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5)

回本書目錄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5)

1. 氈屜

(《別錄》下品)

【釋名】𡲕(音替)、屧(音燮)。

時珍曰:凡履中薦,襪下氈,皆曰屜,可以代替也。

【主治】瘰癧。燒灰五匕,酒一升和,平旦向日服,取吐良(思邈)。

【附方】新三。

痔瘡初起,癢痛不止:用氈襪烘熱熨之。冷又易。(《集玄方》)

一切心痛:氈襪後跟一對,燒灰酒服。男用女,女用男。(《壽域方》)

斷酒不飲:以酒漬氈屜一宿,平旦飲,得吐即止也。(《千金方》)

白話文:

釋名

屧(燮音)。

李時珍說:凡是鞋子內墊的、襪子下的墊子,都叫做「屜」,可以代用。

主治

瘰癧。

用燒過的灰五匙,加一升酒混合,在太陽初升時面向著太陽服下,催吐出來效果很好(孫思邈)。

附方

新三:

痔瘡初起,發癢疼痛不止:用氈襪烘熱熨燙患處。涼了就再換新的。(《集玄方》)

一切心痛:用氈襪後跟一對,燒成灰用酒服下。男人用女人的襪子,女人用男人的襪子。(《壽域方》)

斷酒不飲:用酒浸泡氈屜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喝下,喝到吐出來就不想再喝酒了。(《千金方》)

2. 皮靴

(《綱目》)

【釋名】靴。

白話文:

【解釋】足具名。

時珍曰:靴,皮履也,所以華足,故字從革、華。劉熙《釋名》云:靴,跨也。便於跨馬也。本胡服。趙武靈王好著短靿靴,後世乃作長靿靴。入藥當用牛皮者。

白話文:

李時珍說:靴子,皮製的鞋子,用來修飾腳部,所以這個字從「革」和「華」組成。劉熙的《釋名》說:靴子,跨步也。方便騎馬。原本是胡人的服飾。趙武靈王喜歡穿短靴,後世才做出了長筒靴。入藥應該用牛皮做的。

【主治】癬瘡,取舊靴底燒灰,同皂礬末摻之。先以蔥椒湯洗淨(時珍)。

白話文:

【功效】治療癬瘡,取舊靴底燒成灰,與皁礬末混合,攪拌均勻後擦在患處。先用蔥椒湯將患處清洗乾淨(李時珍)。

【附方】新六。

牛皮癬瘡:舊皮鞋底燒灰,入輕粉少許,麻油調抹。(《直指方》)

小兒頭瘡:《聖惠方》:用皮鞋底洗淨煮爛,洗訖敷之。又方:舊皮鞋面燒灰,入輕粉少許,生油調敷。

瘰癧已潰:牛皮油靴底燒灰,麻油調敷之。(《集玄方》)

白話文:

【附方】新六

牛皮癬瘡: 用舊皮鞋底燒成灰,加入少許滑石粉,用香油調和塗抹。(出自《直指方》)

小兒頭瘡: (出自《聖惠方》)用皮鞋底洗乾淨,煮到爛,洗後敷上。 (另一方)用舊皮鞋面燒成灰,加入少許滑石粉,用冷壓油調和塗敷。

瘰癧已潰: 用牛皮油靴底燒成灰,用香油調和塗抹。(出自《集玄方》)

身項粉瘤:舊皮鞋底洗淨,煮爛成凍子,常食之。瘤自破如豆腐,極臭。(《直指方》)

白話文:

身體項部有粉瘤:將舊皮鞋底洗淨煮爛成凍子,經常食用。粉瘤自然會破裂,就像豆腐一樣,極其臭。(《直指方》)

腸風下血:皮鞋底、蠶繭蛻、核桃殼、紅雞冠花等分,燒灰。每酒服一錢。(《聖惠方》)

白話文:

腸胃積聚,引起的便血:把皮鞋底、蠶繭蛻、核桃殼、紅雞冠花等分量,都燒成灰,每次服一錢,以酒送下。(《聖惠方》)

3. 麻鞋

(《別錄》下品)

【釋名】履(《綱目》)、屝(音費)、靸(音先立切)。

白話文:

【釋名】鞋子(《綱目》)、草鞋(音「費」)、無後跟之鞋(音「先立切」)。

時珍曰:鞋,古作鞵,即履也。古者以草為屨,以帛為履。周人以麻為鞋。劉熙《釋名》云:鞋者解也,縮其上,易舒解也。履者禮也,飾足為禮也。靸者襲也,履頭深襲覆足也。皮底曰屝,屝者皮也。木底曰舄,干臘不畏濕也。入藥當用黃麻、苧麻結者。

白話文:

李時珍說:鞋,古代寫作鞵,就是鞋子。古代用草編織鞋子,用布帛做鞋面、鞋幫。周朝人用麻來做鞋。劉熙在《釋名》中說:鞋是一種可以鬆緊的鞋子,縮短鞋帶就可以讓鞋子鬆緊。履是一種禮儀鞋子,裝飾鞋子就是為了顯示禮儀。靸是一種包覆鞋頭的鞋子,以便於將鞋子穿進鞋子。皮底的鞋子稱為屝,屝是皮鞋。木底的鞋子稱為舄,鞋的底部用木頭做成,以防止潮濕或曬乾。入藥應該使用黃麻、薴麻結的鞋子。

【主治】舊底洗淨煮汁服,止霍亂吐下不止,及食牛馬肉毒,腹脹吐利不止,又解紫石英發毒(蘇恭)。煮汁服,止消渴(藏器)。

白話文:

【主治】將老底洗滌乾淨,煮汁服用,可以止住霍亂嘔吐腹瀉不止,以及吃了牛馬肉中毒,腹脹嘔吐洩瀉不止的情況。還可以解除紫石英之毒(蘇恭)。將老底煮汁服用,可以止渴(藏器)。

【附方】舊六,新六。

霍亂轉筋:故麻鞋底燒赤,投酒中,煮取汁服。(陳藏器《本草》)

瘧疾不止:故鞋底去兩頭燒灰,井華水服之。(《千金方》)

鼻塞不通:麻鞋燒灰吹之,立通。(《經驗方》)

鼻中衄血:鞋𩍥燒灰吹之,立效。(《貞元廣利方》)

小便遺床:麻鞋尖頭二七枚,燒灰,歲朝井華水服之。(《近效方》)

白話文:

【附方】

舊方:

  1. 霍亂轉筋:將舊麻鞋底燒紅,投入酒中煮取汁液服用。(出自陳藏器《本草》)
  2. 瘧疾不止:將鞋底兩端燒成灰,用井水沖服。(出自《千金方》)

新方:

  1. 鼻塞不通:將麻鞋燒成灰對著鼻子吹,即可通氣。(出自《經驗方》)
  2. 鼻中衄血:將鞋底燒成灰對著鼻子吹,立馬止血。(出自《貞元廣利方》)
  3. 小便遺牀:燒七個麻鞋尖頭成灰,於新年第一天用井水沖服。(出自《近效方》)

大腸脫肛:炙麻鞋底,頻按入。仍以故麻鞋底、鱉頭各一枚,燒鱉頭,研敷之,將履底按入,即不出也。(《千金方》)

白話文:

大腸脫肛:用燒過的麻鞋底,反覆按入脫出的腸道。如果脫腸仍頻頻脫出,取一張舊麻鞋底、一個鱉頭,將鱉頭燒成灰研成細末,敷在麻鞋底上,將麻鞋底按入脫出的腸道,腸道就不會再脫出了。(《千金方》)

子死腹中:取本婦鞋底炙熱,熨腹上下,二七次即下。(《集玄方》)

胎衣不下:方同上。

夜臥禁魘:凡臥時,以鞋一仰一覆,則無魘及惡夢。(《起居雜忌》)

白話文:

子死腹中:

取產婦的鞋底,燒熱後按壓腹部上下,重複動作七次即可排出胎衣。(《集玄方》)

胎衣不下:

方法同上。

夜臥禁魘:

睡覺時,將一隻鞋正放,另一隻鞋倒放,即可避免魘魅和惡夢。(《起居雜忌》)

折傷接骨:市上乞兒破鞋底一隻(燒灰)、白麵等分,好醋調成糊,敷患處,以絹束之,杉片夾定。須臾痛止,骨節有聲,為效。(楊誠《經驗方》)

白話文:

骨折接骨法:從市集上的乞丐那裡要一隻破鞋底(燒成灰)、等量的麵粉,用優質的醋調成糊狀,敷在患處,用絲綢包紮好,再用杉木片夾定。一會兒疼痛就會停止,骨節會發出響聲,表示藥效發揮了作用。(楊誠《經驗方》)

白駁癜風:麻鞋底燒灰,擦之。(《聖惠》)

蜈蚣傷螫:麻履底炙熱揩之,即安。(《外臺秘要》)

白話文:

**白癜風:**用燒過麻鞋底的灰燼擦拭患處。(出處:《聖惠方》)

**蜈蚣蜇傷:**用烤熱的麻履底擦拭蜇傷處,就能止痛。(出處:《外臺祕要》)