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鼎

《神灸經綸》~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童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轍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邱、光明、陽輔、高懸、鐘邱、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白話文:

足少陽經的四十三個穴位,依次是:童子髎、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轍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邱、光明、陽輔、高懸、鐘邱、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2. 膽經四十三穴分寸

童子髎(一名太陽,一名前關),穴在目銳眦,去眥五分,灸三壯。

聽會,從童子髎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動脈宛宛中,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灸三壯。

客主人(一名上關),從聽會上直行一寸,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灸三壯。

頷厭,從客主人上內斜行,兩太陽曲角上廉,灸三壯。

懸顱,從頷厭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之中,灸三壯。

懸釐,從懸顱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下廉,灸三壯。

曲鬢,從懸釐後行,耳前入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灸三壯。

率谷,從曲鬢後行,耳上入髮際,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灸三壯。

天衝,從率谷後行,耳後三分許,入髮際二寸,灸三壯。

浮白,從天衝下行,耳後入髮際一寸,灸三壯。

竅陰(一名枕骨),從浮白下行,耳後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灸三壯。

完骨,從竅陰行,耳後入髮際四分,灸三壯。

本神,從完骨折上行,神庭三寸,直耳上入髮際四分,灸七壯。

陽白,從本神行,眉上一寸,直瞳子,灸三壯。

臨泣,從陽白上直行,入髮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灸三壯。一日,禁灸。

目窗(一名至榮),從臨泣後,門一寸,灸五壯。

正營,從目窗後行一寸,灸三壯。

承靈,從正營後行一寸五分,灸五壯。

腦空(一名顳顬),從承靈後行一寸五分,灸五壯。

風池,從腦空下行,耳後下發際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灸三壯。七壯,炷宜小。

肩井,從風池下行,肩上會其支者,合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當中指下陷中,灸三壯。

淵腋(一名泉腋),從肩井下行,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禁灸。

輒筋,從淵腋下行,復行前一寸,三肋端橫直蔽骨旁,七寸五分半,直兩乳側,臥屈上足取之,灸三壯。

日月(一名神光),從輒筋行,乳下二肋端縫下五分,灸五壯。

白話文:

童子髎穴位於眼角外側,距眼角五分處;聽會穴位於耳前,從童子髎穴下斜行,起於耳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方動脈跳動處;客主人穴位於聽會穴上方一寸處;頷厭穴位於客主人穴上方,斜行至兩太陽穴曲角上緣;懸顱穴位於頷厭穴後方,耳前曲角上緣,兩太陽穴中間;懸釐穴位於懸顱穴後方,耳前曲角上緣,兩太陽穴下緣;曲鬢穴位於懸釐穴後方,耳前髮際曲角陷中;率谷穴位於曲鬢穴後方,耳上髮際陷中;天衝穴位於率谷穴後方,耳後三分許髮際處;浮白穴位於天衝穴下方,耳後髮際一寸處;竅陰穴位於浮白穴下方,耳後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處;完骨穴位於竅陰穴上方,耳後髮際四分處;本神穴位於完骨穴上方,神庭穴三寸,直耳上髮際四分處;陽白穴位於本神穴下方,眉上一寸,直瞳孔處;臨泣穴位於陽白穴上方,髮際五分陷中,正眼處;目窗穴位於臨泣穴後方,門一寸處;正營穴位於目窗穴後方一寸處;承靈穴位於正營穴後方一寸五分處;腦空穴位於承靈穴後方一寸五分處;風池穴位於腦空穴下方,耳後下髮際陷中,大筋外緣;肩井穴位於風池穴下方,肩上會其支者,合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淵腋穴位於肩井穴下方,腋下三寸;輒筋穴位於淵腋穴下方,前行一寸,三肋端橫直蔽骨旁;日月穴位於輒筋穴下方,乳下二肋端縫下五分處。

京門(一名氣腧一名氣府) 從日月行監骨腰中季脅本俠脊臍上五分旁開九寸半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灸三壯

白話文:

京門穴(又名「氣腧」、「氣府」):從「日月穴」沿著監骨,在腰部,季脅中線與脊椎間,臍上五分、旁開九寸半的地方。側臥,屈曲上面的腿,伸展下面的腿,高舉胳臂,取穴,炙灸三壯。

帶脈 從京門下行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臍上二分旁開八寸半灸五壯

五樞 從帶脈下三寸一曰水道旁寸半陷中灸五壯

維道(一名外樞) 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灸三壯

居髎 從維道下行三寸監骨上陷中灸三壯

環跳 從居髎下行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灸三壯 環跳穴下行膝上外廉兩筋中以手著腿中指盡處風市穴也

中瀆 從風市下髀骨外膝上外廉五寸分肉間陷中灸五壯

白話文:

帶脈從京門向下,沿著肋骨下方一寸八分的位置,往下陷進肚臍上方二分,再向兩邊各開八寸半,灸五壯。

五樞從帶脈向下三寸,在水道穴旁邊一寸半的位置,往下陷進,灸五壯。

維道(又名外樞)從五樞向下,經過肝經的章門穴下方五寸三分,灸三壯。

居髎從維道向下三寸,在監骨上往下陷進,灸三壯。

環跳從居髎向下,沿著髀樞(股骨大轉子)的外側,側臥伸下腿,屈上腿,取穴,灸三壯。環跳穴向下,在膝蓋上方外側兩條筋之間,用手觸摸腿部,中指盡頭的位置是風市穴。

中瀆從風市向下,在股骨外側膝蓋上方外廉五寸,肉間陷進的位置,灸五壯。

3. 肝經穴歌

足厥陰肝一十四,大敦行間,太衝是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五里,陰廉上急脈,章門才過期門至。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共有十四個穴位,分別是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4. 肝經十四穴分寸

大敦 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後如韭葉許外側聚毛中,一云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灸三壯。

行間 從大敦上行足大指次指岐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

太衝 從行間上行二寸足跗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

中封 從太衝上行足內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一名懸泉),灸三壯,千金云五十壯。

蠡溝(一名交儀) 從中封上行內踝上五寸,灸三壯。

中都(一名中郄) 從蠡溝上行二寸當胻骨中,灸五壯。

膝關 從中都上行挾鼻下二寸旁陷者中,灸五壯。

曲泉 從膝關上行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橫紋頭取之,灸三壯。

陰包 從曲泉上行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蜷足取之,看膝內側有槽中,灸三壯。

五里 從陰包上行在足陽明之氣衝穴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應手,灸五壯。

白話文:

大敦穴位於腳大拇指末端,指甲後緣如韭菜葉般寬度處的外側毛髮聚合的地方。也有人說,腳大拇指內側是隱白穴,外側是大敦穴。灸三壯。

行間穴從大敦穴向上沿著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骨縫走,動脈搏動處凹陷的地方,灸三壯。

太衝穴從行間穴向上走兩寸,腳背和腳踝之間動脈搏動處凹陷的地方,灸三壯。

中封穴從太衝穴向上走一寸,腳內踝前方筋腱凹陷處,又名懸泉穴,灸三壯,千金方記載灸五十壯。

蠡溝穴從中封穴向上走五寸,又名交儀穴,灸三壯。

中都穴從蠡溝穴向上走兩寸,脛骨中點,又名中郄穴,灸五壯。

膝關穴從中都穴向上走兩寸,膝蓋下方兩側凹陷處,灸五壯。

曲泉穴從膝關穴向上走,膝蓋內側輔骨下方大筋之上小筋之下凹陷處,屈膝時橫紋頂端取穴,灸三壯。

陰包穴從曲泉穴向上走四寸,大腿內側兩筋之間,屈足取穴,膝蓋內側有凹槽處,灸三壯。

五里穴從陰包穴向上走,在足陽明經氣衝穴下三寸,大腿內側動脈搏動處,灸五壯。

陰廉 從五里上行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氣衝下二寸動脈陷中,灸三壯;羊矢在陰旁股內約紋縫中,皮肉間有核如羊矢故名。

白話文:

陰廉:從五里往上走,羊矢穴在斜裏往下三分,直上二寸有氣衝穴,下去二寸有動脈陷中穴,灸三壯。羊矢穴在大腿內側,約在股內縫的皮肉之間,有一個像羊矢大小的核,所以稱作羊矢穴。

急脈 從陰廉上行陰上中行兩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隱指而堅,甚按則痛引上下,此厥陰之大絡,故曰厥陰急脈,即睪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經脈篇曰足厥陰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又曰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然此實厥陰之正脈而會於陽明者也。按此穴自甲乙經以下諸書皆無是遺誤也,今增入之。

白話文:

急脈從陰廉向上行至陰上中,兩側相距二寸半,按壓時隱隱作痛,用力按壓則疼痛加劇,並引至上下,這是厥陰經的大絡脈,因此稱為厥陰急脈,也就是睪丸的繫帶,可以灸療,但不可刺。經脈篇記載,足厥陰經循著大腿內側,進入陰毛,經過陰器。又說它的別脈循著小腿向上,在睪丸處與莖部相連。然而,這實際上是厥陰經的正脈,並與陽明經相會。按此穴位,自《甲乙經》以下的諸多醫書中皆無記載,是遺漏錯誤。現在予以增入。

章門(一名長平一名脅髎) 從急脈上行足太陰脾經之大橫穴外季脅直臍軟骨端,臍上二寸兩旁開六寸,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一云肘尖盡處是穴;一云在臍上一寸八分兩旁各八寸半季脅端;一云在臍上二寸兩旁各六寸,寸法以胸前乳間橫折八寸約取之,灸三壯,一云百壯。

期門 從章門上行足陽明胃經之不容穴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灸五壯,七壮。

白話文:

章門穴(別名長平、脅髎):從急脈大橫穴上行足太陰脾經,位於季脅直對肚臍軟骨端,在肚臍上兩寸,左右兩邊分別距離肚臍六寸,側臥屈曲上腳、伸展下腳、舉起手臂時取穴;另一種說法是肘尖盡頭處是穴位;還有一種說法是位於肚臍上八分之一寸,左右兩邊各八寸半,在季脅盡頭;另有一種說法是肚臍上兩寸,左右兩邊各六寸,是以胸前乳間橫折八寸約略取穴,灸三壯,另一種說法是一百壯。

5. 奇經八脈

經論督脈尺寸中央三部俱浮直上直下,督脈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極於上齒縫中齦交穴。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

白話文:

根據經絡理論,督脈的尺寸中央三部都是浮而直上直下的。督脈起始於下極穴,沿著脊柱內側向上行走到風府穴,進入腦內並到達頭頂,然後沿著額頭行走到鼻樑,最後止於上齒縫中齦交穴。張潔古說:督脈是諸陽經脈的總督,是陽脈的綱領。

任脈寸口脈緊細實長至關,又曰寸口邊丸丸。任者妊也,為陰脈之海,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裡由關元上咽至承漿下齦交,極目下承泣穴,為陰脈之都綱也。

白話文:

任脈的寸口脈緊緻細實,一直延伸到關穴,又稱為「寸口邊丸丸」。任脈就是妊娠的脈,是陰脈之海,從中極穴以下開始,沿著腹腔內上行,由關元穴、上咽喉、抵達承漿穴、下齦交會,最後是極目穴下方的承泣穴,它是陰脈的總綱。

衝脈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起於氣街,挾臍左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之根本,故稱經脈之海,亦稱血海。

白話文:

衝脈在尺寸(食指及中指)的中央,牢固而直上直下,起始於氣街,挾帶著肚臍的左右兩側往上行走到胸中而散開。衝脈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所以稱之為經脈之海,也稱之為血海。

陽蹺脈寸部左右彈起於足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

陰蹺脈尺部左右彈起於足跟上內踝,循陰上胸至咽,極於目內眥睛明穴。

帶脈關部左右彈起於季脅,周圍一周,如束帶然。

陰維脈尺外斜上至寸,起於諸陰之交,發於內踝上五寸,循股入小腹,循脅上胸至頂前而終。

陽維脈尺內斜上至寸,起於諸陽之會,發於足外踝下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厭抵少腹,循頭入耳至本神而止。

白話文:

陽蹺脈從足跟內側彈起,沿著外踝向上,經過脅肋、肩膀,到達口邊,最後到達耳後風池穴。

陰蹺脈從足跟上內踝彈起,沿著內側向上,經過胸部,到達咽喉,最後到達眼角的睛明穴。

帶脈從兩側腰部彈起,環繞身體一週,像一條束帶一樣。

陰維脈從內踝上五寸處彈起,沿著大腿進入小腹,經過脅肋、胸部,到達頭頂前部。

陽維脈從足外踝下一寸五分處彈起,沿著膝蓋、大腿外側到達小腹,經過頭部,最後到達耳邊的本神穴。

匯辨云:奇經者,在十二經脈之外,無臟腑與之配偶,故曰奇。夫臟腑之脈寸關尺有定位,浮中沉有定體,弦鉤毛石有定形,此則另為一脈,形狀固異,而隧道亦殊,病症不同,而診治自別。

白話文:

《匯辨》中說:奇經,不是十二經脈中的任何一條經脈,它不與任何臟腑相配,所以稱之為奇。臟腑的脈搏寸、關、尺有固定的位置,浮、中、沉有固定的形態,弦、鉤、毛、石有固定的形狀。奇經是另一條經脈,它的形狀與十二經脈不同,運行路線也不同,病症也不同,所以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李時珍云:八脈不拘制於十二經,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沛妄行,流於河澤。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任沖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八條奇經並不受限於十二條正經,如果正經的經氣過於充盛,就會溢流到奇經。因此,有位秦越人將這種溢流的情形,比喻成天上大雨傾盆落下,溝渠的水滿溢出來,雨水四處亂流,最後都流到河流湖泊中。陽維是主一身外表的經脈,陰維是主一身內部的經脈,這可以用乾和坤兩種卦象來說明。陽蹺主一身左右兩邊的陽經,陰蹺主一身左右兩邊的陰經,這可以用東和西兩個方向來說明。督脈主一身背後的陽經,任脈和沖脈主一身身前的陰經,這可以用南和北兩個方向來說明。帶脈橫向束縛其他經脈,這可以用六合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