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鼎

《神灸經綸》~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童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轍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邱、光明、陽輔、高懸、鐘邱、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總共有四十三個穴位,起始於瞳子髎穴,然後依次經過聽會穴、上關穴(即客主人穴)、頷厭穴、懸窌穴、懸顱穴、懸釐穴、曲鬢穴、率穀穴、天衝穴、浮白穴、頭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風池穴、肩井穴、淵腋穴、脇下穴、章門穴、期門穴、日月穴、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環跳穴、髀關穴、伏兔穴、陽關穴、陽陵泉穴、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足五里穴、足三里穴、足二里穴、足一里穴、足臨泣穴、足大趾穴、足小趾穴、竅陰穴,最終結束。

然而,原文中"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邱、光明、陽輔、高懸、鐘邱、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的穴名部分在現代的針灸學和中醫經絡學中並未找到完全對應,可能因為古代穴名與現代穴名的差異,或因原文有誤。以上是根據現有資料盡力翻譯的部分。

請注意,對於針灸和經絡學的學習,應該參考標準的醫學教材和專業指導。

2. 膽經四十三穴分寸

陽陵泉(一名筋急) 從中瀆下行膝下外廉三寸半肉間陷中灸七壯

陽交(一名陽輔) 從陽陵泉下行膝下外廉二寸半肉間陷中灸五壯

外丘(一名外關) 從陽交下行膝下外廉一寸半肉間陷中灸五壯

下陵(一名下關) 從外丘下行膝下外廉一寸肉間陷中灸五壯

承山(一名承筋) 從下陵下行腘上三寸肉間陷中灸五壯

飛揚(一名飛揚筋) 從承山下行腘上二寸肉間陷中灸五壯

跗陽(一名陽輔) 從飛揚下行腘上二寸肉間陷中灸五壯

跗陽穴下行足外踝後下廉陷中以手著足中指盡處崑崙穴也

崑崙(一名丘墟) 從跗陽下行足外踝後下廉陷中灸五壯

隱白(一名隱元) 從崑崙下行足小指次趾外側端陷中灸五壯

白話文:

【膽經四十三穴分寸】

陽陵泉穴(又稱筋急):位於膝蓋下方外側邊緣三寸半,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七壯。

陽交穴(又稱陽輔):位於陽陵泉穴下方,膝蓋下方外側邊緣二寸半,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外丘穴(又稱外關):位於陽交穴下方,膝蓋下方外側邊緣一寸半,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下陵穴(又稱下關):位於外丘穴下方,膝蓋下方外側邊緣一寸,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承山穴(又稱承筋):位於下陵穴下方,膝窩上方三寸,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飛揚穴(又稱飛揚筋):位於承山穴下方,膝窩上方二寸,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跗陽穴(又稱陽輔):位於飛揚穴下方,膝窩上方二寸,在肌肉凹陷處。施灸五壯。

跗陽穴再往下,到腳外踝後下方凹陷處,即為崑崙穴,位置在你用手按住腳背,中指最遠端所觸及之處。

崑崙穴(又稱丘墟):位於跗陽穴下方,腳外踝後下方凹陷處。施灸五壯。

隱白穴(又稱隱元):位於崑崙穴下方,腳小趾旁邊第二趾的外側末端凹陷處。施灸五壯。

3. 肝經穴歌

足厥陰肝一十四,大敦行間,太衝是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五里,陰廉上急脈,章門才過期門至。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總共有十四個穴位,首先從大敦穴開始,接著是行間穴,然後是太衝穴,這三個穴在腳部。再來是中封穴,蠡溝穴和中都穴,這三個穴位於小腿。膝關穴和曲泉穴則是在膝蓋附近。接下來是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和急脈穴,這些穴道位於大腿。最後經過章門穴,直到期門穴結束。

4. 肝經十四穴分寸

大敦 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後如韭葉許外側聚毛中,一云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灸三壯。

行間 從大敦上行足大指次指岐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

太衝 從行間上行二寸足跗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

中封 從太衝上行足內踝前一寸筋里宛宛中(一名懸泉),灸三壯,千金云五十壯。

蠡溝(一名交儀) 從中封上行內踝上五寸,灸三壯。

中都(一名中郄) 從蠡溝上行二寸當胻骨中,灸五壯。

膝關 從中都上行挾鼻下二寸旁陷者中,灸五壯。

曲泉 從膝關上行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橫紋頭取之,灸三壯。

陰包 從曲泉上行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蜷足取之,看膝內側有槽中,灸三壯。

五里 從陰包上行在足陽明之氣衝穴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應手,灸五壯。

陰廉 從五里上行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氣衝下二寸動脈陷中,灸三壯;羊矢在陰旁股內約紋縫中,皮肉間有核如羊矢故名。

急脈 從陰廉上行陰上中行兩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隱指而堅,甚按則痛引上下,此厥陰之大絡,故曰厥陰急脈,即睪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經脈篇曰足厥陰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又曰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然此實厥陰之正脈而會於陽明者也。按此穴自甲乙經以下諸書皆無是遺誤也,今增入之。

章門(一名長平一名脅髎) 從急脈上行足太陰脾經之大橫穴外季脅直臍軟骨端,臍上二寸兩旁開六寸,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一云肘尖盡處是穴;一云在臍上一寸八分兩旁各八寸半季脅端;一云在臍上二寸兩旁各六寸,寸法以胸前乳間橫折八寸約取之,灸三壯,一云百壯。

期門 從章門上行足陽明胃經之不容穴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灸五壯,七壮。

白話文:

[肝經十四穴的位置]

  1. 大敦:穴道位於腳大拇指末端,離指甲邊緣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在外側的毛髮聚集處。有人認為,內側的是隱白穴,外側的則是大敦穴。可施灸三次。

  2. 行間:從大敦穴向上,位於腳大拇指和第二趾之間的骨縫間,能摸到脈動的凹陷中。可施灸三次。

  3. 太衝:從行間穴向上二寸,腳背與腳掌交界處,能摸到脈動的凹陷中。可施灸三次。

  4. 中封:從太衝穴向上,在腳內踝前一寸,位於肌肉深處的凹陷中,又名懸泉。可施灸三次,有資料記載可灸五十次。

  5. 蠡溝(又名交儀):從中封穴向上,在內踝上五寸。可施灸三次。

  6. 中都(又名中郄):從蠡溝穴向上二寸,位於小腿骨中間。可施灸五次。

  7. 膝關:從中都穴向上,位於鼻子下方兩寸,旁邊的凹陷中。可施灸五次。

  8. 曲泉:從膝關穴向上,在膝蓋內側輔骨下,大腿肌腱上方,小腿肌腱下方的凹陷中,屈膝時在橫紋頭可以找到。可施灸三次。

  9. 陰包:從曲泉穴向上,在膝蓋上方四寸,大腿內側兩根筋肉之間,蜷起腳趾可以找到,看膝蓋內側有凹槽中。可施灸三次。

  10. 五里:從陰包穴向上,在足陽明胃經的氣衝穴下方三寸,位於大腿內側的脈動處。可施灸五次。

  11. 陰廉:從五里穴向上,在羊矢穴下方斜向三分,直上氣衝穴下方二寸,位於脈動的凹陷中。可施灸三次;羊矢穴位於陰部旁邊大腿內側的紋縫中,皮肉間有一顆像羊糞的硬塊因此得名。

  12. 急脈:從陰廉穴向上,在生殖器上方中間兩側,距離二寸半,按壓時會感到堅硬,重按會引起上下疼痛,這是肝經的大絡脈,所以稱為肝經急脈,也是睪丸的連接處,只適合灸,不適合針刺。

  13. 章門(又名長平、脅髎):從急脈穴向上,在足太陰脾經的大橫穴外側,季脅對著肚臍的軟骨末端,臍上二寸兩側各開六寸,側躺時彎曲上面的腳,伸直下面的腳,舉起手臂可以找到。另一種說法是在肘尖的盡頭是穴位;另一種說法是在臍上一寸八分兩側各八寸半的季脅末端;還有一種說法是在臍上二寸兩側各六寸,用胸部乳間橫向八寸的標準來量取。可施灸三次,也有資料記載可灸一百次。

  14. 期門:從章門穴向上,在足陽明胃經的不容穴旁一寸五分,向上對應乳房第二根肋骨末端。可施灸五次或七次。

5. 奇經八脈

經論督脈尺寸中央三部俱浮直上直下,督脈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極於上齒縫中齦交穴。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

任脈寸口脈緊細實長至關,又曰寸口邊丸丸。任者妊也,為陰脈之海,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裡由關元上咽至承漿下齦交,極目下承泣穴,為陰脈之都綱也。

衝脈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起於氣街,挾臍左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之根本,故稱經脈之海,亦稱血海。

陽蹺脈寸部左右彈起於足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

陰蹺脈尺部左右彈起於足跟上內踝,循陰上胸至咽,極於目內眥睛明穴。

帶脈關部左右彈起於季脅,周圍一周,如束帶然。

陰維脈尺外斜上至寸,起於諸陰之交,發於內踝上五寸,循股入小腹,循脅上胸至頂前而終。

陽維脈尺內斜上至寸,起於諸陽之會,發於足外踝下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厭抵少腹,循頭入耳至本神而止。

匯辨云:奇經者,在十二經脈之外,無臟腑與之配偶,故曰奇。夫臟腑之脈寸關尺有定位,浮中沉有定體,弦鉤毛石有定形,此則另為一脈,形狀固異,而隧道亦殊,病症不同,而診治自別。

李時珍云:八脈不拘制於十二經,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沛妄行,流於河澤。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任沖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

白話文:

【奇經八脈】

督脈的部分,根據經論所述,其在身體的中央三部均呈現浮直上下的狀態。督脈起源於人體最下方的腧穴,沿著脊椎內部向上,一直到風府進入腦部,再從頭頂循行到額頭,直至鼻樑,最後達到上排牙齒的縫隙中,終點在齦交穴。張潔古曾經提到:督脈之所以被稱作督,因為它是所有陽脈的總綱。

任脈在寸口部位呈現緊密、細長且實的脈象,直至關節。任脈的'任'字,代表妊娠,它是所有陰脈的海洋,起源於中極穴下方,沿腹部內側往上,經過關元穴,最終到達承漿穴下方的齦交穴,極限位置在眼睛下方的承泣穴,堪稱所有陰脈的總綱。

衝脈在中央部位,脈象堅韌,直上直下。起源於氣街,夾在肚臍兩側向上行進到胸中,然後四處散開。它是十二經脈的根本,因此被稱為經脈之海,同時也被稱為血海。

陽蹺脈在寸口部位,左右雙方脈象像彈簧般從腳跟中間升起,向上經過外踝,沿脅部上肩,經過嘴邊到達眼睛,最後終點在耳後的風池穴。

陰蹺脈在尺口部位,左右雙方脈象像彈簧般從腳跟升起,通過內踝,沿著私處上行到胸部,最終到達眼睛內角的睛明穴。

帶脈在關口部位,左右雙方脈象像彈簧般從季脅升起,繞身體一週,如同腰帶一樣。

陰維脈在尺口外側斜向上升至寸口,起源於所有陰脈的交匯點,從內踝上五寸的位置開始,沿大腿進入小腹,沿脅部上行到胸,最終到達頭頂前部。

陽維脈在尺口內側斜向上升至寸口,起源於所有陽脈的交匯點,從足外踝下一寸五分的地方開始,沿膝蓋上行到大腿,抵達少腹,沿頭部進入耳朵,最後到達本神穴停止。

匯辨所說:奇經八脈位於十二經脈之外,沒有相應的臟腑與它們相配,所以被稱為奇經。臟腑的脈象在寸關尺有固定的部位,浮中沉有固定的特徵,弦鉤毛石有固定的形狀,但奇經卻是另外一個系統,形狀和通道都有所不同,導致病症和診治方法也有差異。

李時珍認為:奇經八脈不受十二正經的限制,當正經脈象旺盛時,就會溢出到奇經,就像天上下雨,溝渠滿溢,雨水亂流,最終流入河流和湖泊。陽維脈主控身體的表面,陰維脈主控身體的內部,這可以從天地的角度來理解。陽蹺脈主控身體左右的陽面,陰蹺脈主控身體左右的陰面,這可以從東西的角度來理解。督脈主控身體後方的陽面,任脈和衝脈主控身體前方的陰面,這可以從南北的角度來理解。帶脈橫向束縛其他脈絡,這可以從六合的角度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