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卷 (10)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四十卷 (10)

1.

(《綱目》)

【釋名】時珍曰:蠅飛營營,其聲自呼,故名。

【集解】時珍曰:蠅處處有之。夏出冬蟄,喜暖惡寒。蒼者聲雄壯,負金者聲清括,青者糞能敗物,巨者首如火,麻者茅根所化。蠅聲在鼻,而足喜交。其蛆胎生。蛆入灰中蛻化為蠅,如蠶、蠍之化蛾也。蠅溺水死,得灰復活。故《淮南子》云:爛灰生蠅。古人憎之,多有闢法。一種小蟢蛛,專捕食之,謂之蠅虎者是也。

【主治】拳毛倒睫,以臘月蟄蠅乾研為末,以鼻頻嗅之,即愈(時珍)。

【發明】時珍曰:蠅古方未見用者,近時《普濟方》載此法,云出《海上名方》也。

白話文:

蠅的特性:牠到處都有,夏天出來活動,冬天則冬眠,喜歡溫暖討厭寒冷。不同種類的蒼蠅,叫聲也不同,例如顏色較深的蒼蠅叫聲雄壯有力,帶有金屬光澤的蒼蠅叫聲則清脆響亮。有些蒼蠅的排泄物會腐敗物品,體型較大的蒼蠅頭部像火一樣紅,而像麻一樣小的蒼蠅據說是茅草根變化而成的。蒼蠅的叫聲在鼻腔附近迴盪,牠們的腳喜歡互相交疊。蒼蠅的幼蟲蛆是胎生的,蛆在灰燼中蛻變為蒼蠅,就像蠶和蠍子變成蛾一樣。蒼蠅掉進水裡死了,但只要碰到灰燼就能復活,所以《淮南子》說:「爛灰生蠅」。古人很討厭蒼蠅,想了很多方法來驅趕牠們,其中一種小蜘蛛專門捕食蒼蠅,被稱為蠅虎。

治療倒睫的方法:臘月裡抓到的冬眠蒼蠅曬乾磨成粉末,經常放在鼻子上聞,就能治癒倒睫。

關於蒼蠅入藥的說明:古方中很少記載使用蒼蠅入藥,近來《普濟方》記載了這個方法,據說來源於《海上名方》。

2. 狗蠅

(《綱目》)

【集解】時珍曰:狗蠅生狗身上,狀如蠅,黃色能飛,堅皮利喙,啖咂狗血,冬月則藏狗耳中。

【氣味】缺。

【主治】痰瘧不止,活取一枚,去翅、足,麵裹為丸,衣以黃丹。發日早,米飲吞之,得吐即止。或以蠟丸酒服亦可。又擂酒服,治痘瘡倒黶(時珍)。

【發明】時珍曰:狗蠅古方未見用者,近世《醫方大成》載治瘧方,《齊東野語》載托痘方,蓋亦鼠負、牛蝨之類耳。周密云:同僚括蒼陳坡,老儒也,言其孫三歲時,發熱七日痘出而倒黶。色黑,唇口冰冷,危證也。遍試諸藥不效,因求卜。遇一士,告以故。士曰:恰有藥可起此疾,甚奇。

因為經營少許,持歸服之,移時即紅潤也。常懇求其方,乃用狗蠅七枚擂細,和醅酒少許調服爾。夫痘瘡固是危事,然不可擾。大要在固臟氣之外,任其自然爾。然或有變證,則不得不資於藥也。

【附錄】壁蝨,時珍曰:即臭蟲也。狀如酸棗仁,咂人血食,與蚤皆為床榻之害。古人多於席下置麝香、雄黃,或菖蒲末,或蒴藋末,或楝花末,或蓼末;或燒木瓜煙、黃柏煙、牛角煙、馬蹄煙,以闢之也。

白話文:

狗蠅

狗蠅生長在狗身上,形狀像蒼蠅,呈黃色,會飛行,牠們有著堅硬的皮膚和銳利的嘴喙,吸食狗血,冬天則躲藏在狗的耳朵裡。

狗蠅的氣味記載缺失。

狗蠅可以用來治療瘧疾發作不止:捉到一隻活的狗蠅,去掉翅膀和腳,用麵粉裹成丸藥,再用雄黃包裹。發病當天清晨,用米湯送服,吐出來後症狀就會停止。或者用蠟丸劑型,以酒送服,也可以。另外,將狗蠅研磨後和酒一起服用,可以治療痘瘡倒靨(痘疹出而顏色變黑)。

古代醫方中未曾記載狗蠅的藥用,近世的《醫方大成》和《齊東野語》記載了其治療瘧疾和痘瘡的方劑,這和鼠負、牛蝨的應用原理相似。周密說到:他的同僚括蒼陳坡,是一位老學者,說他三歲的孫子發燒七天後長出痘疹,卻出現倒靨(痘疹顏色變黑),嘴唇和嘴巴冰冷,是危急的症狀。嘗試了很多藥物都不見效,於是去求卜問卦。遇到一位士人,告訴他原因。那位士人說:剛好有藥可以治好這種病,很神奇。

因為只備有少量,拿回家服下,一會兒就恢復紅潤了。陳坡不斷懇求藥方,原來是用七隻狗蠅磨碎,用少量酒調服。痘瘡確實是很危險的疾病,但是不可過度干擾。最重要的原則是在固護臟腑元氣的同時,讓病情自然發展。但如果出現病情變化,就不得不依靠藥物了。

壁蝨就是臭蟲,形狀像酸棗仁,吸食人血,和跳蚤一樣都是床榻上的害蟲。古人常在床下放置麝香、雄黃,或菖蒲末、蒴藋末、楝花末、蓼末;或燃燒木瓜煙、黃柏煙、牛角煙、馬蹄煙來驅除它們。

3. 牛蝨

(《綱目》)

【釋名】牛螕(音卑)。

時珍曰:螕亦作蜱。按呂忱《字林》云:螕,齧牛蝨也。

【集解】時珍曰:牛蝨生牛身上,狀如蓖麻子,有白、黑二色。齧血滿腹時,自墜落也。入藥用白色者。

【氣味】缺。

【主治】預解小兒痘疹毒,焙研服之(時珍)。

【發明】時珍曰:牛蝨古方未見用者,近世預解痘毒方時或用之。按:高仲武《痘疹管見》云:世俗用牛蝨治痘,考之本草不載。竊恐牛蝨啖血,例比虻蟲。終非痘家所宜,而毒亦未必能解也。

【附方】新二。

預解痘毒:談野翁方:用白水牛蝨一歲一枚,和米粉作餅,與兒空腹食之,取下惡糞,終身可免痘瘡之患。一方:用白牛蝨四十九枚(焙),綠豆四十九粒,硃砂四分九釐,研末,煉蜜丸小豆大,以綠豆湯下。

白話文:

牛蝨,也叫牛蜱。它寄生在牛身上,形狀像蓖麻子,有白色和黑色兩種。吸飽了牛血後就會掉落。入藥時使用白色的。

古方中並未記載牛蝨的藥用,近來才有人用它來預防和治療痘疹。 有人認為,牛蝨吸食血液,與牛虻相似,未必能解痘毒,使用需謹慎。

民間有兩種用牛蝨預防痘疹的方子:一個方子是用一歲大的白色牛蝨一枚,和米粉做成餅,讓孩子空腹食用,以此排出體內宿便,據說可以終身免除痘瘡;另一個方子是用焙乾的白色牛蝨四十九枚,綠豆四十九粒,硃砂少許,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用綠豆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