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1)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1)

1. 獸之二

(獸類三十八種)

白話文:

獸類三十八種

一、猿猴 猿,狀似人,長尾,性野。 猴,形似猿,尾短,性靈。

二、狐貍 狐,毛色白赤,尾長,性狡猾。 貍,毛色黑褐,尾短,性機敏。

三、野貓 貓,毛色黃白黑,眼大,夜能視物。 貍貓,毛色灰白,尾長,性野。

四、野狗 狗,毛色黃白黑,性馴良。 豺,毛色灰褐,耳尖,性兇猛。

五、鹿類 鹿,毛色黃褐,角有杈,性溫馴。 獐,形似鹿,角短,無杈,性靈敏。 麂,形似獐,體小,性機警。 麝,毛色黑褐,角無杈,腹中有香囊。

六、羊類 羊,毛色白黑黃,性溫順。 羚,形似羊,角細長,性溫良。 瞪羚,形似羚,角短小,性機警。

七、牛類 牛,毛色黃白黑,性溫順。 水牛,毛色灰褐,體形魁梧,性力大。 犀牛,毛色灰褐,鼻上有角,性兇猛。

八、馬類 馬,毛色黃白黑,性溫馴。 驢,毛色灰褐,耳長,性溫順。 斑馬,毛色黑白相間,性機警。

九、豬類 豬,毛色黑白黃,耳大,性貪食。 野豬,毛色黑褐,獠牙長,性兇猛。

十、鼠類 鼠,毛色灰褐,耳大,性靈敏。 田鼠,毛色黃褐,體小,性害田。 倉鼠,毛色灰褐,體胖,性好儲藏。 豪豬,毛色黑褐,背部有刺,性防禦。

十一、兔類 兔,毛色灰褐,耳長,性靈敏。 野兔,毛色灰褐,體小,性機警。 旱兔,毛色灰褐,體大,性溫順。

十二、貂類 貂,毛色黑褐,尾長,性靈敏。 水貂,毛色灰褐,尾長,性善水。 海貂,毛色黑褐,體大,性兇猛。

十三、熊類 熊,毛色黑褐,體形魁梧,性兇猛。 黑熊,毛色灰褐,性兇猛。 棕熊,毛色紅褐,體形魁梧,性兇猛。 白熊,毛色白色,體形魁梧,性兇猛。

十四、豹類 豹,毛色黑褐,有花紋,性兇猛。 雲豹,毛色灰褐,有花紋,性兇猛。 雪豹,毛色灰褐,有黑斑,性兇猛。

十五、虎類 虎,毛色黃褐,有黑斑,性兇猛。 華南虎,毛色灰褐,有黑斑,性兇猛。 東北虎,毛色灰褐,有黑斑,性兇猛。 西伯利亞虎,毛色灰褐,有黑斑,性兇猛。

2.

(《綱目》)

【釋名】狻猊(音酸倪。《爾雅》作狻麑)、虓(許交切)。

白話文:

釋義:狻猊(讀音如「酸倪」。《爾雅》中寫作「狻麑」)、虓(讀音如「許交」)。

時珍曰:獅為百獸長,故謂之獅。虓,象其聲也。《梵書》謂之僧伽彼。《說文》云:一名白澤。今考《瑞應圖》,白澤能言語,非獅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又稱之為「獅」。「虓」字是形容獅子的叫聲。《梵書》上稱獅子為僧伽彼。《說文解字》中說:「獅子又名白澤。」現在考究《瑞應圖》,白澤是可以言語的,不是獅子。

【集解】時珍曰:獅子出西域諸國。狀如虎而小,黃色。亦如金色猱狗,而頭大尾長。亦有青色者。銅頭鐵額,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如電,聲吼如雷。有耏髯,牡者尾上茸毛大如斗,日走五百里,為毛蟲之長。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每一吼則百獸辟易,馬皆溺血。

白話文:

【彙編】李時珍說:獅子原產於西域各國。牠的外形像老虎,但個頭更小,毛色是黃色的。還有一種長的像金色猱狗,頭大尾巴長。也有青色的獅子。獅子有銅色的頭、鐵質的額頭,鉤狀的爪子、鋸齒般的牙齒,牠的耳朵豎起,鼻子高高隆起,牠的目光如電,吼聲像雷鳴一樣。獅子有鬍鬚,雄性的獅子尾巴上的毛像鬥那麼大,牠們一天能跑五百里,是百獸之王。生氣的時候,威嚴展現在牙齒;高興的時候,威嚴展現在尾巴。每一次獅子吼叫都會讓百獸退避,馬匹都會被嚇得流血。

《爾雅》言其食虎豹。虞世南言其拉虎吞貔,裂犀分象。陶九成言其食諸禽獸,以氣吹之,羽毛紛落。熊太古言其乳入牛羊馬乳中,皆化成水。雖死後虎豹不敢食其肉,蠅不敢集其尾。物理相畏如此。然《博物志》載:魏武帝至白狼山,見物如貍,跳至獅子頭殺之。《唐史》載:高宗時,伽毗耶國獻天鐵獸,能擒獅象。

白話文:

  1. 《爾雅》中記載,豪豬以虎豹為食。

  2. 虞世南描述豪豬勇猛時說豪豬能抓獲老虎,吞掉兇猛的動物貔,撕裂犀牛,把大象分開吃。

  3. 陶九成說豪豬以各種禽獸為食,用氣一吹,禽獸的羽毛紛紛掉落。

  4. 熊太古說豪豬的乳汁滴入牛、羊和馬的乳汁中,全部會變成水。即使豪豬死了,老虎和豹子也不敢吃它的肉,連蒼蠅也不敢停留在它的尾巴上。這是因為在物理上,它們互相畏懼。

  5. 然而,《博物志》中記載:魏武帝前往白狼山時,看到一個像貓一樣的動物,跳到獅子頭上把它殺死了。

  6. 《唐史》中記載:唐高宗時期,伽毗耶國進獻了一種天鐵獸,能夠捕捉獅子和大象。

則獅雖猛悍,又有制之者也。西域畜之,七日內取其未開目者調習之,若稍長則難馴矣。

白話文:

獅子雖然兇猛,也有辦法馴服牠。在西域飼養獅子,在牠出生七天內取走未睜眼的幼獅來調教牠,若等到幼獅稍為長大,就難以馴服了。

時珍曰:陶氏注蘇合香,誤以為獅屎。陳氏正其誤,言獅屎極臭,赤黑色。今考補於此。

白話文:

李時珍說:陶弘景在註解蘇合香時,誤以為是獅子的糞便。陳藏器糾正了他的錯誤,說獅子的糞便極為臭,是赤黑色的。現在考證後,在這裡補充這一點。

【主治】服之,破宿血,殺百蟲。燒之,去鬼氣(藏器)。

白話文:

主治:服用後,可化解陳年血滯,殺死百種蟲子。焚燒後,可驅除鬼氣(收藏器物)。

3.

(《別錄》中品)

【釋名】烏䖘(音徒。《左傳》作於菟,《漢書》作烏檡)、大蟲(《肘後》)、李耳。

白話文:

【釋名】烏菟(讀音:tu,出自《左傳》)、於菟(出自《漢書》)、大蟲(出自《肘後方》)、李耳。

時珍曰:虎,象其聲也。魏子才云:其文從虍從幾,象其蹲踞之形。從人者非也。揚雄《方言》云: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或謂之𪂬䖘。自關東西或謂之伯都。珍按:李耳當作貍兒。蓋方音轉貍為李,兒為耳也。今南人猶呼虎為貓,即此意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老虎從「虎」字中發音。魏子才說:老虎的文字是從「虍」字和「幾」字組成的,它的形狀就像是老虎蹲在那裡的樣子。從「人」字組成不是的。揚雄在《方言》中說:在陳、魏、宋、楚之間,有的人把老虎叫做李父。在江淮、南楚之間,有人把老虎叫做李耳,或稱之為𪂬䖘。在關東西,有的人把老虎稱作伯都。李時珍考證:「李耳」應該是「貍兒」。這是因為方音的緣故,把貍讀成李,兒讀成耳。現在南方人仍然把老虎叫做貓,也是這個道理。

郭璞謂虎食物,值耳則止,故呼李耳,觸其諱;應邵謂南郡李翁化為虎,故呼李耳,皆穿鑿不經之言也。《爾雅》云:虎,淺毛曰虦貓(音棧),白虎曰甝(音含),黑虎曰虪音育),似虎而五指曰貙(音傴),似虎而非真曰彪,似虎而有角曰虒(音嘶)。

白話文:

郭璞認為老虎吃食物,吃得飽以後就會停止,所以牠們被稱為「李耳」,因為「李耳」是老子(李耳)的名字,而老虎吃飽了就停止吃,就像老子一樣。應劭認為南郡的李翁死後變成老虎,所以老虎被稱為「李耳」。實際上,「李耳」這個名字的由來,都是沒有依據的傳說。《爾雅》一書中說:老虎的毛色淺黃色,被稱為虦貓,白色的老虎被稱為甝,黑色的老虎被稱為虪,類似老虎,但有五個腳趾的,被稱為貙,像老虎,但卻不是真正的老虎的,被稱為彪,像老虎,但有角的,被稱為虒。

【集解】頌曰:虎,《本經》不載所出,今多山林處皆有之。

白話文:

【集解】詩中所說:虎,本草經沒有記載其產地,如今大多數山林中都有。

時珍曰:按《格物論》云:虎,山獸之君也。狀如貓而大如牛,黃質黑章,鋸牙鉤爪,須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項短鼻齆。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聲吼如雷,風從而生,百獸震恐。《易通卦驗》云:立秋虎始嘯。仲冬虎始交。或云:月暈時乃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月而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按照《格物論》的記載:老虎,是山林獸類的君王。體型像貓但體型巨大,毛色黃底黑斑,牙齒鋒利彎曲,鬍鬚粗壯尖銳,舌頭大如手掌(並且長有倒刺),脖子短,鼻子和嘴巴都很大,到了晚上能看見事物,一隻眼睛發光,一隻眼睛看東西。老虎的吼聲如雷鳴,能夠使風隨之而起,百獸都震驚恐懼。《易通卦驗》中說:立秋的時候老虎開始發出嘯聲,仲冬的時候老虎開始交配。有人說:老虎在月暈的時候才會交配。還有人說:老虎交配後不再交配,懷孕七個月後生產。

又云:虎知衝破,能畫地觀奇偶以卜食。今人效之,謂之虎卜。虎噬物,隨月旬上下而齧其首尾。其搏物,三躍不中則舍之。人死於虎,則為倀鬼,導虎而行。虎食狗則醉,狗乃虎之酒也。聞羊角煙則走,惡其臭也。虎害人、獸,而蝟、鼠能制之,智無大小也。獅、駁、酋耳、黃腰、渠搜能食虎,勢無強弱也。

白話文:

古語有云:老虎善於衝破障礙,能在地面上劃出圖案觀察奇數偶數,以預測食物。如今人們效仿這種做法,稱之為「虎卜」。老虎捕食時,會根據月亮升落的時間來咬動物的頭尾。如果牠撲擊三次都失敗,就會放棄。如果人死於老虎之口,就會變成倀鬼,引導老虎行動。老虎吃了狗會醉,因為狗對老虎來說就像酒一樣。牠們聞到羊角燃燒的煙味就會逃跑,因為牠們討厭這種氣味。老虎會危害人和動物,但刺蝟和老鼠卻能制服牠們,可見智慧不由大小決定。獅子、豹子、野豬、黃腰虎和渠搜都能吃老虎,可見力量也不分強弱。

《抱朴子》云:虎五百歲則變白。又海中有虎鯊能變虎,古有貙虎變人、貙人變虎之說,亦自有是理也。

【附錄】酋耳,《瑞應圖》云:酋耳似虎絕大,不食生物,見虎豹即殺之,太平則至。

郭璞云:即騶虞也。白虎黑紋,尾長於身。

白話文:

《抱朴子》說:老虎活到五百歲就會變成白色。另外,海中有種叫虎鯊的魚,能變成老虎,古代有貙虎變成人、人變成貙虎的說法,這也是有道理的。

【附錄】酋耳,《瑞應圖》說:酋耳樣子像老虎,非常巨大,不食用活物,看到老虎或豹子就會殺死牠們,太平盛世就會出現。

郭璞說:酋耳就是騶虞。白虎身上有黑色條紋,尾巴長過身體。

,《山海經》云:駁狀如馬,白身黑尾,一角鋸牙,能食虎豹。《周書》謂之茲白。《說苑》云:師曠言鵲食蝟,蝟食駿⿰馬義,駿⿰馬義食豹,豹食駁,駁食虎。

白話文:

駁,《山海經》上說:駁的形狀像馬,白色的身體和黑色的尾巴,一角,嘴裡長著鋸齒牙,能夠吃老虎和豹子。《周書》上稱它為茲白。《說苑》上說:師曠說鴝吃刺蝟,刺蝟吃駿馬,駿馬吃豹子,豹子吃駁,駁吃老虎。

渠搜,《逸周書》云:渠搜,西戎露犬也。能食虎豹。一云犴,胡犬也。能逐虎。

白話文:

渠搜,《逸周書》記載:渠搜是西方邊夷的猛犬,能食虎豹。另一種說法認為渠搜是胡犬,能夠追逐老虎。

渠搜是一種兇猛的犬類,在古代生活於西方邊境地區。它能獵食虎豹,也被稱為犴或胡犬,可以追逐老虎。

黃腰,《蜀志》名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又孫愐云:豰(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獼猴,又名黃腰。

白話文:

黃腰,也被《蜀志》稱為黃腰獸。牠擁有鼬鼠的身體和狸貓的頭,成長後會吃掉自己的母親,身形雖小,卻能吃老虎、牛和鹿。另外,孫愐也說:「豰(音斛)像豹但體型較小,腰部以上黃色,腰部以下黑色,外型像狗,牠吃獼猴,又稱為黃腰。」

䶂鼠,見蝟下。

虎骨

白話文:

虎骨,見蝟條下。

【修治】頌曰:虎骨用頭及脛骨,色黃者佳。凡虎身數物,俱用雄虎者勝。藥箭射殺者,不可入藥,其毒浸潰骨血間,能傷人也。

白話文:

加工處理:歌訣說:虎骨要用頭骨和脛骨,顏色黃的最好。凡是虎身所出的一切藥物,都以雄虎的為佳。用藥箭射死的,不能入藥,它的毒會浸透骨血,能傷人。

時珍曰:凡用虎之諸骨,並捶碎去髓,塗酥或酒或醋,各隨方法,炭火炙黃入藥。

【氣味】辛,微熱,無毒。

之才曰:平。

白話文:

李時珍說:凡是使用老虎的骨頭,都要先敲碎去掉骨髓,塗上酥油或酒或醋,依據不同的方法,用炭火烤到金黃色後入藥。

藥性:

辛辣微熱,無毒。

張之才說:藥性平和。

【主治】除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治惡瘡鼠瘻。頭骨尤良(《別錄》)。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治屍疰腹痛,傷寒溫氣,溫瘧,殺犬咬毒(甄權)。雜朱畫符,療邪。頭骨作枕,辟惡夢魘。置戶上,闢鬼(陶弘景)。煮汁浴之,去骨節風毒腫。和醋浸膝,止腳痛腫,脛骨尤良。

白話文:

【主治】驅除邪惡之氣,殺滅鬼疰毒氣,止驚悸,治療惡性瘡瘍及鼠瘻。特別對頭骨疾病有特效(《別錄》)。治療筋骨中毒、風攣急痛,屈伸不得,走注疼痛,治療屍疰腹痛,傷寒溫氣,溫瘧,殺犬咬毒(甄權)。用硃砂畫符,治療邪氣。將頭骨做枕頭,可以闢除惡夢魘。放在門上,可以闢鬼(陶弘景)。煮出汁液洗澡,可以去除骨節風毒腫脹。用醋浸泡膝蓋,可以止腳痛腫,對脛骨疾病尤其有效。

初生小兒煎湯浴之,辟惡氣,去瘡疥,驚癇鬼疰,長大無病(孟詵)。追風定痛健骨,止久痢脫肛,獸骨鯁咽(時珍)。

白話文:

1.初生的嬰兒用煎煮的藥湯洗澡,可以去除惡氣、治療瘡疥、驚癇、鬼魂作祟等疾病,長大後身體健康(孟詵)。

2.獸骨可以祛風定痛、增強骨骼,還能治療久痢脫肛、魚刺卡喉嚨等疾病(時珍)。

【發明】頌曰:李絳《兵部手集》有虎骨酒,治臂脛痛。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腳不隨,並有虎脛骨酒方。

白話文:

【註解】贊頌道:李絳的《兵部手集》中記載有虎骨酒,可以治療胳膊和小腿疼痛。崔元亮的《海上方》,治療腰部和腳部不聽使喚,並有虎脛骨酒方。

宗奭曰:風從虎者,風,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從?故虎嘯而風生,自然之道也。所以治風病攣急,屈伸不得,走疰,骨節風毒,癲疾驚癇諸病,皆此義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風從虎來,風是木,虎是金。木被金所剋制,怎麼能不順從呢?所以老虎怒吼而風起,這是自然之道。所以治療風病,抽筋急痛,屈伸不得,遊走疼痛,骨節風毒,癲癇驚癇等病,都是這個道理。

汪機曰:虎之強悍,皆賴於脛,雖死而脛猶矻立不僕,故治腳脛無力用之。

白話文:

汪機說:老虎的強壯勇猛,全靠它的腳脛,牠即使死了,腳脛依然挺立不倒,所以治理腳脛無力,要用老虎的脛骨。

時珍曰:虎骨通可用。凡辟邪疰,治驚癇溫瘧,瘡疽頭風,當用頭骨;治手足諸風,當用脛骨;腰背諸風,當用脊骨,各從其類也。按:吳球《諸證辨疑》云;虎,陰也;風,陽也。虎嘯風生,陽出陰藏之義,故其骨能追風定痛。虎之一身筋節氣力,皆出前足,故以脛骨為勝。

白話文:

李時珍說:虎骨通用。凡是辟邪驅邪,治療驚癇溫瘧,瘡瘍頭風,應該使用頭骨;治療手足諸風,應該使用脛骨(小腿骨);治療腰背諸風,應該使用脊骨,各按其種類使用。根據:吳球的《諸證辨疑》說:虎,是陰;風,是陽。虎嘯風生,是陽出陰藏的意思,所以虎骨能追風止痛。虎的一身筋骨氣力,都出於前足,所以脛骨最好。

【附方】舊十一,新七。

白話文:

[附方]舊的十一種,新的七種。

健忘驚悸:預知散:用虎骨(酥炙)、白龍骨遠志肉等分為末。生薑湯服,日三服。久則令人聰慧。(《永類鈐方》)

白話文:

健忘、驚悸:預知散:將虎骨(以酥炙烤過)、白龍骨、遠志肉等分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湯送服,每天三次。服用久了能令人聰明。(《永類鈐方》)

臂脛疼痛:虎骨酒治之,不計深淺皆效。用虎脛骨二大兩(搗碎炙黃),羚羊角(屑)一大兩,新芍藥二大兩(切)。三物以無灰酒浸之,養至七日,秋冬倍之。每日空腹飲一杯。若要速服,即以銀器物盛,於火爐中暖養三二日,即可服也。(《兵部手集》)

白話文:

手腳疼痛:用虎骨酒治療,不論疼痛的深淺,都有效果。使用虎脛骨二兩(搗碎後炙烤至微焦),羚羊角粉一兩,新芍藥二兩(切片)。將三種藥物浸泡在無灰酒中,放置七天,冬季加倍藥量。每天空腹飲一杯。若要快速服用,可以用銀器盛裝,在火爐上溫熱三到四天,即可服用。(《兵部手集》)

腰腳不隨,攣急冷痛:取虎脛骨五、六寸,刮去肉膜,塗酥炙黃搗細,絹袋盛之,以瓶盛酒一斗浸之,糠火微溫。七日後,任情飲之,當微利便效也。又方: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並於石上以斧捶碎,安鐵床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則投無灰濃酒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任性日飲三度。

白話文:

腰部和腳部無法彎曲,攣縮和冰冷疼痛:取老虎小腿骨五、六寸,颳去肉膜,塗抹酥油烘烤至焦黃,搗成細末,用絹袋盛裝,將酒一斗裝入瓶中浸泡,用糠火微溫加熱。七天後,可以任意飲用,很快就會有通利便的效果。另一個方子:取老虎的腰脊骨一具,前半部分的兩隻腳的骨骼一具,一起放在石頭上用斧頭敲碎,放在鐵牀上,用文炭火烘烤,等到脂肪流出後,將其投入濃酒中密封,春夏季節浸泡七天,秋冬季節浸泡三七天。可以任意每天飲用三次。

患十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必瘥。(崔元亮《海上方》)

白話文:

患病超過十年者,服用不超過三劑藥就能痊癒;患病七年以下者,服用一劑藥必定痊癒。(崔元亮《海上方》)

白虎風痛走注,兩膝熱腫:用虎脛骨(塗酥炙黃)、黑附子(炮裂去皮)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酒下,日再服。(《經驗後方》)

白話文:

若患有白虎風痛,症狀是走注兩膝,膝蓋熱度腫脹:可使用虎脛骨(塗抹酥油烤黃)、炮製後的黑附子(炮裂後去掉皮)各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以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出自《經驗後方》)

歷節痛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三服。(《聖濟總錄》)

白話文:

風濕性關節炎:虎脛骨(用酒烤過)三兩,沒藥半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每天三次。(《聖濟總錄》)

歷節走痛:百節皆痛不可忍。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絹袋盛,置二斗清酒中,浸五宿。隨性飲之,妙。(《聖惠方》)

白話文:

全身各處關節疼痛難忍。用一具虎頭骨,抹上酥油,烤到微黃後搗碎,放入絹袋中,浸泡在二斗清酒中,浸泡五天。之後隨意飲用,效果很好。(《聖惠方》)

筋骨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肚服半升。覆臥,少時汗出為效。切忌熱食,損齒。小兒齒生未足,不可與食,恐齒不生。(《食療》)

白話文:

筋骨急痛:將虎骨和通草一起煮成汁,空腹服用半升。之後覆蓋身體並臥牀休息,不久後如果能出汗就表示有效。切忌食用熱食,以免損壞牙齒。如果小孩的牙齒還沒有長齊,也不可以食用此方,以免影響牙齒的生長。(出自《食療》)

休息痢疾經時不愈:取大蟲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寸匕,日三,取效。(張文仲方)

白話文:

治療久治不癒的痢疾:

取虎骨,烤至黃褐色,搗成粉末。

每日取一小勺服用,一日三次,即可見效。(張文仲的方子)

痔漏脫肛:虎脛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末,蒸餅梧桐子大。每凌晨溫酒下二十丸,取效。(《勝金》)

白話文:

痔瘡脫肛:將老虎小腿骨的兩節骨頭,用二兩蜂蜜烤到發紅,搗碎成末,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晨用溫酒送服二十丸,直到症狀消失。(出自《勝金》)

肛門凸出:虎骨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外臺》)

獸骨鯁咽:虎骨為末,水服方寸匕。(《外臺》)

狂犬咬傷:虎骨刮末,水服方寸匕,並敷之。(《小品方》)

湯火傷灼:虎骨炙焦研敷,神效。(龔氏《易簡方》)

月蝕疳瘡:虎頭骨二兩搗碎,豬脂一斤,熬膏塗之。(《集驗方》)

小兒白禿:虎骨末,油調塗之。(《普濟》)

白話文:

肛門凸出:

虎骨磨成粉末,用開水服下,每次一小茶匙,一天三次。(《外臺祕要》)

獸骨卡在喉嚨:

虎骨磨成粉末,用開水服下,每次一小茶匙。(《外臺祕要》)

狂犬咬傷:

虎骨刮成粉末,用開水服下,每次一小茶匙,同時將粉末敷在傷口。(《小品方》)

湯火灼傷:

虎骨燒焦後研磨成粉,敷在傷口上,效果奇佳。(龔氏《易簡方》)

月蝕導致的潰瘍:

虎頭骨二兩,搗碎,豬油一斤,熬成膏,塗抹在潰瘍上。(《集驗方》)

小兒白禿:

虎骨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在禿髮部位。(《普濟本事方》)

足瘡嵌甲:以橘皮湯浸洗,輕剪去甲。以虎骨末敷之,痛即止。(《便民圖纂》)

白話文:

腳瘡嵌甲:用橘皮湯浸泡清洗,再輕輕剪去指甲。用虎骨末敷在患處,疼痛就會停止。(《便民圖纂》)

臁脛爛瘡:以齏汁洗拭,刮虎骨末敷之。(《便民圖纂》)

白話文:

臁脛爛瘡:用酒糟汁洗滌,刮虎骨粉末敷上。

威骨,藏器曰:虎有威骨如乙字,長一寸,在脅兩旁,破肉取之。尾端亦有,不及脅骨。令人有威,帶之臨官佳。無官則為人所憎。

白話文:

威骨,根據《藏器》記載:老虎有一塊威骨,形狀像「乙」字,長約一寸,位於身體兩側的肋骨旁,需要剖開肉才能取到。老虎尾巴末端也有威骨,但不及肋骨上的威骨。佩戴威骨可以讓人有威嚴,在官場上很有用。但如果你沒當官,佩戴威骨反而會遭到別人的憎恨。

肉,

【氣味】酸,平,無毒。宗奭曰:微咸。

弘景曰:俗方言:熱食虎肉,壞人齒。

詵曰:正月勿食虎,傷神。

時珍曰:虎肉作土氣,味不甚佳。鹽食稍可。

【主治】噁心欲嘔,益氣力,止多唾(《別錄》)。食之治瘧,闢三十六種精魅。入山,虎見畏之(孟詵)。

【附方】新一。

脾胃虛弱:噁心不欲飲食。虎肉半斤切,以蔥、椒、醬調,炙熟,空心冷食。(《壽親養老》方)

膏,

白話文:

氣味 酸,平,無毒。張宗奭說:味道略微鹹。

陶弘景說:民間俗語說:吃熱的虎肉會壞掉人的牙齒。

孟詵說:正月不要吃虎肉,會損傷神氣。

李時珍說:虎肉有土腥氣,味道不怎麼好。用鹽醃製後食用稍好一些。

主治 噁心嘔吐,增強氣力,止唾液過多(《別錄》)。食用虎肉可以治療瘧疾,驅除三十六種精魅妖邪。進山時,虎看見食用虎肉的人會害怕(孟詵)。

附方

調理脾胃虛弱:噁心不想吃東西。取半斤虎肉切片,加入蔥、辣椒、醬調整味,烤熟後,空腹冷食。(出自《壽親養老》方)

【主治】狗齧瘡(《別錄》)。納下部,治五痔下血(孟詵)。服之,治反胃。煎消,塗小兒頭瘡白禿(時珍)。

白話文:

【主治】狗咬的瘡傷(《別錄》)。服下部,治療五種痔瘡出血(孟詵)。服之,治療反胃。煎汁,塗抹兒童頭上的瘡傷和白禿瘡(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附方】新一

白芷、細辛、蒼耳子、防己、桔梗、甘草、大棗、芍藥、黃耆、川芎、紅花、當歸、肉桂、牛膝、秦艽、獨活、羌活、木瓜、白芍。

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氣。每以油一兩,入無灰酒一盞,溫服,以瘥為度。油盡再添。(《壽域神方》)

白話文:

治療所有反胃的藥方:取半斤虎油,一斤清油,將虎油切碎,將兩者混合,用瓦罐浸泡一個月,密封保存,不要讓氣體洩漏。每次取一兩油,加入一杯無灰酒,溫服,直到痊癒為止。油用完後再添。

血,

白話文:

原文:

血,水穀之精微者也。

血液,是水穀精華所化成的物質。

【主治】壯神強志(時珍曰:獵人李次口云:熱刺虎之心血飲之,能壯神志。又《抱朴子》云:三月三日,殺取虎血、生駝血、白虎頭皮、紫綬、履組、流萍合種之。初生草似胡麻子,即取此實種之。一生輒一異,凡七種之。取其實合用,可以移形易貌)。

白話文:

【主治】壯神強志(李時珍說:獵人李二口說:將老虎的心血熱著喝下去,可以壯神強志。另,《抱朴子》說:三月初三,取老虎血、生駝血、白虎皮、紫綬帶、鞋帶、浮萍一起種植。剛長出的小苗像胡麻子,就採摘這些種子來種植。每種只長一次,總共有七種。取其果實一起使用,可以改變形貌)。

白話文:

古代文字:

腹脹如鼓,堅硬如石,痛不可忍,脹甚則嘔吐,暴瀉,氣息奄奄,煩渴引飲,或縮成一團,或四肢厥冷,或舌苔白厚,或脈弦緊而數。

腹部脹滿如鼓,堅硬如石頭,劇烈疼痛難忍,脹滿嚴重時嘔吐、腹瀉不止,呼吸衰弱,口渴想喝水,有的蜷縮成一團,有的四肢冰冷,有的舌苔白厚,有的脈搏弦緊而頻數。

腹部脹滿,硬的像石頭,疼痛難忍。脹得厲害時會嘔吐、腹瀉,呼吸微弱,口渴想喝水。有的蜷縮成一團,有的四肢冰冷,有的舌苔白厚,有的脈搏弦緊而跳動加快。

【主治】反胃吐食。取生者勿洗存滓穢,新瓦固煅存性,入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白湯服三錢,神效(時珍。出《保壽堂方》)。

白話文:

【主治】反胃、嘔吐食物。取生薑不要清洗,保留泥土和雜質,將新瓦片燒結後,保留其性質,加入平胃散末一兩,均勻混合。每次用白開水送服三錢,效果顯著(出自李時珍的《保壽堂方》)。

腎,

白話文:

原文:

腎,

譯文:

腎臟,

【主治】瘰癧(時珍曰:《千金》治瘰癧,雌黃芍藥丸中用之。袁達《禽蟲述》云:虎腎懸於腹,象口隱於頤)。

白話文:

【主治】瘰癧病。李時珍說:「《千金方》中治瘰癧病的雌黃芍藥丸中使用到了虎骨。袁達的《禽蟲述》中說:老虎的腎臟懸掛在腹部,象的嘴隱藏在下巴中。

膽,

【主治】小兒驚癇(藏器)。小兒疳痢,神驚不安,研水服之(孟詵)。

【修治】頌曰:虎睛多偽,須自獲者乃真。

白話文:

主治:

  • 小兒驚癇(因藏器功能失調所致)
  • 小兒疳痢,精神驚恐不安(用虎膽研末水服)(孟詵)

修治:

頌文說:虎睛造假的多,一定要親自獲取的纔是真的。

斅曰:凡使虎睛,須問獵人,有雌有雄,有老有嫩,有殺得者。惟中毒自死者勿用之,能傷人。虎睛,以生羊血浸一宿漉出,微火焙乾,搗粉用。

白話文:

張仲景說:凡是使用虎睛,必須詢問獵人。虎睛有雌有雄、有老有嫩,也有被殺死的。只有死於中毒的虎,它的虎睛不能使用,因為它會傷人。使用虎睛時,用生羊血浸泡一晚上後瀝乾,用小火焙乾,然後搗成粉末使用。

時珍曰:《千金》治狂邪,有虎睛湯虎睛丸,並用酒浸炙乾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千金方》治療癲狂的疾病,有虎睛湯、虎睛丸,都用酒浸泡炙烤乾後服用。

【主治】癲疾(《別錄》)。瘧病,小兒熱疾驚悸(孟詵)。驚啼,客忤,疳氣,鎮心安神(《日華》)。明目去翳(時珍)。

白話文:

【主治病症】癲癇症(《別錄》)。瘧疾,小兒發熱驚厥煩躁不安(孟詵)。嬰兒啼哭不止,積食後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安神定驚(《日華》)。明目去翳障(時珍)。

【附方】舊二,新二。

白話文:

【附方】舊二,新二。

虎睛丸:治癇疾發作,涎潮搐搦,時作譫語。虎睛一對(微炒),犀角屑、大黃、遠志(去心)各一兩,梔子仁半兩,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溫酒服二十丸。

白話文:

虎睛丸:治療癲癇發作,口吐白沫、抽搐、有時胡言亂語。虎眼一對(微炒),犀牛角屑、大黃、遠志(去心)各一兩,梔子仁半兩,研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小兒驚癇掣瘲:用虎睛細研,水調灌之,良。(《經驗後方》)

小兒夜啼:用大蟲眼睛一隻,為散。以竹瀝調少許與吃。(姚和眾方)

白話文:

小兒驚癇掣瘲:使用虎眼研磨成細粉,用清水調和灌服,效果良好。(出自《經驗後方》)

小兒夜啼:使用一隻老虎的眼睛,研磨成粉末。用竹瀝調和少許,給孩子服用。(出自《姚和眾方》)

邪瘧時作:生虎睛一枚,臘月豬血少許,硃砂阿魏各一分,為末。端午日取粽尖七枚和,丸黍米大。每綿包一丸,塞耳中,男左女右。(《聖惠方》)

白話文:

如果瘧疾常常發作:生虎眼一枚,臘月的豬血少量,硃砂、阿魏各一分,研成細末。在端午節取糉尖七枚混合在一起,做成綠豆大的藥丸。每個棉花包一粒,塞在耳朵裡,男人塞左耳,女人塞右耳。(《聖惠方》)

虎魄,藏器曰:凡虎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獵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墮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

白話文:

琥珀:藏器所說:老虎在夜間看東西時,一隻眼睛會發光,一隻眼睛可以看物體。獵人等候老虎並射出弩箭,弩箭才剛射到,老虎發光的那隻眼睛立即沉入地下,如果得到像白石般的東西,那就是眼珠。

宗奭曰:陳氏所謂乙骨及目光墮地之說,終不免於誣也。

白話文:

宋代中醫宗奭說:陳某所說的「胎兒骨骼和眼睛掉落在地」的說法,終究難逃誣陷之嫌。

時珍曰:乙骨之說不為怪。目光之說,亦猶人縊死則魄入於地,隨即掘之,狀如麩炭之義。按:《茅亭客話》云:獵人殺虎,記其頭項之處,月黑掘下尺余方得,狀如石子、琥珀。此是虎之精魄淪入地下,故主小兒驚癇之疾。其說甚詳。寇氏未達此理耳。

白話文:

李時珍說:乙骨的說法不足為奇。目光之說,就像一個人被縊死後,魂魄進入地下,隨即掘開墳墓,狀如麩炭一樣的道理。根據《茅亭客話》記載:獵人殺死老虎後,記下老虎頭項所在的地方。等月黑風高之夜,向下挖掘一尺多深,才能找到老虎的魂魄,狀如石子或琥珀。這是因為老虎的精魄淪入地下,所以能夠治癒小兒驚癇之疾。這個說法非常詳細,寇氏沒有通曉這個道理。

【主治】驚邪,辟惡鎮心(藏器)。

鼻,

白話文:

主治:驚嚇,驅除邪惡,安定心神(內臟)。

鼻,

【主治】癲疾,小兒驚癇(《別錄》)。懸戶上,令生男(弘景。時珍曰:按:《龍魚河圖》云:虎鼻懸門中一年,取燒作屑,與婦飲,便生貴子。勿令人及婦知,知則不驗。又云:懸於門上,宜官,子孫帶印綬。此與古者胎教欲見虎豹,皆取其勇壯之義同也。

白話文:

【主治】癲癇、小兒驚厥(《別錄》)。懸掛在門戶上,可以生男孩(陶弘景。李時珍說:據《龍魚河圖》記載:老虎鼻子掛在門中一年,把它燒成粉末,給婦女喝,就可以生貴子。不要讓其他人和孕婦知道,知道就不靈驗了。又說:掛在門上,宜於做官,子孫將會身居高位。這與古人胎教希望看到老虎豹子,都是取它們勇敢剛強的寓意相同。

牙,

【主治】丈夫陰瘡及疽瘻(孫思邈)。殺勞蟲,治猘犬傷,發狂。刮末,酒服方寸匕(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主治】陰囊上的瘡瘍及膿包(孫思邈)。殺死寄生蟲,治療被狂犬咬傷,發狂。刮成粉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李時珍)。

【附方】其他名字:新一。

白虎風痛:大虎牙一副(四個),赤足蜈蚣十條(酒浸三日,曬乾),天麻二兩,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一日三服。(《聖濟總錄》)

白話文:

白虎風痛:虎牙一副(四個),赤足蜈蚣十條(用酒浸泡三天,曬乾),天麻二兩,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聖濟總錄》)

爪,頌曰:爪並指、骨、毛俱可用,以雄虎為勝。

【主治】系小兒臂,辟惡魅(《別錄》。

白話文:

指甲、指骨、毛髮皆可入藥,其中以雄虎的藥效最佳。

【功效】主要用於包紮小孩子的手臂,能驅除邪祟(見於《別錄》)。

時珍曰:《外臺》辟惡魅,用虎爪蟹爪、赤朱、雄黃為末,松脂和丸。每正旦焚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外臺祕要》中記載,驅除邪惡鬼魅的方法,是用虎爪、蟹爪、硃砂、雄黃研成末,加入松脂和成丸。每逢農曆正月初一,將其焚燒(驅邪除煞)。

(一名皋毗。見《莊子》)

【主治】瘧疾(藏器)。辟邪魅(時珍)。

白話文:

【主治】瘧疾(藏器)。驅邪避魅(時珍)。

【發明】時珍曰:按:應劭《風俗通》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闢鬼魅。今人猝中惡病,燒皮飲之,或系衣服,亦甚驗也。《起居雜記》云:虎豹皮上睡,令人神驚。其毛入瘡,有大毒。

白話文:

發明

李時珍說:根據應劭的《風俗通》,老虎是陽性的生物,是百獸之王,能驅除鬼魂。現代人如果突然生病,用老虎皮燒成灰服下,或將老虎皮綁在衣服上,也有顯著的療效。

《起居雜記》中記載:在虎豹皮上睡覺,會讓人精神驚悸。虎豹的毛如果進入傷口,會有很大的毒性。

須,

【主治】齒痛(弘景。《酉陽雜俎》云:許隱齒痛,仙人鄭思遠拔虎鬚令插之,痛即愈)。

屎,

【主治】惡瘡(《別錄》)。鬼氣(藏器)。療瘭疽痔漏。燒研酒服,治獸骨鯁(時珍)。

白話文:

主治一

齒痛。(弘景《酉陽雜俎》中記載:許隱牙齒疼痛,仙人鄭思遠拔下老虎的鬍鬚讓他含在口中,疼痛隨即痊癒。)

主治二

惡瘡。(《名醫別錄》記載)。鬼氣(《藏器方》記載)。治療癤疽痔瘻。燒成灰,研成粉,與酒一起服用,可以治療獸骨卡喉(李時珍記載)。

【附方】舊一。瘭疽著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而復發:虎屎白者,以馬尿和之,曬乾燒灰粉之。(《千金》)

白話文:

備用良方一:癤瘡長在手、腳、肩膀和背部,一個一個,密集地像米粒一樣隆起,呈現白色,刮除之後流出汁水,雖然好了又會復發,可用虎糞白色的部分,加上馬尿調和,曬乾之後燒成灰末使用。(出自《千金》)

屎中骨

【主治】為屑,治火瘡(《別錄》)。破傷風(時珍)。

【附方】新一。斷酒:虎屎中骨燒灰,酒服方寸匕,即不飲。(《千金方》)

白話文:

【主治】 作為藥引末:治療火燙傷(《別錄》)。治療破傷風(李時珍)。

【附方】 斷酒方:燒灼虎屎中的骨頭成灰,以酒服用一湯匙,即可斷絕飲酒(《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