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六卷 (9)
草部第十六卷 (9)
1. 牛膝
(《本經》上品)
【釋名】牛莖(《廣雅》)、百倍(《本經》)、山莧菜(《救荒》)、對節菜。
弘景曰: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
時珍曰:《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其滋補之功,如牛之多力也。其葉似莧,其節對生,故俗有山莧、對節之稱。
【集解】《別錄》曰:牛膝生河內川穀及臨朐。二月、八月、十月採根,陰乾。
普曰:葉如夏藍,莖本赤。
弘景曰: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長大柔潤。其莖有節,莖紫節大者為雄,青細者為雌,以雄為勝。
大明曰:懷州者長白,蘇州者色紫。
頌曰: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為真。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鶴膝及牛膝狀。葉尖圓如匙,兩兩相對。於節上生花作穗,秋結實甚細。以根極長,大至三尺而柔潤者為佳。莖葉亦可單用。
時珍曰:牛膝處處有之,謂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蒔者為良。秋間收子,至春種之。其苗方莖暴節,葉皆對生,頗似莧葉而長且尖𧣪。秋月開花,作穗結子,狀如小鼠負蟲,有澀毛,皆貼莖倒生。九月採取根,水中浸兩宿,挼去皮,裹紮曝乾,雖白直可貴,而挼去白汁入藥,不如留皮者力大也。嫩苗可作菜茹。
根
【修治】斅曰:凡使去頭蘆,以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銼,焙乾用。
時珍曰:今惟以酒浸入藥,欲下行則生用;滋補則焙用,或酒拌蒸過用。
【氣味】苦、酸,平,無毒。普曰:神農:甘;雷公:酸,無毒。李當之:溫。
之才曰:惡螢火、龜甲、陸英,畏白前,忌牛肉。
【主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本經》)。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益精利陰氣,填骨髓,止發白,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別錄》)。治陰痿,補腎,助十二經脈,逐惡血(甄權)。
治腰膝軟怯冷弱,破癥結,排膿止痛,產後心腹痛並血暈,落死胎(大明)。強筋,補肝臟風虛(好古)。同蓯蓉浸酒服,益腎。竹木刺入肉,嚼爛罨之,即出(宗奭)。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喉痹口瘡齒痛,癰腫惡瘡傷折(時珍)。
【發明】權曰:病人虛羸者,加而用之。
震亨曰:牛膝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凡用土牛膝,春夏用葉,秋冬用根,惟葉汁效尤速。
時珍曰:牛膝乃足厥陰、少陰之藥。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則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二者而已。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陰消、失溺久瘧、傷中少氣諸病,非取其補肝腎之功歟?其癥瘕心腹諸痛、癰腫惡瘡、金瘡折傷喉齒、淋痛尿血、經候胎產諸病,非取其去惡血之功歟?按陳日華《經驗方》云:方夷吾所編《集要方》,予刻之臨汀。後在鄂渚,得九江守王南強書云:老人久苦淋疾,百藥不效。
白話文:
牛膝
牛膝,又名牛莖、百倍、山莧菜、對節菜。其莖有節,形似牛膝,故名牛膝。《本經》稱其為百倍,是隱喻其滋補功效如同牛力強大。葉片像莧菜,莖節對生,因此俗稱山莧、對節菜。
牛膝主要生長在河內等地的川穀地區。二月、八月、十月採收根部,陰乾備用。葉片像夏藍,莖部根部呈紅色。產自蔡州的牛膝,莖長而柔潤,莖紫節大者為雄,青細者為雌,雄性藥效較佳。懷州牛膝莖長色白,蘇州牛膝則呈紫色。江淮、閩粵、關中也有牛膝,但藥效不及懷州所產。牛膝春天發芽,莖高二三尺,呈青紫色,節如鶴膝或牛膝,葉片呈匙狀,兩兩相對,節上生花,結穗狀果實,細小。根部最佳長度可達三尺,以柔潤者為佳,莖葉也可單獨使用。各地皆有生長的牛膝,稱為土牛膝,藥效較差,只有北方和川中地區人工栽種的牛膝品質較佳。秋季採收種子,春天播種。牛膝莖方,節明顯,葉片對生,與莧菜葉相似,但較長且尖銳。秋季開花,結穗狀果實,形似小鼠背負蟲子,有細小的絨毛,緊貼莖幹倒生。九月採收根部,浸水兩宿後,搓去外皮,捆紮曬乾。雖然白色直根較為貴重,但將白色汁液搓去入藥,不如保留外皮者藥效強大。嫩苗可以作為蔬菜食用。
牛膝根部的處理方法:使用時需去除頭部和鬚根,用黃精汁浸泡一夜,瀝乾,切碎,烘乾備用。現在常用酒浸泡入藥,若需下行則生用,需滋補則烘乾或用酒拌蒸後使用。
牛膝味苦酸,性平,無毒。亦有記載其味甘或溫。牛膝忌與螢火蟲、龜甲、陸英同用,畏白前,忌牛肉。
牛膝具有治療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難以屈伸等功效,可逐血氣,治療傷熱火爛,還有墮胎的功效。長期服用可輕身延年益壽。亦可治療傷中少氣、男子陰莖萎縮、老人尿失禁、補中益氣、益精利陰氣、填補骨髓、防止頭髮變白、治療頭痛及腰脊痛、婦女月經不通、血瘀等症狀。此外,還可治療陽痿、補腎、壯十二經脈、驅除惡血。還可治療腰膝酸軟無力、破除癥結、排出膿液止痛、產後腹痛及血暈、死胎。牛膝可強筋骨、補肝臟風虛,與肉蓯蓉一起浸酒服用,可益腎。如竹木刺入肉中,將牛膝嚼爛敷於患處,可使異物排出。還可治療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痛、下痢、喉痹口瘡齒痛、癰腫惡瘡及跌打損傷。
對於虛弱的病人,需適量添加牛膝使用。牛膝能引導藥物下行,治療筋骨痛風在下者,宜酌量添加。使用土牛膝時,春夏用葉,秋冬用根,葉汁藥效最快。
牛膝是足厥陰、少陰經的藥物。其藥效主要在於,酒制可補肝腎,生用可去惡血。其治療腰膝骨痛、足痿陰消、尿失禁、久瘧、傷中少氣等病症,主要取其補肝腎之功效;治療癥瘕、心腹諸痛、癰腫惡瘡、金瘡折傷、喉齒痛、淋痛尿血、經候胎產諸病,則取其去惡血之功效。 (文中最後一段關於陳日華《經驗方》及王南強治淋疾的記載,因與牛膝藥性描述無直接關係,故未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