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12)

回本書目錄

鱗部第四十四卷 (12)

1. 鰻鱺魚

(《別錄》中品)

【釋名】白鱔(《綱目》)、蛇魚(《綱目》),乾者名風鰻。

白話文:

釋名 新鮮的鰻魚:白鱔(《本草綱目》)、蛇魚(《本草綱目》) 曬乾後的鰻魚:風鰻

時珍曰:鰻鱺舊注音漫黎。按:許慎《說文》,鱺與鱧同。趙闢公《雜錄》亦云:此魚有雄無雌,以影漫於鱧魚,則其子皆附於鱧鬐而生,故謂之鰻鱺。與許說合,當以鱧音為正。曰蛇,曰鱔,象形也。

【集解】頌曰:所在有之。似鱔而腹大,青黃色。云是蛟蜃之屬,善攻江岸,人酷畏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鰻鱺過去註解的發音為「漫黎」。根據:許慎的《說文解字》,鱺與鱧是相同的字。趙闓公的《雜錄》也提到:這種魚只有雄性沒有雌性,當它在鱧魚身上投下影子時,它的子孫就會依附在鱧魚的鬚上生長,因此稱為鰻鱺。與許慎的解釋相符,應該以鱧的發音為正確。稱為蛇或鱔,都是根據其形狀來命名的。

【集解】徐鍇說:這種魚在各處都能找到。外形類似鱔魚,但腹部較大,顏色為青黃色。據說它是蛟龍和蜃的類型,很擅長攻擊江岸,人們對它非常害怕。

詵曰:歙州溪潭中出一種背有五色紋者,頭似蝮蛇。入藥最勝。江河中難得五色者。

白話文:

有位名叫詵的人說:歙州山溪裡產出一種背上生有五色紋路的動物,它的頭部形狀像蝮蛇,用來入藥是最好的。但是在江河裡很難找到長有五色花紋的動物。

時珍曰:鰻鱺,其狀如蛇,背有肉鬣連尾,無鱗有舌,腹白。大者長數尺,脂膏最多。背有黃脈者,名金絲鰻鱺。此魚善穿深穴,非若蛟蜃之攻岸也。或云鮎亦產鰻,或云鰻與蛇通。

白話文:

李時珍說:鰻魚的形狀像蛇,背上有一段肉鬣一直連接到尾部,沒有鱗片,有舌頭,腹部是白色的。大的鰻魚可以長到幾尺長,脂肪最多。背上有黃色條紋的,叫做金絲鰻魚。這種魚善於挖深洞,不像蛟蜃那樣攻擊岸邊。有人說鮎魚也會產卵,有人說鰻魚和蛇交配。

【正誤】弘景曰:鰻鱺能緣樹食藤花。

恭曰:鯢魚能上樹。鰻無足,安能上樹耶?謬說也。

肉,

【氣味】甘,平,有毒。

思邈曰:大溫。

士良曰:寒。

宗奭曰:動風。

吳瑞曰:腹下有黑斑者,毒甚。與銀杏同食,患軟風。

機曰:小者可食。重四、五斤及水行昂頭者,不可食。嘗見舟人食之,七口皆死。

時珍曰:按:《夷堅續志》云:四目者殺人。背有白點無鰓者,不可食。妊娠食之,令胎有疾。

白話文:

【正誤】弘景說:鰻鱺魚會爬樹吃藤花。

恭說:只有鯢魚會爬樹。鰻魚沒有腳,怎麼可能爬樹呢?這是不正確的說法。

【氣味】味道甘甜,性平,有毒。

思邈說:性大溫。

士良說:性寒。

宗奭說:會引起風動症。

吳瑞說:腹部有黑斑的鰻魚,毒性很強。與銀杏一起吃,會得軟風症。

機說:小的鰻魚可以吃。重四五斤,在水裡遊時頭會昂起來的鰻魚,不能吃。我曾見過有人吃了這種鰻魚,一家七口都死了。

時珍說:根據《夷堅續志》記載:四隻眼睛的鰻魚會殺人。背上有白色斑點,沒有鰓的鰻魚,不能吃。懷孕期間吃鰻魚,會導致胎兒生病。

【主治】五痔瘡瘻,殺諸蟲(《別錄》。詵曰:痔瘻熏之蟲即死。殺諸蟲,燒炙為末,空腹食,三、五度即瘥)。治惡瘡,女人陰瘡蟲癢,治傳屍疰氣勞損,暖腰膝,起陽(《日華》)。療濕腳氣,腰腎間濕風痹,常如水洗。以五味煮食,甚補益。患諸瘡瘻癧瘍風人,宜長食之(孟詵)。

白話文:

主治:五種痔瘡和肛門瘻管,殺死各種蟲子(《別錄》說:燻烤痔瘡和肛門瘻管中的蟲子,蟲子立即死去。殺死各種蟲子,將五味子燒成灰末,空腹食用,三五次即可痊癒)。治療惡瘡,女人的陰部瘡口有蟲子瘙癢,治療傳染的屍體毒氣和勞損性疾病,溫暖腰膝,提高陽氣(《日華子本草》)。治療濕腳氣,腰腎之間的濕熱性風痹,經常像被水洗過一樣。用五味子煮食,非常補益。患有各種瘡、瘻、癤、瘍、風病的人,應該長期食用五味子(孟詵說)。

治小兒疳勞,及蟲心痛(時珍)。婦人帶下,療一切風瘙如蟲行,又壓諸草石藥毒,不能為害(張鼎)。

【發明】頌曰:魚雖有毒,以五味煮羹,能補虛損,及久病勞瘵。

白話文:

治小兒疳勞及蟲心痛(李時珍說)。婦人帶下,治療一切風癢如蟲行,又能壓制各種草石藥毒,讓它們不能為害(張鼎說)。

【說明】頌詞說:魚雖然有毒,但用五味煮成湯,能補益虛損以及長久病後體虛。

時珍曰:鰻鱺所主諸病,其功專在殺蟲去風耳。與蛇同類,故主治近之。《稽神錄》云:有人病瘵,相傳染死者數人。取病者置棺中,棄於江以絕害。流至金山,漁人引起開視,乃一女子,猶活。取置漁舍,每以鰻鱺食之,遂愈。因為漁人之妻。張鼎云:燒煙燻蚊,令化為水。

白話文:

李時珍說:鰻鱺所主治的各種疾病,其功效專在殺蟲去風而已。鰻鱺與蛇同類,因此主治相近的疾病。《稽神錄》中說:有個人得了瘵病,相繼傳染死了好幾個人。人們把病人放在棺材裡,扔到江裡以絕後患。棺材漂到金山,有漁民把它撈起來打開一看,裡面是個女人,竟然還活著。漁民把她帶回漁舍,每天用鰻鱺餵她吃,她竟然好了。於是,她成了這個漁民的妻子。張鼎說:用鰻鱺燒煙燻蚊子,蚊子就會化成水。

熏氈及屋舍竹木,斷蛀蟲。置骨於衣箱,斷諸蠹。觀此,則《別錄》所謂能殺諸蟲之說,益可證矣。

【附方】舊三。

諸蟲心痛,多吐清水:鰻鱺淡煮,飽食三、五度,即瘥。(《外臺》)

骨蒸勞瘦:用鰻鱺二斤治淨,酒二盞煮熟,入鹽、醋食之。(《聖惠》)

腸風下蟲:同上。

膏,

【主治】諸瘻瘡(陶弘景)。耳中蟲痛(蘇恭)。

白話文:

燻氈及屋舍竹木,可斷絕蛀蟲。將骨頭放在衣箱內,可斷絕各種蠹蟲。觀此,則《別錄》中所記載的能殺死各種蟲子的說法,更加得到證實了。

附方:

**諸蟲心痛,多吐清水:**將鰻魚淡煮,飽食三、五次,即可痊癒。(《外臺》)

**骨蒸勞瘦:**用兩斤鰻魚洗淨,加入兩盞酒煮熟,加入鹽、醋食用。(《聖惠》)

**腸風下蟲:**同上。

膏,

**主治:**各種瘻瘡(陶弘景)。耳中蟲痛(蘇恭)。

曝乾微炙取油,塗白駁風,即時色轉,五、七度便瘥(宗奭。《集驗方》云:白駁生頭面上,浸淫漸長似癬者。刮令燥痛,炙熱脂搽之,不過三度即瘥)。

白話文:

曬乾並稍微烤一下產生油,塗抹在白斑患處,很快顏色就會轉變,重複五到七次即可痊癒(宗奭在《集驗方》中提到:白斑長在頭部臉部,逐漸擴大類似癬。刮一刮感覺乾燥疼痛,塗抹熱的豬油,最多三次即可治癒)。

骨及頭,

【主治】炙研入藥,治疳痢腸風崩帶。燒灰敷惡瘡。燒熏痔瘻,殺諸蟲(時珍)。

【附方】舊一。

一切惡瘡,用蛇魚骨炙為末,入諸色膏藥中貼之,外以紙護之。(《經驗》)

血,

【主治】瘡疹入眼生翳,以少許點之(時珍)。

白話文:

骨及頭

主治:

  • 燒成灰可用於擦拭惡瘡。
  • 用火炙燒或研磨成藥粉,治療疳痢、腸風、崩帶。
  • 燒燻痔瘻,殺死寄生蟲。

附方:

  • 治療所有惡瘡:將蛇魚骨炙成粉末,加入各種軟膏中塗抹患處,並用紙保護傷口。(出自《經驗》)

主治:

  • 治療瘡疹導致眼中生成翳膜:點少許蛇魚血於翳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