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玉鑰續編》~ 諸證補遺 (1)
諸證補遺 (1)
1. 諸證補遺
走馬喉痹,走馬喉痹勢如奔馬,喉間痹痛,腫連頰骨,壯熱煩悶,數數吐氣者是也。此肺脾不利,熱毒攻衝,發於咽喉所致。急開風路針吹赤麟散噙角藥服,紫地湯或解毒雄黃丸,緩則不及。凡喉科痹閉,急證一時,覓藥不及,急用土牛膝根搗汁滴入,亦可挽救於萬一。
屍咽喉,道家服藥,務先去三蟲,以其為人害也。屍咽之病,亦本於此巢氏,謂腹中屍蟲,上蝕咽喉,能令生瘡,或癢或痛,如䘌候是也。善攝生者,倘未能除去,亦當服藥治之,勿使妄動則善矣,黃柏湯主之,或一捻金吹之。
纏喉風(再見)喉腫而大,連頂腫痛,喉內紅絲纏緊,勢如絞轉,且麻且癢,手指甲青,手心壯熱,痰氣盛湧如鋸,手足厥冷,或兩頤及項赤色,纏繞發寒熱者亦是。先兩日必胸膈閉滯,痰塞氣促,最為急症。內服喉痹飲,外用金碧二丹吹之。若加牛黃效更速捷。岫雲山人曰:此症開風路針吹赤麟散服紫地湯,更神效。
此水涸火炎,肺金受克也,難治。忌辛熱收澀,用養金湯,生地、阿膠、杏仁、知母、丹參、麥冬、桑白皮、蜂蜜。
喉中醒臭,此屬肺胃熱毒,黃芩、射干煎服。岫雲山人曰:亦有屬肝腎虛者,急宜大劑養陰須細察左關兩尺弦數無力,或弦澀者皆是。《素問》所謂血枯,即此症也。庸醫不知,往往認為肺癰治,誤人多矣。不知肺癰必見雲門、中府相引而痛,右寸必弦數異常,久則咳唾膿血不止,喉中醒臭而已也。
咽嗌痛,咽嗌痛甚,不能納唾與食,此屬陰虛火炎。《內經》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是也。喉痹飲倍加荊芥、玄參、地黃湯亦妙。岫雲山人曰:亦有屬風火內郁者,宜表散,忌滋陰藥,遠不及也。
連珠乳蛾,單雙蛾人多知之,又有連珠乳蛾,人所不知。其狀如白星上下相連故名,皆由酒色過度鬱結而成,最重之候,內服喉痹飲,外先用碧五金一,後用金二碧三。
喉菌,狀如浮萍,生喉旁,憂鬱氣滯使然。婦人多患之,輕則半月,重則月餘,宜守戒忌口,次要吹藥得法。初用碧五金一,後用碧三金二,噙清靈膏服喉痹飲,以愈為度。
喉癬,喉間生紅絲如哥窯紋,如秋海棠花,葉背面之狀,乾燥而癢,阻礙飲食,此虛火上炎,痰壅肺燥所致。要戒鹽、醬及助火之物。至喉啞則不可救。勞症每多生此,治用碧丹頻吹,清靈膏不時噙化,再服喉痹飲。岫雲山人曰:勞症生此,危在旦夕,為其金水之氣皆絕也,故非咽喉藥物之所能救治。
喉癰,肺脾熱壅,熏發上焦,攻於咽喉,結聚腫痛,不得消散熱氣熾盛,致團結成癰,妨害吐納。古方論以一寸為癤,二寸至五寸為癰。其候使人寒戰,咳吐稠濁。善用針者,審其可刺,宜速破之,施以點餌之劑。又有喉間紅腫而痛無別形狀者,乃過食炙煿火酒極熱物品而發,病在胃與大腸。其重者,寒熱頭疼四五日可愈,用金十碧一頻吹之,內服犀角地黃湯。
白話文:
諸證補遺
走馬喉痹症狀如同奔馬般迅速,喉嚨疼痛腫脹蔓延至頰骨,伴隨高燒、煩躁不安、頻頻喘氣。這是肺脾功能失調,熱毒侵犯咽喉所致。病情緊急時,需立即用針刺開風路穴,並使用赤麟散吹入患處,同時服用角藥、紫地湯或解毒雄黃丸,延遲治療則效果不佳。凡是喉嚨阻塞的急症,如果一時找不到藥物,可以用土牛膝根搗碎取汁滴入喉嚨,也可緊急救治。
屍咽喉是指因體內寄生蟲所引起的咽喉疾病,道家修煉者服藥前務必先清除體內三種寄生蟲,因為它們會危害人體健康。此病源於腹中寄生蟲上行侵蝕咽喉,導致咽喉生瘡,或癢或痛,症狀類似於癬。即使是注重養生的人,如果未能清除體內寄生蟲,也應服用藥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黃柏湯或一捻金吹入患處可以治療此症。
纏喉風(再次說明)喉嚨腫脹嚴重,腫脹感蔓延至頭頂,喉嚨內有紅色條紋纏繞,如同絞緊般,伴隨麻癢感,指甲青紫,掌心發熱,痰氣湧出如同鋸子般,手腳冰冷,或兩腮及頸部出現紅色條紋,並伴隨寒熱交替。發病前兩天通常會有胸膈阻塞、痰多氣促的症狀,屬於非常危急的疾病。內服喉痹飲,外用金碧二丹吹入患處。如果加入牛黃,療效會更快。岫雲山人說:此症用針刺開風路穴,並使用赤麟散和紫地湯,療效更佳。
此症屬陰虛火旺,肺金受克,難以治療。忌食辛辣、溫熱及收斂的食物,應服用養金湯,藥物包括生地、阿膠、杏仁、知母、丹參、麥冬、桑白皮、蜂蜜。
喉中腥臭,屬於肺胃熱毒,可用黃芩、射干煎服。岫雲山人說:也有些情況屬於肝腎虛弱,需大劑量滋陰藥物治療,需仔細觀察左關脈和尺脈是否無力或弦澀,這些都是判斷依據。《素問》中所說的「血枯」,就是這種情況。庸醫往往誤認為是肺癰,用錯誤的治療方法,誤導病人。其實肺癰會出現雲門、中府穴位疼痛,右寸脈搏異常,久病會咳吐膿血不止,而喉嚨腥臭只是其中一種症狀。
咽嗌疼痛劇烈,無法吞嚥唾液和食物,這是陰虛火旺所致。《內經》說:「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喉痹飲中加入更多荊芥、玄參、地黃,療效更好。岫雲山人說:也有些情況屬於風火鬱結,應該使用疏散風寒的藥物,忌用滋陰藥物,否則效果不佳。
連珠乳蛾,單雙乳蛾很多人都知道,但連珠乳蛾卻鮮為人知。其症狀如同白色的星星上下相連,因此得名,都是因為縱慾過度,鬱結而成,病情十分嚴重,內服喉痹飲,外用先碧五金一,後金二碧三。
喉菌狀似浮萍,生長在喉嚨旁邊,是由於憂鬱氣滯所致。婦女多患此症,輕者半個月痊癒,重者需一個多月,應注意保持身心平和,忌口,並正確使用吹藥的方法。初期使用碧五金一,後期使用碧三金二,含服清靈膏並服用喉痹飲,直至痊癒。
喉癬,喉嚨部位出現紅色條紋,如同哥窯瓷器的紋路或秋海棠葉背面的樣子,乾燥且發癢,影響飲食,這是虛火上炎,痰阻肺燥所致。應戒食鹽、醬油及其他助火之物。喉嚨失音則難以治療。勞累過度的人更容易患此症,可用碧丹頻繁吹入患處,經常含服清靈膏,並服用喉痹飲。岫雲山人說:勞累過度導致此症,病情危急,因為金水之氣皆已耗盡,所以一般的咽喉藥物無法治療。
喉癰,是肺脾熱毒壅盛,熏蒸上焦,侵犯咽喉,導致腫痛,熱毒無法消散,最終形成膿腫,妨礙呼吸。古方認為,一寸大小的稱為癤,二寸到五寸的稱為癰。其症狀會使人寒戰,咳嗽吐出濃稠的痰液。善於使用針灸的人,判斷可以針刺時,應迅速刺破膿腫,並配合點餌法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喉嚨紅腫疼痛,沒有其他明顯症狀,這是因為過度食用炙烤、油膩、辛辣的食物及烈酒所致,病位在胃和大腸。病情嚴重者,寒熱頭痛四五天可痊癒,用金十碧一頻頻吹入患處,內服犀角地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