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主治第三卷 (7)
主治第三卷 (7)
1. 痙風
),鴨涎(小兒痙風反張,滴之。),黃明膠(破傷風,燒研,酒服,取汗。),狐目(同上,神效無比。),狐肝,狼屎中骨(破傷風,同蟬蛻、桑花末,米飲服。),六畜毛蹄甲(癇痓。),〔人〕手足爪甲(破傷中風,油炒,熱酒服,取汗便愈。手足顫掉加南星。)【風熱濕熱】〔石部〕鐵落(炒熱,淬酒飲,主賊風痙。
)〔草部〕黃連(破傷風,煎酒入黃蠟化服。),地黃(產後風痙,取汁同薑汁絞浸,焙研,酒服。),〔果木〕杏仁(金瘡及破傷中風,角弓反張,杵蒸絞汁服,並塗瘡上,仍以燭火炙之,取效。),槐膠,桑瀝(破傷中風,和酒飲至醉。),䈽葉(痙風。),竹瀝(去痰熱子冒風痙。
金瘡中風,破傷中風,產後中風,小兒中風,發痙口噤,反張欲死,飲一、二升,或入薑汁。),欒荊(狂痓。),蘇枋木(破傷中風,產後中風,為末,酒服三錢,立效。),〔蟲獸〕蟬蛻(破傷風病發熱,炒研,酒服一錢,仍以蔥涎調塗,去惡汗。小兒臍風口噤,入全蠍、輕粉。
),羚羊角(子癇痙疾。),牛黃(熱痓。),烏牛尿(刺傷中風,熱飲一升。),〔人部〕人尿(痙風及產後風痙,入酒飲。),發髲灰(大人痓,小兒驚。)
【外敷】貝母,茅花(並金瘡傷風。),劉寄奴,麥面(同燒鹽。),白芋,炒鹽,鷺頭灰鼠灰,亂髮灰(並敷風入瘡中腫痛。),胡粉(主瘡入水濕腫痛,同炭灰敷。),煨蔥(敷金瘡傷水,同乾薑、黃柏煎水,洗諸瘡傷風水。),薤白,韭葉(並主諸瘡中風寒及水濕腫痛,搗烘用之,冷即易,或加炙至水出。
),箭笴漆(刮,塗。),鯉魚目(灰。),鮎魚目(灰。並主刺瘡傷風及水,敷取汗出。),豬肉(乘熱貼之,連易三次,立消。),人耳塞(破傷中風或水,痛不可忍,封之一夕,水盡即安。)
【洗浸】雞腸草(手足瘡傷水。),桑灰汁(瘡傷風水,入腹殺人。),自己尿(金瘡中風,日洗數次。)
【熨灸】商陸(瘡傷水濕,搗炙,熨之,冷即易。),蜀椒(諸瘡中風腫痛,和麵煨熨。),槐白皮(安瘡上,灸百壯。),桑枝(刺傷瘡,犯露水腫痛多殺人。炮熱烙之,冷即易。),黍瓤,青布,牛屎,白馬通,騾屎(並主諸瘡,傷風及水,腫痛欲死者,單燒熏令水出盡愈。)
白話文:
痙風
鴨涎:小兒痙攣抽搐反弓,滴入鴨涎。
黃明膠、狐目:破傷風,將其燒成粉末,用酒送服,引發汗液排出。(狐目效果極佳)
狐肝、狼屎中骨:破傷風,與蟬蛻、桑花末一起,用米湯送服。
六畜毛蹄甲:治療癇症。
人手足爪甲:治療破傷風、中風,用油炒後,熱酒送服,引汗即愈。(手足顫抖可加南星)
鐵落:將其炒熱,用酒沖服,主治賊風痙攣。
黃連:破傷風,煎酒加入黃蠟一起服用。
地黃:產後風痙,取汁與薑汁混合,焙乾研磨後,用酒送服。
杏仁:金瘡及破傷風、中風,角弓反張,將其搗碎蒸熟絞汁服用,並塗於傷口,再用燭火炙烤,以求藥效。
槐膠、桑瀝:破傷風、中風,和酒一起服用至醉。
䈽葉:治療痙風。
竹瀝:治療痰熱導致的感冒風痙。金瘡中風、破傷風、產後中風、小兒中風、發痙口噤、反弓將死等,服用一到二升,或加入薑汁。
欒荊:治療狂癇。
蘇枋木:破傷風、產後中風,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三錢,效果迅速。
蟬蛻:破傷風伴發熱,炒研後,用酒送服一錢,並用蔥涎調和塗抹,排出惡汗。小兒臍風口噤,加入全蠍、輕粉。
羚羊角:治療子癇痙攣。
牛黃:治療熱癇。
烏牛尿:刺傷中風,熱飲一升。
人尿:痙風及產後風痙,加入酒服用。
發髲灰:治療成人癇症及小兒驚嚇。
外敷藥物:
貝母、茅花:治療金瘡傷風。
劉寄奴、麥面:與燒鹽一起使用。
白芋、炒鹽、鷺頭灰、鼠灰、亂髮灰:敷治風邪入侵瘡傷引起的腫痛。
胡粉:主治瘡傷積水濕腫痛,與炭灰一起敷用。
煨蔥:敷治金瘡傷水,與乾薑、黃柏煎水一起洗滌瘡傷風水。
薤白、韭葉:主治瘡傷中的風寒及水濕腫痛,搗碎烘烤後使用,冷了就換新的,或炙烤至水分流出。
箭笴漆:刮取塗抹。
鯉魚目、鮎魚目(灰):治療刺傷瘡傷風邪及積水,敷用以引出汗液。
豬肉:趁熱敷貼,連續更換三次,迅速消腫。
人耳塞:治療破傷風或積水引起的劇烈疼痛,塞入耳中一夜,水盡則安。
洗浸藥物:
雞腸草:治療手足瘡傷積水。
桑灰汁:治療瘡傷風水,內服則致命。
自己尿:治療金瘡中風,每日清洗數次。
熨灸藥物:
商陸:治療瘡傷水濕,搗碎炙烤後熨燙,冷了就換新的。
蜀椒:治療瘡傷中風腫痛,和麵後煨熨。
槐白皮:敷於瘡傷部位,灸一百壯。
桑枝:治療刺傷瘡傷,遇露水而腫痛,常危及生命。炮製後熱敷,冷了就換新的。
黍瓤、青布、牛屎、白馬通、騾屎:治療瘡傷風邪及積水,腫痛危及生命者,單獨燒燻,將水分逼出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