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一卷 (15)
虫部第四十一卷 (15)
1. 腆顆蟲
(《拾遺》),
藏器曰:出嶺南。狀似屁盤,褐色身扁。帶之令人相愛也,彼人重之。
叩頭蟲
白話文:
《拾遺》記載:
藏器說:出產於嶺南地區。形狀像屁盤,身體褐色且扁平。佩戴它可以使人互相喜愛,當地人很重視它。
(注:此處指叩頭蟲)
時珍曰:蟲大如斑蝥而黑色,按其後則叩頭有聲。能入人耳,灌以生油則出。劉敬叔《異苑》云:叩頭蟲,形色如大豆,咒令叩頭,又令吐血,皆從所教。殺之不祥,佩之令人媚愛。晉傅咸有賦。
媚蝶
白話文:
李時珍說:這種蟲子有大如斑蝥,全身黑黑的,用手指按下它的後部,就會發出叩頭的聲音。它能鑽進人的耳朵裡,向耳中灌入生的油,它就會出來。劉敬叔的《異苑》中說:叩頭蟲,形狀和顏色像黃豆,可以咒令它叩頭,還可以令它吐血,這些它都會照著做。殺死叩頭蟲是不吉利的,用它做裝飾品可以令人受到別人的喜愛。晉朝傅鹹有一篇關於叩頭蟲的賦。
媚蝶
此方乃妙品,能治女子失血、月信不通、腹痛娩子、下血崩漏等疾。
組成:
- 白芷(炒)一錢
- 當歸(洗、切)八分
- 赤芍藥(洗)一分
- 延胡索(酒洗)六分
- 川芎(洗)二錢
- 桂枝(去皮、炙)二錢
- 黃耆(洗)一錢
- 地黃(酒蒸)一錢
- 茯苓(去皮)一錢
- 香附(炒)一錢
- 白附子(去皮、臍,酒洗)一分
- 肉桂(去皮)六分
用法:
水煎服。
禁忌:
孕婦忌服。
時珍曰:《北戶錄》云:嶺表有鶴子草,蔓花也。當夏開,形如飛鶴,翅、羽、觜、距皆全。云是媚草,採曝以代面靨。蔓上春生雙蟲,食葉。收入粉奩,以葉飼之,老則蛻而為蝶,赤黃色。女子收而佩之,如細鳥皮,令人媚悅,號為媚蝶。《洞冥記》云:漢武時勒畢國獻細鳥,大如蠅,狀如鸚鵡,可候日晷,後皆自死。宮人佩其皮者,輒蒙愛幸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北戶錄》上說:嶺南地區有一種叫鶴子草的蔓生草本植物,夏天開花,花朵的形狀像展翅飛翔的鶴,還具有翅膀、羽毛、嘴和爪。據說是一種媚草,人們採摘後曬乾,用來代替臉上的妝容。在鶴子草的蔓上,春天的時候會生長一對昆蟲,以葉子為食。人們把昆蟲放到化妝盒中,用葉子餵養,後來昆蟲變老後蛻皮成蝶,變成赤黃色的蝴蝶。女子們把它們收集起來佩戴在身上,就像細細的鳥皮一樣,讓人看起來嫵媚動人,稱之為「媚蝶」。《洞冥記》上說:漢武帝時期,勒畢國曾經進貢一種細小的鳥,體型和大蒼蠅差不多大小,外形像鸚鵡,可以觀察日晷。後來這些鳥都相繼死去。宮中的女子佩戴它們的羽毛,便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2. 木虻
(音萌。《本經》中品)
【釋名】魂常(《本經》)。
時珍曰:虻以翼鳴,其聲虻虻,故名。陸佃云:蚊害民,故曰蚊;虻害氓,故曰虻。亦通。
【集解】《別錄》曰:木虻生漢中川澤,五月取之。
頌曰:今處處有之,而襄、漢近地尤多。
弘景曰:此虻狀似虻而小,不啖血。近道草中不見有之,市人亦少賣者,方家惟用蜚虻耳。
白話文:
釋名
飛虻,常稱為魂常(《本草經》)。
集解
《別錄》記載:木虻生長於漢中地區的川澤中,五月間採收。
頌曰:如今各地都有木虻,而襄陽和漢中附近地區尤其多。
陶弘景說:這種虻形狀像虻,但比較小,不吸血。一般在路旁草叢中見不到,市面上也很少有人賣。醫家只使用牛虻。
恭曰:虻有數種,並能啖血,商淅以南江嶺間大有。木虻,長大綠色,殆如蜩蟬,咂牛馬或至顛仆。蜚虻,狀如蜜蜂,黃黑色,今俗多用之。又一種小者名鹿虻,亦名牛虻,大如蠅,齧牛馬亦猛。市人採賣之,三種同體,以療血為本;雖小有異同,用之不為嫌。木虻倍大,而陶云似虻而小,不啖血,蓋未之識耳。
白話文:
種類很多的虻,都以吸血為生,在商朝西北境以南到長江流域一帶有很多。木虻,體軀粗大,呈綠色,差不多和蟬一樣大,咬傷牛馬,可能會使牛馬倒地不能動彈。蜚虻,形狀像蜜蜂,呈黃黑色,現在一般使用這種虻。還有一種小的虻叫鹿虻,也叫牛虻,像蒼蠅那麼大,叮咬牛馬時也很兇猛。市集上有人採購這種虻,這三種虻身體結構相同,都以治療血證為主;雖然各有一些差異,但一起使用時並不會影響療效。木虻的體型最大,陶弘景說它像小虻,但不吸血,可能是沒見過這種虻。
藏器曰:木虻從木葉中出,卷葉如子,形圓,著葉上。破之初出如白蛆,漸大羽化,拆破便飛,即能齧物。塞北亦有,嶺南極多,如古度化蟻耳。木虻是葉內者,蜚虻是已飛者,正如蠶蛹與蛾,總是一物,不合重出。應功用不同,後人異注耳。
白話文:
藏器說:木虻從樹葉中飛出來,它將樹葉捲曲成幼小房屋的形狀,呈圓形,附著在樹葉上。將房屋破開後,剛出來的木虻幼蟲像白色的蛆,逐漸長大羽化,破殼後就能飛,並且能啃咬其他東西。塞北也有木虻,嶺南地區數量極多,就像古代記述的變化成蟻一樣。木虻是住在樹葉中的,蜚虻是已經飛出去的,就像蠶蛹和蛾,總體來說是同一種東西,不應該重複出現。應該是後世的人基於不同的用途,做出不同的記載。
時珍曰:金幼孜《北征錄》云:北虜長樂鎮草間有虻,大者如蜻蜓,拂人面嘬噆。元稹《長慶集》云:巴蜀山谷間,春秋常雨,五、六月至八、九月則多虻,道路群飛,咂牛馬血流,齧人毒劇,而毒不留肌,故無治術。據此,則藏器之說似亦近是。又段成式云:南方溪澗中多水蛆,長寸余,色黑。
白話文:
李時珍說:金幼孜的《北征錄》中記載:北方的虜長樂鎮草叢中有虻,大的像蜻蜓,拂人的面部吸食皮血。元稹的《長慶集》中記載:巴蜀山谷間,春秋季節常下雨,五、六月至八、九月則虻很多,道路上成羣飛舞,吸食牛馬的血液,叮咬人十分毒辣,但毒液不留在皮膚上,因此沒有治療的方法。根據這些記載,藏器的說法似乎也比較接近事實。另外,段成式說:南方溪澗中有很多水蛆,長一寸多,顏色黑色。
夏末變為虻,螫人甚毒。觀此,則虻之變化,有木有水,非一端也。
【氣味】苦,平,有毒。
【主治】目赤痛,眥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𢠹,無子(《本經》)。
白話文:
夏末的時候,某些蟲子會變成虻,這種虻蜇人非常毒。從這點來看,虻的變化,與木與水都有關,並非單一原因造成的。
氣味功效:
虻有苦味,性平,有毒。
主治病症:
- 眼睛紅腫疼痛。
- 眼角破傷流淚。
- 瘀血阻塞。
- 寒熱痠痛。
- 無法生育(根據《本經》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