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二卷 (9)
虫部第四十二卷 (9)
1. 蝸牛
(瓜、媧、渦三音。《別錄》中品)
【釋名】蠡牛(蠡音螺。《藥性》)、蚹蠃(《爾雅》。音附螺)、螔蝓(《爾雅》。音移俞)、山蝸(弘景)、蝸螺(《山海經》作倮累)、蜒蚰螺(俗名)、土牛兒。
弘景曰:蝸牛,山蝸也。形似瓜字,有角如牛,故名。《莊子》所謂「戰於蝸角」是矣。
時珍曰:其頭偏戾如喎,其形盤旋如渦。故有媧、渦二者,不獨如瓜字而已。其行延引,故曰蜒蚰。《爾雅》謂之蚹蠃。孫炎注云:以其負蠃殼而行,故名蚹蠃。
【集解】
弘景曰:蝸牛生山中及人家。頭形如蛞蝓,但揹負殼耳。
大明曰:此即負殼蜒蚰也。
保升曰:蝸牛生池澤草樹間。形似小螺,白色。頭有四黑角,行則頭出,驚則首尾俱縮入殼中。
頌曰:凡用蝸牛,以形圓而大者為勝。久雨乍晴,竹林池沼間多有之。其城牆陰處,一種扁而小者,無力,不堪用。
時珍曰:蝸身有涎,能制蜈、蠍。夏熱則自懸葉下,往往升高,涎枯則自死也。
蝸牛
【氣味】咸,寒,有小毒。畏鹽。
【主治】賊風喎僻,踠跌,大腸下脫肛,筋急及驚癇(《別錄》)。生研汁飲,止消渴(甄權)。治小兒臍風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聾,治諸腫毒痔漏,制蜈蚣、蠍蠆毒,研爛塗之(時珍)。
【發明】
頌曰:入嬰孩藥最勝。
時珍曰:蝸牛所主諸病,大抵取其解熱消毒之功耳。
【附方】舊三,新二十。
小便不通:蝸牛,搗貼臍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許更妙。(《簡易》)
大腸脫肛:《聖惠》:治大腸久積虛冷,每因大便脫肛。用蝸牛一兩,燒灰,豬脂和敷,立縮。又治上證及痢後脫肛。用干蝸牛一百枚,炒研。每用一錢,以飛過赤汁磁石末五錢,水一盞,煎半盞調服。日三。痔瘡腫痛:丹溪:用蝸牛浸油塗之,或燒研敷之。《濟生》:用蝸牛一枚,入麝香少許在內,碗盛,次日取水塗之。
發背初起:活蝸牛二百個,以新汲水一盞,湯瓶中封一夜,取涎水,入真蛤粉旋調,掃敷瘡上。日十餘度,熱痛止則瘡便愈。(《集驗方》)瘰癧未潰:連殼蝸牛七個,丁香七粒,同燒研,紙花貼之。(危氏)瘰癧已潰:蝸牛燒研,輕粉少許,用豬脊髓調,敷之。(危氏方)。
喉痹腫塞:用蝸牛綿裹,水浸含咽,須臾立通。又用蝸牛七枚,白梅肉三枚,研爛。綿裹含咽,立效。(《聖惠方》)喉風腫痛:端午日午時,取蜒蚰十餘條,同鹽三、四個,小瓶內封固,俟化成水,收水點之。(唐氏)喉塞口噤:蜒蚰(炙)二七枚,白梅肉(炒)二七枚,白礬(半生半燒)二錢。
研為末。每水調半錢服,得吐立通。(《聖濟總錄》)耳腮痄腫及喉下諸腫:用蝸牛同面研,敷之。面上毒瘡初起者:急尋水蜒蚰一、二條,用醬少許共搗,塗紙上貼之,即退。紙上留一小孔出氣。此乃凌漢章秘傳極效方也。(談野翁《試驗方》)。赤白翳膜:生蝸牛一枚,搗丹砂末於內,火上炙沸,以綿染汁敷眥中,日二。
(《聖惠方》)鼻血不止:蝸牛(爆干)一枚,烏賊骨半錢,研末吹之。(《聖濟總錄》)撮口臍風:乃胎熱也。用蝸牛五枚去殼,研汁塗口,取效乃止。又方:用蝸牛十枚,(去殼,研爛),入蒔蘿末半分,研勻,塗之,取效,甚良。滴耳聾閉:蝸牛膏:用蝸牛一兩,石膽、鍾乳粉各二錢半。
為末,瓷盒盛之,火煅赤,研末,入片腦一字。每以油調一字,滴入耳中。無不愈者。(並《聖惠方》)蚰蜒入耳:蝸牛椎爛,置於耳邊,即出也。(《瑞竹堂方》)染須方:用蜒蚰四十九條,以京墨水養之三日,埋馬屎中一月,取出,以白絲頭試之,如即黑到尾,再入馬屎中埋七日,再取試之,性緩乃以捻鬚,庶不致黑皮膚也。
(《普濟方》)消渴引飲不止:崔元亮《海上方》:用蝸牛十四枚(形圓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飲之,不過三劑愈。《聖濟總錄》:用蝸牛(焙)半兩,蛤粉、龍膽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錢半,研末。每服一錢,楮葉湯下。
蝸殼,
【主治】一切疳疾(頌)。牙䘌,面上赤瘡,鼻上酒齄,久痢下脫肛(時珍)。
【附方】舊二,新一。
一切疳疾:用自死蝸殼七枚(皮薄,色黃白者)洗淨,不得少有塵滓,日乾,內酥蜜於殼中。以瓷盞盛之,紙糊盞面,置炊飯上蒸之。下饙時,即坐甑中,仍裝飯又蒸,飯熟取出,研如水澱。漸漸與吃,一日令盡,取效止。(韋丹方)牙䘌作痛:蝸牛殼三十枚,燒研。日日揩之,良。
(《聖惠》)大腸脫肛:蝸牛殼去土研末,羊脂熔化調塗,送入即愈。(李延壽方)
白話文:
[蝸牛]
蝸牛,有瓜、媧、渦三種發音。《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中品藥材。
別名:
- 蠡牛(蠡音同螺,《藥性論》)
- 蚹蠃(《爾雅》,音附螺)
- 螔蝓(《爾雅》,音移俞)
- 山蝸(陶弘景)
- 蝸螺(《山海經》裡寫作倮累)
- 蜒蚰螺(俗稱)
- 土牛兒
陶弘景說:蝸牛就是山蝸,外形像「瓜」字,頭上有像牛一樣的角,所以得名。莊子所說的「在蝸牛角上爭戰」,指的就是這個。
李時珍說:蝸牛的頭部偏斜像「喎」字,身體盤旋像「渦」字,所以有媧、渦的名稱,不只是像「瓜」字而已。牠爬行時會伸長身體,所以叫做蜒蚰。《爾雅》稱之為蚹蠃,孫炎注解說,因為牠背著螺殼行走,所以叫蚹蠃。
產地與外觀:
陶弘景說:蝸牛生長在山中和人家附近。頭部形狀像蛞蝓,只是背上有殼。
大明說:這就是背著殼的蜒蚰。
保升說:蝸牛生長在池塘、沼澤、草叢和樹木間,形狀像小螺,顏色是白色。頭上有四個黑色的角,爬行時頭會伸出來,遇到驚嚇,頭尾都會縮進殼裡。
蘇頌說:凡是使用蝸牛,以形狀圓而大的為佳。久雨後初晴,竹林和池塘邊有很多。城牆陰暗處,有一種扁而小的,沒什麼力氣,不能用。
李時珍說:蝸牛身體有黏液,能抑制蜈蚣、蠍子的毒性。夏天炎熱時會自己懸掛在葉子下,往往會往高處爬,等黏液乾了就會死掉。
[蝸牛]
味道: 鹹,性寒,有小毒。怕鹽。
主要治療:
- 中風導致口眼歪斜、跌打損傷、大腸脫肛、筋脈拘急、以及驚癇(《名醫別錄》)。
- 生蝸牛搗汁飲用,可以止渴(甄權)。
- 治療小兒臍風撮口、小便不暢、咽喉腫痛、鼻出血、耳聾、各種腫毒痔瘡、解蜈蚣蠍子毒,搗爛外敷(李時珍)。
藥理闡述:
蘇頌說:蝸牛在嬰幼兒用藥中最有效。
李時珍說:蝸牛主要治療的疾病,大概都是取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附方]
以下是舊有的三個藥方和新增加的二十個藥方:
- **小便不通:**將蝸牛搗爛,敷在肚臍下,用手按摩。加入少許麝香效果更好。(《簡易方》)
- 大腸脫肛:
- 《聖惠方》:治療大腸長期虛寒,因大便而脫肛。用蝸牛一兩,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塗抹,很快就能縮回去。
- 另治上述情況及痢疾後脫肛。用乾蝸牛一百個,炒過後磨成粉。每次用一錢,加上炒過的赤汁磁石粉五錢,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後調服。每天三次。
- 痔瘡腫痛:
- 朱丹溪:用浸泡在油裡的蝸牛塗抹,或是燒成灰塗抹。
- 《濟生方》:用一個蝸牛,放入少許麝香,放在碗裡,第二天取水塗抹。
- **發背初期:**用活蝸牛兩百個,用新打的水一碗,裝在湯瓶中封住過夜,取其黏液,加入真蛤粉攪拌均勻,塗抹在瘡上。每天塗十幾次,等熱痛停止,瘡就會痊癒。(《集驗方》)
- **未潰爛的瘰癧:**將帶殼的蝸牛七個,丁香七粒,一起燒成灰磨成粉,用紙花貼在患處。(危氏方)
- **已潰爛的瘰癧:**將蝸牛燒成灰磨成粉,加入少許輕粉,用豬脊髓調和,塗抹患處。(危氏方)
- **咽喉腫塞:**用棉花包著蝸牛,浸在水中含在口中,片刻就能暢通。或者用蝸牛七個,白梅肉三個,搗爛,用棉花包著含在口中,效果很快。(《聖惠方》)
- **咽喉腫痛:**端午節中午,取十幾條蜒蚰,加三、四個鹽,密封在小瓶中,等化成水,取水點在患處。(唐氏方)
- **咽喉阻塞,嘴巴緊閉:**將烤過的蜒蚰十四個,炒過的白梅肉十四個,半生半燒的白礬二錢磨成粉。每次用水調服半錢,吐出來就通了。(《聖濟總錄》)
- **耳腮痄腮及喉嚨下方各種腫痛:**用蝸牛和麵一起磨,敷在患處。
- **臉上剛長出的毒瘡:**趕快找一兩條水蜒蚰,加少許醬油一起搗爛,塗在紙上貼在患處,就能消退。紙上留個小孔透氣。這是凌漢章的秘傳特效方。(談野翁《試驗方》)
- **眼生翳膜:**取活蝸牛一個,搗碎加入丹砂末,在火上烤熱,用棉花蘸汁液敷在眼角,每天兩次。(《聖惠方》)
- **鼻血不止:**將爆乾的蝸牛一個,烏賊骨半錢,磨成粉吹入鼻孔。(《聖濟總錄》)
- **小兒撮口臍風:**是胎熱引起的。用蝸牛五個,去殼,搗爛取汁塗抹嘴巴,有效就停止。或者用蝸牛十個(去殼搗爛),加入蒔蘿末半分,磨均勻,塗抹,效果很好。
- **治療耳聾:**蝸牛膏:用蝸牛一兩,石膽、鐘乳粉各二錢半。磨成粉,放在瓷盒中,用火燒紅,磨成粉,加入少許冰片。每次用油調一點點,滴入耳中。沒有不好的。(皆出自《聖惠方》)
- **蚰蜒跑進耳朵:**將蝸牛搗爛,放在耳朵邊,蚰蜒就會出來。(《瑞竹堂方》)
- **染鬍鬚的配方:**用四十九條蜒蚰,用墨水養三天,埋在馬糞裡一個月,取出,用白絲線試驗,如果一碰到線就黑到尾部,再埋在馬糞中七天,再次試驗,如果藥性緩和,就可用來染鬍鬚,以免皮膚被染黑。(《普濟方》)
- 治療消渴不止:
- 崔元亮《海上方》:用十四個形狀圓而大的蝸牛,用水三合,密封浸泡一晚。取水飲用,喝三劑就好了。
- 《聖濟總錄》:用烤過的蝸牛半兩,蛤粉、龍膽草、炒過的桑根白皮各二錢半,磨成粉。每次服一錢,用楮葉湯送服。
[蝸牛殼]
主要治療: 治療各種疳積病(蘇頌)。也可用於牙齦腫痛、臉上的紅瘡、鼻子的酒糟鼻、以及久痢脫肛(李時珍)。
[附方]
舊有的兩個藥方和新增加的一個藥方:
- **各種疳積:**用自己死去的蝸牛殼七個(皮薄,顏色黃白者),洗乾淨,不能有灰塵雜質,曬乾,在殼中放入酥蜜,用瓷碗裝好,用紙糊住碗口,放在蒸飯上蒸。等要吃飯時,放在飯鍋裡,再一起蒸,等飯熟了取出,磨成像水澱粉一樣的細粉。慢慢地餵食,一天吃完,有效就停止。(韋丹方)
- **牙齦疼痛:**將蝸牛殼三十個,燒成灰磨成粉。每天擦拭牙齦,效果很好。(《聖惠方》)
- **大腸脫肛:**將蝸牛殼去掉泥土磨成粉,用融化的羊油調和塗抹,很快就能縮回去。(李延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