪在裡。

凡兩感者,或三日,或六日,營衛不行,臟腑不通,昏不知人,胃氣乃盡,故當死也。拯救之計,但當辨其緩急,或解其外,或和其中,或因虛固本,使元陽不敗。孰先孰後,臨症酌宜,不可鑑言方治也。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

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藏,少陽復病於府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

白話文:

[兩感]

張介賓表示,疾病中有一種稱為兩感,是因為感受了寒邪,導致體內外同時受病。具體來說,這種情況分為三種:

第一種,太陽與少陰的表裡同時受病。若出現頭痛、發燒、畏寒,這顯示邪氣在體表;如果口渴想喝水,則表示邪氣已深入體內。

第二種,陽明與太陰的表裡同時受病。假如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這說明邪氣在體表;如果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則表示邪氣在體內。

第三種,少陽與厥陰同時受病。若出現耳朵聽力下降、脅痛、寒熱交錯並伴有嘔吐,這代表邪氣在體表;如果感到煩躁、睪丸收縮、四肢冰冷,無法進食,則顯示邪氣在體內。

通常,兩感病會在三天或六天內發作,這時體內的營養循環和臟腑功能都受到影響,人會陷入昏迷,無法辨識周遭的人,胃部的功能也會衰竭,因此,兩感病往往是致命的。治療兩感病,必須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決定治療方法,可能是治療體表的病狀,或是調理體內,或是在體質虛弱時固本培元,保持體內的陽氣不衰。至於應先治療哪一部位,應根據實際病情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兩感病,原本指的是體表和體內同時受病的情況。然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兩感病,往往是由於體內的少陰先受損,然後太陽經又在外表受到影響,這就是因為過度放縱慾望所導致的兩感病。

太陰經在體內受傷,陽明經又在體表受到影響,這通常是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制所引起的兩感病。

厥陰經在臟器中氣機逆亂,少陽經在腑器中受到影響,這通常是由於情緒波動大、疲勞過度、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的兩感病。

3. 合病

張介賓云:合病者乃二陽三陽同病,病之相合者也。如初起發熱惡寒頭痛者,此太陽之症,而更兼不眠,即太陽陽明合病也。若兼嘔惡,即太陽少陽合病。若發熱不眠嘔惡者,即陽明少陽合病也。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陽合病。其病同,故必辨其脈證,犯何逆,然後得以法而治其逆也。

白話文:

張介賓說:所謂「合病」,是指太陽經、陽明經或少陽經兩兩同時患病的情況,這是病症相互影響的意思。比如,一開始出現發燒、怕冷和頭痛的症狀,這就是太陽經的病徵,如果同時伴有失眠,那就是太陽經和陽明經一起發病了。假如有嘔吐和厭食的現象,那就是太陽經和少陽經一起發病。如果既有發燒、失眠又有嘔吐、厭食,那就是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患病。如果上述所有症狀都存在,那就是三條陽經都發生了問題,也就是三陽合病。由於這些病症有相似性,因此必須仔細辨別脈象和症狀,確定違背了哪種生理或病理規律,然後才能依照正確的方法來治療這種違背狀態。

4. 過經不解

傷寒證以七日為一候,仲景云:「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即內經「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之旨也。喻昌云:「過經不解者,由七八日以後,至十三日以後,病過一候二候,猶不痊解也。」然邪在身中,日久勢必結聚於三陽,太陽為多,陽明次之,及至三陰則生死反掌,不若此之久持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經期過後仍未康復]的情況。

大意是說,在中醫理論中,傷寒病的發展以七天為一個階段。張仲景曾提到,如果得了太陽病(一種傷寒病的類型),頭痛的症狀到了七日以上自然會好轉,這是因為病程已經走完了一個週期。這與《黃帝內經》所說的「七天後太陽病勢力減弱,頭痛症狀會稍微緩解」的概念相符。

喻昌進一步解釋,所謂的「經期過後仍未康復」,是指在病發七八天後,甚至到第十三天以後,病程已經過了第一、第二個階段,但病情仍未見好轉。

然而,當病邪存在人體中,時間越長,越容易在身體的三陽(太陽、陽明、少陽)部位聚集,其中又以太陽部位最為常見,其次是陽明部位。一旦病邪進入三陰(太陰、少陰、厥陰)階段,病情往往會急轉直下,與在三陽階段相比,病情惡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5. 傷寒忌灸

太陽病以火劫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云云。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人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云云。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圍血,名為火邪。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

白話文:

[傷寒忌灸]

在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用火療法強製出汗,會使邪風受到火熱影響,導致血液和氣體不正常地過度流動,失去正常的平衡,兩種陽性因素互相加劇,身體可能出現黃疸的情況。

太陽病第二天如果病人變得焦躁,反而對背部進行熱敷,導致大量出汗,大量的熱進入胃部,使得胃中的水分迅速流失,病人可能會變得更加焦躁煩悶,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

太陽病若使用火療法治療卻未能出汗,病人一定會變得非常焦躁。如果病狀持續到經絡循行的時間結束仍未好轉,可能會導致血液淤積,這種情況被稱為火邪。

脈搏微弱且頻率稍快的情況下,要特別小心,不能隨意進行針灸。

如果脈搏浮動,本應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若使用火灸,反而會讓邪氣無法排出,甚至因為火灸的刺激而加重病情。

6. 傷寒宜灸

間使 氣海 關元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

常器之云:足太陽鬲關二穴,專灸背惡寒。其背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灸五壯。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灸少陰七壯。

常器之云:當灸少陰太谿二穴。經曰:腎之原出於太谿,其穴在內踝後跟骨動脈陷中。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常器之云:可刺足少陰幽門交信二處。

郭雍曰:可灸。考幽門二穴在鳩尾下一寸,巨關兩旁各五分陷者中,治瀉利膿血,刺五分,灸五壯。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治瀉利赤白,刺四分,留五呼,灸三壯。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常器之云:灸太衝。郭雍云:灸太谿。此穴皆不治嘔而汗出裡急下利。惟幽門主治乾噦嘔吐裡急下利,亦當灸幽門為是。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而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常器之云:可灸太衝。以太衝二穴為足厥陰之所注。凡病診太衝脈,可決人之生死。其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跗間陷者中,動脈應手,是其穴也。灸三壯。

傷寒脈促厥逆者,可灸之。

常器之云:太衝穴。前條手足厥逆,灸太衝。此條亦手足厥逆,亦當灸太衝。

傷寒頭痛身熱灸:

二間 合谷 神道 風池 期門 間使 足三里

傷寒汗不出,目紅耳聾胸痛頷腫口禁灸:

俠谿 復溜

傷寒發熱煩躁口乾灸:

曲澤 陰竅

嘔吐氣逆灸:

曲澤

手足逆冷灸:

大都

遍身發熱灸:

百勞

發狂灸:

百會 間使 復溜 陰谷 足三里

陰症灸:

期門 間使 氣海 關元

聾啞灸:

天突 期門

間使 耳聾灸:

腎俞 偏歷 聽會

小便閉灸:

陰谷 關元 陰陵泉

舌卷囊縮灸:

天突 廉泉 腎俞 合谷 復溜 然谷 血海

腹脹灸:

大白 復溜 足三里

餘熱灸:

曲池 間使 後谿

婦人熱入血室灸:

期門 間使 氣海 關元

白話文:

[對於傷寒適合進行艾灸]

如果在得了少陰病的二到三天後,口中感覺平和,但背部感到寒冷,應該進行艾灸治療。一般認為,足太陽鬲關這兩個穴位,特別適用於背部寒冷的情況。具體位置在第七個脊椎下,兩側各離三寸的地方,需正坐取穴,艾灸五次。

若得了少陰病,出現嘔吐和腹瀉,但手腳並未冰冷,反而發熱,這種情況不會致命。如果脈搏微弱,可以在少陰穴艾灸七次。通常認為,應在足少陰太谿穴艾灸,據經典所述,腎的原穴在太谿,位置在內踝後方的跟骨動脈凹陷處。

得了少陰病,出現下痢帶有膿血的情況,可以進行針刺治療。一般認為,可以在足少陰幽門和交信兩處進行針刺。

郭雍說,也可以進行艾灸。幽門穴位於鳩尾下一寸,巨關兩側各五分的凹陷中,用於治療下痢帶膿血,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五次。交信穴位於內踝上方二寸,少陰前方、太陰後方的筋骨之間,用於治療下痢帶有紅白物,針刺深度四分,停留五次呼吸,艾灸三次。

得了少陰病,出現下痢,脈象微弱且有沉澀感,伴有嘔吐和出汗,需要頻繁更換衣物,但尿量卻減少,應當溫灸上部。

一般認為,應在太衝穴艾灸。郭雍則認為,應在太谿穴艾灸。這些穴位都不能有效治療嘔吐、出汗、腹部緊繃和下痢的情況。只有幽門穴能治療乾噦、嘔吐、腹部緊繃和下痢,因此應當艾灸幽門穴。

傷寒病持續六到七天,脈象微弱,手腳冰冷,但病人感到煩躁,應當艾灸厥陰穴。如果四肢的冰冷狀況無法恢復,病情可能危及生命。一般認為,應在太衝穴艾灸,因為太衝穴是足厥陰的注點。所有疾病,通過診斷太衝穴的脈象,可以判斷病人的生死。太衝穴的位置在腳大拇指根節後二寸,腳背凹陷處,動脈反應手部,就是這個穴位。艾灸三次。

得了傷寒,脈象急促且四肢逆冷,可以進行艾灸治療。

一般認為,應在太衝穴艾灸。前面提到,手腳逆冷的情況下,應在太衝穴艾灸。這裡同樣是手腳逆冷的情況,也應當在太衝穴艾灸。

得了傷寒,出現頭痛和身體發熱,可以艾灸二間、合谷、神道、風池、期門、間使、足三里等穴位。

得了傷寒,不出汗、眼睛紅、耳鳴、胸痛、頷部腫脹、口噤,可以艾灸俠谿、復溜等穴位。

得了傷寒,發燒、煩躁、口乾,可以艾灸曲澤、陰竅等穴位。

得了傷寒,出現嘔吐和氣逆,可以艾灸曲澤穴。

得了傷寒,手腳逆冷,可以艾灸大都穴。

全身發熱,可以艾灸百勞穴。

得了傷寒,出現精神失常,可以艾灸百會、間使、復溜、陰谷、足三里等穴位。

得了陰症,可以艾灸期門、間使、氣海、關元等穴位。

得了耳聾或啞巴,可以艾灸天突、期門等穴位。

得了耳聾,可以艾灸腎俞、偏歷、聽會等穴位。

得了小便不通,可以艾灸陰谷、關元、陰陵泉等穴位。

得了舌頭捲縮、縮囊,可以艾灸天突、廉泉、腎俞、合谷、復溜、然谷、血海等穴位。

得了腹部脹大,可以艾灸大白、復溜、足三里等穴位。

得了殘餘的熱症,可以艾灸曲池、間使、後谿等穴位。

婦女得了熱入血室,可以艾灸期門、間使、氣海、關元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