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21)
草部第十六卷 (21)
1. 蜀葵
【發明】張元素曰:蜀葵花,陰中之陽也。赤者治赤帶;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血燥;白者治氣燥,皆取其寒滑潤利之功也。又紫葵花,入染髭發方中用。
【附方】舊三,新四。二便關格,脹悶欲死,二、三日則殺人:蜀葵花一兩(搗爛),麝香半錢。水一大盞,煎服。根亦可用。
痎瘧邪熱:蜀葵花白者,陰乾為末,服之。午日取花挼手,亦能去瘧。(蘇頌《圖經本草》)婦人帶下,臍腹冷痛,面色痿黃,日漸虛困:用葵花一兩,陰乾為末,每空心溫酒服二錢匕。赤帶用赤葵,白帶用白葵。(《聖惠方》)
橫生倒產:葵花為末,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酒渣赤鼻:蜀葵花研末,臘豬脂和勻,夜敷旦洗。(《仁存方》)
誤吞針錢:葵花煮汁服之。(《普濟方》)
蜂蠍螫毒:五月五日午時,收蜀葵花、石榴花、艾心等分,陰乾為末,水調塗之。(《肘後方》)。
子
【氣味】甘,冷,無毒。
【主治】淋澀,通小腸,催生落胎,療水腫,治一切瘡疥並瘢疵赤靨(大明)。
【發明】時珍曰:按:楊士瀛《直指方》云:蜀葵子炒,入宣毒藥中最驗。又催生方:用子二錢,滑石三錢,為末。順流水服五錢,即下。
【附方】舊一,新二。
大小便閉不通者:用白花胡葵子為末,煮濃汁服之。(《千金方》)
石淋破血:五月五日,收葵子炒研,食前溫酒下一錢,當下石出。(《聖惠方》)
癰腫無頭:蜀葵子為末,水調敷之。(《經驗後方》)
白話文:
蜀葵
張元素說:蜀葵花是陰中之陽。紅色蜀葵花治赤帶(紅色的陰道分泌物);白色蜀葵花治白帶(白色的陰道分泌物);紅色蜀葵花治血燥(血液乾燥);白色蜀葵花治氣燥(氣血乾燥),這些功效都是利用蜀葵花寒涼滑潤通利的特性。紫色的蜀葵花則用於染髮方劑中。
二便不通,腹脹欲死,二三日便會致命的症狀:取蜀葵花一兩(搗碎),麝香半錢,用一大盞水煎服。蜀葵根也可使用。
瘧疾邪熱:用白色蜀葵花陰乾研末服用。端午午時採摘蜀葵花揉搓手部,也能治療瘧疾。(出自蘇頌《圖經本草》)
婦女帶下,小腹冷痛,面色萎黃,日漸虛弱:用蜀葵花一兩,陰乾研末,每次空腹溫酒送服二錢。(出自《聖惠方》)赤帶用紅色蜀葵,白帶用白色蜀葵。
難產:將蜀葵花研末,用酒送服方寸匕。(出自《千金方》)
酒糟鼻:將蜀葵花研末,與臘豬油混合均勻,晚上塗敷,早上洗去。(出自《仁存方》)
誤吞針或錢幣:服用蜀葵花煮的汁液。(出自《普濟方》)
蜂、蠍螫傷:端午午時採摘蜀葵花、石榴花、艾葉心各等分,陰乾研末,用水調和塗敷。(出自《肘後方》)
蜀葵子
蜀葵子的氣味甘、寒,無毒。
蜀葵子主治:尿路澀痛,通利小腸,催生墮胎,治療水腫,治療一切瘡瘍及瘢痕、赤面。
李時珍說:根據楊士瀛《直指方》記載:炒過的蜀葵子是解毒藥中最有效的。催生方:用蜀葵子二錢,滑石三錢,研末,用清水送服五錢,即可催生。
大小便不通:用白花蜀葵子研末,煮濃汁服用。(出自《千金方》)
尿路結石,血尿:端午午時採摘蜀葵子,炒研,飯前溫酒送服一錢,即可排出結石。(出自《聖惠方》)
癰腫無頭:將蜀葵子研末,用水調和敷於患處。(出自《經驗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