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11)
草部第十六卷 (11)
1. 牛膝
莖葉
【氣味】缺。
【主治】寒濕痿痹,老瘧淋秘,諸瘡。功同根,春夏宜用之(時珍)。
【附方】舊三,新一。
氣濕痹痛,腰膝痛:用牛膝葉一斤(切),以米三合,於豉汁中煮粥,和鹽、醬,空腹食之。(《聖惠方》)
老瘧不斷: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漬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劑止。(《肘後方》)溪毒寒熱,東間有溪毒中人,似射工,但無物。初病惡寒發熱煩懊,骨節強痛。不急治,生蟲食臟殺人:用雄牛膝(莖紫色節大者)一把,以酒、水各一杯同搗,絞汁溫飲,日三服。(《肘後方》)
眼生珠管:牛膝並葉搗汁,日點三、四次。(《聖惠方》)
白話文:
牛膝莖葉
功效不明。
主要治療:寒濕導致的肢體麻痺、久治不癒的瘧疾、小便不通、各種瘡瘍。其功效與根部相同,春天和夏天適合使用。
相關處方:
-
氣濕導致的痹痛,腰膝疼痛:取牛膝葉一斤切碎,加三合米,用豆豉汁煮粥,加入鹽和醬,空腹食用。
-
久治不癒的瘧疾:取牛膝莖葉一把切碎,用三升酒浸泡後服用,直到酒味略微散去。如果瘧疾沒有痊癒,可以重複服用,但最多不超過三次。
-
溪毒引起的寒熱:某些溪流中的毒氣會侵入人體,初期症狀為惡寒發熱、煩躁不安、骨節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毒虫会吃掉内脏致死。这时,可用雄性牛膝(茎呈紫色,节较大的)一把,加等量的水和酒一起捣碎,取汁温服,每日三次。
-
眼部生出类似珠子的肿块:取牛膝连叶捣碎取汁,每日点眼三次到四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