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二卷 (10)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四十二卷 (10)

1. 蛞蝓

(音闊俞。《本經》中品)

【釋名】陵蠡(音螺。《本經》)、附蝸(《別錄》)、土蝸(同)、托胎蟲(俗)、鼻涕蟲(俗)、蜒蚰螺(詳下文)。

【集解】《別錄》曰:蛞蝓生太山池澤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之。

弘景曰:蛞蝓無殼,不應有蝸名。附蝸,即蝸牛也。豈以其頭形似蝸牛,故亦名蝸歟?

保升曰:蛞蝓即蝸牛也,而《別錄》復有蝸牛一條。雖數字不同,而主療無別,是後人誤出。正如草部有雞腸,而復出繁縷也。按:《爾雅》云:蚹蠃,螔蝓。郭注云:蝸牛也。《玉篇》亦云:螔蝓,蝸牛也。此則一物明矣。形似小螺,白色,生池澤草樹間。頭有四角,行則角出,驚之則縮,首尾俱能藏入殼中。

蘇恭以蛞蝓為無殼蝸牛,非矣。今《本經》一名陵蠡,《別錄》又有土蝸之名,蝸蠡皆螺殼之屬,不應無殼也。今下濕處有一種蟲,大於蝸牛,無殼而有角者,云是蝸牛之老者也。

宗奭曰:蛞蝓、蝸牛,二物也。蛞蝓二角,身肉止一段。蝸牛四角,背上別有肉,以負殼行。若為一物,《經》中焉得分為二條?《蜀本》又謂蛞蝓為蝸牛之老者,甚無謂也。

時珍曰:按:《爾雅》無蛞蝓,止云:蚹蠃,螔蝓。郭注云:蝸牛也。《別錄》無螔蝓,止云蛞蝓,一名附蝸。據此,則螔蝓是蚹蠃,蛞蝓是附蝸。蓋一類二種,如蛤蟆與蛙。故其主治功用相似,而皆制蜈、蠍。名謂稱呼相通,而俱曰蝸與蜒蚰螺也。或以為一物,或以為二物者,皆失深考。惟許慎《說文》云:蚹蠃揹負殼者曰蝸牛,無殼者曰蛞蝓。一言決矣。

【正誤】

弘景曰: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種角蟲之類,營室星之精。方家無復用者。

恭曰:陶說誤矣。三十六禽亥上有壁水貐,乃豪豬,毛如蝟簪。《山海經》云:貐,彘身人面,音如嬰兒。《爾雅》云:䝟貐類貙,迅走食人。三者並非蛞蝓。蛞蝓乃無殼蝸蠡也。

【氣味】咸,寒,無毒。

【主治】賊風喎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本經》。喎,苦乖切,口戾也。軼音跌,車轉也)。蜈蚣、蠍毒(《衍義》。腫毒焮熱,熱瘡腫痛(時珍)。

【發明】

宗奭曰:蜈蚣畏蛞蝓,不敢過所行之路,觸其身即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

時珍曰:按:蔡絛鐵《圍山叢談》云:嶠南地多蜈蚣,大者二、三尺,螫人覓死不得,惟見托胎蟲則侷促不行。蟲乃登其首,陷其腦而死。故人以此蟲生搗塗蜈蚣傷,立時疼痛止也。又《大全良方》云:痔熱腫痛者,用大蛞蝓一個研泥,入龍腦一字,燕脂坯子半錢,同敷之。先以石薜煮水熏洗尤妙。

五羊大帥趙尚書夫人病此,止以蛞蝓京墨研塗亦妙。大抵與蝸牛同功。

【附方】新一。

腳脛爛瘡:臭穢不可近。用蜒蚰十條,瓦焙研末,油調敷之,立效。(《救急方》)

白話文:

蛞蝓是一種軟體動物,古籍中有多種名稱,例如陵蠡、附蝸、土蝸、托胎蟲、鼻涕蟲、蜒蚰螺等。古代醫家對其是否與蝸牛為同一物種有不同看法。有些認為蛞蝓是蝸牛的別名,或是蝸牛的老年個體,也有人認為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區分方法在於蛞蝓只有兩個角,身體只有一段,而蝸牛有四個角,背上另有肉體用以負殼。許慎的《說文解字》則明確指出:背負殼者為蝸牛,無殼者為蛞蝓,這算是比較權威的說法。

蛞蝓形似小螺,白色,生活在池澤、草木間,頭部有四個角,行動時角會伸出,受驚則縮回,頭尾都能縮進殼裡(雖然它沒有殼)。

古代醫書記載,蛞蝓味鹹、性寒,無毒。可用於治療中風、筋脈受損、脫肛、驚癇、肌肉痙攣、蜈蚣、蠍子咬傷等。其治療蜈蚣毒的功效,是因為蜈蚣畏懼蛞蝓,遇到蛞蝓就會死亡。民間也使用蛞蝓治療痔瘡腫痛,方法是將蛞蝓研磨成泥狀,再和其他藥物混合敷於患處。 此外,還可用於治療腳脛爛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