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12)

回本書目錄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12)

1. 敗船茹

(音如。《別錄》下品)

【集解】弘景曰:此是大艑𦪙刮竹茹以補漏處者。

時珍曰:古人以竹茹。今人只以麻筋和油石灰為之。

白話文:

集解:

陶弘景說:這是用大竹子刮出竹芯,用來修補漏洞的地方。

李時珍說:古人用竹芯做此物。而今人只用麻筋和石灰拌油來製作。

【主治】平。療婦人崩中,吐血、痢血不止(《別錄》)。治金瘡,刮敗船茹灰敷之,功同牛膽石灰(蘇頌)。

白話文:

**主治功效:**具有平定的功效。治療婦女崩中,吐血、痢疾導致的出血不止。(《別錄》)。治療金瘡,刮取敗船船底淤積的爛泥,加上草木灰敷在患處,療效與牛膽石灰相同。(蘇頌)

【附方】舊一,新二。

婦人遺尿:船故茹為末,酒服三錢。(《千金方》)

月水不斷:船茹一斤淨洗,河水四升半,煮二升半,分二服。(《千金方》)

婦人尿血:方同上。

白話文:

婦人遺尿:

古代文字:船故茹為末,酒服三錢。 將船形菟絲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三錢。(《千金方》)

月水不斷:

古代文字:船茹一斤淨洗,河水四升半,煮二升半,分二服。 將菟絲子一斤洗淨,用河水四升半煮沸,至剩二升半,分兩次服用。(《千金方》)

婦人尿血:

古代文字:方同上。 方子同月水不斷的方子。

2. 故木砧

(《拾遺》)

【釋名】百味(《拾遺》)、㭢幾。

几上屑

【主治】吻上饞瘡,燒末敷之(藏器)。

砧上垢

白話文:

【釋名】百味(《拾遺》)、鍋底灰。

幾上屑

【主治】嘴脣上的瘡,將其燒成粉末敷於患處(《藏器》)。

砧上垢

【主治】卒心腹痛。又凡人病後食、勞復,取當時來參病人行止腳下土一錢許(男左女右),和垢及鼠頭一(或鼠屎三七)枚煮服,神效(藏器)。乾霍亂,不吐不利,煩脹欲死,或轉筋入腹,取屠兒幾垢一雞子大,溫酒調服,得吐即愈。又主唇瘡、耳瘡、蟲牙(時珍)。

白話文:

【主治】突然發生的心腹疼痛。另外,凡是人在生病後進食、勞累得病的,取當時病人的行走足跡處的泥土一錢左右(男性取左腳,女性取右腳),再混合指甲垢和一個鼠頭(或者七個鼠屎)一起煮服,效果神奇(藏器)。治療乾熱霍亂,不嘔吐、不排便,煩躁腫脹快要死了,或者腹中轉筋,取屠宰工人手上的泥垢一個雞蛋大小,用溫酒調和服下,吐出來就痊癒了。另外主治脣瘡、耳瘡、蟲牙(時珍)。

【附方】新二。

唇緊瘡裂:屠幾垢燒存性,敷之。(《千金方》)

小兒耳瘡:屠几上垢,敷之。(《千金方》)

白話文:

**脣緊瘡裂:**將屠宰場收集的豬肉垢灰燒成灰燼,保持藥性,塗抹於患處。(摘自《千金方》)

**小兒耳瘡:**使用豬肉垢灰,塗抹於患處。(摘自《千金方》)

3.

(音妁。《拾遺》)

【釋名】時珍曰:木曰杓,瓠曰瓢。杓者,勺也;瓢者,漂也。

【主治】人身上結筋,打之三下,自散(藏器)。

瓠瓢見菜部。

白話文:

【釋名】李時珍說:木製的叫杓,瓠瓜做的叫瓢。杓,就是勺;瓢,是漂的意思。

【主治】人身上長了筋結,用它拍打三次,就會自然散開。(《藏器》)

瓠瓢的詳細內容請參閱蔬菜部。

4.

(《拾遺》)

【釋名】箸。

時珍曰:古箸以竹,故字從竹。近人兼用諸木及象牙為之矣。

白話文:

**釋義:**筷子。

李時珍說:古時候的筷子是用竹子製作的,所以漢字「箸」從「竹」字旁。現在人們除了用竹子做筷子外,還使用其他木材和象牙等材料製作筷子。

【主治】吻上咽口瘡,取箸頭燒灰敷之。又狂狗咬者,乞取百家箸,煎汁飲(藏器)。咽喉痹塞,取漆箸燒煙。含咽煙氣入腹,發咳即破(時珍)。

白話文:

【主治】嘴脣上或咽喉處有口瘡,取筷子頭燒成灰敷在患處。被狂犬咬傷的患者,向一百戶人家討來筷子,煎汁喝(藏器)。咽喉腫痛,導致呼吸阻塞,取漆箸燒煙。將煙氣含在口中,讓它進入腹中,促使咳嗽,就能夠打破阻塞(時珍)。

5.

(《別錄》下品)

【校正】併入《拾遺》瓦甑、故甑蔽。

白話文:

【校正】併入《拾遺》中的瓦甑和故甑蔽。

【集解】時珍曰:黃帝始作甑、釜。北人用瓦甑,南人用木甑,夷人用竹甑。術家云:凡甑鳴、釜鳴者,不得驚怖。但男作女拜,女作男拜,即止,亦無殃咎。《感應類從志》云:瓦甑之契,投梟自止。注云:取故甑書「契」字,置牆上,有梟鳴時投之,自止也。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黃帝最早製作甑和釜,北方人用瓦製的甑,南方人用木製的甑,夷人用竹製的甑。有術數之家說:凡是甑鳴叫或釜鳴叫,都不要驚慌恐懼,只要男性作女性禮拜,女性作男性禮拜,就會停止鳴叫,也不會帶來災禍。古書《感應類從志》中說:瓦甑之契,對著梟投擲,梟就會停止鳴叫。注釋說:拿舊甑上面寫個「契」字,放在牆上,有梟鳴叫的時候朝它投擲,梟就會停止鳴叫。

瓦甑

【主治】魘寐不寤,取覆人面,疾打破之(藏器)。

甑垢(一名陰膠)

【主治】口舌生瘡,刮敷之(時珍)。

白話文:

瓦甑

**功效:**治療魘魅導致的不眠症。將瓦甑蓋在患者臉上,快速打破即可(藏器)。

甑垢(又稱陰膠)

**功效:**治療口舌生瘡。將甑垢刮取敷於患處(時珍)。

【發明】時珍曰:雷氏《炮炙論》序云:知瘡所在,口點陰膠。注云:取甑中氣垢少許於口中,即知臟腑所起,直徹至患處,知痛所在,可醫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雷公的《炮炙論》序中說:知道瘡痛所在,只要在口中點一點陰膠就會知道。註解中說:取鍋中少許的鍋屎放在口中,就會知道臟腑引起的病痛,一直貫穿到患處,知道疾病的所在地,就可以治癒。

甑帶

【氣味】辛,溫,無毒。

白話文:

【氣味】辛辣,溫和,無毒。

【主治】煮汁服,除腹脹痛,脫肛,胃反,小便失禁、不通及淋,中惡屍注。燒灰,封金瘡,止血,止痛,出刃(蘇恭)。主大小便不通,瘧疾,婦人帶下,小兒臍瘡,重舌夜啼,癜風白駁(時珍)。

白話文:

【主治】煎服藥汁,可治療腹脹痛、脫肛、胃反流、小便失禁、小便不通、淋病、中惡屍注。將它燒成灰,可治療金瘡,止血、止痛,並可將刀刃取出(蘇恭)。主治大小便不通、瘧疾、婦女帶下、小兒臍瘡、重舌夜啼、癜風白駁(時珍)。

【發明】志曰:江南以蒲為甑帶,取久用敗爛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氣,故能散氣也。

【附方】舊五,新六。

小便不通:以水四升,洗甑帶取汁,煮葵子二升半,分三服。(《聖惠方》)

大小便閉:甑帶煮汁,和蒲黃方寸匕服,日三次。(《千金方》)

五色帶下:甑帶煮汁,溫服一盞,日二服。(《千金方》)

小兒下血:甑帶灰塗乳上,飲之。(《外臺秘要》)

小兒夜啼:甑帶懸戶上,即止。(《子母秘錄》)

小兒重舌:甑帶燒灰,敷舌下。(《聖惠方》)

小兒鵝口:方同上。

小兒臍瘡:甑帶燒灰敷之。(《子母秘錄》)

五色丹毒:甑帶燒灰,雞子白和,塗之。(《衛生易簡方》)

沙芒眯目:甑帶灰,水服一錢。(《外臺秘要》)

草石在咽:不出。方同上。

故甑蔽(《拾遺》。或作閉

【氣味】無毒。

白話文:

【發明】篇中寫道:江南地區的人用蒲草做甑子(蒸飯的容器)的綁帶,挑選久經蒸氣燻蒸、腐爛變質的綁帶來用。因為這些綁帶長期接觸蒸氣,所以能夠散發氣味。

【附方】舊的綁帶使用五條,新的綁帶使用六條。

小便不通:用四升水洗甑帶,取其汁液,煮葵子二升半,分三次服下。(出自《聖惠方》)

大小便不通:將甑帶煮汁,和蒲黃方寸匙服下,每日三次。(出自《千金方》)

五色帶下(白帶異常):將甑帶煮汁,溫熱服下一盞,每日二次。(出自《千金方》)

小兒下血:將甑帶燒成灰,塗抹在乳汁上,讓嬰兒飲用。(出自《外臺祕要》)

小兒夜啼:將甑帶懸掛在門楣上,夜啼即可停止。(出自《子母祕錄》)

小兒重舌(舌頭肥大):將甑帶燒成灰,敷在舌頭下方。(出自《聖惠方》)

小兒鵝口(舌苔厚白):方法同前。

小兒臍瘡:將甑帶燒成灰,敷在臍瘡上。(出自《子母祕錄》)

五色丹毒(皮膚發紅、化膿):將甑帶燒成灰,與雞子白調和,塗抹在患處。(出自《衛生易簡方》)

沙芒眯目(眼結石):用甑帶灰,用水服下一錢。(出自《外臺祕要》)

草石在咽:異物卡在喉嚨中,無法吐出。方法同前。

甑帶的氣味:無毒。

【主治】主石淋,燒研,水服三指撮。又主盜汗(藏器)。燒灰,水服三撮,治喉閉咽痛及食復,下死胎(時珍)。

白話文:

【主治】主要治療石淋,將滑石燒研成粉末,用三根手指捏著的量調水服用。另外還治療盜汗(藏器)。將滑石燒成灰,用三撮的量調水服用,治療喉嚨閉塞、咽喉疼痛以及食物反胃,還可以墮死胎(李時珍增補內容)。

【發明】時珍曰:甑蔽通氣,理似優於甑帶。雷氏《炮炙論》序云:弊箄淡滷。注云:常使舊甑中箄,能淡鹽味。此物理之相感也。

白話文:

【解說】李時珍說:甑蔽(一種有蓋的蒸籠)通氣,道理似乎優於甑帶(一種沒有蓋的蒸籠)。雷氏《炮製論》序言中說:弊箄淡滷(舊的蒸籠箄能夠淡化鹽味)。注釋中說:經常使用舊蒸籠中的箄,能夠淡化鹽味。這說明物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相互影響的。

【附方】新二。

胎死腹中及衣不下者:取炊蔽,戶前燒末,水服即下。(《千金方》)

白話文:

【附方】第二方:

胎兒死在腹中且胎衣不下者:取竈中餘灰,在戶前燒成末,用清水送服即可使胎衣排出。(取自《千金方》)

骨疽出骨,愈而復發,骨從孔中出,宜瘡上灸之:以烏雌雞一隻,去肉取骨,燒成炭,以三家甑蔽、三家砧木(刮屑)各一兩,皆燒存性,和導瘡中,碎骨當出盡而愈。(《千金方》)

白話文:

骨疽長在骨頭上,治癒後又復發,骨頭從孔中長出來,應該在瘡口上灸:用烏雌雞一隻,去肉取骨,燒成炭,用三個家的蒸籠蓋子、三個家的砧板木頭(刮成碎屑)各一兩,都燒成灰但不要燒沒了藥性,混合著放入瘡口裡,碎骨頭就會全部掉出來而治癒。(《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