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18)

回本書目錄

草部第十六卷 (18)

1.

按:此即今痘瘡也。今之治者,惟恐其大、小二便頻數,泄其元氣,痘不起發。葵菜滑竅,能利二便,似不相宜,而昔人賴之。豈古今運氣不同,故治法亦隨時變易歟?

【附方】舊三,新四。

天行斑瘡:方見上。

肉錐怪疾:有人手足甲忽長,倒生刺肉,如錐痛不可忍者,但食葵菜即愈。(夏子益《奇疾方》)

諸瘻不合:先以泔清溫洗,拭淨,取葵菜微火烘暖貼之。不過二三百葉,引膿盡,即肉生也。忌諸魚、蒜、房事。(《必效方》)

湯火傷瘡:葵菜為末敷之。(《食物本草》)

蛇蠍螫傷:葵菜搗汁服之。(《千金方》)

誤吞銅錢:葵菜搗汁冷飲。(《普濟方》)

丹石發動,口乾咳嗽者:每食後飲冬月葵齏汁一盞,便臥少時。(《食療本草》)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惡瘡,療淋,利小便,解蜀椒毒(《別錄》)。小兒吞錢不出,煮汁飲之,神妙(甄權)。治疳瘡出黃汁(孟詵)。利竅滑胎,止消渴,散惡毒氣(時珍)。

【附方】舊五,新七。二便不通脹急者:生冬葵根二斤(搗汁三合),生薑四兩(取汁一合)。和勻,分二服。連用即通也。消渴引飲,小便不利:葵根五兩,水三大盞,煮汁,平旦服,日一服。(並《聖惠方》)消中尿多,日夜尿七八升:冬葵根五斤,水五斗,煮三斗,每日平旦服二升。(《外臺秘要》)

漏胎下血,血儘子死:葵根莖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瘭疽惡毒,肉中忽生一黤子,大如豆粟,或如梅李,或赤或黑,或白或青,其黶有核,核有深根,應心,能爛筋骨,毒入臟腑即殺人:但飲葵根汁,可折其熱毒。(姚僧坦《集驗方》)。

妒乳乳癰:葵莖及子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昝殷《產寶》)

身面疳瘡,出黃汁者:葵根燒灰,和豬脂塗之。(《食療本草》)

小兒蓐瘡:葵根燒末敷之。(《子母秘錄》)

小兒緊唇:葵根燒灰,酥調塗之。(《聖惠方》)

口吻生瘡:用經年葵根,燒灰敷之。(《外臺秘要》)

蛇虺螫傷:葵根搗塗之。(《古今錄驗》)

解防葵毒:葵根搗汁飲之。(《千金方》)

冬葵子

《別錄》曰:十二月採之。

機曰:子乃春生,不應十二月可採也。

【氣味】甘,寒,滑,無毒。黃芩為之使。

【主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本經》)。療婦人乳難內閉,腫痛(《別錄》)。出癰疽頭(孟詵)。下丹石毒(弘景)。通大便,消水氣,滑胎治痢(時珍)。

【發明】時珍曰:葵氣味俱薄,淡滑為陽,故能利竅通乳,消腫滑胎也。其根、葉與子功用相同。按:陳自明《婦人良方》云:乳婦氣脈壅塞,乳汁不行,及經絡凝滯,奶房脹痛,留蓄作癰毒者。用葵菜子(炒香)、縮砂仁等分,為末。熱酒服二錢。此藥滋氣脈,通營衛,行津液,極驗。乃上蔡張不愚方也。

白話文:

古代文獻記載的痘瘡(天花)治療,主要擔心患者大小便頻繁,耗損元氣,導致痘疹發不出。葵菜性滑利,能通利大小便,似乎並不適合治療痘瘡,但古人卻常以此藥治病。或許是古今時運不同,導致治療方法也隨之改變吧?

附方:舊方三則,新方四則。

天行斑瘡:治療方法同前。

肉錐怪疾:有人手足指甲突然長長,倒生刺入肉中,疼痛難忍,只要食用葵菜就能痊癒。(出自夏子益《奇疾方》)

各種瘻管不通:先用米泔水溫熱清洗患處,擦乾,取葵菜用微火烘熱後敷貼。一般用二三百片葉子,就能引出膿液,使傷口癒合。忌食各種魚類、大蒜,以及房事。(出自《必效方》)

湯火傷:將葵菜磨成粉末敷於患處。(出自《食物本草》)

蛇蠍螫傷:將葵菜搗碎取汁服用。(出自《千金方》)

誤吞銅錢:將葵菜搗碎取汁冷服。(出自《普濟方》)

服用丹石藥物後引起口乾咳嗽:每次飯後飲用冬葵菜醬汁一盞,然後臥床休息一會兒。(出自《食療本草》)

葵根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治療惡瘡,淋症,利小便,解蜀椒毒(出自《名醫別錄》)。小兒吞錢不下,煮汁服用,效果神奇(出自甄權)。治療疳瘡流黃水(出自孟詵)。通利竅道,滑胎,止消渴,散除惡毒之氣(出自李時珍)。

附方:舊方五則,新方七則。大小便不通,脹痛者:取新鮮冬葵根二斤(搗汁取三合),生薑四兩(取汁一合),混合均勻,分二次服用,連續服用即可通暢。治療消渴症引發的多飲,小便不利:取葵根五兩,水三大盞,煎煮取汁,清晨服用,每日一次。(以上出自《聖惠方》)治療消渴症引起的尿頻,日夜尿量達七八升:取冬葵根五斤,水五斗,煎煮至三斗,每日清晨服用二升。(出自《外台秘要》)

治療漏胎下血,血流盡致胎兒死亡:將葵根莖燒成灰,用酒送服一錢,每日三次。(出自《千金方》)

治療瘭疽等惡性腫毒,肉中突然長出一個黑點,大小如豆或梅李,顏色或赤或黑或白或青,黑點內有核,核有深根,深入臟腑,能腐爛筋骨,毒氣入臟腑則致死:只要服用葵根汁,就能消除其熱毒。(出自姚僧坦《集驗方》)

治療妒乳(因哺乳引起乳房腫痛)、乳癰:將葵莖和葵子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每日二次。(出自昝殷《產寶》)

治療身面疳瘡,流黃水:將葵根燒成灰,與豬油混合塗抹患處。(出自《食療本草》)

治療小兒蓐瘡:將葵根燒成灰末敷於患處。(出自《子母秘錄》)

治療小兒唇緊閉:將葵根燒成灰,用酥油調和塗抹。(出自《聖惠方》)

治療口唇生瘡:用多年生的葵根,燒成灰敷於患處。(出自《外台秘要》)

治療蛇虺螫傷:將葵根搗碎敷於患處。(出自《古今錄驗》)

解防己毒:將葵根搗碎取汁服用。(出自《千金方》)

冬葵子

《名醫別錄》記載:十二月採收。

機注:葵子乃春天生長,不應在十二月採收。

【氣味】甘,寒,滑,無毒。黃芩為其配伍藥物。

【主治】治療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種淋症,利小便。長期服用能強健骨骼,增強肌肉,輕身延年益壽(出自《神農本草經》)。治療婦女乳汁不通,腫痛(出自《名醫別錄》)。治療癰疽頭(出自孟詵)。治療丹石中毒(出自陶弘景)。通大便,消水腫,滑胎,治療痢疾(出自李時珍)。

【發明】李時珍曰:葵菜氣味平和,淡而滑利屬陽性,所以能通利竅道,通乳,消腫,滑胎。其根、葉與子的功效相同。按:陳自明《婦人良方》記載:乳母氣血瘀滯,乳汁不通,以及經絡阻塞,乳房脹痛,積聚成癰疽者。可用葵菜子(炒香)、縮砂仁等量研磨成粉末。用熱酒送服二錢。此方能滋養氣血,通暢營衛,運行津液,效果極好。這是上蔡張不愚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