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1. 蠮螉
2. 蟲白蠟
(《會編》)
【集解】機曰:蟲白蠟與蜜蠟之白者不同,乃小蟲所作也。其蟲食冬青樹汁,久而化為白脂,黏敷樹枝。人謂蟲屎著樹而然,非也。至秋刮取,以水煮熔,濾置冷水中,則凝聚成塊矣。碎之,紋理如白石膏而瑩徹。人以和油澆燭,大勝蜜蠟也。
時珍曰:唐宋以前,澆燭、入藥所用白蠟,皆蜜蠟也。此蟲白蠟,則自元以來,人始知之,今則為日用物矣。四川、湖廣、滇南、閩嶺、吳越東南諸郡皆有之。以川、滇、衡、永產者為勝。蠟樹枝葉狀類冬青,四時不凋。五月開白花成叢,結實累累,大如蔓荊子,生青熟紫。
冬青樹子,則紅色也。其蟲大如蟣蝨,芒種後則延緣樹枝,食汁吐涎,黏於嫩莖,化為白脂,乃結成蠟,狀如凝霜。處暑後則剝取,謂之蠟渣。若過白露,即黏住難刮矣。其渣煉化濾淨,或甑中蒸化,瀝下器中,待凝成塊,即為蠟也。其蟲嫩時白色作蠟,及老則赤黑色,乃結苞於樹枝。
初若黍米大,入春漸長,大如雞頭子,紫赤色,累累抱枝,宛若樹之結實也。蓋蟲將遺卵作房,正如雀甕、螵蛸之類爾。俗呼為蠟種,亦曰蠟子。子內皆白卵,如細蟣,一包數百。次年立夏日摘下,以箬葉包之,分系各樹。芒種後苞拆卵化,蟲乃延出葉底,復上樹作蠟也。樹下要潔淨,防蟻食其蟲。
又有水蠟樹,葉微似榆,亦可放蟲生蠟。甜櫧樹亦可產蠟。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生肌止血定痛,補虛續筋接骨(震亨)。入丸散服,殺瘵蟲(時珍)。
【發明】震亨曰:白蠟屬金,稟受收斂堅強之氣,為外科要藥。與合歡皮同入長肌肉膏中,用之神效,但未試其可服否也。
時珍曰:蠟樹葉亦治瘡腫,故白蠟為外科要藥,正如桑螵蛸與桑木之氣相通也。
【附方】新一。
頭上禿瘡:蠟燭頻塗,勿令日曬,久則自然生髮。(《集玄方》)
白話文:
蟲白蠟
蟲白蠟與蜜蠟不同,是由一種小蟲子分泌產生的。這種小蟲以冬青樹的汁液為食,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會將汁液轉化為白色的蠟脂,黏附在樹枝上。人們過去誤以為是蟲子的排泄物,其實不然。秋季時人們會刮取這些蠟脂,用水煮熔後過濾,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凝固成塊。破碎後的蟲白蠟,紋理像白石膏一樣光滑透亮。人們常用它與油混合製作蠟燭,效果比蜜蠟好得多。
唐宋時期使用的白蠟都是蜜蠟,直到元代以後,人們才開始認識蟲白蠟,現在已經成為日常用品了。四川、湖廣、雲南、福建、江浙一帶都有蟲白蠟的產地,其中四川、雲南、衡陽、永州所產的品質最好。蟲白蠟的寄主植物蠟樹,葉子形狀類似冬青樹,四季常青。五月開花,花白色,簇生;結的果實累累,大小像蔓荊子,生時青色,熟時紫色。
冬青樹的果實是紅色的。這種小蟲的大小像蝨子,芒種(約六月上旬)以後,它們會沿著樹枝爬行,吸食汁液並吐出唾液,黏在嫩枝上,形成白色蠟脂,逐漸凝結成蠟,看起來像凝結的霜雪。處暑(約八月下旬)以後採集,稱為蠟渣。如果過了白露(約九月上旬),蠟就會黏住,很難刮取。將採集的蠟渣煉化、過濾淨化,或者用蒸籠蒸化,再滴入容器中冷卻凝固成塊,就成了蠟。小蟲幼年時是白色,能分泌蠟;長大後變成赤黑色,會在樹枝上結繭。
最初蟲繭像黍米一樣大,春天逐漸長大,到後來像雞頭一樣大,顏色紫紅,密密麻麻地附著在樹枝上,看起來像樹木結的果實一樣。這是因為蟲子要產卵築巢,就像麻雀的窩、螳螂的卵鞘一樣。人們俗稱這些蟲繭為蠟種或蠟子。蟲繭裡有很多白色的卵,像細小的蝨子,一個繭裡可能有幾百個。第二年立夏(約五月上旬)時,人們會摘下蟲繭,用箬葉包好,分掛在不同的樹枝上。芒種以後,蟲繭破裂,卵孵化,小蟲會從葉子底部爬出來,然後再爬到樹上分泌蠟。樹下需要保持乾淨,防止螞蟻吃掉蟲子。
此外,還有一種水蠟樹,葉子有點像榆樹,也能養殖這種小蟲生產蠟;甜櫧樹也能產蠟。
蟲白蠟味甘,性溫,無毒。
蟲白蠟具有生肌止血、止痛、補虛、續筋接骨的功效。可以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還能殺死瘵蟲。
白蠟屬金,具有收斂堅強的特性,是外科要藥。與合歡皮一起入長肌肉膏中,療效顯著,但尚未驗證其內服功效。
蠟樹葉也能治療瘡腫,因此白蠟是外科要藥,這就像桑螵蛸與桑樹的藥性相通一樣。
治療禿瘡的方法:經常塗抹蠟燭,避免陽光照射,久之自然會生髮。
3. 紫鉚
(音礦。《唐本草》)
【校正】原與騏驎竭同條,今自木部分入此。
【釋名】赤膠(蘇恭)、紫梗。
時珍曰:𨥥與礦同。此物色紫,狀如礦石,破開乃紅。故名。今南番連枝折取,謂之紫梗是矣。
【集解】恭曰:紫𨥥,紫色如膠。作赤麖皮及寶鈿,用為假色,亦以膠寶物。云蟻於海畔樹藤皮中為之。紫𨥥樹名渴廩,騏驎竭樹名渴留,正如蜂造蜜也。研取用之。《吳錄》所謂赤膠是也。
珣曰:《廣州記》云:紫𨥥生南海山谷。其樹紫赤色,是木中津液結成,可作胡胭脂,余滓則玉作家用之。騏驎竭乃紫𨥥樹之脂也。
志曰:按別本注言:紫𨥥、騏驎竭二物同條,功效全別。紫𨥥色赤而黑,其葉大如盤,𨥥從葉上出。騏驎竭色黃而赤,從木中出,如松脂也。
頌曰: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紫𨥥樹出真臘國,彼人呼為勒佉。亦出波斯國。木高丈許,枝葉郁茂,葉似橘柚,經冬不凋。三月開花,白色,不結子。天有霧露及雨沾濡,其枝條即出紫𨥥。波斯使者所說如此。而真臘使者言:是蟻運土上於樹端作窠,蟻壤得雨露凝結而成紫𨥥。
崑崙出者善,波斯次之。又《交州地誌》亦云:本州歲貢紫𨥥,出於蟻壤。乃知與血竭俱出於木而非一物,明矣。今醫家亦罕用,惟染家須之。
宗奭曰:紫𨥥狀如糖霜,結於細枝上,累累然,紫黑色,研破則紅。今人用造綿煙脂,邇來亦難得。
時珍曰:紫𨥥出南番。乃細蟲如蟻、蝨,緣樹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樹上小蟲造白蠟一般,故人多插枝造之。今吳人用造胭脂。按:張勃《吳錄》云:九真移風縣,有土赤色如膠。人視土知其有蟻,因墾發。以木枝插其上,則蟻緣而上,生漆凝結,如螳螂螵蛸子之狀。人折漆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謂之蟻漆赤絮。此即紫𨥥也。血竭乃其樹之脂膏,別見木部。
【氣味】甘、咸,平,有小毒。大明曰:無毒。
【主治】五臟邪氣,金瘡帶下,破積血,生肌止痛,與騏驎竭大同小異(蘇恭)。濕癢瘡疥,宜入膏用(李珣)。益陽精,去陰滯氣(《太清伏煉法》)。
【附方】新三。
齒縫出血:紫礦、乳香、麝香、白礬等分,為末,摻之。水漱。(《衛生易簡方》)
產後血暈,狂言失志:用紫礦一兩。為末。酒服二錢匕。(《徐氏家傳方》)
經水不止,日漸黃瘦:紫𨥥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下。(《楊氏家藏方》)
白話文:
紫鉚,音同「礦」。古代文獻將其與騏驎竭混淆記載,現已獨立出來。
別名赤膠、紫梗。其顏色紫紅,形狀像礦石,敲碎後內部呈紅色,故名紫鉚。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採集連枝帶葉的紫鉚,稱為紫梗。
據記載,紫鉚呈紫色,像膠一樣。古人用它來製作紅色顏料,也用來粘合寶物。據說,海邊樹藤皮中的螞蟻會製造紫鉚,如同蜜蜂釀蜜一樣。紫鉚樹名叫渴廩,騏驎竭樹名叫渴留。《吳錄》中提到的赤膠,指的就是紫鉚。
另有記載說,紫鉚生長在南海南方的山谷中。其樹木呈紫紅色,紫鉚是樹木汁液凝結而成,可用作胭脂,其殘渣可用於玉器製作。騏驎竭是紫鉚樹的樹脂。
也有文獻指出紫鉚和騏驎竭雖然曾被放在一起記載,但功效完全不同。紫鉚顏色赤黑,葉子很大,紫鉚從葉子上分泌出來;騏驎竭顏色黃赤,從樹木中分泌出來,像松脂一樣。
據說,紫鉚樹生長在真臘國和波斯國,當地人稱之為勒佉。樹高約一丈,枝葉茂盛,葉子像橘柚葉,冬天也不凋謝。三月開花,花白色,不結果實。當有霧露或雨水沾濕枝條時,就會分泌出紫鉚。波斯使者稱其為樹木分泌,而真臘使者則認為是螞蟻在樹上築巢,蟻巢在雨露凝結後形成紫鉚。
產自崑崙山的紫鉚最好,波斯產的次之。《交州地誌》也記載,當地每年進貢紫鉚,是由蟻巢產生的。由此可見,紫鉚和血竭都來自樹木,但並不是同一種物質。目前醫家很少使用紫鉚,主要用於染色。
紫鉚狀如糖霜,附著在細枝上,一串串的,顏色紫黑,研碎後呈紅色。古人用它製造胭脂,但近來已較難獲得。
紫鉚產自南方,是由細小的昆蟲(像螞蟻、蝨子)在樹枝上分泌製造而成,如同現在冬青樹上小蟲製造白蠟一樣,人們也常以插枝的方式培育它。吳地的人們用它來製作胭脂。據說,九真移風縣有一種紅色的泥土,像膠一樣,人們發現螞蟻後,會在泥土中插上木枝,螞蟻就會爬上去,分泌樹脂凝結,像螳螂的卵鞘一樣。人們採集這種樹脂來染色,顏色鮮紅,稱為蟻漆赤絮,這也是紫鉚的一種。血竭是紫鉚樹的樹脂,另有記載。
紫鉚味甘鹹,性平,略帶小毒,也有記載說無毒。
紫鉚可治療五臟邪氣、金瘡、帶下、破積血、生肌止痛,與騏驎竭功效相近。也可治療濕癢瘡疥(宜製成膏藥使用)、益陽精、去陰滯之氣。
另有記載幾個紫鉚的藥方,分別是用於治療齒縫出血、產後血暈以及經水不止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