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禽部第四十七卷 (10)
禽部第四十七卷 (10)
1. 鷗
(《食物》)
【釋名】鷖(音醫)、水鴞。
時珍曰:鷗者浮水上,輕漾如漚也。鷖者,鳴聲也。鴞者,形似也。在海者名海鷗,在江者名江鷗,江夏人訛為江鵝也。海中一種隨潮往來,謂之信鳧。
【集解】時珍曰:鷗生南方江海湖溪間。形色如白鴿及小白雞,長喙長腳,群飛耀日,三月生卵。羅氏謂青黑色,誤矣。
肉,
【氣味】缺。
白話文:
【名稱由來】 這種鳥又被叫做「鷖」(發音同「醫」)、「水鴞」。
李時珍說:鷗鳥浮在水面上,輕盈漂蕩就像水泡一樣。之所以叫「鷖」,是因為牠們的叫聲而得名。叫牠「鴞」則是因為牠們的外型相似。「在海邊的叫做海鷗,在江裡的叫做江鷗,江夏人把牠們誤認為是江鵝。海中有一種隨著潮水來回遷徙的,叫做信鳧。」
【產地與外觀】 李時珍說:鷗鳥生長在南方的江、海、湖、溪等水域。牠們的形狀和顏色像白鴿或小白雞,有長長的嘴和腳,成群結隊飛行時,在陽光下閃耀。三月產卵。羅氏說牠們是青黑色,那是錯誤的說法。
【肉】 (此處未記載氣味。)
2. 鸀鳿
(音燭玉。《拾遺》)
【釋名】鸑鷟。
時珍曰:鸀鳿名義未詳。案:許慎《說文》云:鸑鷟,鳳屬也。又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據此則鸀鳿,乃鷟鸑聲轉。蓋此鳥有紋彩如鳳毛,故得同名耳。
【集解】藏器曰:鸀鳿,山溪有水毒處即有之,因為食毒蟲所致也。其狀如鴨而大,長項,赤目斑嘴,毛紫紺色,如鵁鶄色也。
時珍曰:案:《三輔黃圖》及《事類合璧》,並以今人所呼白鶴子者為鸀鳿,謂其鳥潔白如玉也。與陳氏似鴨紫紺之說不同。白鶴子狀白如鷺,長喙高腳,但頭無絲耳。姿標如鶴,故得鶴名。林棲水食,近水處極多。人捕食之,味不甚佳。
毛及屎,
【主治】燒灰水服,治溪毒、砂蝨、水弩、射工、蜮、短狐、蝦鬚等病。亦可將鳥近病人,即能唼人身,訖,以物承之,當有沙出,其沙即含沙射人之箭也。又可籠鳥近人,令鳥氣相吸(藏器)。
【發明】藏器曰:以上數病大略相似,俱是山水間蟲含沙射影所致。亦有無水處患者。或如瘧,或如天行寒熱,或有瘡無瘡。但夜臥時以手摩身體,有辣痛處,熟視當有赤點如針頭,急捻之。以芋葉入內,刮出細沙,以蒜封之則愈,否則寒熱漸深也。惟蝦鬚瘡最毒,十活一二,桂嶺獨多。
但早覺時,以芋及甘蔗葉,屈角入肉,勾出其根如蝦鬚狀則愈。遲則根入至骨,有如疔腫,最惡,好著人隱處。
時珍曰:水弩、短狐、射工、蜮,一物也。陳氏分為四,非矣。溪毒,有氣無形。砂蝨,沙中細蟲也。
白話文:
[鸀鳿]
【名稱釋義】 這個鳥也叫做鸑鷟。
李時珍說:鸀鳿這個名字的意義還不清楚。根據許慎《說文解字》記載,鸑鷟是鳳凰的一種。另外,江河中也有一種叫做鸑鷟的鳥,長得像野鴨但體型較大,眼睛是紅色的。由此推斷,鸀鳿應該是鷟鸑的音變。這鳥身上的羽毛紋路色彩像鳳凰的羽毛,所以才被叫做相同的名字。
【外形描述】 陳藏器說:鸀鳿這種鳥,在山溪中有水毒的地方就會出現,是因為吃了有毒的蟲子導致的。它的外形像鴨子但體型較大,脖子很長,眼睛是紅色的,嘴巴上有斑點,羽毛是紫黑色的,顏色像鵁鶄鳥。
李時珍說:根據《三輔黃圖》和《事類合璧》的記載,現在人們所說的白鶴子就是鸀鳿,認為它的羽毛潔白如玉。這和陳藏器說的像鴨子、羽毛紫黑色的描述不同。白鶴子長得像白鷺,嘴長腳高,只是頭上沒有絲狀的羽毛。它的姿態像鶴,所以才被叫做鶴。它們棲息在樹林裡,在水邊覓食,在靠近水的地方非常多。人們會捕捉來食用,味道不是很好。
【醫療用途】 它的羽毛和糞便,燒成灰後用水沖服,可以治療溪毒、砂蝨、水弩、射工、蜮、短狐、蝦鬚等疾病。也可以把這種鳥放在病人身邊,它會去啄咬病人的身體,啄完後用東西接著,會有沙子掉出來,這些沙子就是含沙射人的箭。還可以把鳥關在籠子裡靠近病人,讓鳥的氣息與病人相互感應。
【病理分析】 陳藏器說:上面說的幾種疾病大致相似,都是山水間的蟲子含沙射影導致的。也有在沒有水的地方患病的。有的像瘧疾,有的像流行病一樣忽冷忽熱,有的會長瘡,有的不會長瘡。但是在晚上睡覺時用手去摩擦身體,如果有刺痛的地方,仔細看就會發現有像針頭一樣的紅點,要趕緊按住。把芋頭葉子塞進去,刮出細沙,再用蒜封住就會好,否則忽冷忽熱的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其中蝦鬚瘡毒性最強,十個病人只有一兩個能活下來,桂嶺地區這種病特別多。
但是如果早點發現,可以用芋頭或甘蔗葉,彎曲尖端進入肉中,勾出像蝦鬚一樣的病根,就可以痊癒。如果晚了,病根就會深入骨頭,像疔瘡一樣腫起來,很嚴重,喜歡長在人的隱蔽部位。
李時珍說:水弩、短狐、射工、蜮,說的是同一種東西。陳藏器把它們分為四種,是不對的。溪毒,是有氣無形的東西。砂蝨,是沙子裡的細小蟲子。
3. 鸕鷀
(《別錄》下品)
【釋名】鷧(音意。《爾雅》)、水老鴉(《衍義》)。
時珍曰:案《韻書》,盧與茲並黑也。此鳥色深黑,故名。鷧者,其聲自呼也。
【集解】時珍曰:鸕鷀,處處水鄉有之。似鶂而小,色黑。亦如鴉,而長喙微曲,善沒水取魚。日集洲渚,夜巢林木,久則糞毒多令木枯也。南方漁舟往往縻畜數十,令其捕魚。杜甫詩: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或謂即此。又一種似鸕鷀,而蛇頭長項,冬月羽毛落盡,棲息溪岸,見人不能行,即沒入水者,此即《爾雅》所謂鴢頭、魚鵁者,不入藥用。鴢音拗。
藏器曰:一種頭細身長項上白者,名魚鵁。不入藥用。
【正誤】弘景曰:此鳥不卵生,口吐其雛,亦一異也。
藏器曰:此鳥胎生,從口出,如兔吐兒,故產婦執之易生。
宗奭曰:人言孕婦忌食鸕鷀,為其口吐雛。嘗官於澧州,公廨後有一大木,上有三四十窠。日夕視之,既能交合,又有碧色卵殼布地。則陶、陳之說,誤聽人言也。
時珍曰:一種鶂鳥(或作鷁)似鸕鷀而色白,人誤以為白鸕鷀是也。雌雄相視,雄鳴上風,雌鳴下風而孕,口吐其子。莊周所謂白鶂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者也。昔人誤以吐雛為鸕鷀,蓋鶂、鷧音相近耳。鶂善高飛,能風能水,故舟首畫之。又有似鶂而短項,背上綠色,腹背紫白色者,名青鶂。一名烏𪇰。陶氏謂烏賊魚乃此鳥所化。或云即鴨,非也。
肉,
【氣味】酸、咸,冷,微毒。
【主治】大腹鼓脹,利水道(時珍)。
【發明】時珍曰:鸕鷀,《別錄》不見功用。惟雷氏《炮炙論》序云:體寒腹大,全賴鸕鷀。注云:治腹大如鼓體寒者,以鸕鷀燒存性為末,米飲服之立愈。竊謂諸腹鼓大,皆屬於熱,衛氣並循於血脈則體寒。此乃水鳥,其氣寒冷而利水。寒能勝熱,利水能去濕故也。
又《外臺》云:凡魚骨哽者,但密念鸕鷀不已即下。此乃厭伏之意耳。
頭,
【氣味】微寒。
【主治】哽及噎,燒研,酒服(《別錄》)。
骨,
【主治】燒灰水服,下魚骨哽(弘景)。
【附方】新一。
雀卵面斑:鸕鷀骨燒研,入白芷末,豬脂和,夜塗旦洗。(《摘玄方》)
喙,
【主治】噎病,發即銜之。便安(《範汪》)。
嗉,
【主治】魚哽,吞之最效(時珍)。
翅羽,
【主治】燒灰,水服半錢,治魚哽噎即愈(時珍。出《太平御覽》)。
蜀水花
《別錄》曰:鸕鷀屎也。
弘景曰:溪谷間甚多,當自取之,擇用白處。市賣者不可信。
頌曰:屎多在山石上,色紫如花,就石刮取。《別錄》謂屎即蜀水花,而唐面膏方中,二物並用,未知其的。
時珍曰:當以《別錄》為正。唐方蓋傳寫之訛誤也。
【氣味】冷,微毒。
【主治】去面上黑䵟黶痣(《別錄》)。療面瘢疵,及湯火瘡痕。和脂油,敷疔瘡(大明)。南人治小兒疳蛔,乾研為末,炙豬肉蘸食,云有奇效(蘇頌)。殺蟲(時珍)。
【附方】舊二,新一。
鼻面酒齇:鸕鷀屎一合研末,以臘月豬脂和之。每夜塗旦洗。(《千金》)
魚骨哽咽:鸕鷀屎研,水服方寸匕,並以水和塗喉外。(《範汪方》)
斷酒:鸕鷀屎燒研,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外臺》)
白話文:
[鸕鷀]
名稱由來:
鸕鷀,又名鷧、水老鴉。因為這種鳥全身羽毛呈深黑色,所以得名。而「鷧」這個名字,則是模仿牠的叫聲而來。
外形習性:
鸕鷀在有水的地方很常見,外形像鶂鳥但體型較小,全身黑色,也像烏鴉,但嘴巴較長且略微彎曲。牠們擅長潛水捕魚,白天會聚集在沙洲上,晚上則在樹林中築巢。長時間下來,牠們的糞便會產生毒素,導致樹木枯萎。南方漁民常常會飼養幾十隻鸕鷀來幫忙捕魚。
還有一種鳥長得很像鸕鷀,但頭像蛇一樣,脖子很長,冬天羽毛會掉光,棲息在溪邊,看到人就無法行走,會立刻潛入水中,這種鳥就是《爾雅》中所說的「鴢頭」或「魚鵁」,不作為藥用。
另有一種頭細長、脖子上有白色羽毛的鳥,也叫「魚鵁」,同樣不作藥用。
關於繁殖的爭論:
有人說鸕鷀不是卵生,而是從口中吐出幼鳥,這是一種奇特的現象。另一種說法認為鸕鷀是胎生,像兔子一樣從口中吐出幼崽,所以產婦拿著牠,生產會比較順利。
但有人指出,孕婦忌吃鸕鷀,因為傳說牠會從口中吐出雛鳥。他曾經在澧州當官時,看見公廨後有一棵大樹,上面有三四十個鳥巢,仔細觀察後,發現鸕鷀也會交配,地上也有青色的蛋殼,由此可見,前兩種說法都是道聽途說。
還有一種像鸕鷀的鳥,顏色是白色的,被誤認為是白鸕鷀。雌雄鳥相互對視,雄鳥在上風處鳴叫,雌鳥在下風處鳴叫,然後就會懷孕,並且從口中吐出幼鳥。莊子所說的「白鶂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就是指這種情況。以前的人誤以為鸕鷀吐雛鳥,是因為鶂和鷧的發音很像。鶂鳥善於高飛,能駕馭風和水,所以船頭常常會畫上牠的圖案。還有一種鳥像鶂,但脖子較短,背部是綠色的,腹背是紫白色,叫做青鶂,也叫烏𪇰。有人說烏賊魚是由這種鳥變化而成的,也有人說牠是鴨子,但其實不是。
鸕鷀肉:
味道:酸、鹹,性寒,有微毒。
功效:治療腹部脹大,利尿。
藥理說明:鸕鷀在古代醫書中沒有提到藥用價值。但有人認為,身體虛寒、腹部脹大的人,可以將鸕鷀燒成灰,用米湯送服,能立即見效。因為腹部脹大通常是由於體內有熱,而鸕鷀是水鳥,性寒且能利水,寒能勝熱,利水能去濕,所以有療效。
另外,據說魚骨卡住喉嚨時,只要默念鸕鷀,魚骨就會自己掉出來,這只是一種心理作用。
鸕鷀頭:
味道:微寒。
功效:治療哽噎,將頭燒成灰,用酒送服。
鸕鷀骨:
功效:將骨頭燒成灰,用水送服,能使卡住的魚骨頭掉下來。
附方:
- 雀斑:將鸕鷀骨燒成灰,加入白芷粉末,用豬油調和,晚上塗抹,早上洗掉。
鸕鷀喙:
功效:治療噎病,將喙含在嘴裡,症狀就能緩解。
鸕鷀嗉囊:
功效:治療魚骨卡喉,吞下嗉囊效果最好。
鸕鷀翅膀羽毛:
功效:將羽毛燒成灰,用水送服,能治療魚骨卡喉。
鸕鷀屎(蜀水花):
《本草別錄》記載,鸕鷀屎又稱蜀水花。
產地:大多在溪谷中的石頭上,顏色紫紅如花,應自行採集,選擇白色的部分。市面上賣的不可靠。
藥性:性寒,有微毒。
功效:去除臉上的黑斑、痣、疤痕,以及燙傷的傷疤。可與油脂混合敷在疔瘡上。南方人還會將其磨成粉,烤肉沾著吃,據說對治療兒童疳積病和蛔蟲病有奇效。能殺蟲。
附方:
- 酒糟鼻:將鸕鷀屎磨成粉,用臘月豬油調和,每晚塗抹,早上洗掉。
- 魚骨卡喉:將鸕鷀屎磨成粉,用水送服,並塗抹在喉嚨外部。
- 戒酒:將鸕鷀屎燒成灰,用水送服,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