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6)
鱗部第四十四卷 (6)
1. 嘉魚
(宋《開寶》)
【釋名】鮇魚(音味)。拙魚(《綱目》)、丙穴魚。
藏器曰:左思《蜀都賦》云:嘉魚出於丙穴。李善注云:魚以丙日出穴。或云:穴向丙耳,魚豈能擇日出入耶?按:《抱朴子》云:燕避戊己,鶴知夜半。魚豈不知丙日乎?
時珍曰:嘉,美也。杜甫詩云:魚知丙穴由來美,是矣。河陽呼為鮇魚,言味美也。蜀人呼為拙魚,言性鈍也。丙穴之說不一。按:《文選》注云:丙穴在漢中沔縣北,有二所,常以三(八)月取之。丙,地名也。《水經》云:丙水出丙穴。穴口向丙,故名。嘉魚常以三月出穴,十月入穴。
黃鶴云:蜀中丙穴甚多,不獨漢中也。嘉州、雅州、梁山、大邑、順政諸縣,皆有丙穴。嘉魚常以春末出遊,冬月入穴。
【集解】志曰:嘉魚,乃乳穴中小魚也。常食乳水,所以益人。
時珍曰:按:任豫《益州記》云:嘉魚,蜀郡處處有之。狀似鯉,而鱗細如鱒,肉肥而美,大者五六斤。食乳泉,出丙穴。二三月隨水出穴,八九月逆水入穴。《夔州志》云:嘉魚,春社前出,秋社後歸。首有黑點,長身細鱗,肉白如玉。味頗咸,食鹽泉故也。范成大《虞衡志》云:嘉魚,狀如鰣而多脂,味極美,梧州人以為鮓餉遠。
劉恂《嶺表錄異》云:蒼梧戎城縣江水口出嘉魚,似鱒而肥美,眾魚莫及。每炙食以芭蕉葉隔火,恐脂滴火滅也。又可為脡。
肉,
【氣味】甘,溫,無毒。
詵曰:微有毒,而味多珍美。
【主治】食之,令人肥健悅澤(《開寶》)。煮食,治腎虛消渴,勞瘦虛損(藏器)。
【發明】志曰:此魚食乳水,功用同乳。能久食之,力強於乳,有似英雞。
詵曰:常於崖石下孔中,食乳石沫,故補益也。
白話文:
嘉魚,又名鮇魚、拙魚或丙穴魚。
根據古籍記載,這種魚因產於名叫「丙穴」的地方而得名,有人說是因為魚在丙日出穴,也有人說是因為穴口朝向丙方。雖然對於魚是否會擇日出入有不同看法,但總之,「嘉魚」是個美稱,意指味道鮮美。
這種魚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在河陽被叫做鮇魚,強調其美味;在四川則被稱為拙魚,形容其性情遲鈍。關於「丙穴」,說法也不一致,有說是位於漢中沔縣北的兩個地方,並在農曆三月和八月可以捕獲。
在蜀地,有很多地方都有丙穴,不單單只有漢中,例如嘉州、雅州、梁山等地都有,嘉魚通常在春末出遊,冬天則會回到洞穴中。
嘉魚是乳穴中的小魚,牠們以乳水為食,因此對人有益處,有人認為其功效如同乳汁。
嘉魚外型像鯉魚,但魚鱗細如鱒魚,肉質肥美,大的可達五六斤重。牠們吃乳泉水,從丙穴出來,大約在農曆二三月隨著水流出穴,八九月則會逆水回穴。還有一種說法是,嘉魚在春社前出穴,秋社後回穴。牠們的頭部有黑點,身形細長,鱗片細小,肉質白如玉,味道略鹹,因為牠們吃的是鹽泉。
嘉魚肉多脂肪,味道極佳,梧州人會將其製成魚鮓作為饋贈遠方的禮品。蒼梧地區出產的嘉魚也極為肥美,其他魚類無法相比。當地人通常用芭蕉葉隔著火烤食,以免魚油滴入火中將火熄滅,也可做成魚乾。
嘉魚的肉性味甘溫,沒有毒性。但有人認為它略有毒性,不過味道非常鮮美。
食用嘉魚能使人身體肥壯、健康,並且容光煥發。用嘉魚煮食,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消渴、勞瘦虛損。
嘉魚因為食用乳水,所以功效如同乳汁,長期食用能增強體力,效果甚至勝過乳汁,就像鬥雞一樣強壯。有人說嘉魚通常在崖石下的孔洞中,以食用乳石的石沫為生,所以才具有補益的功效。
2. 鯧魚
(《拾遺》)
【釋名】䱽魚(《錄異》)、鯧鯸魚(《拾遺》)、昌鼠(藏器)。
時珍曰:昌,美也,以味名。或云:魚遊於水,群魚隨之,食其涎沫,有類於娼,故名。閩人訛為䱽魚。廣人連骨煮食,呼為狗瞌睡魚。
【集解】藏器曰:鯧魚生南海。狀如鯽,身正圓,無硬骨,作炙食至美。
時珍曰:閩、浙、廣南海中,四五月出之。《嶺表錄異》云:䱽魚形似鯿魚,而腔上突起,連背而圓,身肉甚厚,白如凝脂,只有一脊骨。治之以蔥、姜,缹之以粳米,其骨亦軟而可食。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令人肥健,益氣力(藏器)。
腹中子,
【氣味】有毒。令人痢下(藏器)。
白話文:
[鯧魚]
名稱由來:
這種魚又叫䱽魚、鯧鯸魚,還有人叫它昌鼠。
李時珍說:「昌」是美好的意思,這種魚因為味道鮮美而得名。也有人說,這種魚在水中游動時,其他魚會跟在後面吃它的分泌物,像妓女一樣,所以叫這個名字。福建人把「鯧」誤讀成「䱽」。廣東人連骨頭一起煮來吃,叫它「狗瞌睡魚」。
產地和外形:
據說鯧魚產於南海,外形像鯽魚,身體是正圓形的,沒有硬骨頭,烤著吃味道非常鮮美。
李時珍說,這種魚在福建、浙江、廣東南海一帶,四五月會大量出現。《嶺表錄異》記載,䱽魚外形像鯿魚,但肚子上方隆起,連著背部是圓形的,魚肉非常厚實,像凝固的油脂一樣潔白,只有一根脊椎骨。用蔥、薑來調味,和粳米一起煮,連骨頭都軟爛可以吃。
藥性:
魚肉:
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
功效:
能使人身體強壯,增加力氣。
魚腹中的卵:
藥性:
有毒。
功效:
吃下會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