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5)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5)

1. 犛牛

(毛、俚、來三音。《綱目》)

白話文:

毛、俚、來,三種音。(《綱目》)

【釋名】毛犀(《廣志》)、貓牛(《漢書注》)、犘牛(音麻)、㸲牛(音作)、竹牛(《昨夢錄》)犨牛(音抽)。

白話文:

【釋名】毛犀(記載在《廣志》中)、貓牛(記載在《漢書注》中)、犘牛(讀音為麻)、㸲牛(讀音為作)、竹牛(記載在《昨夢錄》中)、犨牛(讀音為抽)。

時珍曰:犛者髦也,其髦可為旌旄也。其體多長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塚周書》作犛牛,顏師古作貓牛,《爾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經》作㸲牛,西人呼為竹牛,因角理如竹也。或云竹即㸲音之轉,而犨又竹音之轉也。楊慎《丹鉛錄》云:毛犀即彖也。狀如犀而角小,善知吉凶。古人呼為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是矣。

白話文:

李時珍說:犛牛的長毛可以做旗幟上的長毛。它的身軀長滿濃密長毛,牛角如犀牛,所以稱它為毛犀。《汲塚周書》記為犛牛,顏師古作貓牛,《爾雅》記為犘牛,這些名字的發音都相近。《山海經》記為㸲牛,西方人稱它為竹牛,是因為它的角紋理像竹子。有人說竹就是㸲的音轉,而犨又是竹的音轉。楊慎在《丹鉛錄》中說:毛犀就是彖。彖的形狀像犀牛但角較小,擅長預測吉凶。古人稱它為貓豬,交趾、廣東一帶的人稱它為豬神,這是正確的。

【集解】時珍曰: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犛牛,犛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其尾名曰犛,亦可為旌旄纓帽之用。唐、宋西徼諸州貢之。《中山經》云:荊山多犛牛。郭璞注云:犛牛之屬也,其色黑。又《昨夢錄》云:西夏竹牛,重數百斤。角甚長而黃黑相間,制弓極勁。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犛牛產地在西南地區的邊境以外,它們生活在深山野林中,與家牛的外形、毛色、尾巴都很相似,但犛牛比家牛小,而野犛牛很大,有的可達千斤重。犛牛的尾巴稱為犛,也可以用來製作旌旗、旄纓和帽子。唐朝、宋朝時,西邊邊境的各個州都向朝廷進貢犛牛。《中山經》記載:荊山有很多犛牛。郭璞注釋說:犛牛是牛的一種,顏色是黑色的。另據《昨夢錄》記載:西夏地區有竹牛,重量達數百斤。竹牛的角很長,顏色交雜著黃色和黑色,用它做弓非常結實。

彼人以偽犀角,卒莫能辨。曹昭《格古論》云:毛犀即犛牛也。角之花斑,皆類山犀,而無粟紋。其理似竹,不甚為奇,故謂毛犀。觀此,則犛之角勝於犛,而犛之毛尾勝於犛也。又有野牛與此相類者,並附於下。

【附錄】犩牛(音危),又名夔牛。如牛而大,肉重數千斤,出蜀山中。

白話文:

有人用假犀牛角,最終沒有人能辨別出來。曹昭在《格古論》中說:毛犀牛就是犛牛。牛角上的花斑,都像山犀牛,但是沒有像小米一樣的花紋。其肌理像是竹子,不算十分奇特,所以叫做毛犀牛。看這個,那麼犛牛的角勝於犀牛,而犛牛的毛和尾巴勝於犀牛。還有一種野牛與它相類似的,一併附在下面。

【附錄】駮(音危)牛,又名夔牛。像牛但體型龐大,體重可達數千斤,產於蜀山中。

𤛋牛,《廣志》云:出日南及潯州大賓縣。色青黃,與蛇同穴。性嗜鹽,人裹手塗鹽取之。其角如玉,可為器。

白話文:

《嶺表錄異》中說:𤛋牛,出自日南及潯州大賓縣。牠的顏色是青黃色,而且與蛇同穴居住。牠的本性嗜好鹽,所以人們用裹著鹽的手來捕獲牠。牠的角如同玉石一樣,可以製成器皿。

海牛,《齊地誌》云:出登州海島中。形似牛,鼉腳鮎毛。其皮甚軟,可供百用。脂可燃燈。《寰宇志》名潛牛,《廣志》名𤘺牛。

白話文:

海牛,根據《齊地誌》的記載,產於登州海島之中。牠的外形像牛,腳掌像鱷魚,身上的毛像鮎魚,皮非常柔軟,可以製成各種用品。牠的脂肪可以燃油點燈。《寰宇志》稱牠為「潛牛」,《廣志》稱牠為「𤘺牛」。

月支牛,《玄中記》云:出西胡及大月氏國。今日割取肉,明日其創即復合也。

山牛,狀如牛,而角有枝,如鹿茸。

角,

【氣味】酸、咸,涼,無毒。

【主治】驚癇熱毒,諸血病(時珍)。

黃,

【氣味】原缺。

【主治】驚癇癲狂。

【發明】時珍曰:犛牛亦有黃,彼人以亂牛黃,但堅而不香,云功用亦相近也。其角亦可亂犀,但無粟紋,蘇頌《圖經》誤以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昨夢錄》、《格古論》說之詳矣。

(音毛。《綱目》)

【釋名】犣牛(音鬣。《爾雅》)、犏牛(音偏)。

白話文:

「月支牛」,《玄中記》提到它出自西方胡地以及大月氏國。這種牛的特點是,今天割取它的肉,明天傷口就能馬上復原。

「山牛」,外觀像普通的牛,但是它們的角有分枝,類似於鹿茸。

「角」,

【性質與味道】酸、鹹,涼性,無毒。

【用途】對於驚嚇引發的癇症、熱毒以及各種血液疾病有療效(時珍)。

「黃」,

【性質與味道】原始資料未載。

【用途】對於驚嚇引發的癇症和瘋狂狀態有療效。

【發明】時珍認為,犛牛的黃色部分可以混入牛黃使用,只是較硬且沒有牛黃的香味,但效果相仿。犛牛的角也可以冒充犀角,但沒有粟紋,過去蘇頒《圖經》誤以為是牯犀角。實際上可以使用,但療效不如犀角,《昨夢錄》和《格古論》有詳細的說明。

(毛,出自《綱目》)

【別名】犣牛(音鬣,來自《爾雅》)、犏牛(音偏)。

時珍曰:犛與旄同。或作毛。《後漢書》云:冉䮾夷出犛牛,一名犣牛,重千斤,毛可為旄。觀此則旄牛之名,蓋取諸此。顏師古云:犛牛即犏牛也。而葉盛《水東日記》云:毛牛與封牛合,則生犏牛。亦類毛牛,偏氣使然,故謂之犏。然則犏又毛之遺種耶?

白話文:

李時珍說:犛牛與旄牛是同種,有人把犛牛寫成毛牛。《後漢書》中記載:冉䮾夷族通常會飼養犛牛,又叫做犏牛,重量可達一千斤,毛可以製成旄牛。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知道旄牛這個名詞,正是取自於此。顏師古說:犛牛就是犏牛,但是葉盛在《水東日記》中寫道:毛牛和封牛交配,就會生下犏牛,犏牛也類似毛牛,是受到單一氣候影響而產生的,所以稱為犏。難道犏牛又是毛牛的後代嗎?

【集解】時珍曰:犛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犛牛出產在甘肅臨洮,以及西南邊境以外,是一種野牛,人們多把它們圈養起來。牠們外形像水牛,身體修長有力,耐力好,載重物時,行走迅速如飛,性情非常粗野。大腿、膝蓋、尾巴、背、鬍鬚下面都有黑毛,長約一尺左右。尾巴特別長,有鬥那麼大,牠們也很愛惜自己的尾巴,如果草木勾住尾巴,牠們就會停下來不動。古人用牛尾做旗幟,現在的人用牠的尾巴做帽子裝飾。毛色雜有白色的,用茜草染成紅色。

《山海經》云:潘侯之山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生毛。即此也。其肉味美,故《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犛、象之肉也。

喉靨

【主治】項下癭氣(時珍)。

白話文:

《山海經》中說,潘侯山上有一種叫旄牛的動物,外形像牛,但是四個腳的關節長著毛。指的就是這種動物。旄牛的肉味道鮮美,《呂氏春秋》中就說,肉類中最鮮美的,就是犛牛和象的肉了。

【主治】脖子下面長腫瘤(時珍)。

【發明】時珍曰:犛牛,古方未見用者。近世臞仙《壽域方》載治癭氣方,用其喉靨,亦因類之義也。其方用犏牛喉脆骨二寸許一節,連兩邊扇動脆骨取之,或煮或燒,仰臥頓服。仍取巧舌(即靨子也),嚼爛噙之,食頃乃咽。病人容貌必瘦減,而癭自內消矣。不過二服即愈,云神妙無比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犛牛,古代方劑中沒有見過使用。近代臞仙的《壽域方》記載治療癭氣的方劑,使用了犛牛的喉嚨,也是根據類似的道理。這個方劑用黃牛喉嚨中脆骨兩寸左右長的一節,連同兩邊扇動的脆骨一起取下,或者煮熟或者燒焦,仰臥著立即服下。然後取巧舌(就是喉靨),嚼碎含著,一會兒再嚥下去。服用後病人的外表一定會變得消瘦,而癭氣自然從內部消除了。不過服用兩次就會痊癒,真是神奇無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