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二卷 (2)
草部第十二卷 (2)
1. 蘆
反胃上氣:蘆根、茅根各二兩。水四升,煮二升,分服。(《千金方》)
霍亂煩悶:蘆根三錢,麥門冬一錢。水煎服。(《千金方》)
霍亂脹痛:蘆根一升,生薑一升,
橘皮五兩。水八升,煎三升,分服。(《太平聖惠方》)
食狗肉毒,心下堅,或腹脹口乾,忽發熱妄語:蘆根煮汁服。(《梅師方》)
中馬肉毒:方同上。(《聖惠》)
鯸鮧魚毒:方同上。(《肘後方》)
食蟹中毒:方同上。(《千金》)
中藥箭毒:方同上。(《千金》)
莖、葉,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霍亂嘔逆,肺癰煩熱,癰疽。燒灰淋汁,煎膏,蝕惡肉,去黑子(時珍)。蘀:治金瘡,生肉滅瘢(徐之才)。江中採出蘆:令夫婦和同,用之有法(藏器)。
【發明】時珍曰:古方煎藥,多用勞水及陳蘆火,取其水不強,火不盛也。蘆中空虛,故能入心肺,治上焦虛熱。
【附方】新七。霍亂煩渴腹脹:蘆葉一握,水煎服。又方:蘆葉五錢,糯米二錢半,竹茹一錢。水煎,入薑汁、蜜各半合,煎兩沸,時時呷之。(《聖惠方》)
吐血不止:蘆荻外皮燒灰,勿令白,為末,入蚌粉少許,研勻。麥門冬湯服一、二錢。三服可救一人。(《聖惠方》)
肺癰咳嗽,煩滿微熱,心胸甲錯:葦莖湯:用葦莖(切)二升,水二斗,煮汁五升,入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取二升,服。當吐出膿血而愈。(張仲景《金匱玉函方》)
發背潰爛:陳蘆葉為末,以蔥椒湯洗淨,敷之神效。(《乾坤秘韞》)
癰疽惡肉:白炭灰、荻灰等分。煎膏塗之。蝕盡惡肉,以生肉膏貼之。亦去黑子。此藥只可留十日,久則不效。(葛洪《肘後方》)
小兒禿瘡:以鹽湯洗淨,蒲葦灰敷之。(《聖濟總錄》)
蓬蕽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霍亂。水煮濃汁服,大驗(蘇恭)。煮汁服,解中魚蟹毒(蘇頌)。燒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藥(時珍)。
【附方】新二。
乾霍亂病,心腹脹痛:蘆蓬茸一把,水煮濃汁,頓服二升。(《肘後方》)諸般血病:水蘆花、紅花、槐花、白雞冠花、茅花等分。水二鍾,煎一鍾服。(萬表《積善堂方》)
白話文:
[蘆]
蘆根的應用:
- 反胃、上氣: 用蘆根、茅根各二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用。(出自《千金方》)
- 霍亂煩悶: 用蘆根三錢,麥門冬一錢,水煎服。(出自《千金方》)
- 霍亂脹痛: 用蘆根一升,生薑一升,橘皮五兩,加水八升,煎成三升,分次服用。(出自《太平聖惠方》)
- 食用狗肉中毒,心下堅硬,或腹脹口乾,突然發熱胡言亂語: 用蘆根煮汁服用。(出自《梅師方》)
- 食用馬肉中毒: 使用方法同上。(出自《聖惠方》)
- 食用鯸鮧魚中毒: 使用方法同上。(出自《肘後方》)
- 食用螃蟹中毒: 使用方法同上。(出自《千金方》)
- 中毒箭毒: 使用方法同上。(出自《千金方》)
蘆根的特性及其他用途:
蘆根味甘、性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霍亂嘔吐、肺癰煩熱、癰疽等。蘆根燒成灰,淋取汁液,煎成膏狀,可以腐蝕惡肉,去除黑痣。蘆根也可用於治療金瘡,促進傷口癒合,消除疤痕。江中採集的蘆根,據說可以促進夫妻和睦。古方煎煮蘆根藥物,多用溫水和陳舊的蘆根灰,目的是控制藥性。蘆根中空,因此可以入心肺,治療上焦虛熱。
- 霍亂煩渴腹脹: 用蘆葉一把水煎服。另一方是用蘆葉五錢,糯米二錢半,竹茹一錢,水煎後加入薑汁和蜂蜜各半合,煎煮兩沸,分次服用。(出自《聖惠方》)
- 吐血不止: 將蘆荻外皮燒成灰(勿燒成白色),研磨成粉,加入少量蚌粉,混合均勻,用麥門冬湯送服一至二錢,三次可見效。(出自《聖惠方》)
- 肺癰咳嗽,煩悶微熱,胸悶氣短: 用葦莖(切片)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加入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再煮成二升服用,可吐出膿血而痊癒。(出自張仲景《金匱玉函方》)
- 發背潰爛: 用陳舊的蘆葉研磨成粉,用蔥椒湯清洗患處後敷上,效果顯著。(出自《乾坤秘韞》)
- 癰疽惡肉: 將白炭灰、荻灰等量混合,煎成膏狀塗抹,腐蝕惡肉,再用生肌膏貼敷。此藥只能使用十天,時間過長則無效。(出自葛洪《肘後方》)
- 小兒禿瘡: 用鹽水清洗患處,再敷上蒲葦灰。(出自《聖濟總錄》)
蓬蕽的特性及應用:
蓬蕽味甘、性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霍亂,用其水煮濃汁服用,效果顯著;也可治療魚蟹中毒。蓬蕽燒成灰,吹入鼻中,可以止鼻出血,也可用于治療崩漏。(出自多位醫家)
- 乾霍亂,心腹脹痛: 用一把蘆蓬茸水煮濃汁,一次服用二升。(出自《肘後方》)
- 各種出血症: 用水蘆花、紅花、槐花、白雞冠花、茅花等量混合,加水二鍾,煎成一鍾服用。(出自萬表《積善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