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三卷 (5)

回本書目錄

鱗部第四十三卷 (5)

1. 鯪鯉

(《別錄》下品)

白話文:

《別錄》下品

石灰 性質寒滑,味辛。主諸虛勞、骨蒸熱、夜熱、消渴、腹痛、嘔吐反胃、泄瀉痢疾、目中赤痛潰爛。

膽礬 性質辛烈,主諸邪蠱毒,惡瘡發背,傷寒寒熱。

自然銅 性質寒酸,味辛。主五勞七傷、腹痛、嘔吐、泄瀉、霍亂、痢疾、目中赤痛、耳聾。

竈心土 性質寒酸,味苦。主諸熱病、發斑、赤黃、口乾脣燥、咽喉不利、心腹疼痛、小便赤黃、泄瀉痢疾。

食鹽 性質寒涼,味鹹。主諸水氣、風濕、寒痰咳逆,口乾渴欲飲,五臟虛氣。

附子 性質大熱,味辛。主諸虛寒、寒濕、肢冷、腹痛、泄瀉、冷痢、中風、偏風、半身不遂。

巴豆 性質大熱,味辛。主諸痞滿、脹痛、便祕、泄瀉、霍亂、痢疾。

芒硝 性質寒涼,味辛苦。主諸實熱、煩熱、咽喉腫痛、口鼻糜爛、泄瀉痢疾、目中赤腫、瘡癰腫痛。

朴硝 性質寒涼,味苦。主諸脹滿、腹痛、泄瀉痢疾、目中赤腫、喉間不利。

吳茱萸 性質大熱,味辛苦。主諸腹痛、泄瀉、冷痢、嘔吐、噎膈反胃。

芸香 性質溫熱,味辛苦。主諸虛寒、腹痛、泄瀉、霍亂、痢疾、目中赤腫、耳聾。

附子:烏頭的加工製品。

【釋名】龍鯉(郭璞)、穿山甲(《圖經》)、石鯪魚。

白話文:

:龍鯉(郭璞所說)、穿山甲(《圖經》記載)、石鯪魚(另一種俗稱)。

時珍曰:其形肖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而俗稱為穿山甲,郭璞賦謂之龍鯉。《臨海水土記》云:尾刺如三角菱。故謂石鯪。

【集解】

頌曰:鯪鯉即今穿山甲也。生湖廣、嶺南,及金、商、均、房諸州,深山大谷中皆有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穿山甲的形狀像鯉魚,穴居在山陵中,因此取名為鯪鯉,一般俗稱為穿山甲,郭璞賦中稱其為龍鯉。《臨海水土記》記載:穿山甲的尾刺像三角菱,因此也稱之為石鯪。

集解

頌辭說:鯪鯉就是現在的穿山甲。牠們生活在湖廣、嶺南,還有金州、商州、均州、房州等地,深山大谷中都有。

弘景曰: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黑色,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死狀,誘蟻入甲,即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

白話文:

弘景說:牠的形狀像鼉(鱷魚)但體型較小,又像鯉魚但卻有四條腿,全身是黑色的,既可以在陸地上活動,也可以在水中活動。牠們在太陽正中的時候出現在岸邊,張開鱗甲假裝死亡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鱗甲內,隨即閉上鱗甲遊進水裡,等到張開鱗甲,螞蟻都會浮出來,牠們便一口吞下螞蟻。

時珍曰:鯪鯉狀如鼉而小,背如鯉而闊,首如鼠而無牙,腹無鱗而有毛,長舌尖喙,尾與身等。尾鱗尖厚,有三角,腹內臟腑俱全。而胃獨大,常吐舌誘蟻食之。曾剖其胃,約蟻升許也。

甲,

【修治】

白話文:

李時珍說:鯪鯉的形狀像鼉(一種大型肉食性動物)但體型較小,背部像鯉魚但更寬闊,頭部像老鼠但沒有牙齒,腹部沒有鱗片但有毛髮,長長的舌頭和尖尖的嘴巴,尾巴的長度與身體相等。尾部的鱗片尖厚,呈三角形,腹部內臟器官齊全。但胃特別大,經常吐出舌頭誘騙螞蟻吃掉。曾經剖開鯪鯉的胃,裡面大約有升許的螞蟻。

【處理】

時珍曰:方用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當各隨本方,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乃力勝。

【氣味】咸,微寒,有毒。

白話文:

李時珍說:方劑中使用的方法,有炮、燒、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應當各自遵照本方的要求,並沒有生用的。然而,仍以尾甲的藥力最強。

味道鹹,稍寒,有毒。

【主治】五邪,驚啼悲傷,燒灰,酒服方寸匕。療蟻瘻(《別錄》)。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疥癬痔漏(大明)。療瘡癩,及諸疰疾(弘景)。燒灰敷惡瘡。又治山嵐瘴瘧(甄權)。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時珍)。

【發明】弘景曰:此物食蟻,故治蟻瘻。

白話文:

主治:

  1. 各種邪氣侵襲引起的驚恐、啼哭和悲傷。

  2. 將艾草燒成灰,用酒服下,治療蟻瘻(一種皮膚疾病)。

  3. 治療小兒驚嚇引起的疾病,婦女被鬼魅驚嚇而引起的悲傷哭泣,以及疥癬、痔瘡和漏瘡。

  4. 治療瘡癤和各種皮膚疾病。

  5. 將艾草燒成灰,敷於惡瘡上。

  6. 治療山嵐瘴瘧(一種由山區瘴氣引起的瘧疾)。

  7. 去除痰飲、瘧疾引起的寒熱,風濕痹痛引起的疼痛,疏通經脈,促進乳汁分泌,消散癰腫,排出膿血,通竅殺蟲。

【發明】陶弘景說:這種藥能吃螞蟻,所以能治療螞蟻漏瘡。

時珍曰:穿山甲入厥陰、陽明經。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蓋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陰入陽,能竄經絡,達於病所故也。按:劉伯溫《多能鄙事》云:凡油籠滲漏,剝穿山甲裡面肉靨投入,自至漏處補住。又《永州記》云:此物不可於堤岸上殺之,恐血入土,則堤岸滲漏。

白話文:

李時珍說:穿山甲屬於厥陰、陽明經絡。古方很少使用穿山甲,但近來用於治療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等疾病,是不可或缺的藥物。這是因為穿山甲穴居於山間,生活在水中。牠出沒於陰陽之間,能夠在經絡中穿梭,到達病變所在部位的緣故。根據記載:劉伯溫在《多能鄙事》中說:凡是油桶漏油,只要將剝下來的穿山甲肚內肉膜投入油桶,肉膜會自動跑到漏油處,並且補住。又《永州記》中說:穿山甲不能在堤岸上殺死,因為牠的血一旦滲入土中,堤岸就會漏水。

觀此二說,是山可使穿,堤可使漏,而又能至滲處,其性之走竄可知矣。諺曰: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專行散,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又按:《德生堂經驗方》云:凡風濕冷痹之證,因水濕所致,渾身上下,強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從這兩種說法中可以看出,穿山甲能鑽穿山體,堤壩能滲漏水流,而且它還能到達很難滲透的地方,由此可知穿山甲的性質是非常迅捷的。俗語說:「穿山甲,王不留,婦人吃了乳長流。」這也是形容穿山甲的行走快速。李仲南說:穿山甲的性質比較專一,行散迅速,治療疾病,只要疾病治癒就應停服,不可服用過量。另外,根據《德生堂經驗方》的記載:凡是因風濕寒冷引起的痹症,由於水濕的緣故,全身僵直,不能屈伸,疼痛劇烈,不能忍受。

於五積散加穿山甲七片,看病在左右手足,或臂脅疼痛處,即於鯪鯉身上取甲炮熟,同全蠍(炒)十一個,蔥、薑同水煎,入無灰酒一匙,熱服,取汗(避風)甚良。

【附方】舊四,新十九。

白話文:

在五積散中加入穿山甲片七片,用於治療左右手足疼痛或臂脅疼痛。方法是取鯪鯉身上的甲片,炮製成熟後,與全蠍(炒熟)十一個,蔥、薑一起用水煎煮,加入無灰酒一匙,趁熱服用,可發汗(注意避風),效果很好。

附方 舊方四首,新方十九首。

中風癱瘓,手足不舉:用穿山甲(左癱用右甲,右瘓用左甲,炮熟)、大川烏頭(炮熟)、紅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兩,為末。每用半兩,搗蔥白汁和成厚餅,徑寸半,隨左右貼腳心,縛定。密室安坐,以貼藥腳浸熱湯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藥。宜謹避風,自然手足可舉。

白話文:

中風癱瘓,手腳不能舉起:使用穿山甲(左邊癱瘓使用右邊的甲,右邊癱瘓使用左邊的甲,炮製成熟)、大川烏頭(炮製成熟)、紅海蛤(如棋子那麼大的)各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半兩,搗碎蔥白汁和成厚餅,直徑為一寸半,隨左右貼在腳心,綁定。在密閉的房間裡安靜地坐著,把貼藥的腳浸在熱水盆中,等到身體麻木出汗時,趕快去掉藥餅。應當謹慎避免風,自然手腳就可以舉起來了。

半月再行一次,除根。忌口,遠色,調養。亦治諸風疾。(《衛生寶鑑》)熱瘧不寒:穿山甲一兩,干棗十個,同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發日,五更井花水服。(《楊氏家藏》)下痢裡急:穿山甲、蛤粉等分,同炒研末。每服一錢,空心溫酒下。(《普濟方》)腸痔氣痔出膿血:用穿山甲(燒存性)一兩,肉豆蔻三枚,為末。

白話文:

半個月再做一次,才能根治。忌口、遠色,好好調養身體。也可以治療各種風疾。(《衛生寶鑑》)

發熱瘧疾不畏寒:穿山甲一兩,幹棗十個,一起燒成存性,研成細末。每次服二錢,發病當天,凌晨五更時,用井花水送服。(《楊氏家藏》)

下痢裡急:穿山甲、蛤粉等分,一起炒熟研成細末。每次服一錢,空腹時溫酒送服。(《普濟方》)

腸痔氣痔流膿血:用穿山甲(燒成存性)一兩,肉豆蔻三枚,研成細末。

每米飲服二錢。甚者加蝟皮灰一兩,中病即止。(《衍義》)鼠痔成瘡腫痛:用穿山甲尾尖處一兩(炙存性),鱉甲(酒炙酥)一兩,麝香半錢,為末。每服一錢半,真茶湯服,取效。(《直指方》)蟻瘻不愈:鯪鯉甲二七枚燒灰,豬脂調敷。(《千金方》)婦人陰㿗,硬如卵狀:隨病之左右,取穿山甲之左右邊五錢,以沙炒焦黃,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白話文:

  • 每一次服藥兩錢。情況嚴重的加蝟皮灰一兩,病情即可停止。(《衍義》)

  • 鼠痔形成膿包腫痛:用穿山甲的尾尖一兩(烘烤後保留性質),鱉甲(用酒烘烤後調和)一兩,麝香半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半,用真正茶湯送服,即可見效。(《直指方》)

  • 蟻瘻不能治癒:鯪鯉甲二十七枚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塗敷患處。(《千金方》)

  • 婦女陰部腫塊,硬如雞蛋狀:根據病情左右部位,取穿山甲左右兩邊各五錢,用砂炒至焦黃,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兩錢,用酒送服。

(《摘玄方》)乳汁不通:湧泉散:用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外以油梳梳乳,即通。(《單驤方》)乳癌乳癰:方同上。吹奶疼痛:穿山甲(炙焦)、木通各一兩,自然銅(生用)半兩,為末。每服二錢,酒下取效。(《圖經》)痘瘡變黑:穿山甲、蛤粉炒為末。

白話文:

(《摘玄方》)乳汁不通:湧泉散:用穿山甲炮製研磨成粉末,用酒服一茶匙,每天服兩次。另外用油梳子梳乳房,即可通乳。(《單驤方》)乳腺癌、乳癰:藥方同上。乳頭疼痛:用穿山甲(炙焦)、木通各一兩,生用自然銅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立竿見影。(《圖經》)痘瘡變黑:穿山甲、蛤粉炒至成粉末。

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即發紅色,如神。(《直指方》)腫毒初起:穿山甲(插入谷芒熱灰中,炮焦為末)二兩,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溫酒下。(《仁齋直指方》)馬疔腫毒:穿山甲(燒存性)、貝母等分為末。酒調服,三、四次。乃用下藥,利去惡物即愈。

白話文:

  1. 每次服用五分,加入少許麝香,用溫酒送服。藥物立即發揮作用,效果顯著。(《直指方》)

  2. 腫毒初起時:穿山甲(放入穀芒灰中烘烤至焦黑,研磨成粉)二兩,加入少許麝香。每次服用二錢半,用溫酒送服。(《仁齋直指方》)

  3. 馬疔腫毒:穿山甲(燒存性)、貝母等分,研磨成粉。用酒調服,分三、四次服用完畢。接下來服用解毒藥物,排出體內的毒物即可痊癒。

(鮑氏方)便毒便癰:穿山甲半兩,豬苓三錢,並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錢。外穿山甲末和麻油、輕粉塗之。或只以末塗之。(《直指》)瘰癧潰壞:《集驗方》:用鯪鯉甲二十一片燒研,敷之。《壽域方》:用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為末,敷之。外以烏桕葉貼上,灸四壯,效。

白話文:

(鮑氏方)治療便毒、便癰:穿山甲半兩,豬苓三錢,都用醋炙了研成細末,用酒送服二錢。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輕粉塗抹。或者只用穿山甲末塗抹。(《直指》)治療瘰癧潰壞:《集驗方》:用鯪鯉甲二十一片燒研,敷在患處。《壽域方》:用穿山甲(炒過)、斑蝥、熟艾等分,研成細末,敷在患處。外用烏桕葉貼上,灸四壯,有效。

眉煉癬瘡生眉中者:穿山甲前膊鱗,炙焦為末,清油和輕粉調敷。(《直指方》)蟻入耳內:鯪鯉甲燒研,水調,灌入即出。(《肘後》)聤耳出膿:穿山甲燒存性,入麝香少許,吹之。三日水乾即愈。(《鮑氏小兒方》)耳內疼痛:穿山甲二個,夾土狗二個,同炒焦黃,為末。

白話文:

眉毛上長癬瘡:穿山甲前肢的鱗片,燒至焦黑後搗成粉末,用清油和輕粉調和後塗抹患處。(《直指方》)

螞蟻爬進耳朵裡:鯪鯉的甲殼燒成灰末,用水調和後滴入耳朵,螞蟻就會出來。(《肘後》)

耳朵裡流膿:穿山甲的甲殼燒成灰末後,加入少量的麝香,吹入耳朵,三天後膿水乾涸即會痊癒。(《鮑氏小兒方》)

耳朵疼痛:穿山甲兩個,土狗兩個,一起炒至焦黃,然後搗成粉末。

每吹一字入耳內。亦治耳聾。(《普濟方》)耳鳴耳聾:卒聾,及腎虛,耳內如風、水、鍾、鼓聲。用穿山甲一大片(以蛤粉炒赤),去粉,蠍梢七個,麝香少許,為末,以麻油一滴化蠟,和作梃子,綿裹塞之。(《攝生眾妙方》)火眼赤痛:穿山甲一片為末,鋪白紙上,卷作繩,燒煙燻之。

白話文:

將藥吹入耳內,也可以治療耳聾。(《普濟方》)耳鳴耳聾:例如突然耳聾、腎虛、耳內有風聲、水聲、鐘聲、鼓聲等。使用穿山甲大片一片(用蛤粉炒至紅色),去除粉末,蠍子尾巴七個,麝香少許,研磨成粉末,用麻油一滴和蠟混合,製成藥條,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攝生眾妙方》)治療眼火疼痛:將穿山甲一片研磨成粉末,平鋪在白紙上,捲起來做成藥繩,點燃後將煙燻向眼睛。

(《壽域方》)倒睫拳毛:穿山甲,竹刀刮去肉,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黃。如此七次,為末。隨左右眼,用一字㗜鼻內,口中噙水。日用三次,二月取效。(《儒門事親》)

肉,

【氣味】甘,澀,溫,有毒。

白話文:

(《壽域方》)倒睫拳毛:將穿山甲去肉,用竹刀刮成粉末,把羊腎脂均勻塗抹於粉末上後,將其炙烤至黃色。如此重複七次,完成後研磨成細末,按照左右眼分別將粉末置於一字型的鼻腔內,並含一口水在口中,每日三次,運用兩個月即可見效。(《儒門事親》)

**氣味:**甘,澀,溫。有毒。

時珍曰:按:張杲《醫說》云:鯪鯉肉最動風。風疾人才食數臠,其疾一發,四肢頓廢。時珍竊謂此物性竄而行血,風人多血虛故也。然其氣味俱惡,亦不中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查閱張杲的《醫說》中說:鯪鯉肉最容易引發風疾。患有風疾的人才吃了幾片,病就會發作,四肢頓時無法動彈。我認爲,這東西性情奔馳且能行血,風疾患者大多血虛,所以纔有此症狀。然而,鯪鯉肉的氣味都很差,所以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