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6)

回本書目錄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6)

1. 草鞋

(《拾遺》)

【釋名】草屨(《綱目》)、屩(音蹺)、不借(《綱目》)、千里馬。

時珍曰:世本言黃帝之臣始作屨,即今草鞋也。劉熙《釋名》云:屨者拘也,所以拘足也。屩者蹺也,著之蹺蹺輕便也。不借者,賤而易得,不假借人也。

【主治】破草鞋,和人亂髮燒灰,醋調,敷小兒熱毒遊腫(藏器)。催生,治霍亂(時珍)。

【附方】新五。

產婦催生:路旁破草鞋一隻,洗淨燒灰,酒服二錢。如得左足生男,右足生女,覆者兒死,側者有驚,自然之理也。(《胎產方》)

霍亂吐瀉:出路在家應急方:用路旁破草鞋,去兩頭,洗三、四次,水煎湯一碗,滾服之,即愈。(《事海文山》)

渾身骨痛:破草鞋燒灰,香油和,貼痛處,即止。(《救急方》)

行路足腫,被石墊傷者:草鞋浸尿缸內半日,以磚一塊燒紅,置鞋於上,將足踏之,令熱氣入皮里即消。(《救急方》)

臁瘡潰爛:《海上方》詩云:左腳草鞋將棒挑,水中洗淨火中燒。細研為末加輕粉,洗以鹽湯敷即消。

白話文:

草鞋

草鞋又稱草屨、屩(音qiāo)、不借,也有人稱它為千里馬。古書記載,黃帝的臣子發明了草鞋。據《釋名》記載,「屨」是「拘」的意思,指用來約束腳的鞋;「屩」是「蹺」的意思,穿著它腳步輕便。而「不借」則指草鞋廉價易得,不需要向人借用。

草鞋可以入藥。將破草鞋和人髮燒成的灰混合,用醋調和,敷在小兒熱毒引起的腫脹部位。草鞋還可以用來催生,以及治療霍亂。

民間流傳的草鞋藥方:

催生:取路旁一隻破草鞋,洗淨燒成灰,用酒送服兩錢。據說,用左腳草鞋催生則生男孩,用右腳草鞋則生女孩,草鞋反面朝上則孩子夭折,側著則孩子驚厥,這是自然規律。

霍亂:緊急情況下,取路旁破草鞋,去掉兩頭,洗淨三四次,煎水一碗服用,即可痊癒。

全身骨痛:將破草鞋燒成灰,和香油調勻,敷在疼痛處,即可止痛。

腳腫或被石頭砸傷:將草鞋浸泡在尿缸裡半天,然後用磚塊燒紅,放在草鞋上,再將腳踩在上面,讓熱氣滲入皮膚,即可消腫。

臁瘡潰爛:將左腳草鞋用棍子挑出來,洗淨後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加入輕粉,用鹽水洗淨患處後敷上,即可痊癒。

2. 屐屜鼻繩

(《別錄》下品)

【釋名】木屐。

時珍曰:屐乃木履之下有齒者,其施鐵者曰⿰亻輦(音局)。劉熙《釋名》云:屐者支也,支以踏泥也。

志曰:別本注云:屐屜,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江北不識也。久著斷爛者,乃堪入藥。

【主治】哽咽,心痛,胸滿,燒灰水服(《唐本》)。

【附方】舊一,新五。

婦人難產:路旁破草鞋鼻子,燒灰,酒服。(《集玄方》)

睡中尿床:麻鞋綱帶及鼻根等(惟不用底)七兩,以水七升,煮二升,分再服。(《外臺秘要》)

屍咽痛癢,聲音不出:履鼻繩燒灰,水服之。(葛洪《肘後方》)

燕口吻瘡:木履尾,煻火中煨熱,取拄兩吻,各二七遍。(《千金方》)

小兒頭瘡:草鞋鼻子燒灰,香油調,敷之。(《聖濟錄》)

手足瘑瘡:故履系燒灰,敷之。(《千金方》)

狐尿刺瘡:麻鞋綱繩如棗大,婦人內衣(有血者)手大一片,鉤頭棘針二七枚,並燒研。以豬脂調敷,當有蟲出。(陳藏器《本草》)

白話文:

屐屜鼻繩指的是一種用舊木屐製作的藥材。古代多用桐木製作屐底,蒲草編織鞋面,麻繩穿鞋鼻。江北地區較少見。只有長期穿著至破爛不堪的舊木屐才能入藥。

其藥效主治哽咽、心痛、胸悶等症狀,方法是將其燒成灰,用水沖服。

此外,古方也記載其可治療婦女難產(用路邊破草鞋鞋鼻燒灰,酒送服)、夜尿(用麻鞋鞋帶和鞋鼻,不含鞋底的部分,煎水服用)、屍體咽喉腫痛瘙癢(燒灰沖服)、燕口(一種口腔疾病)潰瘍(用燒熱的木屐尾部觸碰患處)、小兒頭瘡(燒灰與香油調和敷患處)、手腳凍瘡(燒灰敷患處)以及狐尿引起的瘡瘍(將麻鞋鞋帶、婦女穿過的帶血內衣和鉤頭棘針一起燒成灰,用豬油調和敷患處,可引出蟲)。

3. 自經死繩

(《拾遺》)

【主治】卒發顛狂,燒末,水服三指撮。陳蒲煮汁服亦佳(藏器)。

【發明】時珍曰:按張耒《明道雜誌》云:蘄水一富家子,遊倡宅,驚走僕於刑人屍上,大駭發狂。明醫龐安常取絞死囚繩燒灰,和藥與服,遂愈。觀此則古書所載冷僻之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

白話文:

自經死繩

治療突然發生的狂躁症,將絞刑用的繩子燒成灰,用水沖服三指撮的量即可。用艾草煮水喝也很好。

根據張耒《明道雜誌》記載:蘄水一位富家子弟,在妓院遊玩時,被僕人嚇跑,結果僕人跑到了死刑犯屍體上,富家子弟因此受驚嚇而發狂。名醫龐安常便取用絞死囚犯的繩子燒成灰,和藥服用,於是病就好了。由此可見,古書記載的一些冷門藥物,只要遇到有經驗的醫生,都是可以使用的。

4. 靈床下鞋

(《拾遺》)

【主治】腳氣(藏器)。

白話文:

靈床下鞋,主治腳氣。

5. 死人枕蓆

(《拾遺》)

【主治】屍疰、石蛔。又治疣目,以枕及席拭之二七遍令爛,去疣(藏器)。療自汗盜汗,死人席緣燒灰,煮汁浴身,自愈(時珍。《聖惠方》)。

【發明】藏器曰:有嫗人患冷滯,積年不瘥。宋·徐嗣伯診之,曰:此屍疰也。當以死人枕煮服之,乃愈。於是往古塚中取枕,枕已一邊腐缺。嫗服之,即瘥。張景聲十五歲,患腹脹面黃,眾藥不能治,以問嗣伯。嗣伯曰:此石蛔爾,極難療,當取死人枕煮服之。得大蛔蟲,頭堅如石者五六升,病即瘥。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見鬼物。

嗣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於故處。如其言,又愈。王晏問曰: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俱瘥,何也?

答曰:屍疰者,鬼氣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滯。得死人枕治之,魂氣飛越,不復附體,故屍疰自瘥。石蛔者,醫療既僻,蛔蟲轉堅,世間藥不能遣,須以鬼物驅之,然後乃散,故用死人枕煮服之。邪氣入肝,則使人眼痛而見魍魎,須邪物以鉤之,故用死人枕之氣。因不去之,故令埋於故處也。

時珍曰:按謝士泰《刪繁方》:治屍疰,或見屍,或聞哭聲者。取死人席(斬棺內余,棄路上者)一虎口(長三寸),水三升,煮一升服,立效。此即用死人枕之意也,故附之。

服器之二(器物類五十四種)

白話文:

死人枕蓆

記載中,死人枕蓆可用於治療屍疰、石蛔等疾病。 據說可以用死人枕頭和席子擦拭疣目,反覆擦拭至疣目潰爛脫落。 此外,死人席邊緣燒成灰,再煮水沐浴,據說能治療自汗盜汗。

古籍記載,曾有婦人患有長期未癒的寒邪滯症,醫生診斷為屍疰,建議服用死人枕頭的煎煮液後痊癒。另有少年患腹脹面黃,服用死人枕煎煮液後排出大量堅硬如石的蛔蟲而痊癒。 還有一位僧人眼痛並常看見鬼物,也透過服用死人枕煎煮液而治癒。 這些病例都使用了死人枕,儘管病症不同,卻都獲得了療效。

醫師解釋,屍疰是由於鬼氣潛伏未發,導致身體沉滯不適;服用死人枕,可以驅散鬼氣。石蛔症久治不癒,蛔蟲變得堅硬,需要用更強力的方法驅除,因此使用死人枕。至於邪氣入肝導致眼痛見鬼,則是用死人枕的邪氣來與之对抗,治癒後需將死人枕埋回原處。

另有一方記載,用死人席子煎煮服用,也能治療屍疰,其原理與死人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