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 卷之二 (6)
卷之二 (6)
1. 陽蹺脈歌
陽蹺脈起申,僕陽、居髎、肩髃、巨骨、鄉、臑俞、地倉、巨髎、泣,終於睛明一穴強。
陽蹺者,謂足太陽經之別脈也。
白話文:
陽蹺脈起始於腳部的申脈穴,接著經過僕陽、居髎、肩髃、巨骨、鄉、臑俞、地倉、巨髎、泣這些部位,最後在睛明穴結束,這是一個非常強壯的穴位。
所謂的陽蹺脈,指的是從足太陽經分支出來的脈絡。
2. 陽蹺脈十一穴分才
申脈 穴在足太陽膀胱經足外踝下五分陷中。
僕參 從申脈繞後跟骨下。
附陽 從僕參又前斜足外踝上三寸。
居髎 從附陽穴又與足少陽會於季脅軟骨端下八寸三分。
肩髃 從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膊骨頭肩端上。
巨骨 從肩髃上行肩尖上兩叉骨。
臑俞 從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肩後大骨下胛上廉。
地倉 從臑俞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夾口吻旁四分。
巨髎 從地倉穴行於鼻孔旁八分。
承泣 從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目下七分。
睛明 從承泣又與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目內眥外一分禁灸。
白話文:
【陽蹺脈十一穴分佈】
-
申脈穴:位於腳的太陽膀胱經,具體在腳踝外側下方五分處的凹陷中。
-
僕參穴:從申脈穴繞過後跟的骨頭下方。
-
附陽穴:從僕參穴往前,斜向腳踝外側上方三寸的位置。
-
居髎穴:從附陽穴,再與足少陽經交會於季肋(肋骨末端)軟骨下方八寸三分的地方。
-
肩髃穴:從居髎穴,再與手陽明經交會於臂骨頭,也就是肩膀頂端上方。
-
巨骨穴:從肩髃穴往上,位於肩尖上方,兩塊叉開的骨頭之間。
-
臑俞穴:從巨骨穴,再與手足太陽、陽維經交會於肩後方大骨下方,肩胛骨上方邊緣。
-
地倉穴:從臑俞穴,再與手足陽明經交會於嘴脣兩側四分位置。
-
巨髎穴:從地倉穴,位於鼻孔旁邊八分的地方。
-
承泣穴:從巨髎穴,再與任脈、足陽明經交會於眼睛下方七分的位置。
-
睛明穴:從承泣穴,再與足太陽、足陽明以及陰蹺經交會於眼睛內角外一分處,這個穴位禁止進行灸療。
3. 陰蹺穴歌
陰蹺起於然谷穴,上行照海、交信、列三穴,原本足少陰,足之太陽睛明接。陰蹺者,足少陰之別脈也。
白話文:
陰蹺脈起始於然谷穴,往上行經照海穴、交信穴、以及列缺穴這三個穴位。它本源自足少陰腎經,再連接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所謂的陰蹣脈,實際上是足少陰腎經的一條分支脈絡。
4. 陰蹺脈三穴分寸
然谷 起於足少陰腎經足內踝前大骨下陷中
照海 從然谷循內踝之下一寸是穴
交信 從照海穴下循太谿穴,又郄於足內踝之上二寸,直行交信穴。從交信上循陰股入陰而行,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鼻旁,屬目內眥外宛宛中,睛明穴合於一陽,陽蹺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之用矣。
白話文:
【陰蹺脈三穴的位置】
然谷穴:起始於腳部腎經的路徑上,在腳內側踝骨前方,大骨下方的凹陷處。
照海穴:從然谷穴開始,沿著腳內側踝骨下方一寸的地方就是此穴位。
交信穴:從照海穴往下,跟隨著太谿穴的路徑,再在腳內側踝骨上方兩寸的位置,這條直線上的點就是交信穴。從交信穴往上走,穿過大腿內側進入腹部,再向上沿著胸部內側進入鎖骨上窩,接著穿出位於頸部的人迎穴前方,進入到顴骨旁邊,最終歸屬於眼睛內角的微凹處,也就是睛明穴,與一陽交會。當陽蹺脈的氣流和陰蹻脈的氣流匯合並迴流時,就起到了滋潤眼睛的作用。
5. 陽維脈歌
陽維脈起穴金門、陽臑、天髎、肩井、深本、神、陽白、並臨泣、正營、腦空、風池、巡、風府、啞門,此二穴項後入發是其根。
白話文:
陽維脈起始於金門穴,然後經過陽臑穴、天髎穴、肩井穴、深本穴、神穴、陽白穴,並且連接臨泣穴、正營穴、腦空穴、風池穴,再經過巡穴、風府穴、以及啞門穴,這最後兩個穴道位於頸後髮際處,可視為陽維脈的根本位置。
6. 陽維脈十三穴分寸
枕骨下金門 穴即足太陽膀胱經之足外踝下一寸
陽交 從金門行於足少陽膽經足外踝上七寸
臑俞 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肩後大骨下胛上廉
天髎 與手足少陽會於缺盆中上毖骨際
肩井 又會於肩上陷中
陽白 從肩井穴上頭與足少陽會於眉上一寸
本神臨泣 二穴從陽白上行於目上直入髮際
正營 從臨泣上行二寸
腦空 從正營循行枕骨下
風池 從腦空下行至耳後大筋外廉
風府啞門 二穴與督脈會於項後枕骨下
白話文:
[陽維脈十三穴的位置]
在枕骨下方的是金門穴,這個穴位也位於足太陽膀胱經,具體位置在腳外踝下約一寸處。
陽交穴則在金門穴往上,沿著足少陽膽經,位於腳外踝上約七寸的地方。
臑俞穴與手足太陽以及蹺脈相會,位置在肩後的大骨下方,肩胛骨的上緣。
天髎穴與手足少陽相會,位於鎖骨上,靠近頸部的凹陷處。
肩井穴則在肩部的凹陷中。
陽白穴從肩井穴開始,向上到頭部,與足少陽膽經會合,位於眉毛上方約一寸的地方。
本神穴和臨泣穴兩穴從陽白穴開始,沿著眼睛上方直達髮際。
正營穴從臨泣穴往上約二寸的位置。
腦空穴從正營穴沿著枕骨下方向前行。
風池穴從腦空穴向下,位於耳朵後方大筋的外側。
風府穴和啞門穴兩穴與督脈會合,位於頸後枕骨下方。
7. 陰維穴歌
陰維之穴,起築賓府,舍大橫腹哀,循期門天突廉舌本。此是陰維脈,維陰。
白話文:
陰維脈的穴道,起始於築賓這個位置,接著經過大橫和腹哀兩處穴點,再沿著期門到達天突,最後抵達舌根旁邊。這就是陰維脈的走向,專門調節身體的陰經。
以上即為所要求的翻譯內容。
8. 陰維脈七穴分寸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