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七卷 (4)
草部第十七卷 (4)
1. 大黃
男女諸病:無極丸:治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產後積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等證,其效甚速。宜六癸日合之:用錦紋大黃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童尿一碗,食鹽二錢,浸一日,切曬;一分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曬,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黃,去豆不用;一分用紅花四兩,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曬;一分用當歸四兩,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歸,切曬。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取下惡物為驗;未下再服。此武當高士孫碧雲方也。(《醫林集要》)
心腹諸疾:三物備急丸:治心腹諸疾,卒暴百病:用大黃、巴豆、乾薑各一兩。搗篩,蜜和搗一千杵,丸小豆大,每服三丸。凡中惡客忤,心腹脹滿,痛如錐刀,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未知更服三丸,腹中鳴轉,當吐下便愈。若口已噤者,折齒灌之,入喉即瘥。
此乃仲景方,司空裴秀改為散用,不及丸也。(《圖經本草》)腹中痞塊:大黃十兩為散,醋三升,蜜兩匙和煎,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吐利為度。(《外臺秘要》)
腹脅積塊:風化石(灰末)半斤,瓦器炒極熱,稍冷,入大黃(末)一兩炒熱,入桂心(末)半兩略炒,下米醋攪成膏,攤布貼之。又方:大黃二兩,朴硝一兩,為末,以大蒜同搗膏和貼之。或加阿魏一兩,尤妙。(《丹溪心法》)
久患積聚,二便不利,氣上搶心,腹中脹滿,害食:大黃、白芍各二兩。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湯下四十丸,日三,以知為度。(《千金方》)
脾癖疳積,不拘大人小兒:錦紋大黃三兩為末,醋一盞,沙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傾瓦上,日曬夜露三日,再研。用舶上硫黃一兩(形如琥珀者),官粉一兩,同研勻。十歲以下小兒半錢,大人一錢半,米飲下。忌一切生冷、魚肉,只食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後再服。若不忌口,不如勿服。(《聖濟總錄》)
小兒無辜閃癖瘰癧,或頭干黃聳,或乍痢乍瘥,諸狀多者,大黃煎主之:大黃九兩(錦紋新實者,若微朽即不中用),削去皮,搗篩為散。以好米醋三升,和置瓦碗中,於大鐺內浮湯上,炭火慢煮,候至成膏,可丸,乃貯器中。三歲兒一服七丸,梧子大,日再服,以下出青赤膿為度。
若不下,或下少,稍稍加丸。若下多,又須減之。病重者七、八劑方盡根。大人亦可用之。此藥惟下宿膿,不令兒利也。須禁食毒物,乳母亦禁之。一加木香一兩半。(崔知悌方)
小兒諸熱:大黃(煨熟)、黃芩各一兩,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蜜湯下。加黃連,名三黃丸。(《錢氏小兒方》)
白話文:
大黃
大黃在古代醫方中廣泛應用,治療範圍涵蓋男女老少多種疾病。以下列舉一些古方,以大黃為主要成分:
無極丸 (治療婦科及其他疾病): 此方用於治療婦女經血不通、白帶、崩漏、腸風下血、尿道感染、產後淤血、婦科腫塊腹痛,以及男性勞損、兒童骨蒸潮熱等。藥效迅速。製作方法需在特定日子(六癸日)進行:將錦紋大黃分成四份,分別用童尿、酒、紅花水、當歸醋浸泡一天後切片曬乾,其中酒浸的一份需再與巴豆仁同炒至巴豆變黃,去巴豆取炒好的大黃。然後磨成粉末,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觀察是否有排出惡物以驗效,若未排出可再服用。此方出自武當道士孫碧雲。
三物備急丸 (治療心腹急症): 此方用於治療各種心腹急症,如突發疾病、腹脹、劇烈腹痛、呼吸困難、昏迷等危急情況。將大黃、巴豆、乾薑等量混合研磨,以蜂蜜調和,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服用三丸,用溫水或酒送服,或灌服。若無效可再服三丸,腹中鳴響後,即可嘔吐瀉下痊癒。若病人已昏迷口噤,可掰開牙齒灌藥。此方為張仲景方,司空裴秀曾改為散劑服用,但效果不如丸劑。
大黃散 (治療腹中痞塊): 將大黃加醋、蜂蜜煎煮,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直至嘔吐瀉下為止。
貼敷方 (治療腹脅積塊): 將風化石灰末炒熱,加入炒熱的大黃末和略炒的桂心末,用米醋調成膏狀,攤在布上貼敷患處。另一方則用大黃、朴硝與大蒜搗成膏狀貼敷,加阿魏效果更佳。
大黃白芍丸 (治療久患積聚): 此方用於治療久患積聚、大小便不通暢、氣逆、腹脹、食慾不振等症。將大黃、白芍等量研磨,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十丸,用湯藥送服,每日三次,視情況而定。
錦紋大黃膏 (治療脾癖疳積): 此方治療脾胃積滯、疳積,適用於成人和兒童。將錦紋大黃用醋熬成膏狀,曬乾後研磨,再與硫磺、滑石粉混合。兒童每次服用半錢,成人每次服用一錢半,米湯送服。服用期間需忌食生冷、魚肉,僅食用白粥半個月。若一次未癒,可半月後再服用。若不忌口,則效果不佳。
大黃煎 (治療小兒無辜閃癖等症): 此方用於治療兒童無辜閃癖、瘰癧、頭髮乾燥豎立、反覆腹瀉等症狀。將錦紋大黃去皮搗碎,用米醋熬成膏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七丸,每日二次,直至排出青綠色膿液為止。若排出膿液少,可增加藥量;若排出膿液多,則需減少藥量。此方主要排出宿膿,並非瀉下,需忌食辛辣食物,哺乳期母親也需忌食。可加入木香以增強藥效。
三黃丸 (治療小兒諸熱):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發熱。將煨熟的大黃、黃芩等量研磨,煉蜜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十丸,蜜湯送服。加入黃連則稱為三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