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二卷 (4)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四十二卷 (4)

1. 蝌鬥

(《拾遺》)

白話文:

(《拾遺》)

【釋名】活師(《山海經》)、活東(《爾雅》)、玄魚(《古今注》)、懸針(同上)、水仙子(俗名)、蛤蟆臺。

白話文:

【釋名】

活師:《山海經》

活東:《爾雅》

玄魚:《古今注》

懸針:同上

水仙子:俗名

蛤蟆臺:俗名

時珍曰:蝌鬥,一作蛞鬥(音闊)。按:羅願《爾雅翼》云:其狀如魚,其尾如針,又並其頭、尾觀之,有似鬥形,故有諸名。玄魚言其色,懸針狀其尾也。

【集解】藏器曰:活師即蛤蟆兒,生水中,有尾如鮽魚,漸大則腳生尾脫。

白話文:

李時珍說:蝌鬥(也稱為蛞鬥)。根據羅願的《爾雅翼》記載:蝌蚪的形狀像魚,尾巴像針,如果將頭尾組合起來觀察,則有像鬥爭的樣子,因此有各種名字。玄魚是指它的顏色,懸針則是形容它的尾部。

【集解】藏器經曰:活師就是蟾蜍,生長在水中,有尾巴像鮽魚,逐漸長大後,長出腳,尾巴就脫落了。

時珍曰:蝌鬥生水中,蛤蟆、青蛙之子也。二、三月蛙、蟆曳腸於水際草上,纏繳如索,日見黑點漸深,至春水時,鳴以聒之,則蝌鬥皆出,謂之聒子,所謂「蛤蟆聲抱」是矣。蝌鬥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崔豹云聞雷尾脫,亦未必然。陸農師云:月大盡則先生前兩足,小盡則先生後兩足。

白話文:

李時珍說:蝌蚪生長在水中,是蛤蟆、青蛙的幼子。二、三月間,青蛙、癩蛤蟆把腸子拖在水邊的草上,纏繞成繩子一樣,日夜可見黑點逐漸變深,到春天水漲的時候,鳴叫以示煩躁,則蝌蚪都會出現,叫做聒子,所謂「蛤蟆聲抱」就是如此。蝌蚪的形狀像河豚,頭圓,身上青黑色,剛出生時有尾巴無腳,稍大後長出腳,尾巴脫落。崔豹說,聽到雷聲尾巴脫落,也不一定。陸農師說:農曆月大盡則先長出前兩隻腳,月小盡則先長出後兩隻腳。

【主治】火飆熱瘡及疥瘡,並搗碎敷之。又染髭發,取青胡桃子上皮,和搗為泥染之,一染不變也(藏器)。

白話文:

【主治功效】治療痄瘟瘡癤及疥癬,並且搗碎敷於患處。又想要染鬚髮,取青胡桃上的一層皮,和搗好的瘕瘡搗成泥狀染之,一次染上永不褪色(藏器)。

【發明】時珍曰: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鬥以水吞之,云不生瘡,亦解毒治瘡之意也。按:危氏《得效》方:染髭發,用蝌鬥、黑桑椹各半斤,瓶密封,懸屋東百日化泥,取塗鬚髮,永黑如漆也。又《岣嶁神書》云:三月三日,取蝌鬥一合陰乾,候椹熟時取汁一升浸,埋東壁下,百日取出,其色如漆。以塗髭發,永不白也。

卵,

【主治】明目(藏器)。

白話文:

【發明】李時珍說:民間俗信三月三日,取小蝌蚪用水吞下,可以防止生瘡,也有解毒治瘡的寓意。根據危氏所著的《得效》方:用蝌蚪和黑桑葚各半斤,裝入瓶中密封,懸掛在屋簷東側一百天後,搗成泥,塗抹於鬚髮上,可以使鬚髮永遠黑如漆。又根據《岣嶁神書》記載:三月三日,將蝌蚪一合陰乾,等桑葚成熟後,取汁一升浸泡,埋藏在東牆下,一百天後取出,顏色如漆。塗抹於鬚髮上,可以使鬚髮永遠不變白。

【主治】改善視力(有助於卵器)。

2. 溪狗

(《拾遺》)

【集解】

藏器曰:溪狗生南方溪澗中。狀似蛤蟆,尾長三、四寸。

【氣味】有小毒。

【主治】溪毒及遊蠱,燒末,水服一、二錢匕(藏器)。

白話文:

集解

藏器記載:溪狗生長在南方溪流中。形狀像蛤蟆,尾巴長三、四寸。

氣味

有小毒。

主治

溪毒和寄生的寄生蟲,把溪狗燒成粉末,用開水送服一、二錢匙。(根據藏器的記載)

3. 山蛤

(宋《圖經》)

【校正】原附蛤蟆下,今分出。

【集解】

頌曰:山蛤在山石中藏蟄,似蛤蟆而大,黃色。能吞氣,飲風露,不食雜蟲。山人亦食之。

【主治】小兒勞瘦,及疳疾,最良(蘇頌)。

白話文:

校正 原本附在蛤蟆之下,現在獨立出來。

集解

宋朝《圖經》記載:

山蛤住在山中的石頭縫隙裡,看起來像蛤蟆,但體型較大,顏色呈現黃色。它能夠吞食氣體,飲用風露,不食用其他昆蟲。山裡的人們也會食用山蛤。

主治 用於治療小兒身體消瘦,以及疳積病,效果極佳(蘇頌)。

4. 田父

(宋《圖經》)

【校正】原附蛤蟆下,今分出。

【釋名】蜦(音論)。

【集解】

白話文:

原本附在蛤蟆(蟾蜍)下面,現在把它分開。

蜦(音論),是它的名字。

頌曰:按:《洽聞記》云:蛤蟆大者名田父,能食蛇。蛇行被逐,殆不能去。因銜其尾,久之蛇死,尾後數寸皮不損,肉已盡矣。世傳蛇啖蛙,今此乃食蛇。其說頗怪,當別是一種也。

白話文:

讚嘆的語言:至少依據《洽聞記》說:蛤蟆大的叫田父,蛤蟆會吃蛇。蛇在前進的過程中被追逐,幾乎沒辦法逃走。因此咬住蛇的尾巴,經過很長時間蛇死了,尾巴後幾寸的皮沒有損壞,肉已經被吃完了。世間傳播蛇會吃青蛙,如今這個情況是蛤蟆吃蛇。這個說法相當奇怪,應該算是另一種蛤蟆。

時珍曰:按《文字集略》云:蜦,蛤蟆也,大如屨,能食蛇。此即田父也。竊謂蛇吞鼠,而有食蛇之鼠;蛇制豹,而有啖蛇之貘。則田父伏蛇,亦此類耳,非怪也。

【主治】蠶咬,取脊背上白汁,和蟻子灰,塗之(蘇頌。出韋宙《獨行方》)。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文字集略》的記載:蜦,就是蛤蟆,體型大如鞋子,能夠吃蛇。這就是田父。我認為蛇會吞食老鼠,但卻有能吃蛇的老鼠;蛇能制伏豹子,但卻有能吃蛇的貘。那麼田父伏擊蛇,也是這種情況罷了,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治療蠶咬,取蠶寶寶背上的白色液體,與螞蟻灰混合後塗抹患處。(摘自蘇頌《圖經本草》,出處為韋宙《獨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