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二卷 (1)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四十二卷 (1)

1. 蟲之四

(濕生類二十三種,附錄七種)

白話文:

濕生類二十三種,附錄七種

濕生類二十三種:

  1. 蘆根:甘、寒,利小便,清熱除煩。
  2. 茅根:甘、寒,清熱利尿。
  3. 蒲黃:甘、涼,止血,利尿。
  4. 竹葉:甘、寒,清熱解毒,利尿。
  5. 荷葉:苦、寒,利尿,清熱涼血。
  6. 藕:甘、寒,清熱,化痰止血。
  7. 芡實:甘、澀,補脾,利尿。
  8. 菱角:甘、平,補脾,利尿。
  9. 荸薺:甘、寒,清熱,利尿。
  10. 浮萍:苦、寒,清熱利尿。
  11. 芡草:甘、酸,利尿,清熱止渴。
  12. 澤瀉:甘、微寒,利尿,除濕。
  13. 茯苓:甘、平,利尿,健脾。
  14. 白茅根:甘、寒,清熱利尿。
  15. 薏苡仁:甘、微寒,健脾,利尿。
  16. 赤小豆:甘、酸,利尿,消腫。
  17. 黑豆:甘、平,利尿,補腎。
  18. 綠豆:甘、寒,清熱,利尿。
  19. 白扁豆:甘、平,利尿,健脾。
  20. 女貞子:苦、酸,利尿,降火。
  21. 菊花:甘、微寒,清熱,利尿。
  22. 金銀花:辛、甘,清熱,利尿。
  23. 連翹:苦、微寒,清熱,利尿。

附錄七種:

  1. 苡仁:甘、微寒,健脾利水。
  2. 薏苡米:甘、微寒,健脾利水。
  3. 扁豆:甘、平,利尿,健脾。
  4. 扁豆皮:甘、平,利尿,健脾。
  5. 桑葚:甘、寒,補血,利尿。
  6. 枸杞子:甘、平,補腎,明目。
  7. 山楂:酸、甘,消食,利尿。

2. 蟾蜍

(《別錄》下品)

【釋名】鼀𪓰(音蹙秋)、𪓰𪓿(音施)、䗇鼀(踘蹴)、苦蠪(音籠)、蚵蚾(何皮)、癩蛤蟆。

白話文:

【釋名】蟾蜍(音:猝秋)、蟾蜍(音:施)、跳腳蟾蜍、苦蟲(音:籠)、河蚌殼、癩蛤蟆。

時珍曰:蟾蜍,《說文》作詹諸。云:其聲詹諸,其皮鼀𦸉,其行𪓿𪓿。《詩》云:得此𪓰戚𪓿。《韓詩》注云:戚施,蟾蜍也。戚音蹴。後世名苦蠪,其聲也。蚵蚾,其皮礧砢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蟾蜍,《說文解字》中寫作詹諸。說:蟾蜍叫聲像是詹諸,它的皮膚坑坑凹凹,行走的姿態是跳著前進。《詩經》中說:找到這個蟾蜍。韓詩注釋中說:戚施,就是蟾蜍。戚的讀音和「蹴」字相同。後世稱之為苦蠪,因為它的叫聲就像苦蠪一樣。蚵蚾,它的皮膚坑坑凹凹的緣故。

【集解】

《別錄》曰:蟾蜍生江湖池澤。五月五日取東行者,陰乾用。

白話文:

集解:

《別錄》記載:蟾蜍生長於江湖池澤之中。每逢五月五日,取向東方行走的蟾蜍,陰乾後使用。

弘景曰: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齧之,口皆腫。五月五日取東行者五枚,反縛著密室中閉之。明旦視自解者,取為術用,能使人縛亦自解。

白話文:

弘景說:這是腹大、皮膚上有很多痱子的人。他們的皮膚汁液非常有毒,狗咬了這些人的皮膚,嘴巴都會腫。在五月五日那天,取到五枚朝東方生長的草,將它們反綁著放在密封的屋子中關起來。第二天早上查看,如果草自行解開,就取來作為法術,能使人被綁也能自行解開。

蕭炳曰:腹下有丹書八字,以足畫地者,真蟾蜍也。

白話文:

蕭炳說:腹部有八個像硃砂字樣的丹書。用腳在地上寫字的,是真的蟾蜍。

頌曰:今處處有之。《別錄》謂蛤蟆一名蟾蜍,以為一物,非也。按:《爾雅》:鼀𪓰,蟾蠩也。郭璞云:似蛤蟆居陸地。則非一物明矣。蟾蜍多在人家下濕處。形大,背上多痱磊,行極遲緩,不能跳躍,亦不解鳴。蛤蟆多在陂澤間。形小,皮上多黑斑點。能跳接百蟲,舉動極急。

白話文:

讚頌說:如今到處都有蛤蟆。《別錄》上說蛤蟆也叫蟾蜍,認為牠們是同一種生物,這是不對的。查《爾雅》:《說文》引《爾雅》雲:「鼀𪓰,蟾蠩也。」郭璞雲:牠們就像蛤蟆一樣住在陸地上。由此可見,蛤蟆和蟾蜍不是同類。蟾蜍大多住在人家潮濕的地方。體型大,背上有很多疙瘩,走路非常緩慢,不會跳躍,也不懂叫。蛤蟆大多生活在池塘沼澤中。體型小,皮上有許多黑斑點,動作非常靈敏,可以跳躍到許多昆蟲身上。

二物雖一類,而功用少別,亦當分而用之。蟾蜍屎,謂之土檳榔,下濕處往往有之,亦能主疾。

白話文:

蟾蜍屎和土檳榔都是同類,但作用略有不同,因此也應該分別使用。蟾蜍屎又稱土檳榔,常常在潮濕的地方發現,也能治病。

宗奭曰:世傳三足者為蟾,人遂為三足枯蟾以罔眾。但以水沃半日,其偽自見,蓋無三足者也。

白話文:

宗奭說:一般人流傳有三隻腳的是蟾蜍,所以有人故意做成三隻腳的假蟾蜍來欺騙世人。只要把牠們泡在水裡半天,牠的假面具就會自己卸下,露出身體原本沒有三隻腳的真相。

時珍曰:蟾蜍銳頭皤腹,促眉濁聲,土形,有大如盤者。《自然論》云:蟾蜍吐生,擲糞自其口出也。《抱朴子》云:蟾蜍千歲,頭上有角,腹下丹書,名曰肉芝,能食山精。人得食之可仙。術家取用以起霧祈雨,闢兵解縛。今有技者,聚蟾為戲,能聽指使。物性有靈,於此可推。

白話文:

李時珍說:蟾蜍頭尖而腹部膨大,眉毛微小,聲音渾濁,呈現泥土的顏色,其中有大的像盤子一樣。《自然論》記載:蟾蜍是吐出氣體而生,它排出的糞便是從嘴裡出來的。《抱朴子》記載:蟾蜍活了一千年後,頭上會長出角,腹部會有丹書,名字叫做肉芝,能夠吃山精。人吃了它就可以成仙。方士們用它來祈求下雨,排除兵災,解開繩索。現在有些技藝者,聚集蟾蜍來玩耍,蟾蜍都能聽從他們的指揮。動物都有靈性,從這裡就可以推斷出來。

許氏《說文》謂三足者為蟾,而寇氏非之,固是。但龜、鱉皆有三足,則蟾之三足非怪也。若謂入藥必用三足,則謬矣。《岣嶁神書》載蟾寶之法:用大蟾一枚,以長尺鐵釘四個,釘腳,四下以炭火自早炙至午,去火,放水一盞於前,當吐物如皂莢子大,有金光。人吞之,可越江湖也。

白話文: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三隻腳的動物叫做蟾蜍,但寇氏有異議,這是有道理的。但是,烏龜、鱉都有三隻腳,所以蟾蜍有三隻腳也不奇怪。如果說入藥必須使用三隻腳的蟾蜍,那就錯了。《岣嶁神書》中記載了蟾蜍寶物的製作方法:用一隻大蟾蜍,用四個一尺長的鐵釘釘住它的腳,在周圍用炭火從早上烤到中午,熄火,在蟾蜍面前放一杯水,蟾蜍會吐出像皁莢子一樣大的東西,上面有金光。人吃了它,就可以越過江河湖海。

愚謂縱有此術,誰敢吞之?方技誑說,未足深信。漫記於此,以備祛疑。

白話文:

我認為就算有這種方法,誰敢吞服呢?方士的胡說八道,不足以深信。姑且記於此,以備解除疑慮。

【修治】《蜀圖經》曰:五月五日取得,日乾或烘乾用。一法: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塗酥,炙乾用。

白話文:

【處理方法】《蜀圖經》說:五月五日採集,曬乾或烘乾即可。另一種方法是:去除外皮和爪子,用酒浸泡一夜,再用黃精的自然汁浸泡一夜,塗上酥油,烘乾即可使用。

時珍曰:今人皆於端午日捕取,風乾,黃泥固濟,煅存性用之。《永類鈐方》云:蟾目赤,腹無八字者不可用。崔實《四民月令》云:五月五日取蟾蜍,可治惡瘡。即此也。亦有酒浸取肉者。錢仲陽治小兒冷熱疳瀉,如聖丸,用乾者,酒煮成膏丸藥,亦一法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現在人們都在端午節那天捕捉蟾蜍,風乾後,用黃泥固濟,煅燒後保留其藥性。根據《永類鈐方》記載:眼睛是紅色的,腹部沒有八個字的蟾蜍不能使用。崔實的《四民月令》中說:五月五日抓蟾蜍,可以治療惡瘡。就是這個意思。還有的用酒浸泡蟾蜍取肉。錢仲陽治療小兒冷熱疳瀉,像聖藥丸一樣,使用乾蟾蜍,用酒煮成膏狀的丸藥,也是一種方法。

【氣味】辛,涼,微毒。

白話文:

氣味:辛辣,涼性,微毒。

【主治】陰蝕,疽癘惡瘡,猘犬傷瘡,能合玉石(《別錄》)。燒灰敷瘡,立驗。又治溫病發斑困篤者。去腸,生搗食一二枚,無不瘥者(弘景。

白話文:

【主治】陰部潰瘍,惡性瘡癤,被猘犬咬傷的瘡口,能使玉和石頭癒合(見於《別錄》)。把蘆薈燒成灰敷在傷口上,效果立竿見影。同時還能治療溫病發斑,病情危重的人。去腸子後直接生搗服用,一到兩粒一定會康復(見於弘景)。

藏器曰:搗爛絞汁飲,或燒末服)。殺疳蟲,治鼠漏惡瘡。燒灰,敷一切有蟲惡癢滋胤瘡(《藥性》)。治疳氣,小兒面黃癖氣,破癥結。燒灰油調,敷惡瘡(《日華》)。主小兒勞瘦疳疾,最良(蘇頌)。治一切五疳八痢,腫毒,破傷風病,脫肛(時珍)。

白話文:

藏器說:搗碎榨汁內服,或燒成灰末服用)。能殺死肚子裡的蟲子,治療鼠漏和惡瘡。燒成灰,敷在一切有蟲、發癢、滋生的瘡上(《藥性》)。治療疳氣,小兒面黃肌瘦,破癥結。燒成灰後用油調和,敷在惡瘡上(《日華》)。主治小兒瘦弱、疳疾,效果最好(蘇頌)。治療一切五疳八痢、腫毒、破傷風病、脫肛(時珍)。

【發明】時珍曰:蟾蜍,土之精也。上應月魄而性靈異,穴土食蟲,又伏山精,制蜈蚣;故能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䘌,而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別錄》云「治猘犬傷」,《肘後》亦有方法。按:沈約《宋書》云:張牧為猘犬所傷,人云宜啖蛤蟆膾,食之遂愈。

白話文:

【發明】李時珍說:蟾蜍是土精,與月亮相關,有靈性,生活在地洞裡,吃蟲子,又吃山精並剋制蜈蚣;因此能夠進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治療疳病、癰疽等瘡癤的重要藥物。《別錄》中說能「治療瘋狗傷」,《肘後方》中也有治療方法。據說沈約《宋書》中記載:張牧被瘋狗咬傷,有人說最好吃蛤蟆生魚片,吃了就痊癒了。

此亦治癰疽疔腫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耳。古今諸方所用蛤蟆,不甚分別,多是蟾蜍。讀者當審用之,不可因名迷實也。

白話文:

這也是治療癰疽疔腫的道理,總的來說就是物體能夠攻毒拔毒罷了。古今諸方所用的蛤蟆,並沒有很好的區分,大多是蟾蜍。讀者應該仔細使用,不能因為名稱迷惑了實質。

【附方】舊八,新十七。

白話文:

【附方】舊八,新十七。

腹中冷癖:水穀癊結,心下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逆害飲食。大蟾蜍一枚,去皮、腸,支解之。芒硝強人一升,中人七合,弱人五合,水七升,煮四升,頓服,得下為度。(《肘後方》)

白話文:

腹中寒冷癖病:水穀混合腐敗堆積,心下痰停積,兩脅悶脹滿痛,按壓時有聲音響動,逆反影響飲食。可用蟾蜍一隻,除去皮和腸,將其肢解。芒硝強壯的人用一升,一般人用七合,體弱的人用五合,加水七升,煮沸後剩四升,一次服下,拉肚子為止。(出自《肘後方》)

小兒疳積:治小兒疳積腹大,黃瘦骨立,頭生瘡結如麥穗。用立秋後大蛤蟆去首、足、腸,以清油塗之,陰陽瓦炙熟食之,積穢自下。連服五六枚,一月之後,形容改變,妙不可言。

白話文:

小兒疳積:治療小兒疳積,症狀為腹部變大,身體瘦弱,骨瘦如柴,頭上長瘡結,看起來像麥穗。可以使用立秋後的大蛤蟆,去除頭、足、腸,用清油塗抹,陰陽瓦烤熟後食用,這樣可以排出體內的積穢。連續服用五六次,一個月後,外觀就會發生變化,非常神奇。

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幹蟾蜍一枚(燒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錢(燒存性),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日二服。名五疳保童丸。(《全嬰方》)。

白話文:

五疳八痢:臉色發黃、身體瘦弱,喜歡吃泥土,不想要吃母奶或其他食物。使用大體型的蟾蜍一隻(燒過後保留原性),皁角(去除外皮和內芯)一錢(燒過後保留原性),蛤蜊粉(以水漂洗過)三錢,麝香一錢,全部研磨成粉末,製成粟米大小的丸劑。每次空腹時,以米湯吞服三四十丸,一天服用兩次。藥丸的名字叫做「五疳保童丸」。(出自《全嬰方》)

小兒疳泄下痢:用蛤蟆燒存性研,飲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白話文:

小兒疳積引發的腹瀉:使用蛤蟆燒成灰,保留其藥性,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湯匙。(出自《子母祕錄》)

走馬牙疳,侵蝕口鼻:干蚵蚾(黃泥裹固,煅過)、黃連各二錢半,青黛一錢,為末,入麝香少許和研,敷之。(《鄭氏小兒方》)

白話文:

走馬牙疳,腐蝕了口腔和鼻子:乾蚵蚾(用黃泥包起來,然後燒過)、黃連各二錢半,青黛一錢,研成細末,加入少許麝香,和勻,敷在患處。(《鄭氏小兒方》)

疳蝕腮穿:金鞭散:治疳瘡,腮穿牙落。以抱退雞子白皮,包活土狗一個,放入大蛤蟆口內,草縛泥固煅過,取出研末,貼之,以愈為度。(《普濟方》)

白話文:

腮腺炎:金鞭散:治療腮腺炎、腮腺穿破、牙齒脫落。用童子雞的軟白皮,包裹一隻活的小土狗,放入大蛤蟆的嘴裡,用草紮好,敷泥,然後烤焦,取出研成細末,敷在患處,以痊癒為度。(《普濟方》)

小兒口瘡:五月五日蛤蟆炙研末,敷之即瘥。(《秘錄》)

一切疳䘌:無問去處,皆能治之。蛤蟆,燒灰,醋和敷,一日三五度。(《梅師方》)

陰蝕欲盡:蛤蟆灰、兔屎等分為末,敷之。(《肘後》)

月蝕耳瘡:五月五日蛤蟆,燒末,豬膏和敷。(《外臺方》)

小兒蓐瘡:五月五日取蟾蜍炙研末,敷之即瘥。(《秘錄》)

白話文:

小兒口瘡:五月五日將蟾蜍燒成灰研成粉末,敷上即可痊癒。(《祕錄》)

一切疳瘡:不管在身體什麼部位,都能治癒。將蟾蜍燒成灰,用醋調和後敷上,一天三次到五次。(《梅師方》)

陰莖潰爛欲盡:將蟾蜍灰和兔糞等分研成粉末,敷上。(《肘後》)

月蝕後耳瘡:五月五日取蟾蜍,燒成灰後研成粉末,加豬油調和後敷上。(《外臺方》)

小兒肚臍瘡:五月五日取蟾蜍燒成灰研成粉末,敷上即可痊癒。(《祕錄》)

小兒臍瘡出汁,久不瘥:蛤蟆,燒末,敷之,日三,甚驗。一加牡蠣等分。(《外臺》)

白話文:

兒童臍部生瘡,有汁液流出,常年不癒:用蟾蜍燒成灰末,敷在患處,每天三次,十分顯效。用牡蠣等分量加進去一起用效果更佳。(《外臺》)

一切濕瘡:蟾蜍燒灰,豬脂和敷。(《千金方》)

小兒癬瘡:蟾蜍燒灰,豬脂和敷。(《外臺方》)

白話文:

所有濕疹:將蟾蜍燒成灰,與豬油混合敷在患處。(摘自《千金方》)

小兒癬瘡:將蟾蜍燒成灰,與豬油混合敷在患處。(摘自《外臺方》)

癩風蟲瘡:干蛤蟆一兩(炙),長肥皂一條(炙,去皮、子,蘸酒再炙)為末,以竹管引入羊腸內,系定,以麩鋪甑內,置藥麩上蒸熟,入麝香半錢,去麩同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溫酒服二十一丸。(《直指》)附骨壞瘡:久不瘥,膿汁不已,或骨從瘡孔中出。用大蛤蟆一個,亂頭髮一雞子大,豬油四兩,煎枯去滓,待凝如膏。

白話文:

癩風蟲瘡

  • 幹蛤蟆一兩(炙制)
  • 長肥皂一條(炙制,去皮、去籽,蘸酒再炙制)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竹管導入羊腸內,紮緊,在蒸籠內鋪上麩子,將藥粉放在麩子上蒸熟。加入半錢麝香,去除麩子,一起搗碎,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酒服二十一丸。

附骨壞瘡

  • 大蛤蟆一個
  • 亂頭髮一雞蛋大小
  • 豬油四兩

將豬油煎枯,去除渣滓,等到凝固成膏狀備用。

先以桑根皮、烏頭煎湯洗,拭乾,煅龍骨末糝四邊,以前膏貼之。(《錦囊秘覽》)

白話文:

先用桑樹根皮和烏頭煎煮成藥湯洗滌,晾乾後,把煅燒後的龍骨末塗抹在四邊,然後用以前的膏藥貼上。(《錦囊祕覽》)

發背腫毒未成者:用活蟾一個,系放瘡上,半日蟾必昏憒,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個,如前法,其蟾必踉蹌。再易一個,其蟾如舊,則毒散矣。累驗極效。若勢重者,以活蟾一個(或二三個)破開,連肚乘熱合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再易二三次即愈。慎勿以物微見輕也。(《醫林集要》)

白話文:

背上尚未成熟的腫毒:使用活蟾蜍一隻,綁放在患處,半日後蟾蜍必定昏迷,將其放入水中救其性命。再換一隻蟾蜍,採用相同的方法,這隻蟾蜍必會步履蹣跚。再換一隻蟾蜍,這隻蟾蜍恢復正常,那麼毒素就已經散去了。多次驗證都非常有效。如果病情嚴重,使用活蟾蜍一隻(或二三隻)剖開,連同肚子一起趁熱敷在患處,不久後一定會散發出惡臭,再換藥二到三次即可痊癒。不要因為藥物微小而輕視它的功效。(《醫林集要》)

腫毒初起:大蛤蟆一個剁碎,同炒石灰研如泥,敷之。頻易。(余居士方)

白話文:

腫毒初起:用一個大青蛙剁碎,和炒過的石灰研磨成泥狀,敷在患處。經常更換藥泥。(《餘居士方》)

破傷風病:用蟾二兩半,切剁如泥。入花椒一兩,同酒炒熟,再入酒二盞半,溫熱服之。少頃通身汗出,神效。

白話文:

破傷風:蟾蜍二兩半,切碎搗成泥。加入花椒一兩,一起用酒炒熟,再加入二盞半的酒,溫熱後服用。不久後全身會出汗,非常有效。

猘犬咬傷:《肘後》:治猘犬傷,每七日一發。生食蛤蟆膾,絕良。亦可燒炙食之。勿令本人知之。自後再不發也。《袖珍》:治瘋犬傷。即用蛤蟆後足搗爛,水調服之。先於頂心拔去血發三、兩根,則小便內見沫也。

白話文:

猘犬咬傷:《肘後》:治療猘犬咬傷,每隔七天發作一次。生吃蛤蟆生魚片,絕對有效。也可以燒烤來吃。不要讓本人知道。從此以後就不會再發作了。《袖珍》:治療瘋犬咬傷。立即用蛤蟆後腿搗碎,用清水調服。先在頭頂拔掉三、兩根血發,小便內就會出現泡沫。

腸頭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內燒煙燻之,並敷之。(孫真人)

佩禳瘧疾:五月五日收大蛤蟆,曬乾。紙封,絳囊貯之,男左女右係臂上,勿令知之。(《楊氏家藏方》)

折傷接骨:大蛤蟆生研如泥,劈竹裹縛其骨,自痊。(《奚囊備急方》)

白話文:

腸頭挺出:

蟾蜍皮一片,燒在瓶內燻煙,同時外敷在患處。(孫真人方)

佩禳瘧疾:

五月五日捕捉大蛤蟆,曬乾。用紙包裹裝入絳紅色小袋中,男性戴在左臂,女性戴在右臂,不要讓別人知道。(《楊氏家藏方》)

折傷接骨:

將活蛤蟆研磨成泥狀,用劈開的竹子包覆患骨,自然痊癒。(《奚囊備急方》)

大腸痔疾:蟾蜍一個,以磚砌四方,安於內,泥住,火煅存性為末。以豬廣腸一截,扎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其痔自落。

白話文:

大腸痔瘡:取一隻蟾蜍,用磚頭砌成方形的容器,將蟾蜍放入容器內,封上泥土,用火煅燒,使其成為粉末。另外取豬廣腸一段,紮緊兩端,煮熟後切碎,蘸取蟾蜍粉末食用。如此重複三、四次,痔瘡就會自然脫落。

頭,

【主治】功同蟾蜍。

蟾酥(採治)

宗奭曰:眉間白汁,謂之蟾酥。以油單紙裹眉裂之,酥出紙上,陰乾用。

白話文:

【主治】療效與蟾蜍相同。

【蟾酥】(採集處理)

宋代醫家高宗奭說:蟾蜍眉間白色的汁液,稱為蟾酥。用油紙包裹蟾蜍的眉間,讓它自行裂開,汁液流到紙上,陰乾後使用。

時珍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稜,取白汁於油紙上及桑葉上,插背陰處,一宿即自乾白,安置竹筒內盛之,真者輕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納口中,則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面和成塊,干之。其汁不可入人目,令人赤、腫、盲。或以紫草汁洗點,即消。

白話文:

李時珍說,蟾酥的取法不只一種:一種是用手捏蟾蜍的眉稜,將流出來的白色乳汁收集在油紙或桑葉上,插在背陰處,過一夜就會自然變乾變白。把蟾酥收集在竹筒裏保存。真的蟾酥很輕,吃起來味道很甜。又或者將蒜、胡椒等辛辣的食物放進蟾蜍嘴巴,蟾蜍身上就會分泌出白色的乳汁,用竹篦刮下來,用麵粉和成一塊,然後曬乾。蟾蜍的乳汁不能弄到眼睛,如果弄到,會導致眼睛發紅、腫脹、失明。可以用紫草汁清洗眼睛,就可以消除了。

【氣味】甘、辛,溫,有毒。

白話文:

【氣味】甘甜、辛辣,性溫,有毒性。

【主治】小兒疳疾、腦疳(甄權曰:端午日取眉脂,以硃砂、麝香為丸,如麻子大,治小孩子疳瘦,空心服一丸。如腦疳,以奶汁調,滴鼻中,甚妙)。酥同牛酥,或吳茱萸苗汁調,摩腰眼、陰囊,治腰腎冷,並助陽氣。又療蟲牙(《日華》)。治齒縫出血及牙疼,以紙紝少許按之,立止(宗奭)。發背、疔瘡,一切惡腫(時珍)。

白話文:

【主治】兒童疳疾、腦疳(甄權說:在端午節取眉脂,加入硃砂、麝香做成丸藥,像麻子一樣大小,用於治療小兒疳瘦,空腹服用一丸。如果是腦疳,用母奶調和,滴入鼻孔中,非常有效)。酥油與牛油相同,或用吳茱萸苗的汁液調合,塗抹腰眼、陰囊,用於治療腰腎冷,並幫助增強陽氣。還可以治療蟲牙(《日華》)。用少量的紙壓住牙縫出血和牙痛,立即就能止痛(宗奭)。發背、疔瘡,一切惡性腫瘤(時珍)。

【附方】新十一。

拔取疔黃:蟾蜍,以面丸梧子大。每用一丸安舌下,即黃出也。(《青囊雜纂》)

白話文:

【附方】新十一

拔除疔瘡的膿液:蟾蜍分泌物,取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一丸。每次將一丸含在舌下,膿液就會排出。(《青囊雜纂》)

拔取疔毒:蟾酥,以白麵、黃丹搜作劑,每丸麥粒大。以指爬動瘡上插入。重者挑破納之。仍以水澄膏貼之。(危氏方)

白話文:

拔除癤毒:使用蟾酥,以白麵粉、黃丹混合製成藥物,每丸如麥粒大小。用手指在患處移動,將藥物插入。嚴重的癤腫,可挑破後敷上藥物。然後再用澄膏貼敷患處。(危氏方)

疔瘡惡腫:蟾酥一錢,巴豆四個搗爛,飯丸錠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薑湯下。良久,以萹蓄根、黃荊子研酒半碗服,取行四、五次,以粥補之。(《乾坤秘韞》)

白話文:

疔瘡惡性腫脹:蟾蜍皮一錢,巴豆四個搗爛,用米飯捏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過一會,用萹蓄根、黃荊子研末加酒半碗服下,重複服用四、五次,然後用粥補養身體。(出自《乾坤祕韞》)

諸瘡腫硬:針頭散:用蟾酥、麝香各一錢研勻,乳汁調和,入罐中待乾。每用少許,津調敷之。外以膏藥護住,毒氣自出,不能為害也。(《保命集》)

白話文:

各種瘡腫硬塊:

針頭散:使用蟾酥、麝香各一錢,研磨均勻,用乳汁調和,放入罐中等待乾燥。每次使用少量,調和唾液敷在患處。外部用膏藥保護,毒氣自然會自行排出,不會造成傷害。(《保命集》)

一切瘡毒:蟾酥一錢,白麵二錢,硃砂少許,井華水調成小錠子如麥大。每用一錠,井華水服。如瘡勢緊急,五七錠。蔥湯亦可,汗出即愈。

白話文:

所有瘡口感染:蟾酥一錢,白麵二錢,硃砂少量,用井水調成像小麥般大小的藥丸。每次使用一粒藥丸,用井水送服。如果瘡口感染情況緊急,可以吃五到七粒。也可以用蔥湯送服,發汗後就會好轉。

喉痹乳蛾:等證:用癩蛤蟆眉酥,和草烏尖末、豬牙皂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點患處,神效。(《活人心統》)

白話文:

喉嚨疾病,乳蛾等症:用蟾蜍眉骨上的油膩物,與草烏尖端粉末、豬牙皁角粉末等分量混合。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研磨一丸,點在患處,會有神奇的療效。(《活人心統》)

一切齒痛疳蝕、齲齒、瘀腫:用蚵蚾一枚,鞭其頭背,以竹篦刮眉間,即有汁出。取少許點之,即止也。(《類編》)

白話文:

各種牙齒疼痛、齲齒、蛀牙、瘀腫:取蚵蚾一隻,鞭打它的頭背,用竹篦刮眉心,就會有汁液流出來。取少量的汁液點在患處,即可止痛。(《類編》)

風蟲牙痛不可忍:《聖惠》:用蟾酥一片,水浸軟,入麝香少許,研勻。以粟米大,綿裹咬定,吐涎愈。一方:用胡椒代麝香。一方:用蟾酥染絲綿上,剪一分,紝入齒縫根里。忌熱物,半日效。乾者,以熱湯化開。

白話文:

風蟲引起的牙痛難以忍受:《聖惠方》記載:使用一片蟾酥,用水浸泡至柔軟,加入少許麝香,研磨均勻。取粟米大小的量,用棉花包好咬在嘴裡,吐出唾液後疼痛就會痊癒。另一種方法:用胡椒代替麝香。還有一種方法:將蟾酥塗抹在絲棉上,剪成一分大小,塞入牙縫根部。忌食熱性食物,半天見效。如果蟾酥是乾的,可以用熱湯化開。

破傷風病:蟾酥二錢,湯化為糊;乾蠍(酒炒)、天麻各半兩,為末,合搗,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普濟方》)

白話文:

治療破傷風:蟾酥二錢,加水煮化成糊狀;乾蠍子(用酒炒過)、天麻各半兩,研成粉末,與蟾酥糊混合搗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到兩丸,用豆淋酒送服。(出自《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