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主治第三卷 (5)
主治第三卷 (5)
1. 諸風
,韭汁肥白人中風失音。),〔果木〕桃仁(血滯風痹,大便結。酒浸作丸,治偏風。),蘇枋木(男女中風口噤,同乳香服。),乳香(中風口噤。燒煙燻口目喎斜。活血止痛。),〔蟲獸〕蜜蠟(暴風身冷如癱,化貼並裹手足。),阿膠(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痛不隨。),醍醐(酒服,治中風煩熱。
),野駝脂(一切風疾,皮膚急痹,酒服並摩之。)
【風虛】〔草部〕天麻(主肝氣不足,風虛內作,頭暈目旋,麻痹不仁,語言不遂,為定風神藥。),黃耆(風虛自汗。遂五臟惡血,瀉陰火,去虛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人參(補元氣,定魂魄,止煩躁,生津液,消痰。),沙參(去皮肌浮風,宣五臟風氣,養肝氣。
),長松(煮酒,治一切風虛。),黃精(補中,除風濕。),葳蕤(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虛風濕毒,風溫自汗灼熱,一切虛乏。),牛膝(寒濕痿痹,拘攣膝痛,強筋,補肝臟風虛。),石龍芮,骨碎補,巴戟天,狗脊,萆薢,菝葜,土茯苓,何首烏(並主風虛風濕,痹痛軟弱,補肝腎,利關節。),列當(煮酒,去風血,補腰腎。
),白芨(胃中邪氣,風痱不收,補肺氣。),仙茅(一切風氣,腰腳風冷,攣痹不能行,九蒸九曬,浸酒服。),淫羊藿(一切冷風,攣急不仁,老人昏耄。浸酒服,治偏風。),蛇床子(男女風虛,濕痹毒風,腰胯痠痛。浴大風身癢。),補骨脂(風虛冷痹,骨髓傷敗,一切風氣痛,作丸服。
),菟絲子(補肝風虛,利腰腳。)覆盆子(勞損風虛,補肝明目。),石斛(腳膝軟弱,久冷風痹。酥浸蒸,服至一鎰,永不骨痛。),絡石,木蓮葉,扶芳藤(並主風血,暖腰腳,一切冷氣,浸酒飲。),〔菜果〕薯蕷(去冷風,頭面遊風,強筋骨,壯脾胃。),慄(腎虛腰腳無力,日食十顆。
慄楔,治筋骨風痛。),松子(諸風,骨節風。)〔木部〕松葉(風痛腳痹,浸酒服,出汗。),松節(風虛久痹,骨節痛,能燥血中之濕。),杜仲,海桐皮,山茱萸,枸杞子(並主風虛,腰腳痛。),冬青子(浸酒,去風虛。),神木(治周痹偏,毒風不語。),石南(逐諸風,腳弱。
),南燭(熬膏,治一切風,強筋益氣。),不雕木(浸酒,去風氣補虛。),放杖木(為風痹腎弱要藥。),木天蓼(釀酒,治風勞虛冷有奇效。)〔石部〕磁石(周痹風濕,肢節中痛,男女風虛,同白石英浸水,煮粥食。),白石英(風虛冷痹,諸陽不足,燒淬酒飲。),孔公櫱(風冷膝痹,同石斛浸酒飲。
),石腦,石鐘乳,陽起石,代赭石,禹餘糧,石硫黃(並主風冷濕痹。),雲母粉(中風寒熱,如在舟車。),海蠶(諸風冷氣虛勞。)〔禽獸〕烏雞(中風舌強,煩熱麻痹,酒煮食。),練鵲(浸酒飲,治風。)麋角(風虛冷痹,暖腰膝,壯陽。)
白話文:
諸風:
韭菜汁能治療中風失音。
桃仁:治療血瘀導致的風痹及大便秘結(用酒浸泡製成丸藥,治療半身不遂)。
蘇枋木:治療男女中風口噤(與乳香同服)。
乳香:治療中風口噤。燃燒熏煙可治療口眼歪斜,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蜜蠟:治療暴風引起的全身冰冷、癱瘓狀(融化後貼敷並包裹手足)。
阿膠:治療男女一切風病及骨節疼痛。
醍醐:用酒服用,治療中風引起的煩熱。
野駝脂:治療一切風疾及皮膚麻痹(用酒服用並外用按摩)。
風虛:
天麻:主治肝氣不足、風虛內盛、頭暈目眩、麻木不仁、語言障礙,是治療風證的良藥。
黃耆:治療風虛自汗,調理五臟積血、瀉除陰火、去除虛熱(無汗則服用,有汗則停止服用)。
人參:補益元氣、安定魂魄、止煩躁、生津液、化痰。
沙參:治療皮膚浮腫、風邪,宣通五臟之風氣,養護肝氣。
長松:煮酒服用,治療一切風虛。
黃精:補益中氣,去除風濕。
葳蕤:治療中風引起的暴熱、行動不便,以及風濕毒邪、風溫引起的汗出灼熱、一切虛弱乏力。
牛膝:治療寒濕引起的痿痹、肌肉拘攣膝痛,具有強筋骨、補肝臟風虛的功效。
石龍芮、骨碎補、巴戟天、狗脊、萆薢、菝葜、土茯苓、何首烏:均主治風虛風濕、痹痛軟弱,補益肝腎,舒通關節。
列當:煮酒服用,去除風邪、血液瘀滯,補益腰腎。
白芨:治療胃中邪氣、風疹不斂,補益肺氣。
仙茅:治療一切風氣、腰腿風寒、肌肉拘攣不能行走(需經過九蒸九曬,浸酒服用)。
淫羊藿:治療一切風寒、肌肉攣急麻木,以及老年人昏愦(浸酒服用,治療半身不遂)。
蛇床子:治療男女風虛、濕痹、毒風、腰胯痠痛;用於沐浴可治療大風引起的皮膚瘙癢。
補骨脂:治療風虛冷痹、骨髓損傷、一切風邪疼痛(製成丸藥服用)。
菟絲子:補益肝臟風虛,通利腰腿。
覆盆子:治療勞損引起的風虛,補益肝腎,明目。
石斛:治療腳膝軟弱、久患風寒濕痹(用酥油浸泡後蒸煮,服用一鎰,可永久治愈骨痛)。
絡石、木蓮葉、扶芳藤:均主治風邪、血液瘀滯,溫暖腰腿,治療一切風寒(浸酒飲用)。
薯蕷:去除風寒,治療頭面遊走性風痛,強健筋骨,壯大脾胃。
栗子: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腿無力(每日食用十顆);栗子殼治療筋骨風痛。
松子:治療一切風證及骨節風痛。
松葉:治療風痛腳痹(浸酒服用,促使出汗)。
松節:治療風虛久痹、骨節疼痛,能燥濕除痰。
杜仲、海桐皮、山茱萸、枸杞子:均主治風虛、腰腿疼痛。
冬青子:浸酒服用,去除風虛。
神木:治療周身痹痛、半身不遂、毒風引起的失語。
石南:驅逐一切風邪,治療腳弱。
南燭:熬膏服用,治療一切風證,強健筋骨,益氣補虛。
不雕木:浸酒服用,去除風邪,補益虛弱。
放杖木:治療風痹及腎虛,是重要的藥物。
木天蓼:釀酒服用,治療風寒勞損、虛冷,有奇效。
磁石:治療周身痹痛、風濕、肢節疼痛,以及男女風虛(與白石英同用,浸泡水中,煮粥食用)。
白石英:治療風虛冷痹、諸陽不足(燒灼後用酒服用)。
孔公櫱:治療風寒膝痹(與石斛同用,浸酒飲用)。
石腦、石鐘乳、陽起石、代赭石、禹餘糧、石硫黃:均主治風寒濕痹。
雲母粉:治療中風引起的寒熱交替,如同舟車顛簸一般。
海蠶:治療一切風證、風寒、虛勞。
烏雞:治療中風引起的舌強、煩熱、麻痹(用酒煮食)。
練鵲:浸酒服用,治療風邪。
麋角:治療風虛冷痹,溫暖腰膝,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