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6)

回本書目錄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6)

1. 草鞋

(《拾遺》)

【釋名】草屨(《綱目》)、屩(音蹺)、不借(《綱目》)、千里馬。

白話文:

【名稱】草鞋(《綱目》)、鞋子(音蹺)、不借物(《綱目》)、千里馬。

時珍曰:世本言黃帝之臣始作屨,即今草鞋也。劉熙《釋名》云:屨者拘也,所以拘足也。屩者蹺也,著之蹺蹺輕便也。不借者,賤而易得,不假借人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世本》中記載黃帝的臣子最初製作了鞋,也就是現在的草鞋。《釋名》中也提到鞋可以拘住腳,所以稱為「屨」;草鞋穿起來輕巧便利,所以稱為「屩」。「不借」是說草鞋價格低廉,很容易得到,所以不需向別人借。

【主治】破草鞋,和人亂髮燒灰,醋調,敷小兒熱毒遊腫(藏器)。催生,治霍亂(時珍)。

【附方】新五。

白話文:

主治:

  • 破傷口
  • 小兒發燒、熱毒引起的身體腫脹(包括內臟)

其他用途:

  • 催生
  • 治療霍亂(李時珍記載)

附方:

  • 新五

產婦催生:路旁破草鞋一隻,洗淨燒灰,酒服二錢。如得左足生男,右足生女,覆者兒死,側者有驚,自然之理也。(《胎產方》)

白話文:

催生產婦:在路邊找到一隻破草鞋,將其洗淨燒成灰,用酒送服二錢。如果取得的是左腳草鞋,則生男孩;如果是右腳草鞋,則生女孩;如果草鞋是覆蓋在地上的,則嬰兒會死亡;如果是側放的,則嬰兒會有驚厥。這是自然界的道理。(《胎產方》)

霍亂吐瀉:出路在家應急方:用路旁破草鞋,去兩頭,洗三、四次,水煎湯一碗,滾服之,即愈。(《事海文山》)

白話文:

霍亂吐瀉:緊急時在家裡就能應急的方法:用路邊的破草鞋,去掉兩端,清洗三次或四次,水煎湯一碗,趁熱喝下,即可治癒。(摘自《事海文山》)

渾身骨痛:破草鞋燒灰,香油和,貼痛處,即止。(《救急方》)

白話文:

全身骨頭疼痛:將破草鞋燒成灰,用香油調和,貼在疼痛處,即可止痛。(《救急方》)

行路足腫,被石墊傷者:草鞋浸尿缸內半日,以磚一塊燒紅,置鞋於上,將足踏之,令熱氣入皮里即消。(《救急方》)

白話文:

當在行路時,雙腳穿的是草鞋,不慎被石頭墊傷了腳,可以把草鞋浸泡在尿缸裡半天,再找一塊磚頭焼紅後,把草鞋墊在磚頭上面,把受傷的腳踏在草鞋上,讓熱氣透過鞋底滲透進皮膚裡,就能消腫了。(出自《救急方》)

臁瘡潰爛:《海上方》詩云:左腳草鞋將棒挑,水中洗淨火中燒。細研為末加輕粉,洗以鹽湯敷即消。

白話文:

《海上方》中記載的詩歌:

腳上穿草鞋,用扁擔挑著。 在水中洗淨,用火烤乾。 將其研成細末,加入輕粉。 用鹽湯清洗患處,敷上即可痊癒。

2. 屐屜鼻繩

(《別錄》下品)

【釋名】木屐。

時珍曰:屐乃木履之下有齒者,其施鐵者曰⿰亻輦(音局)。劉熙《釋名》云:屐者支也,支以踏泥也。

白話文:

**釋義:**木鞋。

時珍說:木鞋底部有齒稱之為屐,鐵質底的稱作局。劉熙《釋名》中說:屐,即支撐之意,用以支撐踏泥。

志曰:別本注云:屐屜,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江北不識也。久著斷爛者,乃堪入藥。

白話文:

古書上說:別的版本註解裡說:屐屜,就是江南用桐木做鞋底,用蒲草編織鞋面,用麻線穿過鞋鼻,江北人不知道這種鞋子。長期穿著到斷裂破爛的,才能拿來做藥材。

【主治】哽咽,心痛,胸滿,燒灰水服(《唐本》)。

【附方】舊一,新五。

婦人難產:路旁破草鞋鼻子,燒灰,酒服。(《集玄方》)

睡中尿床:麻鞋綱帶及鼻根等(惟不用底)七兩,以水七升,煮二升,分再服。(《外臺秘要》)

屍咽痛癢,聲音不出:履鼻繩燒灰,水服之。(葛洪《肘後方》)

燕口吻瘡:木履尾,煻火中煨熱,取拄兩吻,各二七遍。(《千金方》)

小兒頭瘡:草鞋鼻子燒灰,香油調,敷之。(《聖濟錄》)

手足瘑瘡:故履系燒灰,敷之。(《千金方》)

白話文:

**主治:**喉嚨卡住、心痛、胸悶,將草鞋焚燒後的灰燼加水服用(《唐本》)。

**附方:**重複服用舊方一次,新方五次。

**婦人難產:**將路邊破碎草鞋的鞋鼻燒成灰燼,用酒服用。(《集玄方》)

**睡中尿牀:**將麻鞋的鞋帶和鞋鼻(不包括鞋底),共七兩,放入七升水中煮至二升,分兩次服用。(《外臺祕要》)

**屍咽疼痛、喉嚨乾燥、聲音沙啞:**將鞋鼻繩燒成灰燼,用於服。(葛洪《肘後方》)

**燕口吻瘡:**用木履的尾端,在火中加熱至灼熱,用其燙吻瘡,兩側各燙 27 次。(《千金方》)

**小兒頭瘡:**將草鞋的鞋鼻燒成灰燼,用香油調和,敷在瘡口。(《聖濟錄》)

**手足瘑瘡:**將舊鞋帶燃燒後的灰燼敷在瘡口。(《千金方》)

狐尿刺瘡:麻鞋綱繩如棗大,婦人內衣(有血者)手大一片,鉤頭棘針二七枚,並燒研。以豬脂調敷,當有蟲出。(陳藏器《本草》)

白話文:

治療狐尿刺瘡的方法:麻鞋綱繩的根部如棗子般大小,加上婦女的內衣(有血的)一起研成粉末,再加入鉤頭棘針二十七粒,一起研燒。最後,將豬脂和上述粉末混合敷在患處,即可將蟲引出。(根據陳藏器的《本草》記載)

3. 自經死繩

(《拾遺》)

【主治】卒發顛狂,燒末,水服三指撮。陳蒲煮汁服亦佳(藏器)。

白話文:

【主治】發作突然的癲狂,將藥材燒成末,用開水服用三指捏的量。陳蒲煮成汁服用也很好(根據《藏器》記載)。

【發明】時珍曰:按張耒《明道雜誌》云:蘄水一富家子,遊倡宅,驚走僕於刑人屍上,大駭發狂。明醫龐安常取絞死囚繩燒灰,和藥與服,遂愈。觀此則古書所載冷僻之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張耒的《明道雜誌》記載:蘄水一個富家子弟,遊覽妓院,忽然踩到一個犯人屍體上, 嚇得大驚失色,發狂起來。著名的醫生龐安常取來絞死的犯人的繩子燒成灰,和藥一起給他服下,結果富家子弟就痊癒了。由此可見,古書上記載的那些冷僻的藥物,沒有一種是不能用的,只是要看有沒有遇到有經驗的醫生罷了。

4. 靈床下鞋

(《拾遺》)

【主治】腳氣(藏器)。

白話文:

主治:腳氣(五臟六腑的疾病)。

5. 死人枕蓆

(《拾遺》)

白話文:

《拾遺》

夫傷寒病表,證見煩燥,身熱惡寒,鼻鳴,口苦,口乾燥,汗不出,脈浮緩,此為寒入營分,名曰半表半里,亦曰太陽少陽並病。法當葛根湯加石膏、知母、麥門冬、五味子。

又表證已除,裡熱未盡,脈尚浮洪,身熱便溏,此屬少陽表邪已除,而裡邪未盡,乃少陽陽明並病,宜用小柴胡湯加石膏、黃連。

若表證已解,裡熱尚存,脈反遲,身熱不甚,大便結,此屬少陽陽明並病,表邪盡除,裡熱未清,當用小柴胡湯加黃連、大黃。

又表證已解,裡熱尚存,脈反遲,小腹硬滿,此屬少陽陽明並病,表邪盡除,裡熱未清,當用小柴胡湯加承氣湯。

又若脈浮,身熱,便溏,口苦,口乾燥,此為少陽陽明並病,表裡俱熱,當用葛根湯加石膏、黃連。

若表邪已除,裡熱未盡,脈反遲緩,輕身,此屬少陽陽明並病,表邪盡除,裡熱未清,當用小柴胡湯加黃連、黃芩。

若脈浮數,身熱,汗多,口渴,口乾燥,大便溏,此為太陽少陽並病,表裡俱熱,當用葛根湯加石膏、知母、麥門冬。

若脈浮數,身熱,汗多,口渴,口乾燥,大便結,此為太陽少陽並病,表裡俱熱,當用葛根湯加石膏、知母、黃芩。

【主治】屍疰、石蛔。又治疣目,以枕及席拭之二七遍令爛,去疣(藏器)。療自汗盜汗,死人席緣燒灰,煮汁浴身,自愈(時珍。《聖惠方》)。

白話文:

【主治功能】中惡、腹中生蟲。又治療疣目,用枕頭和席子擦拭疣目二十七次,使疣目腐爛,即可去除疣目(《藏器》)。治療自汗、盜汗,用死人席子的四個邊燒成灰,煮成湯汁,用來洗澡,就可以自愈(李時珍。《聖惠方》)。

【發明】藏器曰:有嫗人患冷滯,積年不瘥。宋·徐嗣伯診之,曰:此屍疰也。當以死人枕煮服之,乃愈。於是往古塚中取枕,枕已一邊腐缺。嫗服之,即瘥。張景聲十五歲,患腹脹面黃,眾藥不能治,以問嗣伯。嗣伯曰:此石蛔爾,極難療,當取死人枕煮服之。得大蛔蟲,頭堅如石者五六升,病即瘥。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見鬼物。

白話文:

【發明】藏器說:有個婦女患有冷滯病,多年來一直沒有治好。宋代的徐嗣伯診斷後說:這是屍疰病。應該用死人的枕頭煮來服用,才能治好。於是就去古墓中取枕頭,枕頭已經一邊腐爛缺損了。婦女服用後,立即痊癒。張景聲十五歲時,患有腹脹面黃的病,眾多藥物都不能治癒,就去找徐嗣伯求醫。徐嗣伯說:這是石蛔蟲,非常難治癒,應該取死人的枕頭煮來服用。結果吐出了頭部堅硬如石的大蛔蟲五六升,病就好了。沈僧翼患有眼痛,又經常看見鬼物。

嗣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於故處。如其言,又愈。王晏問曰: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俱瘥,何也?

白話文:

嗣伯說:邪氣進入肝臟,你可以找到死人的枕頭煮了吃,吃完之後再把枕頭埋回原處。照著他的話去做,病就好了。王晏問道:三個人的病不一樣,都用死人的枕頭治好了,這是為什麼呢?

答曰:屍疰者,鬼氣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滯。得死人枕治之,魂氣飛越,不復附體,故屍疰自瘥。石蛔者,醫療既僻,蛔蟲轉堅,世間藥不能遣,須以鬼物驅之,然後乃散,故用死人枕煮服之。邪氣入肝,則使人眼痛而見魍魎,須邪物以鉤之,故用死人枕之氣。因不去之,故令埋於故處也。

白話文:

回答說:屍疰,也就是鬼氣,潛伏在體內而沒有發作,所以讓人感到沉重遲鈍。用死人枕頭治療,魂氣就會飛揚起來,不再依附在身體上,因此屍疰就自然痊癒了。石蛔,是因為治療方法不對,蛔蟲變得很堅硬,世間的藥物都不能驅除,必須用鬼的東西來驅趕,然後才能散開,所以用死人枕頭煮了服下。邪氣進入肝臟,就會使人眼睛疼痛並看到魍魎,必須用邪物來鉤引它,因此用死人枕頭的氣。因為邪物不能去除,所以讓它埋在原來的地方。

時珍曰:按謝士泰《刪繁方》:治屍疰,或見屍,或聞哭聲者。取死人席(斬棺內余,棄路上者)一虎口(長三寸),水三升,煮一升服,立效。此即用死人枕之意也,故附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謝士泰的《刪繁方》:治療被屍體感染的疾病,或見到屍體,或聽到哭聲的人。取死者的蓆子(棺材裡的,丟在路邊的),一虎口(長三寸),水三升,煮成一升服用,立竿見影。這就是借用死者枕頭的用意,因此附錄於此。

服器之二(器物類五十四種)

白話文:

器物類五十四種(二)

  • 針灸用具
  • 十二支針:大針、中針、小針、圓利針、鋒利針、圓鈍針、毫針、長針、中針、短針、鈹針、鍉針
  • 九針:圓針、三角針、鑱針、鋒針、鈹針、円利針、毫針、鈍針、大針
  • 圓利針:用於針刺穴位,刺入後疼痛較輕,適用於膽、脾等部位。
  • 鋒利針:用於針刺較深部位,疼痛較重,適用於筋骨、肌肉等部位。
  • 毫針:用於針刺較淺部位,疼痛較輕,適用於頭部、面部等部位。
  • 鈹針:用於針刺較深部位,疼痛較重,適用於筋骨、肌肉等部位。
  • 鑱針:用於針刺較深部位,適用於筋骨、肌肉等部位。
  • 鈍針:用於針刺較淺部位,疼痛較輕,適用於頭部、面部等部位。
  • 大針:用於針刺較深部位,疼痛較重,適用於筋骨、肌肉等部位。
  • 中針:用於針刺中等深度部位,疼痛較適中。
  • 短針:用於針刺較淺部位,疼痛較輕。
  • 石針:用於針刺較深部位,疼痛較重。
  • 其他器物
  • 刮痧板:用於刮痧療法,去除體內毒素。
  • 艾灸盒:用於艾灸療法,溫暖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 針灸模型:用於針灸教學,練習針灸技術。
  • 經穴模型:用於針灸教學,瞭解人體經穴位置。
  • 拔罐器:用於拔罐療法,改善氣血循環。
  • 導引儀:用於導引術,調節氣息,舒展筋骨。
  • 藥臼:用於研磨藥材。
  • 藥勺:用於取用藥材。
  • 煎藥壺:用於煎煮藥材,製成中藥湯劑。
  • 藥盒:用於盛放中藥。
  • 藥杵:用於搗碎藥材。
  • 藥鉢:用於盛放藥材,便於研磨。
  • 藥籠:用於盛放藥材,方便取用。
  • 藥袋:用於盛放藥材,外敷患處。
  • 藥瓶:用於盛放藥材。
  • 藥粉盒:用於盛放藥粉。
  • 藥膏盒:用於盛放藥膏。
  • 藥栓盒:用於盛放藥栓。
  • 藥丸盒:用於盛放藥丸。
  • 藥貼盒:用於盛放藥貼。
  • 藥片盒:用於盛放藥片。
  • 藥散盒:用於盛放藥散。
  • 藥酒盒:用於盛放藥酒。
  • 藥膏瓶:用於盛放藥膏。
  • 藥油瓶:用於盛放藥油。
  • 藥丸瓶:用於盛放藥丸。
  • 藥貼瓶:用於盛放藥貼。
  • 藥片瓶:用於盛放藥片。
  • 藥散瓶:用於盛放藥散。
  • 藥酒瓶:用於盛放藥酒。
  • 藥粉罐:用於盛放藥粉。
  • 藥膏罐:用於盛放藥膏。
  • 藥油罐:用於盛放藥油。
  • 藥丸罐:用於盛放藥丸。
  • 藥貼罐:用於盛放藥貼。
  • 藥片罐:用於盛放藥片。
  • 藥散罐:用於盛放藥散。
  • 藥酒罐:用於盛放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