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介部第四十六卷 (10)

回本書目錄

介部第四十六卷 (10)

1. 貝子

(《本經》下品)

【釋名】貝齒(《別錄》)、白貝(《日華》)、海𧵅(俗作𧴩,音巴)。

白話文:

釋名:

  • 貝齒(《別錄》)
  • 白貝(《日華》)
  • 海巴(俗稱,讀音與「巴」相同)

時珍曰:貝字象形。其中二點,象其齒刻。其下二點,象其垂尾。古者貨貝而寶龜,用為交易,以二為朋。今獨雲南用之,呼為海𧵅。以一為莊,四莊為手,四手為苗,五苗為索。

白話文:

李時珍說:「貝」字是象形字,中間兩點,是貝殼的齒紋,下方兩點,是貝殼垂下的尾部。古時候用貝殼做貨幣,也珍視龜甲。貝殼用於交易時,以兩枚貝殼為一朋。現在只有雲南還在使用貝殼做貨幣,當地人稱之為「海𧵅」。以一枚貝殼為一「莊」,四個「莊」為一「手」,四個「手」為一「苗」,五個「苗」為一「索」。

頌曰:貝腹下潔白,有刻如魚齒,故曰貝齒。

【集解】《別錄》曰:貝子生東海池澤。採無時。

弘景曰:出南海。此是小小白貝子,人以飾軍容服物者。

珣曰:雲南極多,用為錢貨交易。

白話文:

譯文:

**頌曰:**貝殼腹部的下方潔白無瑕,上有刻紋如魚齒,因此稱為「貝齒」。

集解:《神農本草經》記載:「貝子」生長在東海的池塘和沼澤中,採集時間不限。

陶弘景說:「產於南海,是一種小巧潔白的貝殼,人們用來裝飾軍隊服飾和物品。」

徐珣說:「雲南產量極多,被用作貨幣進行交易。」

頌曰:貝子,貝類之最小者。亦若蝸狀,長寸許。色微白赤,有深紫黑者。今多穿與小兒戲弄,北人用綴衣及氈帽為飾,剃頭家用以飾鑑,畫家用以砑物。

白話文:

頌曰:貝子,是貝類中最小的,形狀也像蝸牛,長約一寸。顏色微白帶赤,也有深紫色或黑色的。現在人們常將貝子打洞讓小兒戲耍,北方人會用它綴在衣服或氈帽上作飾品,刮鬍子的人用它裝飾剃刀,畫家也用它研磨顏料。

時珍曰:貝子,小白貝也。大如拇指頂,長寸許,背腹皆白。諸貝皆背隆如龜背,腹下兩開相向,有齒刻如魚齒,其中肉如蝌蚪,而有首尾。故魏子才《六書精蘊》云:貝,介蟲也。背穹而渾,以象天之陽。腹平而拆,以象地之陰。貝類不一。

白話文:

時珍說:貝子,就是小白貝。貝子有大拇指頂部那麼大,長約一寸,背部和腹部都是白色的。所有的貝類,背部都隆起像烏龜背,腹部上下兩邊張開,相對應,有齒刻,跟魚齒一樣,裡面的肉像蝌蚪,而且有頭和尾。所以魏子纔在《六書精蘊》中說:貝,是介殼蟲。背部隆起而圓潤,用來象徵天的陽性。腹部平坦而分開,用來象徵地的陰性。貝類不止一種。

按:《爾雅》云:貝在陸曰贆(音標),在水曰蜬(音函),大曰魧(音杭),小曰鰿(音脊),黑白玄,赤曰貽,黃質白紋曰餘貾(音池),白質黃紋曰余泉,博而頯曰蚆(音巴),大而險曰蜠(音囷),小而橢曰𧐐(音責)。又古有相貝經甚詳。其文云:朱仲受之於琴高,以遺會稽太守嚴助曰:徑尺之貝,三代之貞瑞,靈奇之秘寶。

白話文:

《爾雅》說:貝類在陸地上稱為「贆」,在水中稱為「蜬」,大的稱為「魧」,小的稱為「鰿」。白色的貝類被稱為「玄」,黑色的貝類被稱為「墨」,赤色的貝類被稱為「貽」,黃色的貝類帶有白色花紋的被稱為「餘貾」,白色的貝類帶有黃色花紋的被稱為「餘泉」,寬而懷孕的貝類被稱為「蚆」,大而兇猛的貝類被稱為「蜠」,小而橢圓形的貝類被稱為「𧐐」。此外,古時候還有一部《相貝經》,對貝類的分類和形狀描述非常詳細。書中說:朱仲從琴高那裡得到了一本《相貝經》,他把它送給了會稽太守嚴助,並說:「直徑一尺的貝類,是三代的珍寶和瑞祥之物,是神奇而珍貴的寶物。」

其次則盈尺,狀如赤電黑雲者,謂之紫貝。素質紅章,謂之珠貝。青地綠紋,謂之綬貝。黑紋黃畫,謂之霞貝。紫貝愈疾,珠貝明目,綬貝消氣障,霞貝伏蛆蟲。雖不能延齡增壽,其御害一也。復有下此者,鷹喙蟬脊,但逐濕去水,無奇功也。貝之大者如輪,可以明目。南海貝如珠礫白駁,性寒味甘,可止水毒。

白話文:

其次還有長達一尺,形狀像赤色閃電、黑色雲朵的,稱為紫貝。毛料質地呈淺白色且有紅色斑紋的,叫做珍珠貝。底色呈青色帶有綠色條紋的,稱為綬貝。黑色條紋、黃色花紋的,稱為霞貝。紫貝可以治療疾風之症,珍珠貝可以明目,綬貝可以消除氣障,霞貝可以治療蛆蟲症。雖然不能延長壽命,但是它們都有預防疾病的作用。還有一些比這些差的,外形像鷹嘴蟬背,只能用於祛除濕氣、排除水分,沒有其他奇特的功效。貝殼中最大的像車輪一樣,可以明目。南海裡的貝殼像珠子和石礫一樣黑白相間,性寒味甘,可以治療水毒。

浮貝使人寡,勿近婦人,黑白各半是也。濯貝使人善驚,勿近童子,黃唇點齒有赤駁是也。雖貝使人病瘧,黑鼻無皮是也。皭貝使人胎消,勿示孕婦,赤帶通脊是也。慧貝使人善忘,赤熾內殼有赤絡是也。醟貝使童子愚,女人淫,有青唇赤鼻是也。碧貝使人盜,脊上有縷勾唇,雨則重,霽則輕是也。

白話文:

  • 浮貝讓人寡少子嗣,所以不能靠近婦人。黑白相半就是浮貝。

  • 濯貝使人容易受驚,不能靠近孩童。黃脣點齒且有赤色的斑點就是濯貝。

  • 雖貝使人患瘧疾。黑鼻無皮就是雖貝。

  • 皭貝使人流產,所以不能讓孕婦見到。赤帶貫通龜背就是皭貝。

  • 慧貝使人健忘。赤色熾熱的內殼上有赤色的絡紋就是慧貝。

  • 醟貝使孩童愚蠢,使婦女淫亂。青色的脣和赤色的鼻孔就是醟貝。

  • 碧貝使人盜竊。龜背上有細長的勾紋。雨天加重,晴天減輕的就是碧貝。

委貝使人志強夜行能伏鬼魅百獸,赤而中圓,雨則輕,霽則重,是也。

【修治】珣曰:凡入藥,燒過用。

斆曰:凡使,勿用花蟲殼,真相似,只是無效。貝子以蜜、醋相對浸之,蒸過取出,以清酒淘,研。

【氣味】咸,平,有毒。

【主治】目翳,五癃,利水道,鬼疰蠱毒,腹痛下血(《本經》)。

溫疰寒熱,解肌,散結熱(《別錄》)。燒研,點目去翳(弘景),傷寒狂熱(甄權)。

白話文:

【貝】使人志強,夜行能伏鬼魅百獸,呈紅色而中心圓潤,雨天變輕,晴天變重。

【修治】珣說:所有入藥(貝),都要經過燒製後使用。

斆說:所有使用(貝),不要使用花蟲(貝殼),形態很像,但是無效。貝子用蜂蜜、醋交替浸泡,蒸熟後取出,用清酒淘洗,碾成粉。

【氣味】鹹,平,有毒。

【主治】眼睛有翳、五種虛勞病、利於排尿通水、鬼邪作祟,蠱蟲毒害、腹痛下血(《本經》)。

溫熱型瘧疾、寒熱病,鬆解肌肉,散結熱(《別錄》)。燒製碾磨成粉,點在眼睛上消除翳膜(弘景),治療傷寒發狂(甄權)。

下水氣浮腫,小兒疳蝕吐乳(李珣)。治鼻淵出膿血,下痢,男子陰瘡,解漏脯、面臛諸毒,射罔毒,藥箭毒(時珍)。

白話文:

水氣下注引發浮腫,小兒疳蝕吐乳症狀(李珣)。治療鼻淵膿血排出、腹瀉、男性陰部毒瘡、解漏脯及面部浮腫等中毒症狀,射罔毒、毒藥箭傷(時珍)。

【附方】舊三,新六。

目花翳痛:貝子一兩,燒研如面,入龍腦少許點之。若有息肉,加真珠末等分。(《千金》)

鼻淵膿血:貝子燒研。每生酒服二錢,日三服。

白話文:

【附方】 古代三種,現代六種。

目花翳痛:

珍珠粉一兩,燒成粉末,加入少許龍腦,點在患處。如果有息肉,再加入等量的珍珠末。(《千金方》)

鼻淵膿血:

珍珠粉燒成粉末,每次用生酒送服二錢,一天三次。

二便關格:不通悶脹,二三日則殺人。以貝齒三枚,甘遂二銖,為末,漿水和服,須臾即通也。(《肘後方》)

白話文:

二便不通,感覺壅塞脹悶,兩三天就會危及生命。用三個貝殼齒、二銖甘遂,研成細末,用水調和服用,片刻即可暢通。

小便不通:白海𧵅一對,生一個,燒一個,為末。溫酒服。(田氏方)

下疳陰瘡:白海𧵅三個,煅紅研末,搽之。(《簡便單方》)

食物中毒:孫真人:貝子一枚,含之自吐。《聖惠方》:治漏脯毒,面臛毒,及射罔在諸肉中有毒。並用貝子燒研,水調半錢服。

白話文:

食物中毒:孫思邈說:含一塊海貝,就能把中毒的食物吐出來。《聖惠方》說:治療吃了漏脯、面臛中毒,以及在肉裡射入有毒的罔罋,都可用海貝燒成灰,用水調服半錢。

中射罔毒:方同上。

藥箭鏃毒:貝齒燒研,水服三錢,日三服。(《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