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培

《重樓玉鑰續編》~ 藥性 (1)

回本書目錄

藥性 (1)

1. 藥性

不宜於白腐爛(共六十八種)。

白話文:

不適合用於治療白色腐爛的病症(共有六十八種)。

一羌活。凡喉風諸症,首在切忌,於白腐尤屬不宜,蓋羌活乃手足太陽引經之藥,散肌表寒邪,利周身疼痛,與喉患全不相涉,何必表及無辜?而今時之醫,一遇喉症,動輒用之,以致症之轉重,而不能收功者有之。猶執迷而不悟,遇後來者,仍復用之,洵可嘆也!善治者,無論風寒發熱之與否,從未用及,使其有熱自退,且喉患易愈,亦不愆期,豈不更妙乎?

一獨活。入腎與膀胱兩經,專理下焦風濕痛痹,亦非喉症之所宜投也。

白話文:

一、羌活。所有的喉風症狀,最重要的是忌諱,特別是不要吃發黴腐爛的食物。羌活是手足太陽經引經的藥物,可以使肌肉表面的寒邪散去,緩解全身疼痛,與喉嚨疾病完全沒有關係,為什麼要無辜地牽連到它?如今的醫生,一旦遇到喉症,動不動就用羌活,導致症狀加重,無法見效的例子比比皆是。還有人執迷不悟,遇到後來的患者,仍然使用,真是可嘆! 善於治療的人,無論是風寒發熱,從不使用羌活,讓熱氣自然退去,喉嚨疾病也更容易治癒,而且不耽誤時間,豈不是更好嗎?

一秦艽。本入陽明清火藥也。治風寒濕痹,利小水,解溫疫熱毒,或牙痛口瘡發熱者可用。

白話文:

秦艽。本品屬於陽明清熱解毒藥。主治風寒濕痹,利尿,解溫疫熱毒,或可治療牙痛、口腔潰瘍和發燒。

一桔梗。療諸喉風相宜。一兼虛候,則當慎用。至於白腐證,大相逕庭。蓋其有升無降,開提肺竅,能載諸藥上行,其肺實者固可用,而肺腎陰虛之白腐證,則不宜升提開竅,犯之必反劇。猶有不識病者,輒妄用至二三錢,以致肺氣益虧而愈閉,乃覆加石菖蒲以助之,其不殆也幾希!

白話文:

一桔梗,治療各種喉風疾病是非常適合的。但如果同時存在虛弱的情況,則應該謹慎使用。對於肺白腐證來說,桔梗的功效與治療原則截然相反。桔梗具有升提開竅的作用,能將其他藥物載上行至肺部,因此對於肺實證的人來說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對於肺腎陰虛的肺白腐證來說,就不適合使用桔梗升提開竅。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反而會加重病情。還有一些人不識病症,隨意使用桔梗,甚至用到二三錢的劑量,導致肺氣更加虧損,病情更加閉塞。如果再加入石菖蒲來輔助治療,那就更加危險了。

一射干。苦寒,有毒。本草雖載為治咽喉痹痛要藥,療實熱症則可,若實中兼虛者,即不宜施用。至白腐之患,又豈苦寒有毒之味所能療者耶?

白話文:

一、射干:

性味:苦、寒,有毒。

藥用:

  1. 本草綱目記載,射干是治療咽喉痹痛的要藥,對於實熱症狀有效。

  2. 但如果患者兼有實證虛證,就不適合使用射干。

  3. 對於白腐病,苦寒有毒的射干也不適合治療。

一山豆根。大苦寒。固有治咽喉之名,或於實症喉痹稍可,若論白腐,本屬肺虛燥症,豈可妄投?亦不宜與射干之苦寒並用,識者當慎之。

白話文:

山豆根性味苦寒。固有治療咽喉疾病的名聲,或者在實證喉痹上稍有效果。但如果談到白腐病,本質上屬於肺虛燥症,怎麼可以妄加使用山豆根呢?也不宜與射干的苦寒藥性並用,有識之士應當謹慎使用。

一桑白皮。為西方之藥,甘辛微苦而氣寒,仍瀉肺實之火,雖清肺止咳喘,然亦非白腐所宜。張會稽曰:既瀉肺實。又云:補肺則未必然。李士材曰:古稱補氣者,非若參耆之正補,乃瀉邪所以補正也。愚者信為補劑,而肺虛者亦用之,大失桑皮之面目矣。且市中近來所貨者,每以山楂根充售,更不相宜其真偽,尤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桑白皮是一種西方藥材,味道甘甜微苦帶點清涼,可以清瀉肺部實熱,能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喘息,但它並不適合白腐(肺虛)的患者。張會稽說過,桑白皮既可以清瀉肺實,卻不能肯定它可以補肺。李士材也說過,古人所謂的補氣,並不是像人參和耆參那樣直接補氣,而是通過清瀉邪氣來補益正氣。如果有人誤以為桑白皮是補品,而用於肺虛的患者身上,那就大錯特錯,完全違背了桑白皮的藥性了。此外,市面上最近出售的桑白皮,經常使用山楂根來冒充,真假難辨,所以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辨別。

一荊芥(又名假蘇)。乃解肌發表退寒熱清頭目之藥,亦稱利咽喉,惟於白腐不宜,不可因利咽喉而遂用之。即荊芥至賤之物,亦有假者,或云野蘇為之。

白話文:

一、荊芥(又名假蘇),是治療感冒、退燒、清頭目的藥物,也適用於治療咽喉腫痛,但只適用於白腐病,不能因為治療咽喉腫痛就任意使用。荊芥雖然是最便宜的草藥,但也有人造假,或者用野蘇來代替。

一龍膽草。大苦,大寒,肝膽經藥也。時珍曰: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瀉肝膽之熱正益肝膽之氣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髮之氣及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也。雖療咽喉風熱,切不可投於白腐之證。

一黃連。大苦大寒,為治實火之主藥,惟於喉症不可妄用。

白話文:

——龍膽草。性味大苦、大寒,是治療肝、膽經的藥物。李時珍說:相火寄存在肝膽中,有瀉火的作用而沒有補益的作用,所以瀉掉肝膽之熱正可以增益肝膽之氣。但是龍膽草性味大苦大寒,服用過多恐怕會損傷胃中生髮之氣,並助長火邪,就像久服黃連、反而會化生火毒的道理是一樣的。儘管用龍膽草治療咽喉風熱有效,但切不可用於白腐病症。

一黃芩。苦寒之品,入心勝熱,解瘟疫,清咽喉,療肺胃實熱。時珍曰:肺虛不宜者,苦寒傷土,損其母也。白腐症庸可施乎?

白話文:

一、黃芩:性味苦寒,歸入心經,可以清熱解毒,治療瘟疫,清咽利喉,治療肺胃實熱。李時珍說:肺虛的人不宜服用黃芩,因為苦寒之品會傷及脾胃,損害肺的母臟。所以,白腐症的患者不宜服用黃芩。

一白前。治肺氣壅實,胸膈逆滿。虛者禁用。

一燈草心。瀉肺熱,降心火,治五淋,除水腫,惟燒燈心灰,能療喉痹。勿因其瀉肺熱而用入白腐諸症。

白話文:

白前這種草藥可以治療肺部氣滯實證,以及胸膈脹滿不適。但是虛證的患者不宜使用。

燈心草可以清肺熱、降心火,還能治療各種淋症和消除水腫。只有燒成灰的燈心草能夠治療喉嚨腫痛。不要因為它能清肺熱就用在像肺結核這樣的病症上。

一地骨皮。苦而微寒,乃退陰虛血熱有汗之骨蒸,及肺腎胞中陰虛之伏火,亦能滋水養木。於白腐雖無礙,然可勿用。

一天花粉。味苦寒,氣味頗輕,最涼心肺,善解熱渴,亦不宜於白腐。

白話文:

一、地骨皮。性味苦而微寒,能退除陰虛血熱引起的盜汗,以及肺、腎、胞中陰虛引起的虛火。也能滋養水液,補肝木。雖然它對白腐沒有妨礙,但也可以不用。

一連翹。苦辛微寒,手足少陽陽明、手少陰之藥。瀉心經客熱,降胃濕熱。諸瘡痛癢皆屬心火,故為瘡家要藥,惟白腐不宜。

白話文:

連翹:性味苦、辛,微寒,歸手足少陽、陽明、手少陰經。

功效:瀉心經客熱,降胃濕熱。

主治:諸瘡痛癢皆屬心火,故為瘡家要藥,惟白腐不宜。

一豬苓。開腠理,利小便,並非療咽喉之品。

一殭蠶。為厥陰陽明之藥。散風痰,治風熱喉痹。但味辛、咸,性溫,有小毒,不利於白腐症。

白話文:

豬苓。能打開肌膚毛孔,有利尿作用,但不是用來治療咽喉疾病的。

僵蠶。是治療肝經和胃經的藥物。可以疏散風痰,治療風熱引起的喉嚨腫痛。但是因為味道辛咸,性質溫熱,有一定的毒性,不適合用於治療白腐症。

一齒牙(即鼠黏子又名大力子)。辛溫,入肺,利咽喉,消斑疹,善走十二經,而解中有散。凡喉間紅腫有形起白者,可用。一屬虛證即不宜投。

一茵陳。乃太陽經藥。善治黃疸濕熱,豈可投入白腐症耶?

白話文:

大力子,也稱老鼠黏子,性味辛溫,歸入肺經,具有利咽喉、消斑疹的功效,能走十二經,且兼具攻散的作用。當喉嚨紅腫有明顯的白色病竈時,可以使用大力子。但如果屬於虛證,則不宜服用。

一細辛。氣溫大辛,為手少陰引經之藥。開關通竅,治風寒喉閉,雖曰少陰之脈,循絡咽喉而肺燥咽痛及白腐症皆不可用,因其辛散太過,涉虛者尤為不宜。且北細辛,真者甚少,或云葦蘆莖充之。

白話文:

細辛。細辛性質溫熱、味道辛烈,是手少陰經的引經藥物。它能夠打開關竅,疏通經絡,治療風寒引起的喉嚨閉塞。雖然說它走少陰經,但由於它循行喉嚨,而肺燥咽痛以及白腐症都屬於肺經的病症,所以細辛都不可以使用,因為細辛辛散太過,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尤其不宜。再者,北細辛中真正的細辛很少,有人說用蘆葦莖充當細辛。

一枇杷葉。苦辛、平,肺胃藥也。雖清肺降火,除痰嗽,止嘔噦,然亦非白腐之所宜投。

白話文:

枇杷葉。具有苦、辛的辛甘性,平性。是肺與胃的藥材。雖然可以清肺降火,消除痰咳,止嘔吐、呃逆,但也不是白腐病患者適用。

一茜草(又名過山龍)。色赤入營分,味苦性溫。行血滯,通經脈活血,與紅花相同,而性更通利。凡喉腫色紫,熱在血分者宜用,其餘諸喉患,慎勿浪投。

白話文:

茜草(又名過山龍)。茜草的顏色紅色,入營分,味道苦,性情溫和。具有行血瘀滯、通經脈、活血的作用,與紅花的功效相似,但效果更通利。凡是喉嚨腫脹,發紫色,熱在血分的人應該服用,其餘喉嚨的疾病,不要隨便服用。

一紫荊皮。苦寒,無毒。破血消癰腫,然不宜於肺虛諸喉患。奈今時諸治咽喉者無不用及,殊可笑耳。

白話文:

一、紫荊皮。味苦、性寒,無毒。可破血消腫,但不能應用於肺虛引起的多種喉嚨疾病。可是現在醫治咽喉疾病的藥方沒有不用紫荊皮的,實在可笑。

一款冬花。辛而微溫,入手太陰經。能溫肺氣,故療咳嗽惟是。辛溫肺寒則可用,而白腐兼嗽即不相宜。

白話文:

冬花:一種中藥材,性質辛溫,歸太陰經。能溫肺氣,因此主治咳嗽。辛溫的藥性可以治療肺寒引起的咳嗽,但如果是因痰濕引起的咳嗽,則不宜使用。

一菖蒲。味辛性溫,心肝藥也。行滯氣,開心竅,明耳目,通九竅,出音聲。《仙經》歷稱菖蒲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但白腐之音啞,乃為表散及寒涼之品傷伐肺腎而然,非風熱閉塞於肺也,豈可因其能出音而妄施用耶?

白話文:

菖蒲。味道辛辣,性溫和,是治療心臟和肝臟的藥物。它可以運行停滯的氣血,疏通心竅,使耳聰目明,暢通九竅,活躍聲音。《仙經》一直稱菖蒲為水生植物中最精華的,是仙人才有的靈藥。但是聲音嘶啞是白色的腐敗之音,這是由於表散和涼性藥物損傷肺臟和腎臟而造成的,而不是因為風熱閉塞在肺部。難道能因為它的藥效能讓人說話,就胡亂使用嗎?

一羚羊角。鹹寒,屬木,善走少陽、厥陰二經,故清肝定風於咽喉,諸症無所用。

白話文:

羚羊的角。它具有鹹寒的特性,屬於木行,擅長運行於少陽和厥陰這兩條經絡,因此可以清肝定風於咽喉,治療各類症狀。

一犀角。苦辛,微甘,氣寒,專入陽明。清胃火,亦涼心瀉肝,能解大熱與風毒、陽毒,切勿妄施於喉患諸症及白腐發斑。仲景先師有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者,以其功皆升散也今人但知犀角之善於解熱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於升麻也,可不審慎以用歟!

白話文:

犀角:味道苦、辣、微甜,性微寒,主要歸屬於陽明經。它可以清胃火,也能涼心、瀉肝,可以解除發高燒以及風毒、陽毒。但是,千萬不要將它隨便用於喉嚨疾病和白腐發斑等症狀。仲景先師曾經說過,如果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來代替,這是因為它們的功效都是升散的。現在的人只知道犀角善於解熱,卻不知道犀角的升散作用,甚至比升麻還要快很多。因此,在使用犀角時必須非常慎重,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一石膏。甘寒,善祛肺胃三焦之火,尤為陽明經實症之要藥。若白腐兼發流丹斑疹者,切勿輕試。

白話文:

一、石膏:性味甘寒,具有宣肺降逆,清熱涼血,瀉火散結的功效,是治療陽明經實症的要藥。但是要注意,如果出現白腐(一種皮膚病)合併發熱、流血、丹斑疹疹等症狀,則不能輕易服用。

一大黃。苦寒,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之藥也。有毒,性極猛烈,故有將軍之號。推陳致新,直走不守,清實熱,行瘀血,破結聚,本血分之藥,若於氣分用之,則未免誅伐太過矣。乃治傷寒及瘟疫實症之品。考之諸本草,並未載其治咽喉痹痛,尤於白腐大不相宜。嘗見潘某治各喉症無不用之,是誠何心哉!

白話文:

大黃,味苦且性寒,是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藥。大黃有毒,藥性極為猛烈,所以有「將軍」的稱號。它可以推動陳舊氣血使之更新,直入病症部位不滯留,清熱解實,行瘀血,破血結,本是血分的藥,如果用於治療氣分疾病,那麼勢必過於攻伐了。大黃是治療傷寒及瘟疫實症的藥物。考查各個本草綱目,都沒有記載大黃可以治療咽喉痹痛,尤其對白喉症狀非常不適合。我曾經見過潘某治療各種喉症都使用大黃,他這樣做的用心實在令人費解!

一木通(又名通草)。味苦氣寒,心包絡、小腸、膀胱藥也。能利九竅,宣血脈,消水腫,通關節,雖有清火退熱之名,然後喉患不可妄投。

一赤小豆。為消熱毒利水之品。白腐症則最忌利水也。

白話文:

一木通(又名通草)。味道苦,性寒涼,是心包絡、小腸、膀胱的藥物。能疏通九竅,暢通血脈,消水腫,通關節,雖然有清火退熱之名,但喉嚨疾病不可隨意服用。

一升麻。微苦,氣平,微辛,乃脾胃肺與大腸四經之藥,取其升散提氣,解膚腠風熱斑疹,引石膏除齒牙臭爛腫痛。若上實氣壅,諸火炎上,肺腎不足,水火無根及白腐等症,則皆忌用。

白話文:

一、升麻:味道微苦,藥性平穩略帶辛味。它適用於脾、胃、肺、大腸這四條經絡。它的功效是升散提氣,化解皮膚肌肉的風熱斑疹,並引導石膏消除牙齒的腐爛腫痛。如果有上實氣壅、諸火炎上、肺腎不足、水火無根及白腐等癥狀,則都不宜使用升麻。

一土牛膝。苦辛,微毒,搗汁和入乳,療風熱實症,喉閉,能取吐痰涎,立即開關。其餘喉患切勿用之,徒傷元氣,並見不效。

白話文:

土牛膝:苦辛味,微有毒性,搗成汁液混合乳汁,可用於治療風熱實症、喉嚨緊閉,可以催吐痰液、立即開通咽喉,使其暢通。其他喉部疾患切勿使用,以免損傷元氣,而且見效甚微。

一馬兜鈴。若寒氣薄入手太陰肺經,苦降之品,清肺熱促,止咳嗽喘促,體輕而虛,與肺同象,故專司肺實喘嗽,以清熱降氣為功。若屬肺虛喘嗽,非所宜也。

白話文:

馬兜鈴。如果寒氣入侵肺經,可以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清肺熱、止咳喘,因為馬兜鈴的體質較輕而虛,與肺的性質相似,所以專門用於治療肺熱引起的喘咳,主要作用是清熱降氣。但若是肺虛引起的喘咳,就不適合使用馬兜鈴。

一麻黃。辛甘而溫,微澀,入手太陰、足太陽二經。去營中寒邪,善達肌表,走經絡達表,散風邪,祛肺中寒鬱而開閉,通利九竅,為散寒邪之要藥也。白腐症屬肺虛燥熱,因誤投表散及寒涼之劑,以致喘促,醫者不悟,復認為肺熱,繼用麻黃,肺氣即絕而斃矣。可不慎歟!

白話文:

一、麻黃。 味道辛辣甘甜而溫和,略帶澀味,歸屬手太陰肺經、足太陽膀胱經。可祛除營血中的寒邪,善於到達肌膚表面,沿著經絡通達表層,散發風寒,祛除肺中的寒鬱,打開閉塞的竅穴,通利九竅,是祛除寒邪的重要藥物。白腐病屬於肺虛燥熱,誤投表散藥和寒涼藥物,導致喘息急促,醫生不理解,仍然認為是肺熱,繼續使用麻黃,肺氣就會衰竭而死亡。怎能不小心呢!

一蟬蛻(蛻一作退)。甘鹹而微涼,得土木餘氣所化,飧風吸露,其氣清虛,乃療屬實之風熱而開腠理。能出聲音者,輕可去實之義,治風熱閉塞之音啞耳。至於白腐之音啞,更非蟬退所能療,雖曰金空則鳴,蓋因肺陰虧而遭誤治之故,豈不知聲音出於腎之本乎!

白話文:

蟬蛻,味道甘甜帶鹹,性微涼,是得自泥土和樹木剩餘的能量所轉化而成,它吸食露水,其氣息清淡空虛,因此能治療實熱風熱,並打開皮膚腠理。蟬蛻能發出聲音,輕易就能去除實熱的意義,治療因風熱閉塞而導致的聲音嘶啞耳聾。至於因肺陰虧損而導致的聲音嘶啞,則不是蟬蛻所能治療的,雖然說金空則鳴,但這是因為肺陰虧損而遭誤治造成的,難道不知道聲音是出自腎臟的根本嗎!

一半夏。味大辛,微苦,氣溫有毒。其質滑潤,其性燥濕,入脾、胃、膽經。生嚼戟喉,制用下肺氣,開胃健脾,消痰止咳嗽,除嘔吐,反胃,散風閉喉喑。成聊攝云:半夏辛而散行水而潤腎燥。好古曰,半夏能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咳無形,而痰有形,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潤燥耳。

白話文:

半夏,味道辛辣微苦,性質溫暖有毒。它的質地光滑潤澤,性味燥濕,適用於脾、胃、膽經。生嚼半夏能刺激喉嚨,調理肺氣,開胃健脾,消痰止咳,去除嘔吐反胃,化解風閉喉啞。成聊攝說:半夏辛辣能通散利水,潤腎燥熱。好古說,半夏能去除痰症的症狀,但不能去除痰症的根本。去除根本的方法,是去除腎虛。咳嗽是無形的,痰是有形的,無形的潤澤,有形的燥烈,所以半夏可以用於潤澤燥熱。

以半夏為肺藥則非矣。喻嘉言曰:半夏能前胡。李時珍曰:惟陰虛勞損,非濕熱之邪而用之,是重竭其津液,醫之咎也,豈藥之罪哉!試思白腐之燥宜乎不宜。

白話文:

如果將半夏作為治療肺病的藥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喻嘉言說:半夏能治療前胡。李時珍說:只有陰虛勞損,而不是濕熱之邪而用之,這是再次耗盡其津液,是醫生的過錯,難道是藥物的罪過嗎?試想白腐的燥性,適宜與否就一目瞭然了。

一旋覆花(即金沸草)。甘、咸,微溫,入肺與大腸二經。通血脈,消結痰,祛痞堅,凡氣壅濕熱者宜之。若氣虛及腎陰不足,皆所忌用。

一苦參。乃治惡瘡癰腫之品,並不能療咽喉白腐等症。

白話文:

旋覆花(也叫金沸草),味甘、鹹,性微溫,屬於肺經和大腸經。可以疏通血脈,化解痰液,消除積塊,凡是因氣滯濕熱引起的症狀,都適合使用。但如果氣虛或腎陰不足的人,則不宜服用。

一葛根。辛、甘,氣平,寒,陽明經藥也。輕揚發散,主頭額疼痛,解肌止渴,宣癍發痘,消毒解酒,雖善達諸陽經而陽明為最,以其氣輕,故功在於解表發汗。用此以治喉患似大非所宜。

白話文:

葛根:辛、甘,性平,寒,作用於陽明經。它具有輕揚發散的作用,可以治療頭額疼痛,解除肌肉疼痛和口渴,宣散鬱熱,發出痘疹,解毒醒酒。它雖然能通達諸陽經,但以陽明經為主,因為它的氣息輕微,所以功效在於解表發汗。用它來治療喉嚨疾病似乎不太合適。

一馬勃。辛、平。輕虛清肺,解熱散血,治喉痹咽痛,鼻衄失音等症。此乃療屬實者之用,故普濟消毒飲內用之,殊非白腐咽痛音喑所宜。外用,敷臁瘡頗妙。

白話文:

一、馬勃。味辛、性平。具有瀉肺解毒、清熱涼血的作用,用於治療喉嚨及咽喉部位發炎、疼痛、流鼻血、聲音沙啞等症狀。此藥適用於實症,所以《普濟消毒飲》中使用它,並不適合於白喉引起喉嚨疼痛、聲音嘶啞的狀況。外用於敷治臁瘡效果很好。

一山梔仁。苦,寒。清心肺之火,除熱鬱,通五淋三焦火鬱。因其味降,亦瀉肝、腎、膀胱之火,虛寒者則大非所宜。

白話文:

梔子仁。性味苦寒,有清心肺之火,除熱鬱,通淋、化濁、清濕熱、退黃疸等功效。

因其味降,所以也瀉肝、腎、膀胱之火,但虛寒體質者則不宜服用。

一夏枯草。苦、微辛,獨入厥陰,善解肝氣,消瘰癧,散結氣,止目珠痛,開鬱療乳癰,並非治喉之品。

白話文:

  • 一夏枯草。味道苦、微辛,只作用於少陽之氣,能夠解除肝氣鬱結,消除瘰癧,散結氣,緩解眼球疼痛,疏肝解鬱,治療乳癰,並不是治療喉嚨的藥物。

一柴胡。苦、微辛,氣平,微寒,入肝、膽、三焦、心包絡四經,其性涼。故解寒熱往來,肌表潮熱,少陽頭痛,肝經郁證,溫瘧熱盛,平肝熱口苦。總之,邪實者可用,屬虛者非宜。張會稽曰:柴胡,大能泄氣,凡陰虛水虧,孤陽勞熱者,不可用,恐損營氣也。王海藏亦曰:苟無實熱而用柴胡,不死何待?

白話文:

柴胡:性味苦、微辛,氣平、微寒,歸肝、膽、三焦、心包絡四經,具有清涼的特性。因此,柴胡可以緩解寒熱交替、肌表潮熱、少陽頭痛、肝經鬱證、溫瘧熱盛、平肝熱口苦等症狀。總之,對於邪氣實證者可以使用柴胡,但對於虛證者則不宜使用。張會稽說:柴胡具有泄氣的強大作用,對於陰虛水虧、孤陽勞熱者,不可使用柴胡,以免損傷營氣。王海藏也說:如果沒有實熱而使用柴胡,不死還能等什麼呢?

一前胡。苦降,微寒,肺肝之藥。散風祛熱,消痰下氣。二胡均為風藥,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質性迥異,何能混合?近見時醫,二味每並用之,詎非欲北其轍而南其轅,殊屬可笑。

白話文:

1、前胡。具有苦降、微寒的特性,是肺肝的藥物。可以發散風熱、消除痰飲、降氣。

2、兩種胡類都是治療風疾的藥物,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性質迥異,怎麼能混合使用呢?

3、最近看到時下的醫生,常常把這兩種藥物一起使用,難道是想北面駕車南面前進,實在是可笑。

一川芎。辛、微甘,氣溫。其性善散,乃血分藥也,能通血海。多服令人走散真氣,致使暴亡,若三陽火壅於上而頭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之理,而但知川芎善治頭痛,謬亦甚矣。即如喉科之開關散為川芎、白芷二味,取其提劫之功,惟是。近來諸喉患多兼虛燥,又豈可妄施也耶?

白話文:

一川芎。辛、微甘,氣溫。其性質善於散發,是屬於血分藥,能夠疏通血海。過多服用會使人走散真氣,以至於死亡,若是三陽火向上運行鬱結於頭部而頭痛的人,服用反而會更嚴重。現在的人不明白升降的道理,只知道川芎擅長治療頭痛,謬誤也實在太嚴重了。就好比是喉科治療喉嚨疾病的開關散,是川芎和白芷這兩種藥物,取其提劫的功效,只有這個纔是正確的。近來各種喉嚨疾病多半伴有虛燥,又怎麼可以沒來由地使用呢?

一白芷。辛、溫,氣厚,手陽明引經本藥也。其氣辛香達表,逐風寒邪熱,及肺經風熱,治瘡瘍排膿,止癢痛,療頭痛,通九竅,大能發汗。亦治蛇傷。

白話文:

一、白芷。辛辣、溫和,藥性濃厚,是手陽明經的引經常用藥。其辛香之氣可直達體表,驅逐風寒邪氣和肺經風熱,治療瘡瘍膿腫,止痛止癢,治療頭痛,暢通九竅,大能發汗。亦能治療蛇傷。

一青苔。大苦,寒,得陰濕而生,有小毒,惟治下疳,取而煎湯洗之甚效。闢蜈蚣傷。近有好奇者,每用以煎水洗口舌生瘡,遏毒戕胃,貽誤非淺。附案辛酉年秋日,高族侄務農,偶受風熱齒痛及咽疼,素性慳吝,視財重於命,不肯服藥,自飲石膏湯二大碗,復取青苔煎湯,含於口內齒,患未見平,而已昏沉不省人事,勢將殆矣。

亟延余往診之,兩脈濡弱無力,乃投以養陰重劑,漸及甘溫之品,調治月餘,始能痊健,反耗去多金焉。

白話文:

  1. 青苔。性質非常苦,寒涼,在潮濕陰暗的地方生長,有輕微的毒性,只能治療下疳,取來煎水清洗效果很好。也能治療蜈蚣咬傷。

最近有些好奇的人,經常拿來煎水洗口腔和舌頭上的瘡,會損耗胃氣,貽害很嚴重。

附記事件:辛酉年秋天,高族侄務農,偶爾受了風熱而牙痛和咽喉疼痛,他素來吝嗇,把錢看得很重,不捨得吃藥,自己喝了兩大碗石膏湯,又取青苔煎湯,含在口中和牙齒上,病情還沒好轉,人就已經昏迷不醒了,眼看快要死了。

一慄蒲刺殼。苦、澀而涼,陳者尤甚。近來人之氣體漸弱,所有口瘡舌瘡口糜諸症,皆不宜用此煎洗,不識者,每為所誤,以致口舌瘡愈蔓延,至及於咽喉上顎,更有轉為白纏喉而傷夭者,已不止數覯矣。余嘗治口舌各瘡,其未用此刺殼洗者易療。倘經洗過數次,便難應手,曾屢試驗不爽。

白話文:

一種名叫刺殼樹的殼具有苦澀和涼爽的特性,越久儲存的越明顯。近期人們的體質漸漸虛弱,凡是那些口腔潰瘍、舌頭潰瘍以及口破等症狀,都不適合使用它來煎服清洗。不知情的人常常被誤導,導致口舌潰瘍蔓延,以至於傷及咽喉上顎,甚至還有人轉變成白頸病而夭折的,人數已經不少了。

我曾經治療過各種口舌潰瘍,其中沒有使用刺殼清洗的很容易治癒。如果有些病人曾經用過刺殼清洗幾次,那麼就比較難以治療了。我曾經多次試驗,結果未曾出錯。

即此一味,誤人最多,蓋由於鄉曲農夫暨婦人等類多惜費,竟喜此種簡便,而不知此苦澀之為害無窮也。以上諸品與白腐之屬燥,兼肺腎不足,以及口舌生白瘡諸症,皆不相宜之味,奈泥古不化,及一知半解之醫,遇症每率用之,施施然誇為得法,因此被誤而夭枉者甚多,殊深惻憫,故特表而出之。

白話文:

單單只有這種藥,誤人的情況最多,主要原因是因為鄉下的農夫與婦女等都較吝嗇,大都喜歡這種簡單方便的方法,卻不知道這種苦澀藥方帶來的危害已不計其數。以上種種治療方法與白腐之類的燥藥,還有肺腎虛弱,以及口腔和舌頭上長白色瘡的症狀,這些都是不適合的藥方,不料冥頑不化和醫術不精的醫生,每當遇到這類症狀總是經常使用這些藥方,從容自得地誇耀自己很有方法,因此被誤診而枉死的例子非常多,這種情況令人十分悲痛,所以特別將這些情況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