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培

《重樓玉鑰續編》~ 論治 (1)

回本書目錄

論治 (1)

1. 論治

一是證輕者,微發於咽旁;重者,其白蔓於喉及喉管;至極重者,其白纏滿肺系,以及肺內皆有,非僅現形於喉部也。是以打嗆音喑,鼻塞氣喘齊作,皆由白腐黏塞於內之故,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者也。試思辛溫表散,攻下寒涼等法,可施否乎?一經妄投,其白在內,浸淫愈甚,肺氣益虧,更速其殆,不過七日發喘而斃矣。一白腐,切不可動手用刮及妄施針灸,此原屬內因虛候,非風熱實症之可倫。

嘗見有用牙片將白腐強刮以為立時取效,希誇妙手之名,殊不知動刮之後,其白雖去,旋覆萌發,必較前更劇,且刮時每致傷出血,而腐處痛益甚,症亦增重矣。因刮傷而致殞者,蓋亦不少,然猶執而不改,不識從何處得來,如此神奇,竟不肯舍,即如舌瘡糜爛,亦動刮之,是誠何心哉!將謂刮法易效,效捷於湯液之治,勝於一匕活人,其功豈不大哉?無如動刮之後,每多不救,籲!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為仁術者,當如是乎。

一白腐不挾雜證猶易施治,倘兼他症,或發癮疹流丹斑瘭,又壯熱不退等候,最難著手,須知丹疹斑瘭有陰陽之別及虛實之分,不得執定風熱實火,使用石膏、黃連、黃芩、花粉、犀角等味,一經妄投,轉為內陷,必致循衣摸床,直視譫語,諸敗症現矣,洵難救治。

若體質屬實,或口渴引飲,大便閉結,小便短少,脈數有力,審明證與脈合,舌胎焦黃,其喉間白腐勢輕,而渾身丹斑之勢重,色赤如丹砂,亦須養陰中或加石膏、山梔、炒芩之類清之可也。倘本質虛弱肝腎不足,其白腐重於丹疹,兩脈虛數無力,口不渴,或渴不喜飲,舌苔柔嫩無焦黃色,此乃浮游之火騰越,非實火也。

書云:火之有餘,即水之不足,切勿徒從事於丹疹,只須注重養陰,兼以清潤,斯一舉而兩得矣。一丹疹每因喉患,初起有發熱惡寒之作,醫者不察所因,擬為時感之症,輒誤用蘇葉、桂枝、乾薑、附子、羌活、厚朴之類,陰液為其所灼,鼓動浮游之火,燥中加燥,以致逼出丹疹,此乃屬無根之火。假使妄施寒涼,則水極反從火化,其誤不淺。

一白腐發於嚴寒者,因寒邪蘊而為熱,起初不知病由,認作感受寒邪,誤服乾薑蔥湯,以致喉痛,發為白腐,其鼻不塞可治。若鼻塞及胸脅築悶,則誠難治。緣肺熱還傷肺也,如發熱時,喉內兩旁紅腫而有白腐者,宜先用荊防、薄荷、牛蒡子之類微疏解之,再用治白腐法,而患自平。若頻進祛風散寒及辛溫之劑,白腐未必能除,即變生他症,或且胸築痰鳴氣喘等候作矣。

一白腐俗呼白菌。凡鄉隅小兒患此者,土人嘗取樹上所生濕菌煎洗,及與菌湯服之,其輕者間或有驗,重者每多致誤,第不識從何處傳來以菌,治菌誠可嘆也。

白話文:

論治

輕症的白喉僅僅輕微地出現於咽喉旁邊;重症則白色膜狀物蔓延到喉嚨和氣管;最重症則白色膜狀物佈滿肺部,甚至肺內都有,並不只是表現在喉嚨部位。因此會出現聲音嘶啞、鼻塞、氣喘等症狀,都是因為白色腐敗物阻塞於體內所致,所謂「內在的病症必然表現在外」就是這個道理。試想一下,使用辛溫解表、攻下寒涼等方法,是否可行呢?一旦錯誤使用,體內的白色膜狀物就會更加蔓延,肺氣更加虛弱,病情迅速惡化,最多七天就會因氣喘而死。白喉,絕對不能用手刮除,也不能隨便針灸,這本是體內虛弱的病症,並非風熱實症可以相比。

曾見有人用牙片強行刮除白喉,妄圖以此迅速見效,炫耀自己的高明醫術,卻不知道刮除後,雖然白色膜狀物暫時消失了,但很快就會再次萌發,而且比之前更加嚴重,而且刮除時經常會造成出血,腐爛的地方更痛,病情也加重了。因刮傷而死亡的病例,其實不少,然而他們還是執迷不悟,不知道從哪裡學到這種神奇的療法,竟然不肯放棄。就連舌頭潰瘍糜爛,他們也用刮除的方法,這到底是什麼心態呢!他們認為刮除方法見效快,比湯藥治療更有效,比一勺藥救人更厲害,功勞豈不大嗎?但是刮除後,大多數都無法治癒,唉!錯誤而不改正,這就是錯誤,行醫之人,應該如此嗎?

白喉如果沒有其他併發症,比較容易治療。如果伴隨其他症狀,比如出疹、流丹、斑疹、瘭疽,或者高燒不退等,就非常難以治療。要知道丹疹斑瘭有陰陽虛實之分,不能一概而論為風熱實火,使用石膏、黃連、黃芩、花粉、犀角等藥物。一旦錯誤使用,就會導致病情內陷,必然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嚴重症狀,很難救治。

如果體質屬於實證,或者口渴多飲,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脈象有力,經仔細檢查證候與脈象相符,舌苔焦黃,喉嚨的白喉比較輕微,而全身丹毒斑點比較嚴重,顏色紅如朱砂,就應該滋陰,或者加入石膏、山梔、炒黃芩等藥物來清熱。如果體質虛弱,肝腎不足,白喉比丹毒更嚴重,脈象虛弱无力,口不渴,或者即使渴也不想喝水,舌苔柔軟不焦黃,這是虛火上升,而非實火。

書上說:「火盛就是水不足」,千萬不要只針對丹毒,只須注重滋陰潤燥,這樣就能兩全其美。丹毒常常是由於喉嚨疾病引起的,初期會發熱畏寒,醫生如果不了解病因,認為是普通感冒,就錯誤地使用蘇葉、桂枝、乾薑、附子、羌活、厚朴等藥物,陰液被灼傷,加劇虛火,燥上加燥,結果反而導致丹毒的出現,這是無根之火。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水寒反助火勢,這是很大的錯誤。

白喉發生在嚴寒季節的,是因為寒邪積聚而化為熱,初期不知道病因,認為是感受了寒邪,錯誤服用乾薑蔥湯,導致喉嚨疼痛,發展成白喉,如果鼻腔不通暢,可以治療。如果鼻塞,以及胸脅憋悶,就難以治療。因為肺熱還會損傷肺部。如果發熱時,喉嚨兩側紅腫並伴有白喉,應該先用荊防、薄荷、牛蒡子等藥物稍微疏通一下,然後再用治療白喉的方法,疾病自然會好轉。如果頻繁使用祛風散寒和辛溫的藥物,白喉未必能消除,反而會轉化成其他疾病,或者出現胸悶、痰鳴、氣喘等症狀。

白喉俗稱白菌。鄉村小孩子患這種病,當地人常常取樹上生長的濕菌煎煮洗滌,並服用菌湯,輕症患者有時會有效果,重症患者往往會加重病情,只是不知道這種用菌治菌的方法是從哪裡傳來的,真是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