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三卷 (10)

回本書目錄

鱗部第四十三卷 (10)

1. 蚺蛇

(蚺音髯。《別錄》下品)

【釋名】南蛇(《綱目》)、埋頭蛇。

白話文:

【釋名】南方的蛇(《綱目》下品)、埋頭的蛇。

時珍曰:蛇屬纖行,此蛇身大而行更纖徐。冉冉然也,故名蚺蛇。或云鱗中有毛如髯也。產於嶺南,以不舉首者為真,故世稱為南蛇、埋頭蛇。

白話文:

李時珍說:蛇類中體形細長而蠕行,此蛇體大卻行得更為纖細緩慢,蠕動舒緩的樣子,因此被稱為蚺蛇。也有人說在鱗片間長有像鬍鬚一樣的毛髮。蚺蛇生長在嶺南地區,以中不抬起頭的為真蚺蛇,因此世人稱之為南蛇、埋頭蛇。

【集解】

頌曰:蚺蛇,陶弘景言出晉安,蘇恭言出桂、廣以南高、賀等州,今嶺南諸郡皆有之。

弘景曰:大者二、三圍。在地行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其膏、膽能相亂。

韓保升曰:大者徑尺,長丈許,若蛇而粗短。

恭曰:其形似鱧,頭似鼉,尾圓無鱗,性難死。土人截其肉作膾,謂為珍味。

白話文:

集解

頌詞說:蚺蛇在晉安地區有出產,陶弘景說;蘇恭說蚺蛇出產於桂州、廣州以南的高州、賀州等地區,現在嶺南各郡都有。

陶弘景說:大的蚺蛇有兩三個人那麼粗。在陸地上爬行時不抬頭的纔是真的蚺蛇,抬頭的不是真的。蚺蛇的脂肪和膽汁會相互影響。

韓保升說:大的蚺蛇直徑有尺把寬,長有丈把長,像蛇但比較粗短。

蘇恭說:蚺蛇的形狀像鱧魚,頭像鱷魚,尾巴圓圓的沒有鱗片,不容易死。當地人把蚺蛇的肉切成細絲做成生魚片,認為是一種美味。

藏器曰:其膾著醋,能卷人箸,終不可脫,惟以芒草作箸乃可。段成式《酉陽雜俎》云:蚺蛇長十丈。嘗吞鹿,鹿消盡,乃繞樹,則腹中之骨穿鱗而出,養創時肪腴甚美。或以婦人衣投之,則蟠而不起。

白話文:

藏器說:蚺蛇肉切碎拌醋食用,能粘住人的筷子,始終無法脫離,只有用芒草做筷子纔可。段成式《酉陽雜俎》說:蚺蛇長達十丈。曾吞食鹿,鹿在腹中消化殆盡,蚺蛇便繞樹,腹中的骨頭刺穿鱗片而穿出,這時的肥肉非常美味。有人用婦女穿過的衣服投擲蚺蛇,它就會盤繞起來而不動。

時珍曰:按:劉恂《嶺表錄異》云:蚺蛇,大者五、六丈,圍四、五尺;小者不下三、四丈,圍亦稱是。身有斑紋,如故錦纈。春夏于山林中伺鹿吞之,蛇遂羸瘦,待鹿消乃肥壯也。或言一年食一鹿也。又顧玠《海槎錄》云:蚺蛇吞鹿及山馬,從後腳入,毒氣呵及,角自解脫。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劉恂所著的《嶺表錄異》記載,蚺蛇大的有五、六丈長,肚子圍四、五尺;小的也不小於三、四丈長,肚子圍也是這麼粗。身上有斑紋,像古代的錦緞。春夏季節,在山林中伺機吞食鹿,蛇吞食後會變得消瘦,等到鹿在蛇肚子裡消化完畢後,蛇又會變得肥壯。有人說,蚺蛇一年吃一頭鹿。又根據顧玠所著的《海槎錄》記載,蚺蛇吞食鹿和山馬,從後腿開始吃,用毒氣噴灑,鹿的角自己就脫落了。

其膽以小者為佳。《王濟手記》云:橫州山中多蚺蛇,大者十餘丈,食獐鹿,骨角隨腐。土人采葛藤塞入穴中,蛇嗅之即靡。乃發穴取之,肉極腴美,皮可冒鼓,及飾刀劍樂器。范成大《虞衡志》云:寨兵捕蚺蛇,滿頭插花,蛇即注視不動,乃逼而斷其首,待其騰擲力竭乃斃,舁歸食之。又按:《山海經》云:巴蛇食象,三年而出其骨。

白話文:

其膽以小者為佳。《王濟手記》上說:橫州山中多蚺蛇,最大的有十幾丈長,以獐鹿為食,骨頭和角隨着腐肉一起被吃掉。當地人採集葛藤塞進洞穴中,蛇聞到氣味後就會昏迷。於是在洞穴中挖洞取蛇,蛇肉極其肥美,蛇皮可以蒙在鼓上,也可以用來裝飾刀劍樂器。范成大在《虞衡志》中說:寨兵捕捉蚺蛇時,滿頭插花,蛇見到花後就會注視不動,於是靠近斬斷蛇頭,等到蛇騰擲的力量耗盡了才死去,然後擡回去食用。另據《山海經》記載:巴蛇吃大象,三年後吐出象骨。

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郭璞注云:今蚺蛇即其類也。《南裔志·蚺蛇贊》曰:蚺惟大蛇,既洪且長。采色駁映,其文錦章。食灰吞鹿,腴成養創。賓饗嘉食,是豆是觴。

膽,

段成式曰:其膽上旬近頭,中旬近心,下旬近尾。

白話文:

君子服用它,就能沒有心腹之疾。郭璞註解說:如今的蚺蛇就是它的種類。《南裔志·蚺蛇贊》中說:蚺是最大的蛇,又肥又長。身體上的花色駁雜鮮明,體表的紋路如錦緞般華麗。它以泥土為食,吞食鹿的骨頭,因此油脂豐富,能治癒創傷。用它來招待嘉賓,做成菜餚,擺在盤子裡,倒在酒杯中。

段成式說:膽的上半部分靠近頭部,中半部分靠近心臟,下半部分靠近尾部。

頌曰:《嶺表錄異》云:雷州有養蛇戶,每歲五月五日即舁蛇入官,取膽曝乾,以充土貢。每蛇以軟草借於籃中,盤屈之。將取,則出於地上,用杈拐十數,翻轉蛇腹,按定,約分寸,於腹間剖出肝膽。膽狀若鴨子大,取訖,內肝於腹,以線縫合,舁歸放之。或言蛇被取膽者,他日捕之,則遠遠露腹瘡,以明無膽。又言取後能活三年,未知的否?

白話文:

古詩云:《嶺表錄異》中記載:雷州有一個養蛇戶,每年五月五日都會把蛇抬到官府,取出蛇膽曬乾,用作貢品。每條蛇用柔軟的草放在籃子裡,讓它盤旋著。取出時,就把蛇放在地上,用十幾個杈拐翻轉蛇腹,固定住,大約分一寸,在腹中剖出肝膽。膽狀似鴨蛋那麼大,取出後,把肝臟放回腹中,用線縫合,擡回去放掉。有人說蛇被取了膽後,日後再捕捉它時,就會遠遠地露出腹部的傷口,表示自己沒有膽了。還有人說,蛇被取膽後還能活三年,不知是否屬實?

時珍曰:南人嗜蛇,至於發穴搜取,能容蚺之再活露腹乎?

弘景曰: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

白話文:

李時珍說:南方人喜歡吃蛇,甚至會挖開蛇窩搜尋,難道蛇腹中還能容得下那麼大的蚺蛇,讓它活著露著肚子麼?

陶弘景說:真正的蛇膽又窄又長,通體漆黑,皮膜極為薄,舔起來帶有甜苦的味道,把它放在注滿水的容器中,它就會沉下去而不散開。

恭曰:試法:剔取粟許著淨水中,浮游水上回旋行走者為真;其徑沉者,諸膽血也。勿多著,亦沉散也。陶未得法耳。

白話文:

恭謹地說:測試方法:取出一小撮烏梅放入乾淨的水中,如果烏梅在水面上漂浮旋轉行走,那就是真的;如果它直接沉入水中,那就是膽汁和血液的雜質。不要放太多烏梅,否則也會沉入水中。陶氏所述方法並不得當。

詵曰:人多以豬膽、虎膽偽之,雖水中走,但遲耳。

【氣味】甘、苦,寒,有小毒。

白話文:

有人用豬膽和虎膽來冒充熊膽,雖然這種假冒的熊膽在水中也能行走,但速度慢而已。

熊膽的性狀是甘苦,寒性,有微毒。

【主治】目腫痛,心腹䘌痛,下部䘌瘡(《別錄》)。小兒八癇(李珣)。殺五疳。水化灌鼻中,除小兒腦熱,疳瘡䘌漏。灌下部,治小兒疳痢。同麝香,敷齒疳宣露(孟詵)。破血,止血痢,蟲蠱下血(藏器)。明目,去翳膜,療大風(時珍)。

白話文:

【主治】

  1. 眼腫痛,心腹腫脹疼痛,下部腫脹生瘡(《別錄》)。

  2. 小兒八癇(李珣)。

  3. 殺滅五疳。

  4. 水化灌入鼻子中,可以治療小兒腦熱,疳瘡腫漏。

  5. 灌入下部,可以治療小兒疳痢。

  6. 和麝香一起,敷在牙齒疳宣露上(孟詵)。

  7. 破血,止血痢,蟲蠱導致的下血(藏器)。

  8. 明目,去翳膜,治療大風(時珍)。

【發明】

時珍曰:蚺稟己土之氣,其膽受甲乙風木,故其味苦中有甘。所主皆厥陰、太陰之病,能明目涼血,除疳殺蟲。

白話文:

李時珍說:蚺蛇具有戊己土的性質,它的膽囊受到甲乙木氣的影響,因此它的味道微苦中帶甜味。它主要用於治療厥陰、太陰經的疾病,可以明目涼血,驅除疳蟲。

慎微曰:顧含養嫂失明,須用蚺蛇膽,含求不得。有一童子以一合授含。含視之,蚺蛇膽也。童子化為青鳥而去。含用之,嫂目遂明。

【附方】舊二,新二。

小兒急疳瘡:水調蚺蛇膽,敷之。(《聖惠》)

白話文:

慎微說:顧含這個人因為照顧嫂嫂而導致自己失明,需要用蚺蛇膽治療,他到處尋找卻無法找到。有一天,一個童子遞給他一盒東西,顧含打開一看,正是蚺蛇膽。童子隨後化為青鳥飛走了。顧含用蚺蛇膽治療,嫂嫂的眼睛果真明亮起來。

【附方】舊方二,新方二。

小兒急發的疳瘡:用清水調勻蟒蛇膽汁,塗敷患處。(《聖惠方》)

小兒疳痢:羸瘦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用蚺蛇膽豆許二枚,煮通草汁研化,隨意飲之。並塗五心、下部。(楊氏《產乳》)齒䘌宣露,出膿血:用蚺蛇膽三錢,枯白礬一錢,杏仁四十七枚,研勻。以布揩齦,嗍令血盡。日三摻之,愈乃止。(《聖惠》)痔瘡腫痛:蚺蛇膽研,香油調塗,立效。(《醫方摘要》)

肉,

【氣味】甘,溫,有小毒。四月勿食。

白話文:

小兒疳痢:兒童瘦弱愛睡覺,坐著的時候會閉上眼睛,吃不下飯。用蚺蛇膽汁二粒,加入通草汁煮沸,研磨後讓兒童任意飲用。同時塗抹在兒童的五心和下腹部。(楊氏《產乳》)齒齦腫脹暴露,流出膿血:用蚺蛇膽汁三錢,枯白礬一錢,杏仁四十七粒,研磨均勻。用布擦拭牙齦,讓膿血全部流出。每天敷藥三次,直到痊癒為止。(《聖惠》)痔瘡腫痛:研磨蚺蛇膽汁,用香油調勻後塗抹患處,立竿見影。(《醫方摘要》)

【氣味】甘甜,溫和,有輕微毒性。四月不宜食用。

【主治】飛屍遊蠱,喉中有物,吞吐不出(藏器)。除疳瘡,闢瘟疫瘴氣(孟詵)。除手足風痛,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癘風,疥癬惡瘡(時珍)。

【發明】

權曰:度嶺南,食蚺蛇,瘴毒不侵。

白話文:

【主治】蟲蛇咬傷,喉中有異物,吞不下去,吐不出來(藏器)。除疳瘡,避開瘟疫瘴氣(孟詵)。去除手腳風濕痛,殺死附在人體的三種蠕蟲,去除壞死的肌肉,皮膚風毒瘡癤,疥癬惡瘡(李時珍)。

權說:到嶺南地區,食用蚺蛇,瘴氣毒氣無法入侵。

時珍曰:按柳子厚《捕蛇者說》云: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又張鷟《朝野僉載》云:泉州盧元欽患癘風,惟鼻根未倒。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膽進貢。或言肉可治風,遂取食之。三、五日頓可,百日平復。

【附方】新三。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柳宗元所寫的《捕蛇者說》中記,在永州的郊野有一種特別的蛇,全身黑但上有白的斑紋,牠只要一碰到草木,草木就會枯死,牠咬人之後沒有人能治癒。但當把牠曬乾做成藥之後,可以治療中風、抽筋、瘡癤,還能消除壞死的組織,殺死體內的寄生蟲。另外張鷟寫的《朝野僉載》中也提到:泉州有個叫盧元欽的人,得到癘風,只有鼻子的根部沒有爛掉。五月五日,官府讓人抓來一條蚺,並進貢了蚺蛇的膽給朝廷。有人說蚺蛇肉可以治風,盧元欽就吃了蚺蛇肉,吃了三、五天之後,病情就大有好轉,一百天後完全恢復健康。

【附方】新三。

蚺蛇酒:治諸風癱瘓,筋攣骨痛,痹木瘙癢,殺蟲闢瘴,及癘風疥癬惡瘡。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兩,絹袋盛之,用糯米二斗蒸熟,安曲於缸底,置蛇於曲上,乃下飯密蓋,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藥。其酒每隨量溫飲數杯。忌風及欲事。亦可袋盛浸酒飲。(《集簡方》)急疳蝕爛:蚺蛇肉作膾食之。

白話文:

蚺蛇酒:用於治療各種風濕癱瘓、筋攣骨痛、麻木瘙癢、殺蟲驅邪,以及惡性瘡癤、疥癬等。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兩,裝入絹袋中,用糯米二斗蒸熟,在缸底放上酒麴,把蛇放在酒麴上,然後把米飯倒入,密封好,等米飯發酵成熟後,取出酒。將蛇焙製研磨成粉末,與藥物混合。每次飲用時,將酒溫熱後,適量飲用數杯。忌諱受風和房事。也可以將蛇裝入袋中,浸泡在酒中飲用。(《集簡方》)

急性潰爛:將蚺蛇肉做成膾,直接食用。

(《聖惠方》)狂犬齧人:蛇脯為末,水服五分,日三服。無蚺蛇,他蛇亦可。(《外臺秘要》)膏,弘景曰: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著,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也。

【氣味】甘,平,有小毒。

白話文:

(《聖惠方》)瘋狗咬人:蛇的肉脯研成粉末,用清水送服五分,每天三次。沒有蚺蛇,其他的蛇也可以。(《外臺祕要》)膏,弘景說:真正的蛇膏累累如梨豆子相著,其他蛇的膏都像梅子、李子那麼大。

氣味:甘味、平性,有微毒。

【主治】皮膚風毒,婦人產後腹痛余疾(《別錄》)。多入藥用,亦療伯牛疾(弘景。癩也)。綿裹塞耳聾(時珍。出《外臺》)。

(長六、七寸)

【主治】佩之,闢不祥,利遠行(時珍。《異物志》)。

白話文:

【主治功效】治療皮膚風毒,婦女產後腹痛的後遺症(《別錄》)。大量入藥,也治療伯牛病(弘景。即麻風病)。用棉花包裹耳朵可以治療耳聾(時珍。出自《外臺》)。

牙(長六、七寸)

【主治】佩帶它可以闢除不祥,有利於遠行(李時珍,《本草綱目》根據《異物志》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