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七卷 (32)
草部第十七卷 (32)
1. 常山、蜀漆
先發時服十丸,次服七丸,後服五六丸,以瘥為度。《和劑局方》瞻仰丸:治一切瘧。常山四兩(炒存性),草果二兩(炒存性)。為末,薄糊丸梧子大。每臥時冷酒服五十丸,五更再服。忌鵝羊熱物。
又勝金丸:治一切瘧,胸膈停痰,發不愈者。常山八兩(酒浸蒸焙),檳榔二兩(生)。研末,糊丸梧子大。如上法服。《集簡方》二聖丸:治諸瘧,不拘遠近大小。雞骨恆山、雞心檳榔各一兩(生研),鯪鯉甲(煨焦)一兩半。為末,糯粉糊丸綠豆大,黃丹為衣。每服三、五十丸,如上法服。
厥陰肝瘧,寒多熱少,喘息如死狀,或少腹滿,小便如膿,不問久近,不吐不泄,如神:恆山一兩,醋浸一夜,瓦器煮乾。每用二錢,水一盞,煎半盞,五更冷服。(趙真人《濟急方》)
太陰肺瘧,痰聚胸中,病至令人心寒,寒甚乃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恆山三錢,甘草半錢,秫米三十五粒,水二鍾,煎一鍾,發日早分三次服。(《千金方》)
少陰腎瘧,悽悽然寒,手足寒,腰脊痛,大便難,目眴眴然。恆山二錢半,豉半兩,烏梅一錢,竹葉一錢半,蔥白三根,水一升半,煎一升,發前分三服。(《千金方》)
牝瘧獨寒不熱者:蜀漆散:用蜀漆、雲母(煅三日夜)、龍骨各二錢。為末。每服半錢,臨發日旦一服,發前一服,酢漿水調下。溫瘧,又加蜀漆一錢。(張仲景《金匱要略》)
牡瘧獨熱不冷者。蜀漆一錢半,甘草一錢,麻黃二錢,牡蠣粉二錢。水二鍾,先煎麻黃、蜀漆,去沫,入藥再煎至一鍾,未發前溫服,得吐則止。(王燾《外臺秘要》)
溫瘧熱多:恆山一錢,小麥三錢,淡竹葉二錢。水煎,五更服,甚良。(《藥性論》)
三十年瘧:《肘後方》:治三十年老瘧及積年久瘧:常山、黃連各一兩。酒三升,漬一宿,以瓦釜煮取一升半。發日早服五合,發時再服。熱當吐,冷當利,無不瘥者。張文仲《備急方》:用恆山一兩半,龍骨五錢,附子(炮)二錢半,大黃一兩。為末,雞子黃和丸梧子大。
未發時五丸,將發時五丸,白湯下。支太醫云:此方神驗,無不斷者。瘴瘧寒熱:劉長春《經驗方》:常山一寸,草果一枚,熱酒一碗,浸一夜,五更望東服之,蓋臥,酒醒即愈。《談野翁試驗方》:用常山、檳榔、甘草各二錢,黑豆一百粒,水煎服之。乃彭司寇所傳。葛稚川《肘後方》:用常山、黃連、香豉各一兩,附子(炮)七錢,搗末,蜜丸梧子大。
空腹飲服四丸,欲發時三丸。至午後乃食。
妊娠瘧疾:酒蒸常山、石膏(煅)各一錢,烏梅(炒)五分,甘草四分。水一盞,酒一盞,浸一夜,平旦溫服。(姚僧坦《集驗方》)百日兒瘧:《水鑑仙人歌》曰:瘧是邪風寒熱攻,直須術治免成空。常山刻作人形狀,釘在孩兒生氣宮。如金生人,金生在巳,即釘巳上;木生人,釘亥上;火生人,釘寅上;水土生人,釘申上也。
白話文:
常山、蜀漆
服用常山藥劑,第一次服用十丸,第二次服用七丸,之後服用五六丸,直到病癒為止。《和劑局方》瞻仰丸:治療各種瘧疾。常山四兩(炒至顏色變深,保留藥性),草果二兩(炒至顏色變深,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用薄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睡前用冷酒送服五十丸,五更再服一次。忌食鵝肉、羊肉及熱性食物。
又勝金丸:治療各種瘧疾、胸膈痰滯、瘧疾發作反覆不止的症狀。常山八兩(用酒浸泡後蒸焙),檳榔二兩(生)。研磨成粉末,用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服用方法同上。《集簡方》二聖丸:治療各種瘧疾,不論病程長短、病情輕重。雞骨恆山、雞心檳榔各一兩(生研磨),鯪鯉甲(煨至焦黑)一兩半。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粉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再用黃丹粉做外衣。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服用方法同上。
厥陰肝瘧,寒邪重於熱邪,呼吸困難,狀似將死,或下腹部脹滿,小便如膿,不論病程長短,不嘔吐不腹瀉,症狀嚴重:恆山一兩,用醋浸泡一夜,然後用瓦器煎乾。每次取用二錢,加水一盞,煎至半盞,五更服用。(趙真人《濟急方》)
太陰肺瘧,痰積聚於胸中,病情嚴重令人心寒,寒邪重才出現熱邪,間歇期容易驚恐,像看見什麼東西一樣:恆山三錢,甘草半錢,秫米三十五粒,水二鍾,煎至一鍾,發病當天早上分三次服用。(《千金方》)
少陰腎瘧,持續寒冷,手腳冰冷,腰脊疼痛,大便困難,眼睛昏花:恆山二錢半,豉(黃豆)半兩,烏梅一錢,竹葉一錢半,蔥白三根,水一升半,煎至一升,發病前分三次服用。(《千金方》)
女性瘧疾,只有寒邪而無熱邪:蜀漆散:用蜀漆、雲母(煅燒三日夜)、龍骨各二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發病當天早上服用一次,發病前服用一次,用醋漿水送服。溫瘧,再加蜀漆一錢。(張仲景《金匱要略》)
男性瘧疾,只有熱邪而無寒邪:蜀漆一錢半,甘草一錢,麻黃二錢,牡蠣粉二錢。水二鍾,先煎麻黃、蜀漆,去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一鍾,發病前溫服,如果嘔吐則停止服用。(王燾《外臺秘要》)
溫瘧熱邪較重:恆山一錢,小麥三錢,淡竹葉二錢。水煎,五更服用,效果很好。(《藥性論》)
三十年瘧疾:《肘後方》:治療三十年以上的頑固瘧疾:常山、黃連各一兩。酒三升,浸泡一夜,用瓦罐煮至一升半。發病當天早上服用五合(約100ml),發病時再服用一次。熱證應該嘔吐,寒證應該腹瀉,沒有不痊癒的。張文仲《備急方》:用恆山一兩半,龍骨五錢,附子(炮製)二錢半,大黃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雞蛋黃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未發病時服用五丸,將要發病時服用五丸,用白開水送服。支太醫說:這個方子非常靈驗,沒有不治好的。瘴瘧寒熱:劉長春《經驗方》:常山一寸,草果一枚,熱酒一碗,浸泡一夜,五更面向東方服用,蓋好被子睡覺,酒醒後就痊癒了。《談野翁試驗方》:用常山、檳榔、甘草各二錢,黑豆一百粒,水煎服。這是彭司寇傳下來的。葛稚川《肘後方》:用常山、黃連、香豉各一兩,附子(炮製)七錢,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空腹服用四丸,將要發病時服用三丸。直到下午才能吃飯。
妊娠瘧疾:用酒蒸常山、石膏(煅燒)各一錢,烏梅(炒)五分,甘草四分。水一盞,酒一盞,浸泡一夜,清晨溫服。(姚僧坦《集驗方》)百日兒瘧:《水鑑仙人歌》說:瘧疾是由邪風寒熱侵襲引起的,必須用正確的方法治療才能痊癒。將常山刻成人形,釘在嬰兒的生氣宮(穴位)。如果屬金命,金生在巳(巳時,上午9-11點),就釘在巳上;屬木命,釘亥上;屬火命,釘寅上;屬水土命,釘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