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五卷 (56)
草部第十五卷 (56)
1. 豨薟
【發明】頌曰:蜀人單服豨薟法: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
採葉,去根莖花實,淨洗曝乾。入甑中,層層灑酒與蜜蒸之,又曝。如此九過,則氣味極香美。熬搗篩末,蜜丸服之。云甚益元氣,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者,亦能行大腸氣。諸州所說,皆云性寒有小毒,與唐本同。惟文州及高郵軍云:性熱無毒。服之補益,安五臟,生毛髮,兼主風濕瘡,肌肉頑痹,婦人久冷尤宜用。
須去粗莖,留枝葉花實蒸曝。兩說不同。豈單用葉,則寒而有毒,並枝、花、實,則熱而無毒乎?抑土地所產不同而然歟?
時珍曰:生搗汁服則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曝,則補人去痹,故云無毒。生則性寒,熟則性溫,云熱者,非也。
慎微曰:按江陵府節度使成訥《進豨薟丸方表》略云:臣有弟欣,年三十一中風伏枕五年,百醫不瘥。有道人鍾針因睹此患,曰:可餌豨薟丸必愈。其草多生沃壤,高三尺許,節葉相對。當夏五月以來收之,每去地五寸剪刈,以溫水洗去泥土,摘葉及枝頭。凡九蒸九曝,不必太燥,但以取足為度。
仍熬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或米飲下二三十丸。服至二千丸,所患忽加,不得憂慮,是藥攻之力;服至四千丸,必得復故;至五千丸,當復丁壯。臣依法修合,令欣服之,果如其言。服後須吃飯三五匙壓之。五月五日採者佳。奉敕宣付醫院詳錄。又知益州張詠《進豨薟丸表》略云:切以餐石飲水,可作充腸之饌;餌松含柏,亦成救病之功。是以療飢者,不在於羞珍,愈病者,何煩於異術?倘獲濟時之藥,輒陳鄙物之形。
不恥管窺,輒干天聽。臣因換龍興觀,掘得一碑,內說修養氣術,並藥方二件。依方差人訪問採覓,其草頗有異,金稜銀線,素莖紫荄,對節而生。蜀號火杴,莖葉頗同蒼耳。不費登高歷險,每常求少獲多。急採非難,廣收甚易。倘勤久服,旋見神功。誰知至賤之中,乃有殊常之效。
臣自吃至百服,眼目清明;即至千服,髭鬚烏黑,筋力輕健,效驗多端。臣本州有都押衙羅守一,曾因中風墜馬,失音不語。臣與十服,其病立瘥。又和尚智嚴,年七十,忽患偏風,口眼喎斜,時時吐涎。臣與十服,亦便得痊。今合一百劑,差職員史元奏進。
【附方】新五。
風寒泄瀉:火杴丸:治風氣行於腸胃,泄瀉。火杴草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聖濟總錄》)癰疽腫毒,一切惡瘡。豨薟草(端午採者)一兩,乳香一兩,白礬(燒)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毒重者連進三服,得汗妙。(《乾坤秘韞》)發背疔瘡:豨薟草、五葉草(即五爪龍)、野紅花(即小薊)、大蒜等分。擂爛,入熱酒一碗,絞汁服,得汗立效。
白話文:
豨薟
古籍記載蜀地單獨服用豨薟的方法是: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採摘葉子,去除根莖、花和果實,清洗乾淨後曬乾。將曬乾的葉子放入蒸籠,層層灑上酒和蜜,蒸煮後再曬乾。如此反覆九次,直到藥材氣味芳香。然後將其熬煮、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服用。據說此法能大補元氣,治療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骼疼痛、腰膝無力等症,還能治療腸胃脹氣。
各地記載有所不同,大多數地方認為豨薟性寒微毒,與唐代的記載一致;但文州和高郵軍則認為其性熱無毒,服用後能補益五臟,使毛髮再生,並能治療風濕瘡、肌肉頑痹,尤其適合婦女久寒的症狀。
兩種說法有出入,有人認為單獨使用葉子則性寒有毒,而如果連枝、花、果實一起使用,則性熱無毒;也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產地不同所致。
李時珍認為:鮮採的豨薟搗汁服用會讓人嘔吐,所以說它有小毒;經過九蒸九曝後,則具有補益和祛除痹症的功效,所以說它無毒。生豨薟性寒,熟則性溫,說它性熱是不對的。
另有記載,江陵府節度使成訥的《進豨薟丸方表》中記載:他的弟弟成欣三十一歲時中風臥床五年,遍訪名醫無效。一位道士鍾針看到後,說可以服用豨薟丸治癒。這種草多生長在肥沃的土地上,高約三尺,莖葉相對生長。夏季五月以後採收,每次離地五寸處割取,用溫水洗淨泥土,摘取葉子和枝頭。然後九蒸九曝,不必曬得太乾,只需曬夠即可。
將曬乾的藥材熬煮、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空腹用溫酒或米湯送服,每次二三十丸。服用到二千丸時,病情可能會加重,不要擔心,這是藥物攻邪的表現;服用到四千丸,病情一定會好轉;服用到五千丸,就能恢復健康。成訥按此法製藥給弟弟服用,果然如道士所言。服藥後需吃三五匙飯壓一壓。五月五日採摘的藥材最好。此方後經皇帝下令收錄到醫院的藥方中。
益州張詠的《進豨薟丸表》中也記載:用石頭磨碎的米飯加水充飢,也能治病;吃松子含柏葉,也能治病。因此,治病的藥物並不一定珍貴,也不一定需要奇特的療法。如果能找到救治疾病的藥物,即使是普通的藥物,也應該貢獻出來。
張詠不恥自己淺見,冒昧向皇帝進言,他在龍興觀換地時挖到一塊碑,上面記載了修煉養生的方法和兩種藥方。按照藥方尋找藥材,發現這種草很特別,金黃色的莖上有銀色的紋路,紫色葉柄,莖葉相對生長。蜀地稱其為火杴,莖葉與蒼耳相似。不用冒險攀登,就能輕易採集到大量藥材。只要勤勞服用,很快就能看到神奇的療效。沒想到如此普通的藥物,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張詠自己服用了一百劑後,眼睛明亮;服用一千劑後,鬍鬚變黑,筋骨強健,效果显著。他治癒了因中風墜馬失聲的都押衙羅守一,只用了十劑藥;也治癒了七十歲患偏風、口眼歪斜、經常流口水的和尚智嚴,同樣只用了十劑藥。他這次上貢了一百劑藥物。
【附方】
風寒泄瀉:火杴丸(治風氣入腸胃導致的泄瀉):用火杴草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聖濟總錄》)
癰疽腫毒,一切惡瘡:豨薟草(端午採摘的最佳)、乳香、白礬(燒過的)等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病情嚴重者,可以連續服用三劑,出汗即可見效。(《乾坤秘韞》)
發背疔瘡:豨薟草、五葉草(即五爪龍)、野紅花(即小薊)、大蒜等分,搗爛,加入一碗熱酒,絞汁服用,出汗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