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序例第一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序例第一卷上 (5)

1. 《神農本經》名例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倍其數,合七百三十名也。

白話文:

君藥

一百二十種中藥,為君藥,作用是養命以順應天之氣,無毒性,可以長期服用,不會傷身。想要減輕體重、增加元氣,並延年益壽的,可以參考上經。

臣藥

一百二十種中藥,為臣藥,作用是養性以順應人之氣,有的無毒,有的有毒,應酌量服用。想要抑制疾病,補益虛弱的,可以參考中經。

佐使藥

一百二十五種中藥,為佐使藥,作用是治病以順應地之氣,大多有毒,不能長期服用。想要去除寒熱邪氣,化解積聚疾病的,可以參考下經。

三品總論

三品合計三百六十五種藥物,對應三百六十五度,一日一度,一年一週。若將數量乘以二,則有七百三十種中藥材。

陶弘景曰:今按上品藥性,亦能遣疾,但勢力和厚,不為速效。歲月常服,必獲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曰應天。一百二十種者,當謂寅、卯、辰、巳之月,法萬物生榮時也。中品藥性,療病之辭漸深,輕身之說稍薄,祛患為速,延齡為緩。人懷性情,故曰應人。

白話文:

陶弘景說:現在依照上品藥物的性質,也能治病,但藥力緩和厚重,效果較慢。但長期服用,一定會獲得很大的好處。病治好了,壽命也能延長,天道是仁慈的,所以說這與天意相應。120種藥物,應該是指寅、卯、辰、巳四個月,遵守萬物生長繁榮的時節。中品藥物的性質,治病的效果逐漸加強,養生的作用稍弱,祛除疾病快,延年益壽慢。人有感情和慾望,所以說這與人性相應。

一百二十種,當謂午、未、申、酉之月,法萬物成熟時也。下品藥性,專主攻擊,毒烈之氣,傾損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地體收殺,故曰應地。一百二十五種者,當謂戌、亥、子、醜之月,法萬物枯藏時也,兼以閏之盈數焉。若單服或配隸,自隨人患,參而行之,不必偏執也。

白話文:

一百二十種藥物,應該在午、未、申、酉四個月份採收,因為這時萬物都成熟了。這些藥物的藥性都比較猛烈,擅長攻伐疾病,但毒性也大,容易損傷中和之氣,所以不能長期服用,疾病好了就應該停止服用。地氣開始收斂肅殺,所以說這些藥物與大地相應。

一百二十五種藥物,應該在戌、亥、子、醜四個月份採收,因為這時萬物都枯萎收藏了,再加上閏年的盈餘,就成了這個數字。

如果單獨服用或者與其他藥物配伍,都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決定,不必拘泥於某一種方法。

掌禹錫曰:陶氏本草例:神農以朱書,《別錄》以墨書。《本經》藥止三百六十五種,今此言倍其數合七百三十名,是並《別錄》副品而言。則此一節乃《別錄》之文,傳寫既久,錯亂所致。遂令後世捃摭此類,以為非神農之書,率以此故也。

白話文:

掌禹錫說: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裡說:神農用硃砂寫《本經》,《別錄》則用墨寫。而《本經》的藥物只有三百六十五種,但是現在這裡的藥物卻多了一倍,總共有七百三十種,這是連《別錄》的輔助藥物一起算進去了。因此,這一節實際上是《別錄》的文字,由於傳抄時間太久,所以就錯亂了。於是後世的人們都從這類文字中挑出毛病,認為不是神農的著作,這也是出於這個緣故的。

時珍曰:《神農本草》,藥分三品。陶氏《別錄》,倍增藥品,始分部類。唐、宋諸家大加增補,兼或退出。雖有朱、墨之別,三品之名而實已紊矣。或一藥而分數條,或二物而同一處;或木居草部,或蟲入木部;水土共居,蟲魚雜處;淄澠罔辨,玉珷王不分;名已難尋,實何由覓。今則通合古今諸家之藥,析為十六部。

白話文:

李時珍說:《神農本草經》中將藥物分為三種。漢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藥物的數量大幅增加,開始按部類區分。唐朝、宋朝的各家醫家增補了很多藥物,也有一些被剔除。雖然仍然有朱墨之別、三品之名,但實際上已經混亂了。有些藥物被分成好幾條,有些藥物卻放在同一個地方;有些木本藥物被放在草部,有些蟲類藥物被放在木部;水生和土生的藥物被放在一起,蟲子和魚類也被混在一起;好壞不加區分,珍貴和普通藥物混在一起;名稱難以找到,功效也不知道從何找起。現在我將古今各家的中藥匯集在一起,分為十六部。

當分者分,當並者並,當移者移,當增者增。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每藥標一總名,正大綱也;大書氣味、主治,正小綱也;分註釋名、集解、發明,詳其目也;而辨疑、正誤、附錄附之,備其體也;單方又附於其末,詳其用也。大綱之下,明注本草及三品,所以原始也;小綱之下,明注各家之名,所以注實也;分注則各書人名,一則古今之出處不沒,一則各家之是非有歸。雖舊章似乎剖析,而支脈更覺分明。

白話文:

應該分開的藥物要分開,應該合在一起的要合在一起,應該移動的要移動,應該增加的要增加。不按照上中下三品區分,只按照各個部類排列,物以類聚,名稱按照綱目。每種藥物標明一個總名,這是主要的綱領;大體標示藥物的氣味、主治,這是次要的綱領;分別註解藥物的別名、收集的解釋、發明它,以便詳細地列明藥物。辨別疑惑、改正錯誤、附錄附在後面,以備全其體例;並在藥物名稱後面附上單方,以便詳細說明其用途。在主要綱領下面,明確定出本草和三品的分類,以便追溯其來源;在次要綱領下面,明確定出各家的名稱,以便註明其真實性;在分註中,列出各本書的作者姓名,一方面使古今藥物的出處不致沒沒無聞,另一方面,使各家的優劣是非有所歸屬。雖然舊的章法似乎對藥物進行了剖析,但藥物的支脈卻更加分明。

非敢僭越,實便討尋爾。

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弘景曰:用藥猶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則氣力不周也。然檢仙經世俗諸方,亦不必皆爾。大抵養命之藥多君,養性之藥多臣,療病之藥多佐,猶依本性所主,而復斟酌之。上品君中,復有貴賤;臣佐之中,亦復如之。所以門冬、遠志,別有君臣;甘草國老,大黃將軍,明其優劣,皆不同秩也。

白話文:

藥物有君臣佐使之分,互相促進和配合。搭配藥物時宜選擇一種君藥、兩種臣藥、三種佐藥、五種使藥,或者一種君藥、三種臣藥、九種佐使藥。

陶弘景說:用藥就像治國一樣,如果君主太多、臣子太少,或者是臣子太多、佐吏太少,那麼國家的力量就會不足。然而查看古代仙方和民間醫方,也不一定都遵循這個原則。一般來說,養生藥多以君藥為主,養心藥多以臣藥為主,治病藥多以佐藥為主,仍然要依據藥物本身的特點,再加以斟酌。上品的君藥中也有尊貴和卑賤之分;臣藥和佐藥之中也一樣。所以門冬、遠志有自己的君臣之分;甘草被稱為「國老」,大黃被稱為「將軍」,說明它們的優劣不同,官秩也不同。

岐伯曰:方制君臣者,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張元素曰:為君者最多,為臣者次之,佐者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同者,則各等分。或云力大者為君。

白話文:

岐伯說:方劑裡君臣的配置,以主治疾病的藥為君藥,協助君藥的藥為臣藥,配合臣藥的藥為佐藥,並不是上、中、下三品藥物的區分。所以以此來區分藥物的不同功效和作用。

張元素說:在君臣佐使四種藥材中,君藥最多,臣藥次之,佐藥又次之。對於治療同一個證狀,藥性相同的藥材,則各自分配相同的劑量。但也有人認為,藥效大的藥材可以作為君藥。

李杲曰: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主病為君,假令治風,防風為君;治寒,附子為君;治濕,防己為君;治上焦熱,黃芩為君;中焦熱,黃連為君。兼見何證,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上品為君之說,各從其宜爾。

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

白話文:

李杲說:所有藥物的應用,都以氣味作為主要的依據。補瀉在於藥味,用藥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藥物的氣味。治療的主要疾病為君藥,比如治療風病,防風是君藥;治療寒病,附子是君藥;治療濕病,防己是君藥;治療上焦熱,黃芩是君藥;治療中焦熱,黃連是君藥。如果同時有其他證候,就可以用佐使藥分治,這是方劑配伍的要點。本草上品為君之說,各有所宜。

古代中醫文字: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

藥物之中包含陰陽二氣的調和,以及子、母、兄弟之間的相關聯繫。

韓保升曰:凡天地萬物皆有陰陽、大小,各有色類,並有法象。故羽毛之類,皆生於陽而屬於陰;鱗介之類,皆生於陰而屬於陽。所以空青法木,故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故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故色白而主肺;雌黃法土,故色黃而主脾;磁石法水,故色黑而主腎。余皆以此例推之。子母兄弟,若榆皮為母,厚朴為子之類是也。

根莖花實,苗皮骨肉。

白話文:

韓保升說:天地萬物都有陰陽、大小,並有其獨特的顏色和樣式。所以,羽毛之類的東西,都產生於陽而屬於陰;鱗介之類的東西,都產生於陰而屬於陽。空青具有類木的特性,所以它顏色青色主治肝臟;丹砂具有類火的特性,所以它顏色是紅色主治心臟;雲母具有類金的特性,所以它顏色是白色主治肺臟;雌黃具有類土的特性,所以它顏色是黃色主治脾臟;磁石具有類水的特性,所以它顏色是黑色主治腎臟。其他藥物也可以按照這個例子來推知。什麼是子母、兄妹的關係?就比如榆皮屬於母類,厚朴屬於子類之類就是。

根莖花實,苗皮骨肉。

指植物的各種部分,包括根、莖、花、果實、葉、皮、骨和肉。

元素曰:凡藥根之在土中者,中半已上,氣脈之上行也,以生苗者為根;中半已下,氣脈之下行也,以入土者為梢。病在中焦與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已上,天之陽也,用頭;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陰也,用梢。乃述類象形者也。

白話文:

元素說:凡是藥物的根生長在土中的,上半部分是氣脈向上生長的部分,所以以它生發的苗為根;下半部分是氣脈向下生長的部分,所以以它入土的那一部分為梢。疾病在中焦和上焦的,用根;在下焦的,用梢。根升梢降。人體上半部分屬於天的陽氣,用頭;中焦用身體;下半部分屬於地的陰氣,用梢。這都是依據類象形似來論述的。

時珍曰:草木有單使一件者,如羌活之根,木通之莖,款冬之花,葶藶之實,敗醬之苗,大青之葉,大腹之皮,郁李之核,柏木之皮,沉香之節,蘇木之肌,胡桐之淚,龍腦之膏是也。有兼用者,遠志、小草,蜀漆、常山之類是也。有全用者,枸杞、甘菊之類是也。有一物兩用者,當歸頭尾,麻黃根節,赤白茯苓,牛膝春夏用苗、秋冬用根之類是也。

羽毛、鱗介、玉石、水火之屬,往往皆然,不可一律論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草藥有單獨使用一種的,例如羌活的根、木通的莖、款冬的花、葶藶的果實、敗醬的苗、大青的葉、大腹的皮、郁李的核、柏木的皮、沉香的節、蘇木的肌肉、胡桐的淚、龍腦的膏等。有兼用兩種的,例如遠志、小草、蜀漆、常山等。有全身都用的,例如枸杞、甘菊等。還有一物兩用的,例如當歸的頭和尾、麻黃的根和節、赤白茯苓、牛膝的春天和夏天使用苗、秋冬季節使用根等。

關於羽毛、鱗片、玉石、水火這類東西的性質,常常是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

白話文:

有互相單獨存在而不相干的,有互相依賴而不可分離的,有互相利用以達到目的的,有互相畏懼而不敢輕舉妄動的,有互相仇視而不能和解的,有互相矛盾而無法協調的,有互相殘殺而不死不休的。凡此種種感情,都應綜合考慮,統一對待。應該使用互相依賴、互相利用的藥物,而不應該使用互相仇視、互相矛盾的藥物。如果有毒藥需要配伍,可以使用互相畏懼、互相殘殺的藥物;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要配伍使用。

保升曰:《本經》三百六十五種中,單行者,七十一種;相須者,十二種;相使者,九十種;相畏者,七十八種;相惡者,六十種;相反者,十八種;相殺者,三十六種。凡此七情,合和視之。

白話文:

保升說:《本經》三百六十五種藥物中,單獨使用的一百七十一種;互相必須搭配使用的有十二種;互相促進藥效的有九十種;互相畏懼排斥的有七十八種;互相抵觸的藥物有六十種;屬性相反的有十八種;相剋抵消功效的有三十六種。所有這些藥物的七情,都要統籌考慮,全面觀察。

弘景曰:凡檢舊方用藥,亦有相惡相反者。如仙方甘草丸,有防己、細辛;俗方玉石散,用栝蔞、乾薑之類,服之乃不為害。或有制持之者,譬如寇、賈輔漢,程、周佐吳,大體既正,不得以私情為害。雖爾,不如不用尤良。半夏有毒,須用生薑,取其相畏、相制也。

白話文:

弘景說:凡是查閱舊的藥方用藥,也有相互抵觸、相反而使用的情況。比如仙方甘草丸,有防己、細辛;民間的藥方玉石散,用栝蔞、乾薑之類的藥,服用後就不會產生危害。或者有能夠相互控制的藥物,比如寇恂、賈誼輔佐漢朝,程普、周瑜輔助孫吳,大體上是正確的,不能因為個人的私情而造成危害。儘管如此,不如不用藥物來得更好。半夏有毒,需要用生薑來配伍,就是取其相互敬畏、相互制約的作用。

又曰:相反為害深於相惡者,謂彼雖惡我,我無忿心,猶如牛黃惡龍骨,而龍骨得牛黃更良,此有以制伏故也。相反者,則彼我交讎,必不和合。今畫家用雌黃、胡粉相近,便自黯妒,可證矣。

白話文:

又說:相反的兩種東西對彼此造成的傷害,比互相排斥的還嚴重,意思是對方雖然討厭我,但我沒有怨恨他的心,就像牛黃討厭龍骨,但龍骨得到牛黃後,它的藥性反而更好,這是因為牛黃能制伏龍骨的緣故。相反的,如果兩個人互相敵視,就一定不會和睦相處。現在畫家用雌黃和胡粉一起使用,它們就會相互排斥,這可以證明這個說法。

時珍曰: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惡、相反者。蓋相須、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殺同用者,王道也;相惡、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經有權,在用者識悟爾。

白話文:

李時珍說:藥物有七種情感,單獨作用的,不用輔藥。相須的,同類不可分離,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之類。相使的,是作為輔佐藥物。相惡的,會抵消我的藥效。相畏的,受制於對方。相反的,兩種藥物兩不相合。相殺的,能制伏對方的毒性。古方中有很多是用相惡、相反的藥物。用相須、相使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是帝道;用相畏、相殺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是王道;用相惡、相反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是霸道。藥物有經有權,在用藥時要善於識別。

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宗奭曰:凡稱氣者,是香臭之氣。其寒、熱、溫、涼,是藥之性。且如白鵝脂性冷,不可言氣冷也。四氣則是香、臭、腥、臊。如蒜、阿魏、鮑魚、汗襪,則其氣臭;雞、魚、鴨、蛇,則其氣腥;狐貍、白馬莖、人中白,則其氣臊;沉、檀、龍、麝,則其氣香是也。則氣字當改為性字,於義方允。

白話文:

藥有酸、鹹、甘、苦、辛五種味道,又有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宗奭說:「凡是稱氣的,都是指香臭之氣。所謂寒、熱、溫、涼,是指藥物的性質。例如,白鵝脂性質偏寒,不能說它『氣冷』。四種性質是指香、臭、腥、騷。」像蒜、阿魏、鮑魚、汗襪,這些都是氣味臭的;雞、魚、鴨、蛇,這些都是氣味腥的;狐狸、白馬莖、人中白,這些都是氣味騷的;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這些都是氣味香的。所以用「性」字來代替「氣」字,在含義上纔是正確的。

時珍曰: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臊是氣,其說與《禮記》文合。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卒難改易,姑從舊爾。

白話文:

時珍說:寇氏說寒、熱、溫、涼是藥物的性,香、臭、腥、臊是藥物的氣,他的說法與《禮記》中的說法是一致的。但是自從《素問》問世以來,醫家們都只用氣味來形容藥物,一時難以改變,姑且依照舊說吧。

好古曰:味有五,氣有四。五味之中,各有四氣。如辛則有石膏之寒,桂、附之熱,半夏之溫,薄荷之涼是也。氣者,天也;味者,地也。溫、熱者,天之陽;寒、涼者,天之陰;辛、甘者,地之陽,咸、苦者,地之陰。本草五味不言淡,四氣不言涼;只言溫、大溫、熱、大熱、寒、大寒、微寒、平、小毒、大毒、有毒、無毒,何也?淡附於甘,微寒即涼也。

及有毒無毒。

白話文:

古人說:味道有五種,氣質有四種。五種味道中,每種都有四種氣質。例如辛辣的味道,有石膏的寒性,桂枝、附子的熱性,半夏的溫性,薄荷的涼性。氣質是屬於天的,味道是屬於地的。溫熱是天的陽氣,寒涼是天的陰氣;辛辣、甘甜是地的陽氣,鹹、苦是地的陰氣。本草書中講五味不提淡味,講四氣不提涼性,只說溫、大溫、熱、大熱、寒、大寒、微寒、平和、小毒、大毒、有毒、無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淡味依附於甘甜,微寒就是涼性。

至於有毒無毒,也包含在其中。

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白話文:

岐伯說:疾病有新舊之分,藥方有大小之別,有毒性與無毒性之別,所以要時時根據病情變化而制方。大毒藥物治病,十分藥力只有四分能用;常用毒性藥物治病,十分藥效只有三分能用;微毒藥物治病,十分藥效只有兩分能用;無毒藥物治病,十分藥效只有一分能用。平日以五穀、肉類、水果、蔬菜為食物,使營養充分,但不要過量,以免損傷正氣。

又曰:耐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王冰云:藥氣有偏勝,則臟氣有偏絕,故十分去其六、七、八、九而止也。

白話文:

耐毒者,用藥重;不堪毒者,用藥輕。

王冰說:藥性有偏勝的情況,則臟腑之氣有偏絕的情況,所以把藥方中的藥分十分,除去六、七、八、九而止。

陰乾曝乾,採造時月生熟,弘景曰:凡採藥時月,皆是建寅歲首,則從漢太初後所記也。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採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也;至秋枝葉乾枯,津潤歸流於下也。大抵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花、實、莖、葉,各隨其成熟爾。歲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也。

白話文:

採造藥材時要考慮採摘的時令和藥材的生長成熟期。弘景說:所有採藥的時令和月份,都是從漢代太初以後所記載的。以根莖類藥材來說,通常在二月和八月採收。二月是春季初春,天氣濕潤,草木萌芽,藥材的生機最為旺盛。八月是秋季,枝葉枯黃,津液沉降於根部,藥材的藥性也最為醇厚。但也有例外,像花朵、果實、莖葉等,要根據它們的成熟期來採收。年份和氣候的影響也有差異,不一定完全依照書本。

所謂陰乾者,就六甲陰中干之也。又依遁甲法,甲子旬陰中在癸酉,以藥著酉地也。實不必然,但露暴於陰影處干之爾。若可兩用,益當為善。

白話文:

所謂陰乾,就是將藥物在六甲陰中(陰氣較重的日子)晾乾。同時根據遁甲方法,甲子旬的陰中在癸酉,所以把藥物放在酉地(西南方位)晾乾。但實際上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只要把藥物放在陰影處晾乾就可以了。如果藥物可以兩種方法都用,當然以最好的方法為佳。

孫思邈曰:古之醫者,自解採取,陰乾、曝乾皆如法,用藥必依土地,所以治病十愈八九。今之醫者,不知採取時節,至於出產土地,新、陳、虛、實,一皆不悉,所以治病十不得五也。

白話文:

孫思邈說: 古時候的醫生,親自到山林中採擷草藥,依照陰乾、曬乾的標準來處理,並且按照藥材生長土地來判斷。因此,他們治病的成功率高達十有八九。現在的醫生,不知道採集草藥的時節,也不知道藥材的產地、新鮮或陳舊、虛性或實性的區別,所以他們治病的成功率只有十分之五。

馬志曰:今按法陰乾者,多惡。如鹿茸陰乾悉爛,火干且良。草木根苗,九月以前採者,悉宜日乾;十月以後採者,陰乾乃好。

白話文:

馬志說:現在按照陰乾的方法採集的藥物,大多數都不好。像鹿茸陰乾後,就會全部腐爛,用火烘乾反而還好。草木的根莖和嫩苗,在九月以前採集的,都應該在陽光下曬乾;十月以後採集的,陰乾纔好。

時珍曰:生產有南北,節氣有早遲,根苗異收採,製造異法度。故市之地黃以鍋煮熟;大黃用火焙乾;松黃和蒲黃,樟腦雜龍腦,皆失製作偽者也。孔志約云:動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節變,感氣殊功。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乖於採取,則物是而時非。名實既虛,寒溫多謬,施於君父,逆莫大焉。

嘉謨曰:醫藥貿易多在市家。諺云:賣藥者,兩眼;用藥者,一眼;服藥者,無眼。非虛語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中藥的產地有南北之分,採收的節氣也有早晚之別,根莖葉花的採收方法不同,炮製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市面上將生地黃用鍋煮熟;大黃用火烘焙乾燥;松黃和蒲黃,樟腦混雜龍腦等,都是失去製作方法的偽劣品。孔志約說:動植物的生長,因產地不同而性質不同;春秋季節的變化,受氣候影響而功用不同。離開了本來的產地,那麼性質相同而功效不同;違反了採收的時機,那麼藥物本身是對的但時間不對。藥物名稱和實際功效都不對,寒性藥物用成溫性,溫性藥物用成寒性,錯誤很多,用於君王和父母身上,沒有比這更大的逆行了。

嘉謨說:醫藥生意大多在市場上進行。俗話說:「賣藥的人,眼睛多;買藥的人,眼睛少;吃藥的人,眼睛瞎。」這話不是虛言。

古壙灰雲死龍骨,苜蓿根為苜蓿根,麝香搗荔核攙藿香,採茄葉雜煮半夏為玄胡索,鹽松梢為肉蓯蓉,草仁充草豆蔻,西呆代南木香,熬廣膠入蕎麵作阿膠,煮雞子及魚枕為琥珀,枇杷蕊代款冬,驢腳脛作虎骨,松脂混麒麟竭,番硝和龍腦香。巧詐百般,甘受其侮,甚至殺人,歸咎用藥,乃大關係,非比尋常,不可不慎也。

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

白話文:

古代墳墓裡的灰燼、死龍的骨頭,苜蓿的根鬚、麝香和荔枝核研磨後加入藿香,採摘茄葉與半夏同煮成玄胡索,用鹽醃製松枝尖就是肉蓯蓉,草仁代替草豆蔻,西呆代替南木香,熬製廣膠加入蕎麵粉就成了阿膠,煮雞蛋和魚枕就是琥珀,枇杷蕊代替款冬花,驢的腳骨代替虎骨,松脂混入麒麟竭,番硝和龍腦香混合起來。各種各樣的欺詐、偽造手段,人們甘受欺騙,甚至有人因此喪命,把責任歸咎到用藥上,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是尋常的小事,不可不謹慎啊!

出產於土地上的,(辨別)真假和新舊,都有各自的方法。

弘景曰:諸藥所生,皆的有境界。秦、漢以前,當言列國。今郡縣之名,後人所增爾。江東以來,小小雜藥,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荊、益不通,則全用歷陽當歸,錢塘三建,豈得相似。所以療病不及往人,亦當緣此。又且醫不識藥,惟聽市人;市人又不辨究,皆委採送之家。

白話文:

陶弘景說:各種藥物生長的環境,都有一定的界限。秦、漢以前,應該說諸侯國。現在郡縣的名稱,都是後人增加的。江南以來的各種小量的雜藥,大多數是鄰近地區的道路產出的,它們的藥力和特性,比不上本國的藥物。假設荊州、益州的藥物不通,那麼就完全使用歷陽的當歸和錢塘的三建,豈能相似呢?所以用藥的效果比不上從前人,也應當由此緣故。而且,醫生不認識藥物,只聽市人的話;市人不認真辨別,都委託採收和送藥的人。

採送之家,傳習造作,真偽好惡,並皆莫測。所以鍾乳醋煮令白,細辛水漬使直,黃耆蜜蒸為甜,當歸酒灑取潤,蜈蚣朱足令赤,螵蛸膠於桑枝,以虺床當蘼蕪,以薺苨亂人參。此等既非事實,合藥不量剝除。只如遠志、牡丹,才不收半;地黃、門冬,三分耗一。凡去皮、除心之屬,分兩不應,不知取足。

王公貴勝合藥之日,群下竊換好藥,終不能覺。以此療病,固難責效。

白話文:

藥品採集和加工的人,世代相傳,精心製造,真假好壞,全靠專家判斷。所以鍾乳石用醋煮使它潔白,細辛用鹽水浸泡使它筆直,黃耆用蜜蒸使它變甜,當歸用酒灑使它潤澤,蜈蚣用硃砂塗腳使它變紅,天南星(螵蛸)膠粘在桑枝上,用虺牀代替蘼蕪,用薺苨代替人參。像以上這些情況,都不是事實,合藥時不要掂量著除掉。就如遠志、牡丹,原來有一半收不起來;地黃、門冬,三分損失一份。凡是去除外皮或中心的部分,不能按斤兩計算,不知道取足。

王公貴族們配製藥物那天,底下的人偷偷將好的藥材換成差的,最終他們也無法察覺。用這樣的藥材來治病,當然難以見效。

宗奭曰:凡用藥必須擇土地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如上黨人參、川西當歸、齊州半夏、華州細辛。東壁土、冬月灰、半天河水、熱湯、漿水之類,其物至微,其用至廣,蓋亦有理。若不推究厥理,治病徒費其功。

白話文:

宗奭說:凡是使用藥物,必須選擇當地適宜生長的藥物,則藥力充足,使用起來有依據。例如上黨人參、川西當歸、齊州半夏、華州細辛。東壁土、冬月灰、半天河水、熱湯、漿水之類,這些東西都很微小,但用處卻很廣泛,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不去推究其中的道理,治病就會徒勞無功。

杲曰:陶隱居本草言狼毒、枳實、橘皮、半夏、麻黃、吳茱萸,皆須陳久者良,其餘須精新也。然大黃、木賊、荊芥、芫花、槐花之類,亦宜陳久,不獨六陳也。凡藥味須要專精。至元庚辰六月,許伯威年五十四,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熱甚。醫以涼藥下之,又食梨,冷傷脾胃,四肢逆冷,時發昏憒,心下悸動,吃噫不止,面色青黃,目不欲開。其脈動中有止,時自還,乃結脈也。

白話文:

杲說: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中提到,狼毒、枳實、橘皮、半夏、麻黃、吳茱萸,都需要陳久後才能發揮良好的作用,其他的藥材則需要精新。然而,像大黃、木賊、荊芥、芫花、槐花之類的藥物,也適合陳久後使用,不只限於六陳。所有藥物都必須要專精才能發揮效用。至元庚辰年六月,許伯威五十四歲,他中氣本來就弱,得了傷寒八、九天後,熱度很高。醫生用涼藥讓他瀉下,他又吃了梨,因而導致脾胃受寒,四肢冰冷,時常昏迷糊塗,心下悸動不安,吃不下東西,面色青黃,眼睛不想睜開。他的脈搏時而跳動,時而停止,時而又自己恢復跳動,這是結脈的症狀。

用仲景復脈湯加人參、肉桂,急扶正氣;生地黃減半,恐傷陽氣。服二劑,病不退。再為診之,脈證相對,因念莫非藥欠專精陳腐耶?再市新藥與服,其證減半,又服而安。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

白話文:

用張仲景復脈湯中加上人參、肉桂,急救扶正氣;生地黃減半使用,恐怕會傷及陽氣。服用了兩劑藥,病情沒有好轉。再次診斷,脈象和症狀相互對應,於是懷疑難道是藥材不新鮮、陳腐造成的嗎?於是重新買了新的藥材給他服用,症狀好了一半,又繼續服用而痊癒。凡是各種草藥、木本植物、昆蟲,都有其生長的地域;根、葉、花、果實,都有採集的時令。如果失去原產地,藥性就會稍有不同;如果錯過採集時令,藥品的味道就不會齊全。

又況新陳之不同,精粗之不等。倘不擇而用之,其不效者,醫之過也。唐耿湋詩云:老醫迷舊疾,朽藥誤新方。是矣。

歲物專精見後。

白話文:

況且,新方與舊方不同,精細與粗糙也不同。如果醫生不加選擇地使用方劑,導致療效不佳,這是醫生的過錯。唐朝耿湋在詩中說:老醫生迷信舊方劑,腐朽的藥物誤用了新方劑。確實是這樣。

事物的專精見於後文。

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

弘景曰:又按病有宜服丸、服散、服湯、服酒、服膏煎者,亦兼參用,察病之源,以為其制。

白話文:

藥物性味各有不同,有的適合做成丸劑,有的適合做成散劑,有的適合用開水煮服用,有的適合用酒浸漬後服用,有的適合熬成膏狀後煎服,也有的藥物兼具多種性味,可以做成多種劑型。還有一些藥物不適合放入湯劑或酒劑中服用。所以,必須根據藥物的性味,選擇合適的劑型,不能違背藥物的特性。

弘景說:另外依據病症的需要,有些適合服用丸劑、散劑、湯劑、酒劑或膏劑,也可以同時併用,根據病因來決定其藥方。

華佗曰:病有宜湯者,宜丸者,宜散者,宜下者,宜吐者,宜汗者。湯可以盪滌臟腑,開通經絡,調品陰陽。丸可以逐風冷,破堅積,進飲食。散可以去風寒暑濕之邪,散五臟之結伏,開腸利胃。可下而不下,使人心腹脹滿煩亂。可汗而不汗,使人毛孔閉塞,悶絕而終。可吐而不吐,使人結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

白話文:

華佗說:疾病有宜於湯藥的,有宜於丸藥的,有宜於散劑的,有宜於攻下的,有宜於吐的,有宜於發汗的。湯劑可以蕩滌內臟腑器,開通經絡,和調陰陽。丸劑可以逐走風寒,攻破堅積,增進飲食。散劑可以祛除風寒暑濕之邪,散結伏之氣,豁腸通胃。可攻下而不下,使人腹中脹滿,煩躁不安。可發汗而不發汗,使人毛孔閉閉,悶絕而死。可吐而不吐,使人胸中結閉,喘氣上逆,水穀不入而亡。

杲曰: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㕮咀者,古制也。古無鐵刃,以口咬細,煎汁飲之,則易升易散而行經絡也。

白話文:

杲氏說:湯,有蕩滌的意思,用來治療大病。散,有分散的意思,用於治療急病。丸,有緩慢的意思,用來緩和而治病。㕮咀,是古代的方法,古代沒有鐵刀,所以用嘴巴咬碎藥材,然後煎汁喝下去。這樣一來,藥物很容易升散,並且在經絡中運行。

凡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以生薑;補元氣,以大棗;發散風寒,以蔥白;去膈上痰,以蜜。細末者,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氣味厚者,白湯調;氣味薄者,煎之,和滓服。去下部之疾,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

白話文:

所有治療很嚴重的疾病,都加入酒煎煮;去濕氣,用生薑;補元氣,用大棗;發散風寒,用蔥白;去除膈肌以上的痰,用蜂蜜。藥物研磨得很細的,不經過經絡,只去除胃中和臟腑的積滯。藥性、氣味濃厚的,用白開水調服;藥性、氣味淡薄的,煮沸後連渣一起服用。治療腹部以下的疾病,藥丸做得很大、很光滑且很圓;治療中焦的疾病,藥丸次之;治療胸部以上疾病的,藥丸做得非常小。

稠麵糊,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取其收散之意也;犯半夏、南星,欲去濕者,丸以薑汁稀糊,取其易化也;水浸宿炊餅,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煉蜜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蠟丸,取其難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藥不傷脾胃也。

白話文:

稠麵糊,採用它緩慢消化的特性,直達下焦;或者酒或醋,採用它們收斂分散的作用;用半夏、南星,想祛除濕氣的,用薑汁稀糊製成丸劑,採用它們容易消化的特性;水浸隔夜炊餅,也容易消化;滴水丸,又容易消化;煉蜜丸,採用它緩慢消化的特性,並使藥氣循經絡運行;蠟丸,採用它難以消化的特性,逐漸發揮藥效,或使毒藥不損傷脾胃。

元素曰:病在頭面及皮膚者,藥須酒炒;在嚥下臍上者,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寒藥須酒浸曝乾,恐傷胃也。當歸酒浸,助發散之用也。

嘉謨曰: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

白話文:

元素說:病在頭面和皮膚上的,藥物需要用酒炒;病在咽喉以下,臍以上者,藥物用水洗淨就行了;病在下焦的,藥物生用。寒性的藥物需要用酒浸泡,然後曬乾才能用,以免傷胃。當歸要用酒浸泡,這樣可以增強其發散的作用。

嘉謨說:製作藥物以適中為貴,不足則藥效難求,過多則氣味反而喪失。火制有四種:煅燒、炮製、炙烤和炒制。

水制三:漬、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法造雖多,不離於此。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竊真氣驟補中焦;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

白話文:

水制有浸泡、漬泡、清洗幾種方式。水與火共同製作藥物,可蒸、煮兩種。製作方法雖然有很多種,但都離不開這幾種。

酒可行藥至上溫補,薑可發散外邪。加鹽可以走腎而令藥物軟堅,用醋可以住痛。

童便可以降下藥物,去掉劣性;米泔可以和中,去除燥性。

乳可以潤枯生血,蜜可以甘緩補益元氣。

陳壁土可以補虛,但要緩慢服用;麥麩皮可以抑製酷烈藥性,避免傷害上膈。

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瓤者,免脹;抽心者,除煩。大概具陳,初學熟玩。欲療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白話文:

烏豆湯、甘草湯以日光暴曬,可以解毒,使藥物平和;羊酥油、豬脂可以塗抹燒傷,很容易滲透骨頭使骨頭變脆斷裂。去掉果仁,可以防止脹氣;把果核取出,可以消除煩躁。大概陳述這些,初學者可以熟練掌握。想要治療疾病,首先要觀察病根,預候發病的徵兆。假如五臟沒有虛弱,六腑沒有虛竭,血脈沒有亂,精神沒有渙散,服藥一定會起死回生。如果疾病已經形成,可以得到一半的痊癒。病勢已經過去,性命就難以保全了。

弘景曰:自非明醫聽聲、察色、診脈,孰能知未病之病乎?且未病之人,亦無肯自療。故齊侯怠於皮膚之微,以致骨髓之痼,非但識悟之為難,亦乃信受之弗易。倉公有言:信巫不信醫,死不治也。

白話文:

陶弘景說:如果不靠高明的醫生聽診察色診脈,誰能知道沒得病的病呢?而且沒有病的人也不肯自行治療。所以齊宣王輕視皮膚上的小毛病,以至於演變成骨髓上的大毛病。這不但是因為參悟難,也是因為相信和接受難。倉公說過:相信巫師而不相信醫生,這樣的人死了也治不好。

時珍曰:《素問》云: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中古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又曰:中古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荄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暮世治病,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以為可救,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白話文:

李時珍說:《素問》中說:上古時代,人們用湯液治病,只是製作出來而不服用。中古時代,道德風氣開始衰敗,邪氣時常侵襲人們,服用湯液可以治癒疾病。當今時代,必須用毒藥來攻治疾病的內在原因,用針灸和艾灸來治療疾病的外在症狀。又說:中古時代,對疾病的治療,是等到疾病發生了纔去治療,如果用湯液治療十天還不見效,就用草蘇荄枝來治療,本草藥物作為輔助藥物,標本兼顧,邪氣就會屈服。暮世時代,對疾病的治療,不根據四時變化,不考慮日月運行,不辨別疾病的順逆,等病勢已成後,才認為可以搶救,因此疾病沒有治癒,新的疾病又會發生。

淳于意曰: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輕身重財,二不治;衣食不適,三不治;陰陽臟氣不定,四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信巫不信醫,六不治。六者有一,則難治也。

白話文:

淳于意說:疾病有六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

  1. 驕橫恣肆,不講道理,這種人無法治癒。

  2. 輕視自己的身體,看重財富,這種人無法治癒。

  3. 衣食不適宜,這種人無法治癒。

  4. 陰陽臟腑之氣不穩定,這種人無法治癒。

  5. 身體虛弱,不能服藥,這種人無法治癒。

  6. 相信巫術,不相信醫生,這種人無法治癒。

這六種情況中,只要有一種,就很難治癒。

宗奭曰:病有六失:失於不審,失於不信,失於過時,失於不擇醫,失於不識病,失於不知藥。六失有一,即為難治。又有八要:一曰虛,二曰實,三曰冷,四曰熱,五曰邪,六曰正,七曰內,八曰外也。《素問》言: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

白話文:

宗奭說:疾病有六種失去:失去審慎、失去信任、失去時機、失去選擇正確的醫生、失去對疾病的認識、失去對藥物的瞭解。這六種失去只要出現一種,疾病就會難以治癒。還有八種要素:一為虛,二為實,三為冷,四為熱,五為邪,六為正,七為內,八為外。《素問》中說:凡是治療疾病,觀察病人的形體、氣色、神態,觀察人的精神、骨肉、皮膚,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作為診斷的方法。

若患人脈病不相應,既不得見其形,醫止據脈供藥,其可得乎?今豪富之家,婦人居帷幔之內,復以帛蒙手臂。既無望色之神,聽聲之聖,又不能盡切脈之巧,未免詳問。病家厭繁,以為術疏,往往得藥不服。是四診之術,不得其一矣,可謂難也。嗚呼!

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白話文:

如果醫生的把脈結果和患者的實際病情不一致,不能從外觀看到患者的病情,醫生只能根據把脈結果開藥,這樣能治好病嗎?現在,在一些富貴人家,婦女們都住在有帷幕的房間裡,而且還用布帛蒙著手臂。醫生既不能觀察到患者的氣色,也不能聆聽患者的聲音,更不能仔細地為患者把脈,所以不得不詢問患者的病情。患者通常會覺得醫生問的太詳細,認為醫生的醫術不夠精湛,所以往往會吃了藥之後又不遵從醫囑。這就是四診之術中的一種,很難掌握。唉!

弘景曰:今藥中單行一兩種有毒,只如巴豆、甘遂、將軍,不可便令盡劑。如《經》所云: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細麻;二物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胡豆;四物一毒,服四丸如小豆;五物一毒,服五丸如大豆;六物一毒,服六丸如梧子;從此至十,皆以梧子為數。其中又有輕重,且如狼毒、鉤吻,豈如附子、芫花輩耶?此類皆須量宜。

宗奭曰:雖有此例,更合論人老少虛實,病之新久,藥之多毒少毒,斟量之,不可執為定法。

白話文:

弘景說:現在的藥物中,單獨服用一種或兩種有毒的藥物,例如巴豆、甘遂、將軍,不能讓病人一下子吃完所有的劑量。就像《傷寒論》中所說的:一種藥物有毒,服用一丸(丸劑)就像一根細麻;兩種藥物有毒,服用兩丸就像一根大麻;三種藥物有毒,服用三丸就像一顆胡豆;四種藥物有毒,服用四丸就像一顆小豆;五種藥物有毒,服用五丸就像一顆大豆;六種藥物有毒,服用六丸就像一枚梧桐子;從此增加到十種,都以梧桐子進行計算。其中也有輕重之間的區別,例如狼毒、鉤吻,難道能與附子、芫花這些藥物相比嗎?這類藥物都需要根據病情需要來服用。

宗奭說:雖然有這個原則,更應該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體質虛實、病情的急性和緩慢,藥物的毒性大小等因素,仔細權衡,不能執著於一定的法則。

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疰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瘤,以瘡藥;風濕,以風濕藥,各隨其所宜。

白話文:

治療寒症,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熱症,使用具有涼性效果的藥物;飲食消化不良,使用有催吐或瀉下作用的藥物;中毒,使用解毒劑;疔瘡腫塊,使用治瘡藥;風邪濕邪,使用風邪濕邪的藥物。各種情況,應根據症狀的不同酌情選用藥物。

弘景曰:藥性一物兼主十餘病者,取其偏長為本,復觀人之虛實補瀉,男女老少,苦樂榮悴,鄉壤風俗,並各不同。褚澄療寡婦尼僧,異乎妻妾,此是達其性懷之所致也。

白話文:

弘景說: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十幾種疾病,是取其偏重一方面的功效為根本,還要考慮人的身體虛實和補瀉,男女老少,痛苦快樂通榮衰敗,鄉土風俗,這些都各不相同。褚澄治療寡婦和尼姑的疾病,與治療妻子和小妾的疾病的方法不同,這就體現了他對不同人病情的深刻了解,達到洞察人性、體察情懷的境界。

時珍曰:氣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靜,治體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不遠熱則熱病至,不遠寒則寒病至。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藥物的氣味有濃淡之分,性味有溫和燥烈之別,治療方法的難易也有不同,藥物作用的功效也有淺深之別。正邪相應,就是正治;正邪相反,就是反治。用熱藥遠離熱症,用寒藥遠離寒症,用涼藥遠離涼證,用溫藥遠離溫病。發散藥物不應遠離熱症,攻下藥物不應遠離寒症;不遠離熱症就會導致熱病發生,不遠離寒症就會導致寒病發生。治療熱症用寒藥,但要溫和地使用;治療寒症用熱藥,但要涼爽地使用;治療溫病用清藥,但要寒涼地使用;治療清熱症用溫藥,但要溫熱地使用。

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吐之、汗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又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

白話文:

木氣鬱結,就要疏達它;火氣鬱結,就要發散它;土氣鬱結,就要奪取它;金氣鬱結,就要泄瀉它;水氣鬱結,就要折伏它。當氣勢盛大時,輕微的要隨順它,嚴重的要制服它;當氣勢反復循環時,柔和的要調和它,暴烈兇猛的要奪取它。氣勢旺盛的要抑制它,氣勢虛弱的要振奮它;有餘的要折伏它,不足的要補充它;堅實的要削弱它,客邪的要祛除它。勞累的要溫煦它,鬱結的要疏散它,留滯的要運行它,燥熱的要滋潤它。急迫的要緩和它,散亂的要收斂它,損傷的要增益它,安逸的要疏利它,驚恐的要鎮靜它。施行吐法、汗法、下法、補法、瀉法,無論時間長短,都遵循相同的規律。此外,對於違逆正氣的疾病,要採取扶正的治療法;對於順應正氣的疾病,要採取反治的治療法。

反治者,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又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以衰之也。此皆約取《素問》之粹言。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

白話文:

反治法是:因熱證用寒藥,因寒證用熱藥,因塞證用塞藥,因通證用通藥。務必抓住病証的主要表現,而先考慮病因。開始治療方法一樣,但最後治療效果卻不同。可以使積聚的癥狀消散,可以使堅實癥狀潰解,可以使氣運和順,可以使病患一定康復。又說:陽氣不足而發生的寒證,要從陰分上治療;陽氣偏盛而發生的熱證,要從陽分上治療,這就是所謂求其本屬以減衰病勢。這些都是摘取《素問》的精華而來。疾病在胸膈以上的,先吃飯後服藥;疾病在心腹以下的,先服藥後吃飯。

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弘景曰:今方家先食後食,蓋此義也。

又有須酒服者,飲服者,冷服者,熱服者。服湯則有疏、有數,煮湯則有生、有熟。各有法用,並宜詳審。

杲曰:古人服藥活法:病在上者,不厭頻而少;病在下者,不厭頓而多。

白話文:

患有四肢血脈疾病的人,宜空腹在清晨服藥;患有骨髓疾病的人,宜飽腹在傍晚服藥。

陶弘景說:現在的醫家主張先吃飯再服藥,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此外,藥物還有需要用酒送服、用飲料送服、冷服、熱服之分。服湯藥有稀釋的,有濃縮的;煎藥劑有生的,有熟的。每種方法都有其用途,應仔細辨別。

李杲說:古代行醫的靈活方法:病在上身的,不嫌服藥次數多,但每次量少;病在下身的,不嫌一次服藥量大,但次數少。

少服,則滋榮於上;多服,則峻補於下。凡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勢力相及,並視人之強弱,病之輕重,以為進退增減,不必泥法。

白話文:

少量服用,滋補能力則在上消化道發生作用;大量服用,峻補作用則在下消化道發生作用。凡是說分成兩次服或三次服用,目的是讓藥物力量相互達到,並根據病人的體質強弱、疾病輕重,來決定是否要增加或減少劑量,不必拘泥於既定的方法。

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寒熱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澼下痢,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氣,咳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癥瘕,驚邪癲癇鬼疰,喉痹木賊,耳聾目盲,金瘡踒折,癰腫惡瘡,痔瘻癭瘤;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帶下崩中,血閉陰蝕;蟲蛇蠱毒所傷。此大略宗兆,其間變動枝葉,各宜依端緒以取之。

白話文:

大病的主要類別,包括中風傷寒、寒熱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澼下痢、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氣、咳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癥瘕、驚邪癲癇鬼疰、喉痹木賊、耳聾目盲、金瘡踒折、癰腫惡瘡、痔瘻癭瘤。男子有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有帶下崩中、血閉陰蝕。還有蟲蛇蠱毒所傷。這些是大病的主要類別,其間變動枝葉,各應依據病情的端緒來進行治療。

弘景曰:藥之所主,止說病之一名,假令中風乃有數十種,傷寒證候亦有二十餘條,更復就中求其類例,大體歸其始終,以本性為根宗,然後配證以合藥爾。病之變狀,不可一概言之。所以醫方千卷,猶未盡其理。春秋以前,及和、緩之書蔑聞,而《道經》略載扁鵲數法,其用藥猶是本草家意。

白話文:

弘景說:藥物的功效主治,只說出疾病的一個名稱,假使中風就有多種,傷寒證候也有二十多條,還要在其中找出他們的類別條例,大致歸納出它們的始終,以疾病的本性為根源,然後配合症狀來配藥。疾病的變化的情況,是無法一概而論的。所以醫書千卷,還是沒有窮盡它的道理。春秋以前,以及和、緩的書籍都沒有聽說過,而《道經》上略微記載著扁鵲的幾種方法,他用藥還是本草家的意思。

至漢淳于意及華佗等方,今時有存者,亦皆條理藥性。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診脈、明氣候以意消息之爾。至於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自晉代以來,有張苗、宮泰、劉德、史脫、靳邵、趙泉、李子豫等,一代良醫。

白話文:

到了漢朝的淳于意和華佗等人的藥方,如今有流傳下來的,也都條列了藥的性質。只有張仲景的一部《傷寒雜病論》,最為眾多藥方的祖師爺,而且都根據《本草經》,但他的長處在於診脈、明瞭氣候,然後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調整藥方。至於剖開腸胃、割開肌肉、刮骨續筋的方法,那是另有專門的醫術,不是神農氏家的事情。自晉朝以來,有張苗、宮泰、劉德、史脫、靳邵、趙泉、李子豫等,都是一代名醫。

其貴勝阮德如、張茂先輩,逸民皇甫士安,及江左葛洪、蔡謨、殷仲堪諸名人等,並研精藥術。宋有羊欣、元徽、胡洽、秦承祖,齊有尚書褚澄、徐文伯、嗣伯群從兄弟,療病亦十愈八九。凡此諸人,各有所撰用方,觀其指趣,莫非本草者。或時用別藥,亦循其性度,非相逾越。

白話文:

他們都比阮德如、張茂這些前輩,還有逸士皇甫士安,以及江左葛洪、蔡謨、殷仲堪這些名人更尊貴,而且都精通藥術。在宋代,有羊欣,元徽,胡洽,秦承祖;在齊代,有尚書褚澄、徐文伯、嗣伯羣兄弟,他們治病也十治八九能痊癒。所有這些人都各自撰寫了方劑,觀察他們的思路,無非都是以本草爲基礎。如果偶爾使用其他藥物,也是依照藥物的特性,而不是互相排斥。

《範汪方》百餘卷,及葛洪《肘後》,其中有細碎單行經用者,或田舍試驗之法,或殊域異識之術。如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餅店蒜齏,乃是下蛇之藥;路邊地菘,而為金瘡所秘。此蓋天地間物,莫不為天地間用,觸遇則會,非其主對矣。顏光祿亦云:道經仙方,服食斷谷,延年卻老,乃至飛丹煉石之奇,云騰羽化之妙,莫不以藥道為先。用藥之理,一同本草,但制御之途,小異世法。

白話文:

《範汪方》有上百卷,以及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其中有零碎的單方,有田野驗證的方法,或是有異鄉奇異的知識。比如藕皮可以散血,這是廚師發現的;牽牛花可以利水,這是農村老人發現的。餅店裡的蒜齏,其實是驅蛇的藥材;路邊的地菘,卻是金瘡藥的祕方。這說明世間萬物皆可利用,只要懂得觸類旁通,就能發現它的妙用。顏光祿也曾說:道家的養生方術,服食斷谷以延年益壽,乃至飛丹煉石的奇蹟,騰雲駕霧的仙術,都離不開藥理。用藥的道理與本草綱目是一致的,只不過其操控方法與世俗的方法略有差別。

所用不多,遠至二十餘物,或單行數種。歲月深積,便致大益,即本草所云久服之效,不如俗人微覺便止。今庸醫處療,皆恥看本草,或倚約舊方,或聞人傳說,便攬筆疏之,以此表奇。其畏惡相反,故自寡昧,而藥類違僻,分兩參差,不以為疑。偶爾值瘥,則自信方驗;旬月未瘳,則言病源深結,了不反求諸己,虛構聲稱,自應貽譴矣。其五經四部,軍國禮服,少有乖越,止於事蹟非宜爾。

至於湯藥,一物有謬,便性命及之。千乘之君,百金之長,可不深思戒慎耶!

白話文:

所用的藥物不多,遠的不過二十多種,或單獨使用幾種。長年累月積累下來,便會產生很大的益處,即本草所說的長久服用的效果,不如普通人稍有感覺就停止用藥。現在庸醫診治疾病,都羞於看本草,或者依稀記得舊方,或者聽人傳說,就拿起筆來寫藥方,以此來標新立異。他們畏惡相反,所以自己愚昧無知,而藥物種類怪異、劑量參差不齊,卻不以為奇怪。偶爾治好了病,就相信自己的方子靈驗;幾個月沒有治好,就說病根深結,一點也不反省自己,虛構聲譽,自應受到譴責。至於五經四部、軍國禮服,稍微違背常理,不過是行為不恰當罷了。

對於湯藥,如有任何差錯,就會危及性命。肩負國家重任的君王,擁有萬貫家財的首富,豈能不認真思考、謹慎小心!

宗奭曰:人有貴賤少長,病當別論;病有新久虛實,理當別藥。蓋人心如面,各各不同,惟其心不同,臟腑亦異。欲以一藥通治眾人之病,其可得乎?

白話文:

宗奭說:人有尊貴與卑賤、年少與年長之分,所以疾病應該區別來討論;疾病有新近發作與久病未癒、虛弱與實証之分,所以治病的藥物也應該區別來選擇。人的心思意念如同臉孔一樣,各有不同,正因為心思意念不同,所以臟腑的狀況也各有不同。想用一種藥物來治療所有人的疾病,這可能嗎?

張仲景曰:有土地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食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且如貴豪之家,形樂志苦者也。衣食足則形樂而外實,思慮多則志苦而內虛。故病生於脈,與貧下異,當因人而治。後世醫者,委此不行,所失甚矣。又凡人少、長、老,其氣血有盛、壯、衰三等。

白話文:

張仲景說:有土地高低不同,物性剛柔,飲食居住也有不同。因此,黃帝提出四方的問題,岐伯展現了四種治理的才能。比如,貴豪之家,身體安逸但精神痛苦。衣食充足,身體安逸,外表充實;思慮太多,精神痛苦,內在虛弱。所以疾病產生於脈絡,與貧賤之人不同,應該根據不同的人而施治。後世的醫生,拋棄了這個原則不去實行,損失非常大。另外,凡人少、長、老,其氣血有盛、壯、衰三等。

故岐伯曰:少火之氣壯,壯火之氣衰。蓋少火生氣,壯火散氣,況衰火乎。故治法亦當分三等。其少日服餌之藥,於壯、老之時皆須別處,決不可忽。

白話文:

岐伯說:年輕時陽氣壯盛,年老時陽氣衰退。因為年輕時陽氣生發,壯年時陽氣充盛,而老年時陽氣衰弱。所以治療方法也應該分為三等。年輕時服用的藥物,在壯年和老年時都需要另行處方,決不可忽視。

又云:人以氣血為本。世有童男室女,積想在心,思慮過當,多致勞損。男則神色先散,女則月水先閉。蓋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血逆竭,故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閉也。火既受病,不能營養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虛則金氣虧,故發嗽。嗽既作,水氣絕,故四肢干。木氣不充,故多怒,鬢髮焦,筋痿。

俟五臟傳遍,故卒不能死,然終死矣。此於諸勞最為難治。或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接,間得九死一生耳。

白話文:

又有人說,人以氣血為本。世界上有些童男童女,心裡積鬱著很多想法,思慮過度,很容易造成勞損。男人就會先出現面色憔悴,女人則會先出現月經閉止。這是因為憂愁思慮會傷心,心受傷就會導致氣血逆行枯竭,所以才會面色先憔悴而月經先閉止。心火因病而受損,無法正常滋養身體,所以食慾不振。脾虛則金氣不足,所以會咳嗽。咳嗽發作時,水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四肢乾燥。木氣不足,所以容易發怒,頭髮焦黃,筋骨痿軟。

等到五臟都受到影響,雖然還沒立刻死亡,但最終還是會死亡。這種勞損是最難治療的。如果能改變心志,用藥物調養,偶爾才能從九死一生中活過來。

有人病久嗽,肺虛生寒熱。以款冬花焚三兩芽,俟煙出,以筆管吸其煙,滿口則咽之,至倦乃已。日作五、七次,遂瘥。

白話文:

有位病人長久咳嗽,肺虛生出寒熱。用款冬花粉三兩芽,燒完後拿筆管吸取煙霧,吸進滿口就吞下去,倦了才停止。每天做五、七次,最後就痊癒了。

有人病瘧月餘,又以藥吐下之,氣遂弱。觀其脈病,乃夏傷暑,秋又傷風。因與柴胡湯一劑,安。後又飲食不節,寒熱復作,吐逆不食,脅下急痛,此名痰瘧。以十棗湯一服,下痰水數升;服理中散二錢,遂愈。

白話文:

某人患瘧疾已有一月有餘,服用藥物吐下後,元氣頓時變得很虛弱。觀察他脈象,診斷為在夏季受暑邪,秋季受風邪侵襲。於是,只給予他一劑柴胡湯,他的病情就平復了。後來,他飲食不節制,寒熱症狀再次發作,嘔吐,不想吃東西,肋骨下方疼痛劇烈,這叫做痰瘧。於是,給予他一服十棗湯,吐出了幾升痰水;再服用二錢的理中散,病就痊癒了。

有婦人病吐逆,大小便不通,煩亂,四肢冷,漸無脈,凡一日半。與大承氣湯二劑,至夜半大便漸通,脈漸生,翌日乃安。此關格之病,極難治。《經》曰:關則吐逆,格則不得小便,亦有不得大便者。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患有嘔吐、大小便不通、煩亂,四肢冰冷,逐漸脈搏消失的急病,已經持續了一天半。我給她開了大承氣湯,服用兩劑之後,到半夜時大小便逐漸通暢,脈搏也慢慢恢復,第二天病情就安定了。這種關格之病,治療起來非常困難。《黃帝內經》說:關格之證見吐逆,格則不得小便,也有不得大便的。

有人苦風痰頭痛,顫掉吐逆,飲食減。醫以為傷冷物,溫之不愈,又以丸下之,遂厥。復與金液丹,後譫言吐逆,顫掉,不省人,狂若見鬼,循衣摸床,手足冷,脈伏。此胃中有結熱,故昏瞀不省人。以陽氣不能布於外,陰氣不持於內,即顫掉而厥。遂與大承氣湯,至一劑,乃愈。

白話文:

有個人因為風痰而頭痛,還伴隨著顫抖、嘔吐,食慾也減退了。醫生認為他是吃了寒涼的食物,於是用溫補的方法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後來又用丸藥來治療,結果昏厥了。又給他服用金液丹,之後胡言亂語、嘔吐,還顫抖、昏迷,就像見鬼了一樣,沿著衣服摸著牀,手腳冰冷,脈搏微弱。這是因為胃中有熱結,所以昏昏沉沉、不省人事。陽氣不能佈散於外,陰氣不能固守於內,所以顫抖昏厥。於是給他服用大承氣湯,一劑藥後,病情就痊癒了。

有婦人病溫,已十二日。診其脈,六七至而澀,寸稍大,尺稍小。發寒熱,頰赤口乾,不了了,耳聾。問之,病後數日,經水乃行。此屬少陽熱入血室,治不對症,必死。乃與小柴胡湯。二日,又加桂枝幹薑湯,一日寒熱止。但云:我臍下急痛。與抵當丸,微利,痛止身涼,尚不了了,復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有位婦女得了溫熱病,已經十二天了。診其脈搏,六脈七次至,而且遲緩澀滯,寸口脈略大,尺口脈略小。發作寒熱,面頰紅赤口乾,神智不清,耳聾。問她,病後幾天,月經才來。這是因為少陽熱邪侵入血室,治療方法不對症,一定會死。於是給她服用小柴胡湯。兩天後,又加桂枝幹薑湯,一天後寒熱停止。但病人說:我的臍下急痛。於是給她服用抵當丸,稍微瀉利,疼痛停止,身體涼爽,但神智還不清楚,又給她服用小柴胡湯。

次日云:我胸中熱燥,口鼻乾。又少與調胃承氣湯,不利,與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虛煩不寧,妄有所見,狂言。知有燥屎,以其極虛,不敢攻之。與竹葉湯,去其煩熱,其大便自通,中有燥屎數枚,狂煩盡解。惟咳嗽唾沫,此肺虛也,不治恐乘虛作肺痿。以小柴胡去人參、薑、棗,加乾薑、五味子湯,一日咳減,二日悉痊。

白話文:

第二天他說:我的胸中熱燥,口鼻乾澀。又用少量調胃承氣湯,未見效用,給予大陷胸丸半服,便通三次。第二天仍然虛煩不安,幻視幻聽,說胡話。我知道他胸中有燥屎,但因他極虛,不敢攻下。給予竹葉湯,解除他的煩熱,大便自然通暢,其中有幾枚燥屎,狂煩完全解除。只有咳嗽吐痰,這是肺虛所致,如果不治療,恐怕會乘虛造成肺痿。用去人參、薑、棗的小柴胡湯,加入乾薑、五味子湯,一天咳嗽減少,兩天就完全痊癒了。

有人年六十,腳腫生瘡,忽食豬肉,不安。醫以藥下之,稍愈。時出外中風,汗出,頭面暴腫,起紫黑色,多睡,耳輪上有浮泡小瘡,黃汁出。乃與小續命湯,倍加羌活服之,遂愈。

白話文:

有一個六十歲的人,腳腫生瘡,忽然吃豬肉,感覺不舒服。醫生用藥讓他瀉下,稍有好轉。有時候外出受風寒,汗出,頭面突然腫脹,變成紫黑色,經常睡覺,耳輪上有浮泡小瘡,流出黃色汁液。於是給他服用小續命湯,加倍服用羌活,最終痊癒。

有人年五十四,素羸,多中寒,少年常服生硫黃數斤,近服菟絲有效。脈左上二部、右下二部弦緊有力。五七年來,病右手足筋急拘攣,言語稍遲。遂與仲景小續命湯,加薏苡仁一兩以治筋急;減黃芩、人參、芍藥各半,以避中寒;杏仁只用一百五枚。後云:尚覺大冷,因盡去人參、芩、芍,加當歸一兩半,遂安。

小續命湯,今人多用,不能逐證加減,遂至危殆,故舉以為例。

白話文:

某人五十四歲,體質虛弱,容易受寒。少年時常吃生硫磺數斤,最近吃菟絲子有效。脈搏左上兩部、右下兩部弦緊有力。五七年來,右手足筋急拘攣,言語稍遲。於是與他服仲景小續命湯,再加上薏苡仁一兩來治療筋急;減少黃芩、人參、芍藥各半,以避免受寒;杏仁只用一百五十枚。後來他說:仍感覺很冷,因此將人參、黃芩、芍藥全部去除,加上當歸一兩半,便安好了。

小續命湯,今人多用,不能根據證狀調整藥量,導致危急,因此舉這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