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禽部第四十七卷 (6)

回本書目錄

禽部第四十七卷 (6)

1.

(《本經》上品)

【釋名】鴻。

白話文:

【釋名】鴻鳥。

時珍曰:按《禽經》云:鳱以水言,自北而南。𩿪以山言,自南而北。張華注云:鳱𩿪並音雁。冬則適南,集於水乾,故字從干;春則向北,集於山岸,故字從厈。小者曰雁,大者曰鴻。鴻,大也。多集江渚,故從江。梵書謂之僧娑。

【集解】《別錄》曰:雁生江南池澤,取無時。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禽經》記載:鳱是指在水中遷徙的鳥類,從北方飛往南方。鴻則是指在山上遷徙的鳥類,從南方飛回北方。張華的注釋是:鳱和鴻的讀音都是雁。冬天的時候,這些鳥會飛往南方,停棲在乾燥的水域旁邊,因此在字形上加入了「幹」。春天來臨,他們則會飛回北方,停棲在山岸附近,因此在字形上加入了「厈」。小的稱為雁,大的稱為鴻。鴻因為常聚集在江邊,所以字形加入了「江」。梵文稱它們為僧娑。

【詳細解說】《別錄》中提到:雁在江南的池塘沼澤中生息,並且全年都可以捕獲。

弘景曰:《詩疏》云:大曰鴻,小曰雁。今雁類亦有大小,皆同一形。又有野鵝大於雁,似人家蒼鵝,謂之駕鵝。雁在江湖,夏當產伏,故皆往北,恐雁門北人不食之也。雖採無時,以冬月為好。

白話文:

陶弘景說:《詩疏》裡說:大的叫鴻,小的叫雁。現在雁類也有大小之分,但都長一個樣。還有一種野鵝比雁大,很像人們養的蒼鵝,稱為駕鵝。雁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夏天要產卵孵化,所以(雁類)都往北飛,大概擔心雁門關以北的人不愛吃它們。雁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捉,但還是以冬季捕捉最好。

恭曰:雁為陽鳥,與燕往來相反,冬南翔,夏北徂,孳育於北也,豈因北人不食之乎?

宗奭曰:雁熱則即北,寒則即南,以就和氣。所以為禮幣者,一取其信,二取其和也。

白話文:

恭曰:大雁為陽性鳥類,與燕子的遷徙方向相反,冬天飛向南方,夏天飛到北方,在北方繁殖後代,難道是因為北方人不吃雁嗎?

宗奭說:大雁感到熱就會飛向北方,感到冷就會飛向南方,以追求和適應適宜的氣候。大雁之所以被作為禮品,一個原因是取其信守,另一個原因是取其合乎時序。

時珍曰:雁狀似鵝,亦有蒼、白二色。今人以白而小者為雁,大者為鴻,蒼者為野鵝,亦曰鴚鵝,《爾雅》謂之鵱鷜也。雁有四德:寒則自北而南,止於衡陽,熱則自南而北,歸於雁門,其信也;飛則有序而前鳴後和,其禮也;失偶不再配,其節也;夜則群宿而一奴巡警,晝則銜蘆以避繒繳,其智也。而捕者豢之為媒,以誘其類,是則一愚矣。

白話文:

時珍說道:雁的形狀像鵝,也有青色和白色。現在的人認為白色較小的叫做雁,較大的叫做鴻,青色的叫做野鵝,又稱雁鵝,在《爾雅》中叫做鶼鶚。雁有四種美德:天氣寒冷時雁自北向南,停留在衡陽,天氣炎熱時雁自南向北,回到雁門,這就是它的信義;雁飛時隊伍有序,前面鳴叫,後面和應,這就是它的禮儀;雁失去配偶後不再尋找新的配偶,這就是它的節操;夜晚雁羣聚宿時,一隻雁輪流巡視警戒,白天雁用嘴銜著蘆葦以避開獵人的網羅,這就是它的智慧。但是,獵人將雁飼養起來作為誘餌,引誘同類,這顯得雁的愚蠢。

南來時瘠瘦不可食,北向時乃肥,故宜取之。又漢、唐書,並載有五色雁云。

雁肪,

【正誤】一名鶩肪。

弘景曰:鶩是野鴨,《本經》雁肪亦名鶩肪,是雁鶩相類而誤耳。

【氣味】甘,平,無毒。

白話文:

雁肪

【校正】也稱為鶩肪。

弘景說:鶩就是野鴨,《本經》所載的雁肪也稱為鶩肪,是把雁和鶩混淆了。

【藥性】甘,平,無毒。

【主治】風攣拘急偏枯,血氣不通利。久服益氣不飢,輕身耐老(《本經》。《心鏡》云:上證,用肪四兩煉淨。每日空心暖酒一杯服一匙。長毛髮鬚眉(《別錄》。詵曰:合生發膏用之)。殺諸石藥毒(吳普)。治耳聾。和豆黃作丸,補勞瘦,肥白人(《日華》)。塗癰腫耳疳,又治結熱胸痞嘔吐(時珍曰:《外臺》治此證有雁肪湯)。

白話文:

【主治】風寒拘急,半身不遂,血氣不通暢。長期服用能補益氣血,不飢餓,身體輕盈,延年益壽(《本經》。《心鏡》說:以上症狀,用四兩的雁肪煉淨。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一匙。能使毛髮和鬍鬚生長(《別錄》。註解說:可以和生發膏一起使用)。能解諸石藥的毒性(吳普)。治療耳聾。與黃豆一起做成丸子,可補勞瘦,使人肥白(《日華》)。塗抹癰腫、耳疳,還能治療熱結胸悶、嘔吐(時珍說:《外臺》治療此症有雁肪湯)。

【附方】新一。

生髮:雁肪日日塗之。(《千金方》)

肉,

【氣味】甘,平,無毒。

思邈曰:七月勿食雁,傷人神。《禮》云「食雁去腎」,不利人也。

【主治】風麻痹。久食助氣,壯筋骨(《日華》)。利臟腑,解丹石毒(時珍)。

【發明】弘景曰:雁肪人不多食,其肉亦應好。

宗奭曰:人不食雁,謂其知陰陽之升降,分少長之行序也。道家謂之天厭,亦一說耳。食之則治諸風。

骨,

【主治】燒灰和米泔沐頭,長髮(孟洗)。

毛,

【主治】喉下白毛,療小兒癇有效(蘇恭)。自落翎毛,小兒佩之,闢驚癇(《日華》)。

白話文:

生髮:

將雁油每天塗抹在頭髮上。(《千金方》)

【氣味】甘甜,性平,無毒。

孫思邈說:七月中不要食用雁,會傷人元氣。《禮記》中說「食用雁會損傷腎臟」,對人不利。

【主治】治療風麻痺。長期食用能助長氣血,強健筋骨(《日華子本草》)。有利於臟腑,解毒丹石毒(李時珍)。

【發明】陶弘景說:人不要多吃雁油,雁肉應該也很好吃。

林洪說:人不食用雁,是因為雁知道陰陽昇降的規律,懂得幼小長大的順序。道家稱雁為「天厭」,這也是一種說法。食用雁能治療各種風疾。

【主治】將燒化的骨灰和米湯混合後洗頭,可以生長頭髮(《孟洗本草》)。

【主治】咽喉下的白毛,能有效治療小兒驚風(蘇恭)。小兒佩戴雁翎毛,可以驅除驚風和驚癇(《日華子本草》)。

【發明】時珍曰:案:《酉陽雜俎》云:臨邑人,春夏羅取鴻雁毛以御暑。又《淮南萬畢朮》云:鴻毛作囊,可以渡江。此亦中流一壺之意,水行者不可不知。

屎白,

【主治】灸瘡腫痛,和人精塗之(《梅師》)。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酉陽雜俎》記載:臨邑縣的人,在春夏季節用網子捕捉鴻雁羽毛來防暑。又根據《淮南萬畢朮》記載:用鴻雁羽毛做成袋子,可以渡過江河。這兩種方法都屬於《莊子》裡「一壺千金」的道理,是水行者不可不知的。

【功效】用於艾灸治療瘡腫疼痛,與人精(人中白)一起塗抹(出自《梅師》)。

2.

(《食物》)

【釋名】天鵝。

白話文:

【釋名】天鵝。

時珍曰:案師曠《禽經》云:鵠鳴哠哠,故謂之鵠。吳僧贊寧云:凡物大者,皆以天名。天者,大也。則天鵝名義,蓋亦同此。羅氏謂鵠即鶴,亦不然。

白話文:

李時珍說:查閱師曠的《禽經》中說:天鵝鳴叫時是哠哠聲,所以稱之為鵠。吳僧贊寧說:凡是大的東西都可以用「天」字來命名。天就是大。因此天鵝名稱的意義大概也是這樣。羅氏說天鵝就是鶴,這也不對。

【集解】時珍曰:鵠大於雁,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所謂鵠不浴而白,一舉千里,是也。亦有黃鵠、丹鵠,湖、海、江、漢之間皆有之,出遼東者尤甚,而畏海青鶻。其皮毛可為服飾,謂之天鵝絨。案《飲膳正要》云:天鵝有四等:大金頭鵝,似雁而長項,入食為上,美於雁。

白話文:

[集解] 李時珍說:天鵝比大雁大,羽毛是白色和黑色的,牠們飛得極高,也擅長走路,所謂「天鵝不洗澡而潔白,一飛千里。」就是說的天鵝。也有黃色的天鵝和紅色的天鵝,湖泊、海洋、河流、湖泊之間都有牠們的蹤跡,出自遼東的數量最多,牠們害怕海青鶻。牠們的皮毛可以做成衣服,叫做天鵝絨。根據《飲膳正要》的說法:天鵝有四個等級:大金頭天鵝,像雁一樣但脖子長,食用口感為最佳,比雁肉好吃。

小金頭鵝,形差小;花鵝,色花;一種不能鳴鵝,飛則翔響,其肉微腥。並不及大金頭鵝,各有所產之地。

肉,

【氣味】甘,平,無毒。穎曰:冷。

忽氏曰:熱。

【主治】醃炙食之,益人氣力,利臟腑(時珍)。油(冬月取肪煉收)。

【氣味】缺。

【主治】塗癰腫,治小兒疳耳(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小金頭鵝,體型較小。花鵝,羽毛具花色。一種鵝,鳴聲不顯著,但飛翔時會發出響聲,肉質略有腥味。它們均不如大金頭鵝,各自分佈於不同的產地。

氣味: 甘平無毒。穎曰:冷。忽氏曰:熱。

主治: 醃製或炙烤食用,能增強氣力,利於臟腑(時珍)。鵝油(於冬季取得鵝脂煉製而成)。

氣味: 未載。

主治: 塗抹於癰腫處,治療小兒疳耳(時珍)。

附方: 新一方。

疳耳出膿:用天鵝油調草烏末,入龍腦少許,和敷立效。無則以雁油代之。(《通玄論》)。

絨毛,

【主治】刀杖金瘡,貼之立愈(汪穎)。

白話文:

疳耳出膿:可以使用天鵝油與草烏末混合後,加入少許龍腦,一起敷用會立竿見影。若沒有這些材料,可用雁油代替。(《通玄論》)。

【主治】刀槍金屬造成的新鮮傷口,敷貼上藥物即可立即癒合(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