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七卷 (21)
草部第十七卷 (21)
1. 甘遂
馬脾風病,小兒風熱喘促,悶亂不安,謂之馬脾風:甘遂(麵包煮)一錢半,辰砂(水飛)二錢半,輕粉一角,為末。每服一字,漿水少許,滴油一小點,抄藥在上,沉下,去漿灌之。名無價散。(《全幼心鑑》)
麻木疼痛:萬靈膏:用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搗作餅貼之。內飲甘草湯。(《摘玄方》)
耳卒聾閉:甘遂半寸,綿裹插入兩耳內,口中嚼少甘草,耳卒自然通也。(《永類方》)
白話文:
甘遂
治療小兒馬脾風(一種風熱引起的喘促、煩躁不安的疾病):取甘遂(用麵包煮過)一錢半,朱砂(水飛過的)二錢半,輕粉一角,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古代重量單位),用少量米湯送服,並滴入少許油,藥粉沉澱後,將上面的米湯倒掉,再將藥粉灌服。此方名為「無價散」。
治療麻木疼痛:取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搗碎製成藥餅貼敷患處,同時服用甘草湯。
治療耳聾:取甘遂半寸,用棉花包裹後塞入兩耳內,同時口中咀嚼少量甘草,耳朵自然就會通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