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9)

回本書目錄

鱗部第四十四卷 (9)

1. 鯊魚

(《綱目》)

【釋名】鮀魚(《爾雅》)、吹沙(郭璞)、沙溝魚(俗名)、沙鰮(音問)。

時珍曰:此非海中沙魚,乃南方溪澗中小魚也。居沙溝中,吹沙而遊,咂沙而食。鮀者,肉多形圓,陀陀然也。

【集解】時珍曰:鯊魚,大者長四五寸,其頭尾一般大。頭狀似鱒,體圓似鱔,厚肉重唇。細鱗,黃白色,有黑斑點文。背有鬐刺甚硬。其尾不歧。小時即有子。味頗美。俗呼為呵浪魚。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暖中益氣(時珍)。

白話文:

[鯊魚]

別名:又叫鮀魚、吹沙、沙溝魚、沙鰮。

李時珍說:這裡講的鯊魚,不是海裡的鯊魚,而是南方溪流裡的小魚。牠們住在沙溝中,會吹動沙子來游動,也會吸食沙子裡的食物。之所以叫「鮀」,是因為牠們肉多且形狀圓圓的,看起來圓滾滾的。

李時珍說:這種鯊魚,大的約有四、五寸長,頭尾大小差不多。頭的形狀像鱒魚,身體圓得像鱔魚,肉厚嘴唇厚。牠們有細小的鱗片,身體呈黃白色,帶有黑色斑點紋路。背部有堅硬的鰭刺,尾巴不分叉。小時候就有魚卵。味道相當鮮美,俗稱「呵浪魚」。

魚肉

味道: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可以溫暖身體中焦,並有補益氣力的作用。

2. 杜父魚

(《拾遺》)

【釋名】渡父魚(《綱目》)、黃䱂魚(音幺)、船碇魚(《綱目》)、伏念魚(《臨海志》)。

時珍曰:杜父當作渡父。溪澗小魚,渡父所食也。見人則以喙插入泥中,如船碇也。

【集解】藏器曰:杜父魚生溪澗中。長二三寸,狀如吹沙而短。其尾歧,大頭闊口,其色黃黑有斑。脊背上有鬐刺,螫人。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小兒差頹。用此魚擘開,口咬之,七下即消(藏器:差頹,陰核大小也)。

白話文:

翻譯:

名稱由來:

這種魚也被稱為渡父魚、黃䱂魚、船碇魚、伏念魚。

李時珍認為「杜父」應該寫作「渡父」。因為這種溪澗小魚是渡父鳥捕食的對象。牠們看到人就會把嘴插入泥中,就像船停泊時下錨一樣。

外觀描述:

杜父魚生活在溪澗中,體長約六到九公分,外形像吹沙魚,但是比較短。牠們的尾巴分叉,頭大嘴闊,身體顏色為黃色或黑色,帶有斑點。背部有鰭刺,會刺傷人。

味道與性質:

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性。

主要療效:

可以治療小兒陰囊腫大下墜。將魚剖開,用嘴咬七下,腫脹就會消退。(藏器解釋說:所謂的「差頹」,是指陰囊大小不一。)

3. 石斑魚

(《綱目》)

【釋名】石礬魚(《延壽書》)、高魚。

【集解】時珍曰:石斑生南方溪澗水石處。長數寸,白鱗黑斑。浮游水面,聞人聲則劃然深入。《臨海水土記》云:長者尺余,其斑如虎文,而性淫,春月與蛇醫交牝,故其子有毒。《南方異物志》云:高魚似鱒,有雌無雄,二、三月與蜥蜴合於水上,其胎毒人。《酉陽雜俎》云:石斑與蛇交。南方有土蜂,土人殺此魚標樹上,引鳥食之,蜂窠皆盡也。

子及腸,

【氣味】有毒,令人吐瀉。

《醫說》云:用魚尾草研汁,服少許解之。

白話文:

石斑魚

**別名:**石礬魚、高魚。

**產地與外觀:**李時珍說,石斑魚生長在南方溪流多石頭的地方,身長數寸,有白色鱗片和黑色斑點。牠們喜歡在水面游動,聽到人聲就會迅速潛入水中。《臨海水土記》記載,體型較大的石斑魚能長到一尺多長,身上的斑紋像老虎的紋路,而且性淫,春天時會和蛇醫交配,所以牠的幼魚有毒。《南方異物志》說,高魚外形像鱒魚,只有雌性沒有雄性,二三月時會在水面上和蜥蜴交合,牠的幼魚有毒。《酉陽雜俎》記載,石斑魚會和蛇交配。南方有一種土蜂,當地人會把殺死的石斑魚掛在樹上,引誘鳥類來吃,藉此消滅蜂巢。

魚子和腸:(此處原文語意不清,無法翻譯)

**氣味:**有毒,吃了會導致人嘔吐腹瀉。

解毒方法:《醫說》記載,可以用魚尾草磨成汁,服用少量就能解毒。

4. 石鮅魚

(《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南方溪澗中。長一寸,背黑腹下赤。南人以作鮓,云甚美。

【氣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瘡疥癬(藏器)。

白話文:

這種魚生長在南方溪流中,大約一寸長,背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紅色的。南方人會用它來製作魚醬,據說味道非常鮮美。

它的味道是甘甜的,性質平和,但帶有輕微的毒性。

主要可以治療瘡、疥、癬等皮膚疾病。

5. 黃鯝魚

(音固。《綱目》)

【釋名】黃骨魚。

時珍曰:魚腸肥曰鯝。此魚腸腹多脂,漁人煉取黃油燃燈,甚腥也。南人訛為黃姑,北人訛為黃骨魚。

【集解】時珍曰:生江湖中小魚也。狀似白魚,而頭尾不昂,扁身細鱗,白色。闊不逾寸,長不近尺。可作鮓菹,煎炙甚美。

肉,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白煮汁飲,止胃寒泄瀉(時珍)。

油,

【主治】瘡癬有蟲,燃燈,昏人目(時珍)。

白話文:

【黃鯝魚】

【名稱解釋】俗稱黃骨魚。

李時珍說:魚的腸子肥厚的叫做「鯝」。這種魚的腸子和腹部有很多脂肪,漁民會提煉出黃色的油脂來點燈,非常腥臭。南方人誤稱它為黃姑魚,北方人則誤稱它為黃骨魚。

【產地與外觀】李時珍說:這種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屬於小型魚類。外形像白魚,但頭尾不翹,身體扁平,鱗片細小,呈白色。寬度不超過一寸,長度也不到一尺。可以製作成魚醬或醃魚,煎或烤都非常美味。

【肉的功效】

【味道】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

【主要功效】將其煮湯飲用,可以止住胃寒引起的腹瀉(李時珍說)。

【油的功效】

【主要功效】可以治療瘡癬等有蟲的皮膚病,點燈使用,會使人眼睛昏花(李時珍說)。

6. 鰷魚

(《綱目》)

【釋名】白鰷(音條)、䱗魚(音餐)、鮂魚(音囚)。

時珍曰:鰷,條也。䱗,粲也。鮂,囚也。條,其狀也。粲,其色也。囚,其性也。

【集解】時珍曰:鰷,生江湖中小魚也。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鱗細而整。潔白可愛,性好群遊。

《荀子》曰:鰷,浮陽之魚也。最宜鮓菹。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煮食,已憂暖胃,止冷瀉(時珍)。

白話文:

這種魚的別名叫做白鰷、䱗魚、鮂魚。

李時珍說:「鰷」的意思就是「條」,形容牠的形狀像條狀;「䱗」的意思是「粲」,形容牠的顏色鮮明;「鮂」的意思是「囚」,形容牠的習性是喜歡成群結隊。

李時珍說:鰷魚是生長在江河湖泊中的小型魚類。牠們的長度只有幾寸,身體狹長而扁平,形狀像柳葉,魚鱗細小且整齊。牠們的顏色潔白可愛,而且喜歡成群結隊地游動。

《荀子》說:「鰷魚是喜歡在水面活動的魚類。」最適合用來醃製成魚醬或魚乾。

鰷魚的味道是甘甜的,性質是溫和的,沒有毒性。

用鰷魚煮來吃,可以消除憂鬱、溫暖腸胃,並且可以止住因寒冷引起的腹瀉。

7. 鱠殘魚

(《食鑑》)

【釋名】王餘魚(《綱目》)、銀魚。

時珍曰:按:《博物志》云:吳王闔閭江行,食魚鱠,棄其殘餘於水,化為此魚,故名。或又作越王及僧寶誌者,益出傅會,不足致辯。

【集解】時珍曰:鱠殘出蘇、淞、浙江。大者長四、五寸,身圓如箸,潔白如銀,無鱗。若已鱠之魚,但目有兩黑點爾。彼人尤重小者,曝乾以貨四方。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後子出而瘦,但可作鮓臘耳。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作羹食,寬中健胃(寧源)。

白話文:

這種魚的別名又叫王餘魚、銀魚。

李時珍說,據《博物志》記載,吳王闔閭在江上吃魚膾,把剩下的殘渣丟到水裡,就變成了這種魚,所以才叫這個名字。也有人說是越王或是僧人寶誌變的,這些說法都只是附會,不值得爭論。

這種魚主要產於蘇州、松江、浙江一帶。大的有四、五寸長,身體像筷子一樣圓,潔白如銀,沒有鱗片。看起來像是已經切好的魚片,只是眼睛上有兩個黑點而已。當地人特別喜歡小的,曬乾後賣到各地。清明節前有魚卵,吃起來非常美味。清明節後魚卵排出,魚就變瘦了,只能用來做醃魚或臘魚。

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

用這種魚煮湯食用,可以寬解胸悶、健脾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