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47)

回本書目錄

草部第十六卷 (47)

1. 馬鞭草

人疥馬疥:馬鞭草不犯鐵器,搗自然汁半盞,飲盡,十日內愈,神效。(董炳《集驗方》)

赤白下痢:龍牙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神效。(《醫方摘要》)

發背癰毒,痛不可忍:龍牙草搗汁飲之,以滓敷患處。(《集簡方》)

楊梅惡瘡:馬鞭草煎湯,先熏後洗,氣到便爽,痛腫隨減。(陳嘉謨《本草蒙筌》)

【氣味】辛、澀,溫,無毒。

【主治】赤白下痢初起,焙搗羅末,每米飲服一錢匕,無所忌。(蘇頌)。

白話文:

馬鞭草

疥瘡:用馬鞭草搗碎取汁半杯飲下,十天內就能痊癒,效果神奇。

赤白痢疾:用龍牙草五錢、陳茶少許,水煎服,效果神奇。

發背癰毒,疼痛難忍:將龍牙草搗碎取汁飲用,再用渣敷在患處。

楊梅瘡:用馬鞭草煎水,先熏後洗患處,藥氣到達患處便會舒服,疼痛腫脹也會隨之減輕。

根:

性味:辛、澀,溫,無毒。

主治:初期赤白痢疾,將根烘乾研磨成粉末,每次用米湯送服一錢,沒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