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5)
鱗部第四十四卷 (5)
1. 勒魚
(《綱目》)
【釋名】時珍曰:魚腹有硬刺勒人,故名。
白話文:
【釋名】李時珍說:魚腹部有堅硬的刺會刺傷人,所以得名。
【集解】時珍曰:勒魚出東南海中,以四月至。漁人設網候之,聽水中有聲,則魚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如鰣腹之刺,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乾者謂之勒鯗,吳人嗜之。甜瓜生者,用勒鯗骨插蒂上,一夜便熟。石首鯗骨亦然。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勒魚產於東海和南海中,在四月的時候就會出現。漁民會設置漁網來捕撈勒魚,聽到水中有聲音,勒魚就到來了。會出現一次、二次、三次的聲音,然後就停止了。勒魚的形狀像鰣魚,頭部細小,魚鱗細密。腹部有硬刺,就像鰣魚腹部的刺一樣,頭部有骨頭,合起來的時候就像鶴的嘴巴。乾製的勒魚叫做勒鯗,吳地人喜歡吃它。甜瓜生長的時候,用勒鯗的骨頭插在瓜蒂上,一夜之間就會成熟。石首魚的魚骨也有同樣的效果。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開胃暖中。作鯗尤良(時珍)。
鰓,
【主治】瘧疾。以一寸入七寶飲,酒、水各半煎,露一夜服(時珍。《摘玄方》)。
白話文: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開胃暖胃。用來製作魚乾尤佳(李時珍)。
鰓
【主治】瘧疾。取一寸鰓放入七寶飲中,酒、水各半煎煮,露一夜後服用(李時珍。《摘玄方》)。
2. 鱭魚
(音劑。《食療》)
白話文:
音劑
《食療》一書中所載之「音劑」,乃指利用琴音治療疾病的方法。古人認為,不同的音階和節奏,對應著人體不同的臟腑經絡,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具體應用
- 肝病:用徵音(五聲音階中的第三級音)治療,徵音屬木,能疏肝理氣。
- 心病:用宮音(五聲音階中的第一級音)治療,宮音屬火,能益氣調神。
- 脾病:用角音(五聲音階中的第五級音)治療,角音屬土,能健脾和胃。
- 肺病:用商音(五聲音階中的第二級音)治療,商音屬金,能清肺化痰。
- 腎病:用羽音(五聲音階中的第六級音)治療,羽音屬水,能滋腎補精。
古人還認為,不同的樂器發出的音色也有不同的療效,如:
- 琴聲:平靜安神
- 簫聲:清心悅耳
- 鼓聲:振奮精神
注意事項
使用音劑治療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 音樂音量不宜過大或過小。
- 演奏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
- 患者心態應放鬆,避免過度緊張。
- 選擇適合患者病情的曲調和節奏。
- 堅持治療,循序漸進,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釋名】鮆魚(音劑)、,鮤魚(音列)、𩽣刀(音篾)、魛魚(音刀)、鰽魚(《廣韻》音遒,亦作鮂)、望魚。
時珍曰:魚形如劑物裂篾之刀,故有諸名。《魏武食制》謂之望魚。
白話文:
【釋名】鮆魚(音“劑”):鮤魚(音“列”)、𩽣刀(音“篾”)、魛魚(音“刀”)、鰽魚(《廣韻》音“遒”,也作鮂)、望魚。
時珍說:魚的形狀就像藥房裡用來切竹篾的刀,因此有各種各樣的名字。《魏武食制》中稱之為「望魚」。
【集解】時珍曰:鱭生江湖中,常以三月始出。狀狹而長薄,如削木片,亦如長薄尖刀形。細鱗白色。吻上有二硬須,腮下有長鬣如麥芒。腹下有硬角刺,快利若刀。腹後近尾有短鬣,肉中多細刺。煎、炙或作鮓、鱐食皆美,烹煮不如。《淮南子》云:鮆魚飲而不食,鱣鮪食而不飲。
白話文:
集解
李時珍說:鱭魚生長在江湖間,通常在三月開始上市。它的形狀狹長而薄,就像削下的木片,也像一把長而薄的尖刀,細鱗白色。吻上有兩根硬須,腮下有如麥芒般長而硬的鬣毛。腹下有堅硬的角刺,又快又利,就像刀一樣。腹部後面靠近尾巴的位置也有短而硬的鬣毛,肉中有很多細刺。用鱭魚製作的魚乾、魚鬆、魚醬等都很好吃,但烹煮反而不如這些做法美味。《淮南子》中說:鮆魚喝水而不吃東西,鱣鮪魚吃東西而不喝水。
又《異物志》云:鰽魚仲夏從海中溯流而上。長尺余,腹下如刀,肉中細骨如鳥毛。云是鰽鳥所化,故腹內尚有鳥腎二枚。其鳥白色,如鷖群飛。至仲夏,鳥藏魚出,變化無疑。然今鱭魚亦自生子,未必盡鳥化也。
白話文:
《異物志》中記載:鱭魚在仲夏時從海中游到河流上游。體長一尺多,腹下像刀一樣鋒利,肉中細骨像鳥毛。人們說這是鱭鳥所變化而成的,所以腹中還有兩個鳥腎。鱭鳥是白色的,像鷖一樣成羣飛翔。到了仲夏,鱭鳥藏起來,鱭魚出現,變化的確沒有疑慮。但是現在的鱭魚也能自己生仔,不一定全部都是鳥所變化而成的。
肉,
【氣味】甘,溫,無毒。
詵曰:發疥,不可多食。
源曰:助火,動痰,發疾。
鮓,
【主治】貼痔瘻(時珍)。
【附方】新一。
瘻有數孔:用耕垡土燒赤,以苦酒浸之,合壁土令熱,以大鮆鮓展轉染土貼之。每日一次。(《千金方》)
白話文:
羊肉
氣味 甘甜,溫和,沒有毒性。
禁忌 孟詵說:會引發皮膚瘡疥,不要多吃。
副作用 張杲說:會助長火氣、化動痰,引發疾病。
鮓魚
主治 治療痔瘡和瘻管(李時珍)。
附方 一則。
瘻管有多個孔洞:用耕地裡的泥土燒紅,用苦酒浸泡,再將牆壁上的泥土加熱,用大塊鮓魚反覆沾取泥土貼敷在患處。每天一次。(《千金方》)
3. 鰣魚
(《食療》)
【釋名】寧源曰:初夏時有,余月則無,故名。
白話文:
【名稱解釋】
寧源說:初夏時有這個食材,其他月份就沒有,所以叫做「餘」。
【出產】時珍曰:按孫愐云:鰣出江東。今江中皆有,而江東獨盛。故應天府以充御貢。每四月鱭魚出後即出,云從海中溯上,人甚珍之。惟蜀人呼為瘟魚,畏而不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孫愐的說法鰣魚出產在江東。現在長江中都有,但以江東出產的最為盛產。因此,應天府把它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每年四月,鱭魚出來後,鰣魚就出來了,據說鰣魚從海裡游到長江來,人們都很珍視它。只有蜀人稱它為瘟魚,對它很畏懼而不敢吃。
【集解】時珍曰:鰣,形秀而扁,微似魴而長,白色如銀,肉中多細刺如毛,其子甚細膩。故何景明稱其銀鱗細骨,彭淵材恨其美而多刺也。大者不過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鱗如甲,其肪亦在鱗甲中,自甚惜之。其性浮游,漁人以絲網沉水數寸取之,一絲掛鱗,即不復動。才出水即死,最易餒敗。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鰣魚,形狀秀麗而扁平,稍微像魴魚而長,白色如銀,肉中多細刺如毛,魚子非常細膩。因此何景明稱讚它鱗片銀白、骨刺細小,彭淵材則遺憾它雖然美麗,卻刺太多。鰣魚最大不過三尺長,腹下有三角形的硬鱗,像盔甲一樣,它的脂肪也在鱗甲中,鰣魚非常珍視自己的脂肪。鰣魚性格喜歡漂浮游動,漁人用絲網沉入水中幾寸來捕捉它,一絲掛在鱗片上,鰣魚就不再動彈了。纔出水就死去,最容易腐敗。
故袁達《禽蟲述》云:鰣魚掛網而不動,護其鱗也。不宜烹煮,惟以筍、莧、芹、荻之屬,連鱗蒸食乃佳。亦可糟藏之。其鱗與他魚不同,石灰水浸過,曬乾層層起之,以作女人花鈿甚良。
白話文:
因此袁達所著的《禽蟲述》中說:鰣魚掛在網中後,為了保護魚鱗就不會動彈。鰣魚不宜烹飪,但可以與筍、莧、芹、荻之類的蔬菜一起蒸食,連著魚鱗一起吃味道最好。鰣魚也可以用糟藏的方法保存。鰣魚的魚鱗與其他魚不同,用石灰水浸泡後,曬乾後可以一層一層地剝下來,用來做成婦女頭飾上的花鈿,效果很好。
肉,
【氣味】甘,平,無毒。詵曰:稍發疳痼。
【主治】補虛勞(孟詵)。蒸下油,以瓶盛埋土中,取塗湯火傷,甚效(寧源)。
白話文:
【氣味】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孟詵說:能稍微消散頑固的疾病。
【主治】補益虛弱勞累的身體(孟詵)。將油蒸發收集起來,裝進瓶子埋在土中,取出塗抹於燙傷處,效果非常好(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