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15)
鱗部第四十四卷 (15)
1. 鱘魚
(《拾遺》)
【釋名】鱏魚(尋、淫二音)、鮪魚(音洧)、王鮪(《爾雅》)、碧魚。
白話文:
【釋名】鱏魚(發音同「尋」或「淫」)、鮪魚(發音同「洧」)、王鮪(見《爾雅》)、碧魚。
時珍曰:此魚延長,故從尋從覃,皆延長之義。《月令》云:季春,天子薦鮪於寢廟。故有王鮪之稱。郭璞云:大者名王鮪,小者名叔鮪,更小者名鮥子(音洛)。李奇《漢書注》云:周洛曰鮪,蜀曰䱭䲛(音亙懵)。《毛詩義疏》云:遼東、登、萊人名尉魚,言樂浪尉仲明溺海死,化為此魚。蓋尉亦鮪字之訛耳。《飲膳正要》云:今遼人名乞里麻魚。
【集解】藏器曰:鱘生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
白話文:
李時珍說:鮪魚體形細長,所以字從「尋」從「覃」,都是細長的意思。《月令》說:季春,天子在寢廟祭祀祖先時要獻上鮪魚。所以鮪魚有「王鮪」之稱。郭璞說:大的鮪魚稱「王鮪」,小的鮪魚稱「叔鮪」,更小的鮪魚稱「鮥子」(音同「洛」)。李奇在《漢書注》中說:周洛人稱鮪魚為「鮪」,蜀地人稱鮪魚為「䱭䲛」(音同「亙懵」)。《毛詩義疏》說:遼東、登州、萊州一帶的人稱鮪魚為「尉魚」,是說樂浪尉仲明溺海而死,化作了這種魚。大概「尉」也是「鮪」字的訛誤吧。《飲膳正要》說:現在遼東人稱鮪魚為「乞裏麻魚」。
【集解】《藏器》曰:鱘魚生長在江水中。其背部狀似龍,長度可達一、二丈。
時珍曰: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亦鱣屬也。岫居,長者丈餘。至春始出而浮陽,見日則目眩。其狀如鱣,而背上無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長與身等,口在頷下,食而不飲。頰下有青斑紋,如梅花狀。尾歧如丙。肉色純白,味亞於鱣,鬐骨不脆。羅願云:鱘狀如鬻鼎,上大下小,大頭哆口,似鐵兜鍪。其鰾亦可作膠,如鱁鮧也。亦能化龍。
肉,
【氣味】甘,平,無毒。
白話文:
李時珍說:鱘魚產於長江、淮河、黃河、遼海等地的深水中,也是鱣魚的種類。鱘魚住在山洞裡,長的大約有丈餘。到了春天牠們纔出來浮到水面上,看到太陽眼睛就會眩暈。鱘魚的外形像鱣魚,但背上沒有甲。牠們的顏色青綠色,腹部白色。鱘魚的鼻子和身體一樣長,嘴巴在下巴下面,只吃東西不喝水。牠們的臉頰下有青色的斑紋,像梅花一樣。尾巴分叉成丙字形。鱘魚的肉色純白,味道比鱣魚差,牠們的魚刺不脆。羅願說:鱘魚的形狀像鼎,上面大下面小,大頭大嘴,像鐵盔一樣。牠們的魚鰾也可以做成魚膠,像鱁魚和雷魚一樣。鱘魚也能化成龍。
【氣味】味甘、性平,無毒。
詵曰:有毒。味雖美而發諸藥毒,動風氣,發一切瘡疥。久食,令人心痛腰痛。服丹石人忌之。勿與干筍同食,發癱瘓風。小兒食之,成咳嗽及癥瘕。作鮓雖珍,亦不益人。
白話文:
毒性很大。味道雖然鮮美,但會引發藥物中毒,損傷風氣,引發各種瘡疥。長期食用會導致心痛和腰痛。服用了仙丹的人應忌諱食用河豚。不要與竹筍一起食用,會引起癱瘓風。兒童食用會導致咳嗽和癥瘕。雖然河豚製成鮓很珍貴,但是對人體沒有益處。
【主治】補虛益氣,令人肥健(藏器)。煮汁飲,治血淋(孟詵)。
鼻肉
作脯名鹿頭,亦名鹿肉,言美也。
【主治】補虛下氣(藏器)。
子狀(如小豆)
【主治】食之肥美,殺腹內小蟲(藏器)。
白話文:
鼻肉
製作成肉脯後稱為「鹿頭脯」,也叫做「鹿肉脯」,表示其鮮美。
**主治:**補益虛弱,使人體態肥健(強壯豐滿)。煮汁飲用,能治療血淋(泌尿系統出血)。
子狀(大小如小豆)
**主治:**食用後能使身體肥美,殺死腹中的小蟲(寄生蟲)。
2. 牛魚
(《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東海。其頭似牛。
白話文:
集解
《藏器》記載:河豚生活在東海上。它的頭部形狀像牛。
時珍曰:按:《一統志》云:牛魚出女直混同江。大者長丈餘,重三百斤。無鱗骨,其肉脂相間,食之味長。又《異物志》云:南海有牛魚,一名引魚,重三、四百斤,狀如鱧,無鱗骨,背有斑紋,腹下青色。知海潮,肉味頗長。觀二說,則此亦鱏屬也。鱏、引聲亦相近。
白話文:
李時珍說:據《一統志》記載:牛魚產於女真人的混同江。大的長度有一丈多,重量達三百多斤。沒有鱗片和骨頭,肉和油脂相間,味道鮮美。又據《異物志》記載:南海有牛魚,也叫引魚,重量達三百到四百斤,形狀像鱧魚,沒有鱗片和骨頭,背部有斑紋,腹部青色。牛魚能預知海潮,肉味鮮美。從這兩本書的記載來看,牛魚也屬於鱏魚類。另外,「鱏」和「引」的讀音也很接近。
肉,
無毒。
【主治】六畜疫疾。作干脯為末,以水和灌鼻,即出黃涕。亦可置病牛處,令氣相熏(藏器)。
白話文:
沒有毒性。
【主治功效】家畜傳染疾病。將肉製成肉乾,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灌入鼻腔,就會排出黃鼻涕。也可以放置在生病的牛隻旁,讓氣味薰染牠們(的內臟)。
3. 鮠魚
(音桅。《拾遺》)
【釋名】鮰魚(音回)、鱯魚(化、獲二音)、𩸄魚(化上聲)、䲚魚(癩)。
時珍曰:北人呼鱯,南人呼鮠,並與鮰音相近。邇來通稱鮰魚,而鱯、鮠之名不彰矣。𩸄,又鱯音之轉也。秦人謂其發癩,呼為鮠魚。余見鮎魚。
白話文:
釋名:
- 鮰魚(音回)
- 鱯魚(有化和獲兩個讀音)
- 𩸄魚(化讀上聲)
- 䲚魚(癩)
時珍曰:
北方人稱呼鱯為「鱯」,南方人稱呼鮠為「鮠」,這兩個讀音都與鮰相似。近來人們通常稱呼鮰魚,而鱯和鮠這兩個名字則不流行了。𩸄這個字是鱯讀音變化的結果。秦國人因為鮰魚會長出癩瘡,所以稱呼它為鮠魚。我見過鮎魚。
【集解】時珍曰:鮠,生江淮間無鱗魚,亦鱘屬也。頭尾身鬐俱似鱘狀,惟鼻短爾。口亦在頷下,骨不柔脆,腹似鮎魚,背有肉鬐。郭璞云鱯魚似鮎而大,白色者,是矣。
白話文:
時珍說,鮠魚屬於鱘鰉科,生長在江淮地區,沒有鱗片。牠的頭、尾、身上的突起都很像鱘魚,只有鼻子較短。牠的嘴巴也在下頜,骨頭雖然不柔軟脆弱,但肚子像鮎魚,背上有肉突起。郭璞說鱯魚看起來像鮎魚但較大,白色的就是。
【正誤】藏器曰:鮠生海中,大如石首。不腥,作鱠如雪。隋朝吳都進鮠魚鱠,取快日曝乾瓶盛。臨食以布裹水浸用,與初鱠無異。
白話文:
藏器說:鮠魚生活在海里,體型跟石首魚一樣大。它不腥,做成生魚片像雪一樣潔白。隋朝時,吳郡進貢鮠魚生魚片,為了保持新鮮,將魚片在太陽下曬乾後裝在瓶子里。吃的時候用布包起來浸水,口感和剛做好的生魚片一樣。
時珍曰:藏器所說,出《杜寶拾遺錄》。其說云: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鮸干鱠。其法:五、六月取大鮸四、五尺者,鱗細而紫,無細骨,不腥。取肉切曬極干,以新瓶盛之,泥封固。用時以布裹水浸,少頃去水,則皎白如新也。珍按:此乃海鮸,即石首之大者,有鱗不腥。
白話文:
李時珍說:藏器所說的出處是《杜寶拾遺錄》。書中說:隋朝大業六年,吳郡獻上用海鮸魚製成的醃製魚乾。做法是:在五、六月間捕捉四、五尺長的大鮸魚,這種魚鱗片細小呈紫色,沒有細骨,不腥。切下魚肉曬得很乾,用新瓶子裝好,用泥漿封好。食用時用布包著魚乾浸水,一會兒將水瀝掉,就會變得潔白如新。我認為:海鮸魚就是石首魚中最大的品種,有鱗片不腥。
若江河鮠魚,則無鱗極腥矣。陳氏蓋因鮸、鮠二字相類,不加考究,遂致謬誤耳。今正之。
肉,
【氣味】甘,平,無毒。
頌曰:能動痼疾。不可合野豬、野雞肉食,令人生癩。
【主治】開胃,下膀胱水(藏器)。
白話文:
肉
【氣味】甘,平,無毒。
說明:能治療慢性疾病。不可與野豬、野雞肉一起食用,會導致人長癩痢。
【主治】開胃,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