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四卷 (3)
鱗部第四十四卷 (3)
1. 竹魚
(《綱目》)
【集解】時珍曰:出桂林·湘、漓諸江中。狀如青魚,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愛,鱗下間以朱點。味如鱖魚肉,為廣南珍品。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和中益氣,除濕氣(時珍)。
白話文:
這種魚產於桂林、湘江、漓江一帶。外型像青魚,但體型較大,且少骨刺。魚身顏色像竹子一樣青翠,非常可愛,鱗片下方有紅色斑點。肉質吃起來像鱖魚,是廣南地區的珍貴特產。
它的味道甘甜,屬性平和,沒有毒性。
主要功效是調和腸胃、補益氣力,以及去除體內的濕氣。
2. 鯔魚
(宋《開寶》)
【釋名】子魚。
時珍曰:鯔,色緇黑,故名。粵人訛為子魚。
【集解】志曰:鯔魚生江河淺水中。似鯉,身圓頭扁,骨軟,性喜食泥。
時珍曰:生東海。狀如青魚,長者尺余。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獺喜食之。吳越人以為佳品,醃為鯗臘。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開胃,通利五臟。久食,令人肥健。與百藥無忌(《開寶》)。
白話文:
【鯔魚】
【別名】也叫子魚。
李時珍說:鯔魚,因為身體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叫做鯔。廣東人把它誤稱為子魚。
【產地與外形】古書記載:鯔魚生長在江河的淺水裡。外形像鯉魚,身體圓圓的,頭部扁平,骨頭軟,喜歡吃泥。
李時珍說:鯔魚產於東海。外形像青魚,大的有一尺多長。肚子裡充滿魚子,有黃色的脂肪,味道鮮美,水獺喜歡吃。吳越一帶的人認為是美味佳餚,醃製成魚乾。
【肉】
【味道】味甘,性平,沒有毒。
【功效】能開胃,疏通五臟。長期食用,能使人肥胖健壯。與各種藥物一起食用,沒有禁忌。
3. 白魚
(宋《開寶》)
【釋名】鱎魚(音喬,去聲)。
時珍曰:白亦作鮊。白者,色也。鱎者,頭尾向上也。
【集解】劉翰曰:生江湖中。色白頭昂,大者長六七尺。
時珍曰:鮊形窄,腹扁,鱗細,頭尾俱向上,肉中有細刺。武王白魚入舟即此。
肉,
【氣味】甘,平,無毒。
詵曰:鮮者宜和豉作羹,雖不發病,多食亦泥人。經宿者勿食,令人腹冷。炙食,亦少動氣。或醃,或糟藏,皆可食。
瑞曰:多食生痰。與棗同食,患腰痛。
【主治】開胃下食,去水氣,令人肥健(《開寶》)。助脾氣,調五臟,理十二經絡,舒展不相及氣(《食療》)。治肝氣不足,補肝明目,助血脈。灸瘡不發者,作鱠食之,良。患瘡癤人食之,發膿(《日華》)。
【發明】時珍曰:白魚比他魚似可食,亦能熱中發瘡。所謂補肝明目,調五臟,理十二經絡者,恐亦溢美之詞,未足多信。當以《開寶》注為正。
白話文:
[白魚]
名稱解釋:
這種魚又叫做「鱎魚」,「白」是指牠的顏色,「鱎」指的是牠頭尾都向上翹的樣子。
外形描述:
這種魚生長在江湖中,身體白色,頭部上昂,大的可以長到六七尺。牠的身體狹窄,腹部扁平,鱗片細小,頭尾都向上翹,肉裡面有細小的刺。傳說周武王時白魚跳入船中,指的就是這種魚。
味道和屬性:
魚肉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
食用建議:
新鮮的魚適合和豆豉一起煮湯,雖然不會引起疾病,但吃多了也會讓人感到滯膩。隔夜的魚就不要吃了,會使肚子發冷。烤著吃稍微會產生一些氣,醃漬或用酒糟保存的都可以食用。
食用禁忌:
吃多了會產生痰,和棗子一起吃會導致腰痛。
功效:
可以開胃幫助消化,去除體內水氣,使人強壯健康。也能幫助脾胃功能,調理五臟,疏通十二經絡,舒展不通暢的氣。還能治療肝氣不足,補肝明目,幫助血液循環。如果燒傷的傷口不發膿,可以把魚肉做成生魚片食用,效果很好。長瘡的人吃了會加速發膿。
說明:
白魚雖然比其他魚看起來好像比較好食用,但還是可能讓人身體發熱而長瘡。所謂的補肝明目、調理五臟、疏通經絡等功效,可能有些誇大,不太可信,應該以《開寶本草》的記載為準。
4. 鯼魚
(《食療》)
【釋名】時珍曰:鯼性啖魚,其目睃視,故謂之鮻。
《異物志》以為石首魚,非也。《食療》作鯮,古無此字。
【集解】時珍曰:鮻生江湖中。體圓厚而長,似鱤魚而腹稍起,扁額長喙,口在頷下,細鱗腹白,背微黃色。亦能啖魚。大者二三十斤。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五臟,益筋骨,和脾胃。多食宜人,作鮓尤宜,曝乾香美,亦不發病(孟詵)。
白話文:
[鯼魚]
名稱解釋:
李時珍說:鯼魚天性喜歡吃魚,眼睛是斜視的,所以也被叫做「鮻」。
《異物志》認為鯼魚是石首魚,這是錯誤的。《食療》將其寫作「鯮」,但古代沒有這個字。
產地與外形:
李時珍說:鮻魚生活在江河湖泊中。身體圓厚而細長,像鱤魚但腹部稍微隆起,額頭扁平,嘴巴長且突出,開口在下巴下面,有細小的鱗片,腹部是白色的,背部略帶黃色。鮻魚也能吃魚,大的能長到二三十斤。
肉:
(此處原文缺少對肉的描述,只空了一格)
性味: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功效:
能補養五臟,強壯筋骨,調和脾胃。多吃對人有益,做成魚鮓尤其適合,曬乾後香美可口,也不會引發疾病(孟詵說的)。
5. 鱤魚
(音感。《綱目》)
【釋名】𩹴魚(音紺)。鰥魚、黃頰魚。
時珍曰:鱤,敢也。𩹴,𰗋也。𰗋(音陷),食而無厭也。健而難取,吞啖同類,力敢而𰗋物者也。其性獨行,故曰鰥。《詩》云「其魚魴、鰥」是矣。
【集解】時珍曰:鱤生江湖中。體似鮻而腹平,頭似鯇而口大,頰似鮎而色黃,鱗似鱒而稍細。大者三四十斤,啖魚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魚。《東山經》云:「姑兒之水多鱤魚」,是也。《異苑》云:諸魚欲產,𩹴輒以頭沖其腹,世謂之眾魚生母。然諸魚生子,必雄魚沖其腹。仍尿白以蓋其子,不必盡是𩹴魚也。
肉,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食之已嘔,暖中益胃(時珍)。
白話文:
鱤魚
名稱由來
這種魚的名字,讀音和「感」字相同。《本草綱目》有記載。它也被叫做𩹴魚,讀音和「紺」字相同,又名鰥魚、黃頰魚。
李時珍說:「鱤」的意思是「敢」,「𩹴」的意思是「𰗋」,「𰗋」讀音和「陷」相同,形容這種魚吃東西不知滿足。它行動敏捷又難以捕捉,會吞食同類,力量強大且吃東西無節制。因為牠喜歡獨自行動,所以也叫做「鰥」。《詩經》裡說的「它的魚有魴和鰥」,指的就是這種魚。
產地和外形
李時珍說:鱤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身體像鮻魚但腹部較平,頭部像鯇魚但嘴巴較大,臉頰像鮎魚但顏色是黃色,鱗片像鱒魚但更細小。大的鱤魚能長到三四十斤重,性情兇猛,吃魚最多,魚塘裡有這種魚,就養不了其他魚。《東山經》裡說「姑兒的水中有很多鱤魚」,說的就是這種魚。《異苑》裡說,各種魚要產卵時,𩹴魚會用頭去頂撞它們的腹部,所以人們稱它為「眾魚的生母」。但其實,各種魚生子時,都是雄魚會去頂撞雌魚的腹部,並排出白色的精液覆蓋魚卵,所以不一定是𩹴魚才會這樣做。
肉
味道和功效
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
吃了可以止嘔,溫暖腸胃,有益脾胃功能。(李時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