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19)

回本書目錄

鱗部第四十四卷 (19)

1. 海豚魚

(《拾遺》)

白話文:

《拾遺》

原典:

門發赤者,熱甚也。

口脣發腫,兼身熱者,傷暑也。

眼赤痛,淚皆赤者,肝氣盛也。

口破如瘡者,心氣盛也。

爪甲赤,上脣赤,舌尖赤,相火熾也。

齒痛如掣,頭重,身熱,膝痛,足心痛,手足心赤者,三焦火也。

項痛,頭重,齒痛,心下痞滿,口渴者,膽火也。

齒痛,舌強,口臭者,胃火也。

喉痛,口舌生瘡者,肺火也。

頭頂痛,耳聾,目赤者,腎火也。

心下悸,兩脅滿,目赤者,肝火也。

心下熱,煩悶,口乾者,心火也。

頭項強痛,目赤,身熱者,膽火也。

胸中煩熱,兩脅下痛,身熱者,胃火也。

心下痞滿,舌赤,口臭者,腸火也。

頭項痛,目赤者,肺火也。

心下急,煩躁者,腎火也。

舌強,口臭,齒痛者,胃火也。

舌燥,口臭,身熱者,心火也。

頭頂痛,眩暈,身熱者,膽火也。

腰痛,小便赤者,腎火也。

身熱,面赤,口苦者,肺火也。

咳嗽,身熱,身痛者,風邪也。

  • 臉部發紅:表示熱氣過盛。
  • 口脣腫脹,同時身體發熱:是暑熱的症狀。
  • 眼睛發紅疼痛,流出的眼淚也呈紅色:表示肝氣旺盛。
  • 嘴巴破洞如瘡:表示心氣旺盛。
  • 指甲發紅,上嘴脣發紅,舌尖發紅:表示相火旺盛。
  • 牙齒疼痛如被針刺,頭部沉重,身體發熱,膝蓋痛、腳心痛,手腳心發紅:表示三焦之火旺盛。
  • 脖子疼痛,頭部沉重,牙齒疼痛,心窩脹滿,口渴:表示膽火旺盛。
  • 牙齒疼痛,舌頭僵硬,口臭:表示胃火旺盛。
  • 喉嚨疼痛,口舌生瘡:表示肺火旺盛。
  • 頭頂疼痛,耳聾,眼睛發紅:表示腎火旺盛。
  • 心臟悸動,兩脅脹滿,眼睛發紅:表示肝火旺盛。
  • 心窩發熱,煩悶,口乾:表示心火旺盛。
  • 頭部和脖子疼痛,眼睛發紅,身體發熱:表示膽火旺盛。
  • 胸中煩熱,兩脅以下疼痛,身體發熱:表示胃火旺盛。
  • 心窩脹滿,舌頭發紅,口臭:表示腸火旺盛。
  • 頭部和脖子疼痛,眼睛發紅:表示肺火旺盛。
  • 心窩煩躁,心煩意亂:表示腎火旺盛。
  • 舌頭僵硬,口臭,牙齒疼痛:表示胃火旺盛。
  • 舌頭乾燥,口臭,身體發熱:表示心火旺盛。
  • 頭頂疼痛,頭暈,身體發熱:表示膽火旺盛。
  • 腰部疼痛,小便發紅:表示腎火旺盛。
  • 身體發熱,臉部發紅,口苦:表示肺火旺盛。
  • 咳嗽,身體發熱,身體疼痛:表示風邪侵襲。

【釋名】海豨(《文選》),生江中者名江豚(《拾遺》)、江豬(《綱目》)、水豬(《異物志》)、暨魚(音志)、饞魚(音讒)、䱐䰽(音敷沛)。

白話文:

釋名

  • 海豨:又稱海豚(《文選》)。
  • 生長在江中者,稱為江豚(《拾遺》),也稱江豬(《綱目》)、水豬(《異物志》)。
  • 有些地方將其稱為暨魚(音似「志」)、饞魚(音似「讒」)、䱐䰽(音似「敷沛」)。

時珍曰:海豚、江豚,皆因形命名。《郭璞》賦「海豨、江豚」是也。《魏武食制》謂之䱐䰽。《南方異物志》謂之水豬。又名饞魚,謂其多涎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海豚、江豚,都因形狀而得名。《郭璞》賦中「海豬、江豚」就是這個意思。《魏武食制》中稱之為䱐䰽。《南方異物志》稱之為水豬。又名饞魚,因為牠們流口水很多。

【集解】藏器曰:海豚生海中,候風潮出沒。形如豚,鼻在腦上作聲,噴水直上,百數為群。其子如蠡魚子,數萬隨母而行。人取子系水中,其母自來就而取之。江豚生江中,狀如海豚而小,出沒水上,舟人候之占風。其中有油脂,點燈照樗蒲即明,照讀書工作即暗,俗言懶婦所化也。

白話文:

【解說】藏器說:海豚生活在海中,等待潮汐漲落時出沒。形狀像豬,鼻子在頭頂上發出聲音,噴水直沖雲霄,百餘隻為一羣。小海豚像蠡魚的孩子,成千上萬地跟著母親遊。人們把小海豚繫在水中,母海豚就會自動前來取走。

江豚生活在江中,外形像海豚但較小,出沒在水面上,船工根據它的出現來預測風向。江豚體內含有油脂,點亮它來玩樗蒲遊戲時很明亮,但用來讀書寫字時卻很昏暗,俗話說懶婦轉世為江豚。

時珍曰:其狀大如數百斤豬,形色青黑如鮎魚,有兩乳,有雌雄,類人。數枚同行,一浮一沒,謂之拜風。其骨硬,其肉肥,不中食。其膏最多,和石灰艌船良。

白話文:

李時珍說:「海豬的體形有大如幾百斤的豬,像泥鰍一樣身體是青黑色的,有兩隻乳房,有雌雄之分,長得像人。幾隻成羣地遊動,一隻浮在水面,一隻潛入水中,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拜風。海豬的骨頭很硬,肉很肥,不能吃。但海豬的脂肪很多,可以和石灰攪拌在一起,用來塗抹船底,可以保護船隻。」

肉,

【氣味】咸,腥,味如水牛肉,無毒。

【主治】飛屍、蠱毒、瘴瘧,作脯食之(藏器)。

肪,

【主治】摩惡瘡、疥癬、痔瘻,犬馬瘑疥,殺蟲(藏器)。

白話文:

【氣味】鹹,腥,味道像牛肉,無毒。

【主治】飛屍(會飛的屍體)、蠱毒、瘴瘧,做成肉乾食用(可儲存於器皿中)。

脂肪

【主治】按摩惡瘡、疥癬、痔瘡、瘻管,狗馬的疥癬,殺蟲(可儲存於器皿中)。

2. 比目魚

(《食療》)

【釋名】鰈(音蝶)、鞋底魚。

白話文:

【解說】鰈魚,又名鞋底魚。

時珍曰:比,並也。魚各一目,相併而行也。《爾雅》所謂「東方有比目魚,不比不行,其名曰鰈」,是也。段氏《北戶錄》謂之鰜(音兼),《吳都賦》謂之魪(音介),《上林賦》謂之魼(音墟)。鰈,猶屧也;鰜,兼也;魪,相介也;魼,相胠也。俗名鞋底魚,《臨海志》名婢屣魚,《臨海水土記》名奴屩魚,《南越志》名版魚,《南方異物志》名箬葉魚,皆因形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比」是併列的意思。魚各有一隻眼睛,並排一起遊動。《爾雅》中說「東方有比目魚,比目而行,其名為鰈」,就是這種魚。段成式的《北戶錄》稱之為鰜(音兼),《吳都賦》稱之為魪(音介),《上林賦》稱之為魼(音墟)。鰈,就像鞋底;鰜,是兼併的意思;魪,是互相幫助的意思;魼,是互相依附的意思。民間俗名為鞋底魚,《臨海志》中稱為婢屣魚,《臨海水土記》中稱為奴屩魚,《南越志》中稱為版魚,《南方異物志》中稱為箬葉魚,這些名稱都是因其形狀而得來。

【集解】時珍曰:案:郭璞云:今所在水中有之。狀如牛脾及女人鞋底,細鱗紫黑色,兩片相合乃得行。其合處半邊平而無鱗,口近腹下。劉淵林以為王餘魚,蓋不然。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我查閱郭璞的著作,他說:王餘魚現在各地的河川水中都有。它的形狀像牛的脾臟或像女人的鞋底,有細密紫黑色的鱗片,兩片結合在一起才能行走。它的結合處半邊平坦且沒有鱗片,嘴長在腹部的下方。劉淵林認為王餘魚是王餘魚的同類,這肯定是不對的。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虛益氣力。多食動氣(孟詵)。

白話文:

【氣味】甜,平性,無毒。

【主治】補充虛弱,增強氣力。吃太多會促動氣息(孟詵)。

3. 鮹魚

(音梢。《拾遺》)

【集解】藏器曰:出江湖。形似馬鞭,尾有兩歧,如鞭鞘,故名。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五痔下血,瘀血在腹(藏器)。

白話文:

【集解】藏器說:產於江湖。形狀像馬鞭,尾端分岔,像鞭鞘,因此得名。

【氣味】甘味,性平,無毒。

【主治】五種痔瘡出血,腹中有瘀血(藏器)。

4. 鮫魚

(《別錄》下品)

【釋名】沙魚(《拾遺》)、䱜魚(鵲、錯二音)、鰒魚(音剝)、溜魚。

白話文:

釋名:

  • 沙魚(《拾遺》)
  • 鱉魚(鵲、錯二音)
  • 鱖魚(音剝)
  • 溜魚

時珍曰:鮫皮有沙,其紋交錯鵲駁,故有諸名。古曰鮫,今曰沙,其實一也。或曰:本名𩵲,訛為鮫。段成式曰:其力健強,稱為河伯健兒。

白話文:

李時珍說:鮫魚皮上有沙子,它的紋路交錯縱橫,所以有了這些名稱。古時候叫做鮫,現在叫做沙,其實是同一樣東西。有人說:本來叫做𩵲,訛傳為鮫。段成式說:它的力氣非常強壯,被稱為河伯健兒。

藏器曰:鮫與石決明,同名而異類也。

【集解】恭曰:鮫出南海。形似鱉,無腳有尾。

保升曰:圓廣尺余,尾亦長尺許,背皮粗錯。

白話文:

藏器說:「鮫魚和石決明,同名但不同類。」

【集解】恭說:「鮫魚產於南海,形狀像鱉,沒有腳,有尾巴。」

保升說:「鮫魚圓而寬,直徑一尺多,尾巴也長一尺多,背上的皮粗糙不平。」

頌曰:有二種,皆不類鱉,南人通謂之沙魚。大而長喙如鋸者曰胡沙,性善而肉美。小而皮粗者曰白沙,肉強而有小毒。彼人皆鹽作脩脯。其皮刮治去沙,剪作鱠,為食品美味,食之益人。其皮可飾刀靶。

白話文:

有兩種魚,都不是鱉類,南方人統稱它們為沙魚。大而長喙如鋸者,叫做胡沙,性情溫和肉質鮮美。小而皮粗者,叫做白沙,肉質堅靭且帶有小毒。當地人用鹽把這些魚做成脩脯。把魚皮刮治去除沙粒,切成鱠狀,成為風味鮮美的食物,食用後對人體有益。魚皮還可以裝飾刀柄。

宗奭曰:鮫魚、沙魚形稍異,而皮一等。

白話文:

宗奭說:「鮫魚、沙魚形狀稍微不同,但皮革都是一流的。」

時珍曰:古曰鮫,今曰沙,是一類而有數種也,東南近海諸郡皆有之。形並似魚,青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大者尾長數尺,能傷人。皮皆有沙,如真珠斑。其背有珠紋如鹿而堅強者,曰鹿沙,亦曰白沙,云能變鹿也。背有斑紋如虎而堅強者,曰虎沙,亦曰胡沙,云虎魚所化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古代稱沙魚為鮫,現在稱之為鯊,屬於同一類卻有好幾種,東南沿海各郡都有。形狀都像魚,青色的眼睛、紅色的腮,背上有鬃毛,腹部有鰭,肉肥味美,南方人視為珍品。體型較大的,尾長數尺,能夠傷害人。皮上都帶有沙子,如同珍珠散佈成斑點。背上具有像鹿那樣的花紋,堅硬強壯的,稱為「鹿鯊」,也叫「白鯊」,據說能變成鹿。背上具有像虎那樣的花紋,堅硬強壯的,稱為「虎鯊」,也叫「胡鯊」,據說是由老虎魚變化而成的。

鼻前有骨如斧斤,能擊物壞舟者,曰鋸沙,又曰挺額魚,亦曰鐇䱜,謂鼻骨如鐇(斧)也(音蕃)。沈懷遠《南越志》云:環雷魚,䱜魚也。長丈許。腹內有兩洞,腹貯水養子。一腹容二子。子朝從口中出,暮還入腹。鱗皮有珠,可飾刀劍,治骨角。

白話文:

鼻子前面的骨頭很像斧頭或鑿子,能夠撞擊東西,把船隻弄壞,這種魚叫鋸沙,又叫挺額魚,也叫鐇䱜,是因為魚的鼻子骨頭像斧頭的緣故(音蕃)。沈懷遠的《南越志》中說:環雷魚就是鐇䱜,長約一丈左右。魚的肚子裡面有兩個洞,肚子裡儲藏著水來養育魚的寶寶。一條魚的肚子裡可以容納兩個魚寶寶。魚寶寶早上從媽媽的嘴裡游出去,晚上又游回媽媽的肚子裡。魚的鱗片上鑲嵌著珠子,可以用來裝飾刀劍,也可以用來製作骨頭和角製品。

藏器曰:其魚狀貌非一,皆皮上有沙,堪揩木,如木賊也。小者子隨母行,驚即從口入母腹中。

白話文:

藏器說:這種魚的形狀和樣子並不一致,牠們的皮上都有沙子,能磨擦木頭,很像木賊。小的魚會跟著母魚走,受到驚嚇就會從嘴巴進入母魚的肚子中。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作鱠,補五臟,功亞於鯽,亦可作鱐、鮓(詵)。甚益人(頌)。

皮,

【氣味】甘、咸,平,無毒。

白話文:

【氣味】味道甘甜、性味平和、無毒。

【主治】可以製作魚膾(醃漬的魚肉),具有補益五臟的作用,療效接近鯽魚,也可以製作鱐魚或鮓(醃漬的魚肉)。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讚美)。

【氣味】味道甘甜、鹹味,性味平和、無毒。

【主治】心氣鬼疰,蠱毒吐血(《別錄》)。蠱氣蠱疰(恭)。燒灰水服,主食魚中毒(藏器)。燒研水服,解鯸鮧魚毒,治食魚鱠成積不消(時珍)。

白話文:

【主治】心氣鬼祟,蠱毒吐血(《別錄》)。蠱毒和蠱邪病(恭)。將艾草燒成的灰加水服用,可以治療食物中毒(藏器)。將艾草燒成灰研磨,加水服用,可以解鱸魚、鮧魚毒,治療吃魚生積聚難消(時珍)。

【附方】舊一,新一。

白話文:

附方 古文

舊一: 地骨皮一兩,茯苓一分,澤瀉一兩,車前子一兩,牛膝五錢,生地黃五錢

新一: 生地黃一兩,生地黃三分,當歸一分,丹蔘五錢,柏子仁五錢,荷葉五錢

附方

一號: 地骨皮 60 克,茯苓 30 克,澤瀉 60 克,車前子 60 克,牛膝 15 克,生地黃 15 克

二號: 生地黃 60 克, 生地黃 9 克,當歸 30 克,丹蔘 15 克,柏子仁 15 克,荷葉 15 克

治疰鮫魚皮散:頌曰:胡洽治五屍鬼疰,百毒惡氣。鮫魚皮(炙)、硃砂雄黃、金牙、蜀椒、細辛鬼臼乾薑莽草天雄麝香、雞舌香、桂心各一兩,貝母半兩,蜈蚣蜥蜴各(炙)二枚,為末。每服半錢,溫酒服,日二。亦可佩之。

白話文:

治療疰疫的鮫魚皮散:頌曰:胡洽治療五屍鬼疰、百毒惡氣。

藥方組成:鮫魚皮(炙)、硃砂、雄黃、金牙、蜀椒、細辛、鬼臼、乾薑、莽草、天雄、麝香、雞舌香、桂心各一兩、貝母半兩,蜈蚣、蜥蜴各(炙)二枚。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也可以將藥物佩帶在身上。

時珍曰:《千金》鮫魚皮散:治鬼疰。用鮫魚皮(炙)、龍骨鹿角犀角、麝香、蜈蚣、雄黃、硃砂、乾薑、蜀椒、蘘荷根、丁香等各一分,貝子十枚。為末。酒服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服。亦可佩。

白話文:

李時珍說:《千金方》中的鮫魚皮散:治療鬼祟上身。使用鮫魚皮(烤過的)、龍骨、鹿角、犀角、麝香、蜈蚣、雄黃、硃砂、乾薑、花椒、蘘荷根、丁香等各一份,貝子十枚。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酒服下,開始服用一茶匙,逐漸增加到兩茶匙,每天服用三次。也可以佩戴在身上。

(臘月收之)

【主治】喉痹,和白礬灰為丸,綿裹納喉中,吐去惡涎即愈(詵)。

白話文:

【主治】喉嚨疼痛,和白礬灰製成丸劑,用棉布包住,放入喉嚨中,吐出黏液即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