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10)
草部第十六卷 (10)
1. 牛膝
偶見臨汀《集要方》中用牛膝者,服之而愈。又葉朝議親人患血淋,流下小便在盆內凝如蒟蒻,久而有變如鼠形,但無足爾。百治不效。一村醫用牛膝根煎濃汁,日飲五服,名地髓湯。雖未即愈,而血色漸淡,久乃復舊。後十年病又作,服之又瘥。因檢本草,見《肘後方》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用牛膝並葉,以酒煮服之。
今再拈出,表其神功。又按楊士瀛《直指方》云:小便淋痛,或尿血,或沙石脹痛。用川牛膝一兩,水二盞,煎一盞,溫服。一婦患此十年,服之得效。杜牛膝亦可,或入麝香、乳香尤良。
【附方】舊十三,新七。
勞瘧積久,不止者:長大牛膝一握。生切,以水六升,煮二升,分三服。清早一服,未發前一服,臨發時一服。(《外臺秘要》)。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盡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髮,津液自生。(《經驗後方》)。
卒暴症疾:腹中有如石刺,晝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漬之,密封,於灰火中溫令味出。每服五合至一升,隨量飲。(《肘後方》)痢下腸蠱,凡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牛膝二兩(搗碎)。
以酒一升漬經一宿每服一兩杯,日三服。(《肘後方》)
婦人血塊:土牛膝根洗切,焙搗為末,酒煎溫服,極效。福州人單用之。(《圖經本草》)
女人血病:萬病丸:治女人月經淋閉,月信不來,繞臍寒疝痛,及產後血氣不調,腹中結瘕症不散諸病:牛膝(酒浸一宿焙)、乾漆(炒令煙盡)各一兩(為末),生地黃汁一升,入石器內,慢火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米飲下。(《拔萃方》)
婦人陰痛:牛膝五兩,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千金方》)
生胎欲去:牛膝一握(搗)。以無灰酒一盞,煎七分,空心服。仍以獨根土牛膝塗麝香,插入牝戶中(《婦人良方》)。
胞衣不出:牛膝八兩,葵子一合,水九升,煎三升,分三服(《延年方》)。
產後尿血:川牛膝水煎頻服(《熊氏補遺》)。
喉痹乳蛾:新鮮牛膝根一握,艾葉七片,搗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內。須臾痰涎從口鼻出,即愈。無艾亦可。一方:牛膝搗汁,和陳醋灌之。
口舌瘡爛: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飲。(《肘後方》)
牙齒疼痛:牛膝研末含漱。亦可燒灰致牙齒間。(《千金方》)
折傷閃肭:杜牛膝搗罨之。(《衛生易簡方》)
金瘡作痛:生牛膝搗敷,立止。(《梅師方》)猝得惡瘡,人不識者:牛膝根搗敷之。(《千金方》)
癰癤已潰: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瘡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葉及地錦草各一握,搗其上。牛膝能去惡血,二草溫涼止痛,隨干隨換,有十全之功也。(陳日華《經驗方》)風瘙癮疹及㾦㿔。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骨疽癩病:方同上。
白話文:
牛膝
古籍記載牛膝具有神奇療效,多種病症皆有應用。例如,曾有案例記載,服用牛膝治癒疾病;也有人親屬患血淋,小便凝固如蒟蒻,久之形如老鼠(無足),百治不癒,但以牛膝根煎煮濃汁,每日服用五次,病情逐漸好轉,多年後復發,再次服用亦痊癒。 《肘後方》記載牛膝可治療小便不利、莖中疼痛。
楊士瀛《直指方》中也提到,牛膝可治療小便淋痛、尿血、沙石脹痛,一位婦女患病十年,服用後有效。川牛膝、杜牛膝皆可使用,加入麝香、乳香效果更佳。
此外,牛膝還被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久治不癒的瘧疾:用牛膝煎煮服用。
- 消渴不止、下元虛損:以牛膝、生地黃製成蜜丸服用,可強筋骨、駐顏、烏髮。
- 腹部劇痛如刀刺:用牛膝泡酒溫服。
- 痢疾(腸蠱):用牛膝泡酒服用。
- 婦女血塊:用土牛膝根焙乾研末,酒煎溫服。
- 婦女月經不調、產後血氣不調:用牛膝等藥材製成藥丸服用。
- 婦女陰部疼痛:用牛膝酒煎服用。
- 妊娠期流產:用牛膝煎服,並將牛膝塗麝香後置入陰道。
- 胎盤滯留:用牛膝、葵子煎服。
- 產後尿血:用川牛膝水煎服用。
- 喉嚨腫痛:用新鮮牛膝根、艾葉搗碎,加入人乳汁灌入鼻中。
- 口舌生瘡:用牛膝浸酒含漱或煎服。
- 牙齒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或燒灰塞牙縫。
- 骨折扭傷:用杜牛膝搗敷。
- 外傷疼痛:用生牛膝搗敷。
- 惡瘡:用牛膝根搗敷。
- 癰疽潰爛:用牛膝根插入瘡口,並用其他藥草搗敷。
- 濕疹:用牛膝末酒服。
- 骨疽、癩病:用牛膝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